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为评估定位
一 为基金会评估定位
1.为基金会评估准确定位
首先,我们需要为基金会评估定位,只有知道了评估本身是什么,才能把评估做好。对评估的理解,各人观点不尽相同。有的人会把评估当成一种权力,认为这是评估方相对于被评估方的优势地位所对应的权力;还有的人会把评估看作一种正义,因而自身会以主持正义者的身份出现。但我们对二者都不认同。这里认为评估的核心在于提供专业化信息,为基金会和社会公众服务,使得二者之间建立起信息联通机制,以此促进社会选择机制的成活,即促进社会中潜在的捐款方(或者是向基金会购买服务的政府),拥有选择基金会的基本的专业化信息,然后据此形成它们对于基金会的选择机制。
之后,政府也可以放心社会组织的发育,而不必对此过于担心。其中的道理是社会选择机制本身就是社会在公益领域里的“市场”规律,它具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社会选择机制成熟情况下,众多基金会将自发地优胜劣汰,继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秩序”。
因此,对于评估机构的考验是评估专业性和尊重被评估者的态度,而不是权力或正义。
2.评估,为捐赠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公益领域里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捐赠方与基金会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而信任关系的建立则需要可靠的信息。
社会选择和市场选择的最大区别在于:社会选择机制中,公益资源的购买提供方(捐款者)和公益产品及服务的受益方(受益者)是相分离的。这导致我们需要通过必不可少的各种中间环节让捐款者知道基金会的服务产品到底如何。其中一方面的努力包括鼓励推动基金会的公开透明和主动向捐款者反馈汇报等。但是,即使基金会真的做到公开透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也还存在着社会公众对其信息的解读难题。
评估正好起到这种作用。
第一,评估工作可以深入基金会内部,然后将有关信息系统化地了解,把人们日常关注的各种数据或资料一并收集并呈现,而不至于让基金会成为一个黑盒。
第二,评估机构力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化解读。基金会的公益产品不是仅仅通过花费了多少钱等就能简单界定出来的,基金会的公益性、自主性等这些都需要复杂的信息获取与专业鉴定机制。所以,评估机构的专业化解读是社会选择的核心环节。
一旦在社会公众与基金会之间建构起这种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就可以促使捐赠方更有依据地选择自己是否捐赠以及捐赠给哪一家组织。未来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也可以依据这样的评估结果进行。
因此,社会选择机制就得以成活。
3.评估,促使政府放心社会组织发育
社会选择机制的成活,实现的另一种结果就是社会领域内生的淘汰机制,从而完成了过去从未产生过的一个革命性变化:不需要政府对社会组织事无巨细地进行管理,此前发生在市场领域里的政府定位(退居到“守夜人”的角色),目前也开始在社会领域发生。
于是,这就为政府放开社会组织的发育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有一种自然的选择机制保证了政府不需要在社会组织入口处严格把关,可以允许它们大量产生出来,然后在其运作阶段由社会进行选择和淘汰。
即在社会选择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较小风险地将“严格进入”的管理政策,转化为“放宽进入通道、实施进入后的严格淘汰制度”的管理方式。并且,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退居到宏观管理层面,把握政策法规,进行“底线监管”,而不是亲临一线事无巨细地进行管理。
4.另外,专业化评估还能促进基金会自身朝向专业化运作
基金会并不是仅仅拥有激情和公益之心就足够了,其还有另一个维度,就是专业化运作维度。评估可以引导基金会反思自身的做法,注重运作专业性,甚至可以帮助基金会进行总结提升,使之进入一个具备更高视野、对自身定位和做法更为明晰的战略高度上进行运作,真正为基金会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 为本书定位
这是一本不薄的著作,那么,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1.一套指标体系及其背后的理论依据
本书从结果追起:它首先给大家呈现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于基金会的评估。
设立指标体系是很多评估机构或相关研究机构都探索的做法,这类似于打造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特权”。那么这一“特权”的合法性来源是什么?
