四 他山之石:研究文献整理及综述
(一)关于唐卡研究状况的特征分析
与其他许多主题一样,唐卡的研究也受到学科边界打破和其他学科共同关注的学术现实影响,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不过,也与来源于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其他许多主题一样,呈现一种“明确组织起来的多样性”。综合国内外各种对于唐卡的研究,涵盖了“二战”以后人文学科的各种兴趣,包括变革、政治、行为主义、后殖民、全球化、后现代等,都被融入唐卡研究的背景之中,并且大量借鉴包括艺术学在内各种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和各种社会、文化理论,甚至连文化研究中比较新近的女性主义研究也被运用到了唐卡分析中。
不过,唐卡虽然被界定为艺术,由于其功能的多样化,其本身研究的学科意识是模糊的,很多学科都有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并且做出了实质性的研究结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唐卡也在上述大背景中与其他话语和研究形成了大范围的派生或者相依附的关系。
在唐卡现实性研究的领域,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唐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化的话题都被新闻界关注着,常常是新闻界能够更快并且同样有效地承担起这些话题研究的基础描述工作甚至提出问题。这是唐卡的元话语与新的计划任务的并存,进行唐卡现实相关研究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唐卡研究不会再回到单纯的学术纯理论的研究领域,必然随着唐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继续调整方向与角度,更多地涉及现实应用性的研究。
(二)关于唐卡艺术的现有研究综述
唐卡研究一直是藏族艺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论题,在众多的藏族艺术门类里,唐卡在藏族艺术的各种研究文献中,算是资料最为丰富的一种。
1.中文图书
与唐卡艺术有关的中文图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以唐卡艺术为主题的图书,另一种是藏族艺术的概论性图书,唐卡作为其中一种艺术门类进行专门的章节介绍。这些图书大多是在近20年内出版的。在专门以唐卡艺术为主题的图书中,画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印刷相当精美。这些图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普及性的唐卡概述。这种书以知识性为主,基本上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唐卡从历史、分类、制作方法、内容、艺术特色、价值、鉴定等方面进行介绍。这类图书既有整个藏区的概述,也有分区域的详述,如专门进行分地区唐卡介绍的《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就分了青海黄南“吾屯卷”、青海玉树“藏娘卷”、四川甘孜德格“八邦卷”、云南“迪庆卷”、甘肃“甘南卷”和“西藏卷”等若干册。此外,还有一本讲解印度唐卡的图书。在以专章专节的形式收录在藏族艺术类或艺术史类图书里的唐卡部分也是以这部分内容为主。
(2)唐卡的内容介绍。这种书也是普及性的,内容基本上是唐卡里的故事、唐卡的某一主题或者人物、唐卡的某种材质等。在对唐卡的某一主题或者人物进行介绍的图书里,有著名的畅销书系列“传世唐卡”系列、“唐卡中的……”系列,还有一些是专门针对医药唐卡(曼唐)进行介绍的。中国台湾也出版过唐卡分内容主题的图集。10也有个别图书与宗教结合起来,讲解唐卡的宗教修持。
(3)唐卡的画师介绍。这类图书都是在唐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出版的针对传承人的专门介绍,包括家乡、生平、从艺经历、绘画工具、绘画过程和技法等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文唐卡主题的图书里,大量都是普及性的畅销书和精制画册,学术研究的图书很少。在相关的文字表述里,对于唐卡的美只限于画面分析和工艺美术的解读,没有涉及对于唐卡韵味美的研究。
2.英文图书
在英文里,唐卡的译法并不统一,“Thangka”、“Thanka”、“Tangka”、“Tanka”都有使用,其中以Thangka为最多。以唐卡为主题的图书数量比中文的图书少,与中文唐卡艺术图书基本上以艺术为主不同,国外出版的英文唐卡艺术图书与宗教密切相关。这与西藏文化在西方人眼中一直是神秘隔绝的宗教圣地不无关系。所以英文的唐卡图书大多也是综合介绍类型的,除了图集,文字类的图书偏重于制作方法与宗教关系。(1)普及性的唐卡概述或图集(目录)。其中也包括了分区域、分历史阶段的唐卡概述和图集。
(2)关于唐卡制作方法。中文图书中的这方面内容一般是以专章专节的形式体现,大部分文字类的图书都有涉及,但并不会在图书主题里表现出来。而英文就有专门以此为题的图书出版。涉及唐卡的制作原料、方法、装裱技术、保管方式等等。这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主题,就是西方人体验唐卡制作的记录,多是日记的形式。
(3)唐卡的相关专题。包括唐卡的符号、主题、故事等。
(4)唐卡与藏传佛教修行。这在西方被大肆渲染,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学者大多从宗教角度切入唐卡研究,另一方面是这样的图书在图书销售上更像是有噱头可以吆喝。
(5)唐卡相关衍生读物。比如填色读物。虽然这一类图书与学术无关,但说明西方人认识到了唐卡色彩的丰富性,以及唐卡和曼荼罗一样,对于心理学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看出,在西方的英文图书里,同样没有对唐卡超越工艺美学的美学分析,主要集中在各类藏品的画册展示、宗教介绍、工艺技法介绍上。
