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史学(第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道机经》的佚文

由上引葛洪的描述,我们可知王图《道机经》的主旨是“以行气入室求仙”。“行气”亦即服气吐纳之术;“入室”当指入静室,《真诰·握真辅》的陶弘景注也提到《道机经》有“作静室法”。《真诰》卷一八,陶弘景注,赵益点校,中华书局,2011,第322页。葛洪又称当时道士“乃云是尹喜所撰”,说明此书很可能是依托老子立言。

除《抱朴子·遐览篇》提到“《道机经》五卷”外,历代目录都没有著录此书。但此书流传广泛应是事实,在汇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养生之书的东晋张湛《养生要集》中即引有《道机经》,并为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承袭。关于《养生要集》,参见阪出祥伸《张湛 ‘养生要集’ 佚文とその思想》,《东方宗教》第68辑,1986,第1~24页。《养生要集》的辑本见严世芸等主编《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734~745页。关于《养生要集》的作者,朱越利提出并非通常所说的注《列子》的玄学家张湛(字处度),而是北魏张湛(字子然),但其论据并不坚实。见朱越利《〈养性延命录〉考》,《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1期,第101~104页。《道机经》在唐代应该仍然存在,《三洞珠囊》《上清仙府琼林经》和《要修科仪戒律钞》等道教类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独有的佚文。

《道机经》在被征引时,题名往往有异。如《上清仙府琼林经》引《道机经》“人以身为国,神为君,精为臣,气为民,常行爱精,此要道也”一段,也见引于《三洞珠囊》卷四,而题为《吐纳经》。《三洞珠囊》在此段引文之后又称“今谓此已上之文并出《道基》”,同书又引有《道基经》《道基吐纳经》和《道基道士吐纳经》。由此可知,《吐纳经》实即《道基道士吐纳经》或《道基吐纳经》的简称,又可以称作《道基经》。而《道基经》显然是《道机经》之音讹,并非两种不同的道经。多数典籍在引用时或作《道机》,或作《道基》。只在《至言总》和《太平御览》两种较为晚期的类书中才出现了《道机经》《道基经》同时并引的情况,这当是由于其杂抄诸书所致。还需要注意的是,《道基道士吐纳经》《道基吐纳经》和《吐纳经》三种异称,主要见于《三洞珠囊》,笔者颇疑此为王悬河据《道机经》(《道基经》)的内容而新立的名目。

明了了《道机经》的诸种异称,我们即可据此从藏内藏外典籍中辑出《道机经》的佚文计17条。刘屹在《〈老子中经〉的成书时代》一文的脚注中辑出了相当于本文所辑佚文①、②的两条《道机经》佚文,参见刘屹著《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89页。其大要可略分为保精、行气和断谷三类,还有两条归入其他类。


(1)保精

①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三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也。(梁丘子《黄庭内景玉经注》卷上引《道机经》《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第518页。

②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养生要集》、《养性延命录》卷上、《至言总》卷二引《道机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第736页;《道藏》第18册,第476页;《道藏》第22册,第854页。

③房中禁忌:日月晦朔,上下弦望,日月蚀,大风恶雨,地动,雷电霹雳,大寒暑,春夏秋冬节变之日,送迎五日之中,不行阴阳。本命行年月日忌禁之尤重。阴阳交错不可合,损血气,泻正纳邪,所伤正气甚矣,戒之。新沐头,新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行房室。(《养性延命录》引《道机》《道藏》第18册,第485页。《医心方》卷二八,引《养生要集》亦有此段,但未题出处。

④道以精为宝,施与则生人,人留则生身。生身则永度世仙位也,生人即功遂而身退隐也。俗以为剧,何况忘施而废弃,损不学多,故废老而命坠也。(《三洞珠囊》卷四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养性延命录》卷下亦有此段,未题出处,文字较胜。

⑤老君曰:道者,气也。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久。神者,精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也。(《三洞珠囊》卷四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

⑥老君曰: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则枯老,是以宝之也。人以身为国,神为君,精为臣,气为民,常行爱精,此要道也。(《三洞珠囊》卷四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

人以身为国,神为君,精为臣,气为民,常行爱精,此要道也。炁变为精,精化为神,神化婴儿。(《上清仙府琼林经》引《道机经》《道藏》第34册,第295页。

⑦长生道,精为宝。精者,人之所由生也。精为宝,故曰道也。一日之道,朝饱暮饥。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岁之道,夏瘦冬肥。百岁之道,节谷食枣。千岁之道,孤男无女。是谓长生久视,莫有能数也。(《三洞珠囊》卷四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

(2)行气

⑧合道不言,得无之真。昼夜不卧,日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息也。(《三洞珠囊》卷四、《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道基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第2945页。《三洞珠囊》卷八,引《老子道德经》云:“头发茂盛,得道之根;手足汗津,精气充盈;昼夜不外(卧),日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息也。”与此相同而略详,当是误题。

⑨盖闻八公有言:食草者力,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神。圣人不食者,不死也。(《三洞珠囊》卷四、《太平御览》卷六六九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太平御览》,第2984页。

⑩枕高则肝缩,枕下则肺骞,以四寸为平,枕席令软,其息乃长。(《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四、《至言总》卷二引《道基经》《道藏》第22册,第858页;《道藏》第6册,第992页。

⑩道士修身吐纳,休粮一旬,精气微热,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眩冒,支节怅恨,大便微难,小便赤黄,或时一利,前溏后刚。前至三旬,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四旬之时,颜色转悦,心志安康。五旬之时,五藏和调,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良。七旬之时,心恶哗谊,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惔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滑泽,音声涣章。十旬之时,精气皆至,其效日昌。修之不止,年命自长。三年之后,灸瘢除减,颜色有光。修至六年,髓填脑实,豫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号曰真人,上佐上皇,与天同寿,与日合光。传非其人,身受其殃。(《三洞珠囊》卷三引《道基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5页。

(3)断谷

⑫服药食麦为善。昔有甘始道士,御气食麦而度世也。(《三洞珠囊》卷四、《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道基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太平御览》,第2945页。

⑬食谷名之谷仙,行之不休,则可延久长也。不食谷者,可以升云度世,不死之矣。(《三洞珠囊》卷四、《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道基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太平御览》,第2945页。

⑭绝谷断稻米及饵清物者,不得饮酒,令人迷惑,气脉烦结,百脉不通,又生热不如不饮,可为清洁也。(《三洞珠囊》卷四引《道基道士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9页。

⑮绝谷不食,元神之道也。初服气一日二日之时,谷气未定,颜色郁黄。三日之时,谷气去,精气来。四日五日之时,精气阴阳和调。六日之时,精神安定,耳目聪明,行步便利,日已坚强。七日之时,常欲轻举,至道之故,梦寤仿佛,上通神明。八日之时,神行八极,能默然每为,口中自甘,志骨自强。九日之时,精神备,形弱者强,神气日坚固,不行自远,不来自近,颜色日悦。十日之时,诸神来至,门皆关,玉女侍从左右,轻举若燕,云中微翔,道以得矣。(《三洞珠囊》卷四引《吐纳经》《道藏》第25册,第318页。

(4)其他

⑯无卖吾道以行求钱,无衒吾道强授豪荣,无损吾道以与谗佞。(《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道基经》《太平御览》,第2945页。

⑰祝六畜不食法:祝曰:“万物皆含水如生,水入腹中,万神皆惊,有脉之物皆可绝,无脉之物不可绝。”六畜皆牵向王也。(《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四引《道基》《道藏》第6册,第9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