常见的指标设定是在企业等组织评估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益组织的评估指标进行设计,或者做得更加专业些,可以借用专家法(德尔菲法)或者统计学方法来设立、调整指标体系等。但在这些研究工作之前,我们却难以看到这些做法背后的本质性的理论依据,所以,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做,可能有一定的“投机取巧”嫌疑,并不具备足够的合法性。
本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把问题推到了理论的深度,它要建构一套有关评估指标的理论,要从这套理论出发,演绎出我们的评估该怎样去做、使用什么指标。换句话说,本书的指标体系要求建立在特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在本质上有别于那些表面化的指标设定。其实,对于一个科学评估体系来说,理论是基础性的内核,无论是借鉴他人还是采用专家法或统计法都是在这个内核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及修正工作。若对基金会这一类组织没有一个本质上的把握,评估将如浮萍一般找不到根基,容易陷入肤浅层面的争论之中。
接下来,问题又被继续前推:这本书呈现的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但这正好体现了本书追寻的一个原则:让我们的思维突破原先的范式,进入一个新的平台上进行对话。因而,理论是可以随时接受攻击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并不是坏事,而恰好相反,理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修正,实现演化进步,也促使指标体系乃至整个评估工作朝向深层发展。
例如,关于公益性评估,本书界定了评估中的公益性内涵,并提出了三条评估操作原则及相关的应用,这些是对原先相关方面论述的突破,我们欢迎读者或其他专家提出公开讨论与反驳。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事情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这才是考验本书作者(或者是基金会评估者)的地方。我们愿意接受这个考验,也希望四年多来对北京市基金会评估经验、自身多年来积累的理论背景及对于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这里发挥出积极作用。
另外,指标体系从理论出发的同时还需要联系现实,根据基金会发展的现实状态来进行调整,既不过于好高骛远也不滞后于基金会的发展,而是和基金会“伴随成长”。目前是中国基金会发展的起步期,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做法,甚至很多基金会的基本规章制度都尚未完全建立。此时,如果使用一套过于超前的评估指标体系可能会很难适用于现实的情况。于是,在基金会发育初期,要以一种开放和欣赏的视角去看待基金会,这套体系既要与相关的理论进行接轨,起到“解读”和促进社会选择的作用,也要符合基金会、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主体的现状,尊重基金会在一线的探索与实践。
在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中,本书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 基金会的公益性评估;
• 基金会的专业性评估;
• 基金会的文化价值评估;
• 基金会的社会意义评估;
• 基金会的自主性与社会化运作评估;
• 基金会团队与治理的评估;
• 基金会的社会责信(公信力)评估;
• 基金会的财务管理评估。
2.评估流程与评估机构
在完成指标理论架构部分之后,本书进入评估工作本身层面。评估并不是有了一套指标体系就可以“上场”。不同的评估指标对评估机构有着不同层面的要求,而开放性越强的指标,对评估机构提出的要求越高。
评估工作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基础层面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更为关键的是评估本身的专业性。而且,这些内容并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需要具体体现在评估流程与做法之中,即评估机构采用了哪些方法规避了可能导致的公正性问题、专业性问题等。
于是,本书结合北京市实际的基金会评估做法设计出一套评估流程。该流程既包含对评估团队的监督评估,也包括在细节上如何规避因为基金会信息不对称或准备不充分而产生评估偏差的问题,等等。随着多年评估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在基本制度规范层面将逐步完善,这时我们要评估的是基金会日常真实的运作情况及其社会效果,而不是评估“基金会迎接评估的准备情况”。当有了一套科学开放的指标体系和合理的流程之后,我们希望尽量公开评估的工作过程和评价体系,以让基金会真正从挖掘机构亮点、促进自身认识以及改善现有不足等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最终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在评估流程与评估机构部分,本书重点呈现如下内容:
• 第三方社会化评估机制
• 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开放性、公正性、规范性、专业性);
• 评估所面临的挑战;
• 一套基于实践的评估流程设计;
• 对评估本身的反思。
3.目前评估政策、进展与做法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回到实际的评估工作中,梳理与国内评估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进程、各地区的做法等,提供国内基金会评估目前的宏观层面的整体格局。
同时,该部分也分析已有评估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思考如何将现有的评估与理想化的做法对接过渡的问题,站在现实的土壤上思考基金会评估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该部分内容并未将视野局限于国内,还将借鉴国外尤其是基金会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的评估情况,并系统介绍美国一些著名评估机构的做法和评估体系,以供国内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仅仅是我们从2010年到现在关于基金会评估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