3.中文论文及文章
在中文的论文和文章里,以唐卡为主题的多达近千篇,其中关于唐卡艺术的文章也有数百篇。这些文章切入点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文章与发表论文、硕博士论文列表参见附录1)。
(1)综合性的唐卡艺术分析。这类文章和发表论文数量非常多,内容大同小异,以普及性的内容为主。还有专门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以此为主题。在这类文章中除了概括艺术特色外,侧重于构图和装饰性,也有文章对唐卡与汉地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与壁画、与石刻画和伊斯兰细密画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列表参见附录1中表1)。
(2)唐卡工艺与技法。这类文章并不多,主要涉及唐卡制作工艺的用色、线描、装裱、修复等(文章列表参见附录1中表2)。
(3)唐卡某一主题、流派或作品的艺术分析。这类文章除了具体作品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格萨尔”和“噶玛嘎孜画派”两大主题,此外还有对绿度母、罗汉、护法神像唐卡的概括分析。还有专门以此为主题的硕士论文(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3)。
(4)唐卡某一时期的艺术分析。对于唐卡断代艺术特征的研究,涉及唐卡史的几乎全部历史时期,尤其强调了在唐卡发展的历史时期与汉地艺术的交流,如明朝宫廷艺术等。还有专门以此为主题的硕士论文(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4)。
(5)唐卡某一地区的艺术分析。由于热贡唐卡艺术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对这一地区的唐卡艺术研究数量明显增加,超过了其他藏区。作为另一个唐卡传统画区的甘孜唐卡在比较早的时候是研究主要针对的地区。近几年由于西藏艺术理论教育对唐卡的重视程度增加,西藏大学等单位出现了很多针对西藏境内寺庙唐卡的专门研究。还有专门以此为主题的硕士论文(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5)。
(6)唐卡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与有关唐卡和宗教的图书一样,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少。我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如果进入藏传佛教的教义教理,比较艰深,一般的学者不敢触碰;另一方面是对于唐卡的学术研究如今比较明确地放在宗教艺术的角度,做唐卡相关研究的学者也大多来自艺术院系或专业,他们本身对藏传佛教了解并不多(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6)。
(7)唐卡艺术的功能。这方面的文章也很少,主要涉及非宗教的功能,如医药,以及唐卡艺术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启示等。虽然文章不多,却有两篇专门以此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7)。
(8)唐卡画师分析。这类文章不多,涉及的画师既有传统的唐卡画师(主要是勉唐派的丹巴绕旦和青海热贡艺人),也有新藏画的代表(主要是尼玛泽仁和格桑益西)。有专门以此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章列表见附录1中表8)。
4.现有文献对唐卡艺术美的分析
综合各种文献中对唐卡艺术美的现有分析,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涉及构图、手法、主题、造型等。
在构图方面,主要有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中心构图,指唐卡中相当多的都是肖像画,这类画作都是将人物置于画面中心,周围配上其他人物、事件、风景场景。在整个画面上,周围的配图都注意了大小、疏密和繁简的搭配。
二是散点透视的构图,指唐卡的画面内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时间、地点的事物组合起来。
在造型方面,亦有三个主要的艺术特征:
一是象征性,指唐卡在具体表现上采用了最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抽象的佛教哲理。
二是线描手法,指唐卡中的各种形象都用线条勾描,人物形象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景物用粗细线。还有黑唐、金唐等唐卡直接用线条绘成。
三是精细入微的写实手法,指唐卡在人物形象绘制上的特征。
其他的三种艺术特征:
一是色彩浓烈、对比强烈,大量用金。
二是装饰韵味浓郁。
三是题材的广泛性。
(三)关于唐卡艺术的保护及产业化开发的现有研究综述
关于唐卡的保护与开发以技术性的文献为主,其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主要见于中文文献。尤其是唐卡入选世界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前后,出现了很多对于唐卡保护的论文和图书。不过,2010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毕业的一位阿根廷学生专门以《贵德琼毛寺的沃摩隆仁唐卡研究》为题完成了英文的博士论文,介绍了苯教和唐卡的基本情况,用大约1/3的篇幅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都属于公众也会投入注意力认知的范畴,唐卡艺术保护和产业化开发的相关文字资料如今大量出现在新闻媒体资料中,数量远超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