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成果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微观企业中的流程,内容包括设计、计划、运营和价值链控制等,以至供应链管理也被许多学者和实践者看作是“物流管理”的一个代名词[11]。但随着供应链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成功供应链的管理核心还包括对管理供应链网络构成中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管理,以及运用有形的规则、契约以及无形的惯例、习俗来协调参与者的行为[12]。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极度分散且数量众多,成员间关系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深入研究这种合作关系的特征、形成和作用机理,本书将主要研究对象限定在纵向合作范畴,并将之简化为农企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据此选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如下。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与农产品经营企业间形成的合作关系,这里的农户和企业的概念如下。
(一)农户
本书中“农户”主要指以种植、养殖、培育等为主要生产手段,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实际农业生产者,同时也包括经过合约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完全纳入农业生产基地并进行统一管理的农业工人。
(二)农产品经营企业
本书中的“农产品经营企业”是指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以农产品的购销、加工、生产以及批发、零售等为经营手段,并与农户直接发生购销、联营、合作、承包等关系的农产品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二 研究内容
(一)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背景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从实行被称为“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取消,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成为最早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领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产品购销价格全面放开,体制障碍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逐步减弱。应对国际化竞争压力和解决农业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成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关键。与这种宏观环境的变化相对应,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①1978~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完成了农产品价格机制的市场化;②1985~1993年,改革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国家确立了建设以交易市场为中心的流通体系的政策方针;③1994年至今,随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政府着力进行市场交易制度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交易市场制度化、体系化、效率化的政策法规,初步建立起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行业中通行的治理结构是企业自主选择市场宏观环境变化的结果,这也是演化经济理论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宏观视角入手探寻中国农业宏观需求及产业结构变化是开展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结构及管理模式的前提,只有认识了这种环境变迁的本质要素,才能有效把握这种宏观环境下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形成机理、关键要素和管理重心。因此,本书将首先利用宏观数据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背景进行分析,并由此展开对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结构的讨论。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如果去深入观察构成这个行业的每个微观个体会发现,每个企业都会拥有不同的社会及物质资源,面临各异的经营条件,有自己的忠诚客户,也需要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然而,如果以整体的眼光来考察一个行业,我们又会发现,不管行业中的企业如何千差万别,这个行业整体上却都会拥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而这种共性特征的产生正是源自行业所面对的宏观背景及行业制度。因为行业特征中往往会包含一些重要的信息:在给定的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微观的企业及参与者在制定自身决策过程中会对环境变量做出相似的反应,这在演化经济学中被看作是一种类似生物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群特性。因此,对行业特性进行分析就成为切实把握这个行业管理模式关键要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途径。
在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从业人员,但其生产和流通很大程度上却仍然保持了传统和落后的方式。长期以来,这种经营方式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就是运营效率低、盈利水平低和客户满意度低的“三低”特征。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性需求日益提高的双重背景下,行业内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开始了对管理、经营模式的创新,引入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但从整体的发展水平来看,这种探索到底在整个行业中占有多大比重,对中国农业整体的经营水平产生了多大影响,以及有没有出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就成为本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农企关系质量的影响要素、机理与形成路径
对关系质量的研究开始于营销理论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源自企业对于保持老客户要比争取新客户更加节省成本的发现。随着客户关系研究扩展到B2B的商务领域,最终发现这种企业间关系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间合作的绩效。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兴起又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购销关系变成合作伙伴的联盟关系。伴随着内涵的不断扩大,关系质量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重要性也从单纯的销售额、利润率等财务范围,扩大到联合预测、联合计划、统一运作以及信息共享、利润分配等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从关系质量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不断扩展的过程。从概念构成的维度上来来看,供应链关系质量包括信任、承诺、协作、相互依赖、信息共享等维度的因素。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仍以采用实证手段验证相关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以及探索是否存在特殊性的问题为主。从这些研究结论来看,无论高科技行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的研究,无一例外都证明了国外管理理论的普适性。
与这些现代化的行业不同,中国农业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行业,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农业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的升级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在这样一个“中国化”非常明显的行业中,研究这种源自现代工业化发展的管理理论在中国农业领域的适用性和特殊性,就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的方向和前景的重要课题。
“三农”问题是一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也是备受实践者和学界关注的领域。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农村也主要是由农民构成的,也可以说所谓“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农民问题,再具体一点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也才有意义,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农业。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也是影响其稳定性和运行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由于受到传统和制度两方面的制约,仍然延续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模式,这与欧美的农场、农庄经营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生产方式以外,农民还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到供应链的运作中来,每个家庭对自家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方式,乃至产品销售的渠道、价格都有着完全的决策权。因此,本研究将这种以家庭为单位,专门从事农产品种养殖生产的供应链参与者——农户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和主体。
(三)农产品供应链契约优化
供应链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实施跨企业的系统管理。也就是说,要在不同的所有权决策主体之间实现协同的运作。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将这些不同的所有权决策主体通过契约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种跨所有权结构的虚拟组织。根据合同理论,组织间的合同可分为完全合同和非完全合同两类,Macneil和Williamson又进一步将非完全合同划分为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两类。特别是将专门强调专业化和合作与长期关系维持的关系契约从仍以条款化完全合同为蓝本、引入第三方仲裁和定期合同谈判的新古典契约中分离出来。这种关系能够适时调整、自我调整,并且在这种契约条件下,各方通过契约的规则结构及其契约自身的权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一定的利益规制和行为协调。由此可见,关系契约的本质是一套包含自我约束的具有自履行和自适应机制的规则结构。
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产生了严重的度量问题,由于极度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使第三方仲裁难以确责。这些都造成古典契约和新古典契约在维持农产品供应链伙伴关系过程中作用的局限性。而运用关系型契约则是着眼于建立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农户通过以让渡部分生产要素所有权和生产决策权为代价,以换取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更强的能力;而企业则通过向供应链上游增加专有资产的方式获得更加稳定的供应,并可通过根据自身需要配置生产要素、组织生产、流通运作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建立一种对于缔约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双赢”模式。不过,企业通过关系契约在节约交易费用的同时,也会带来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信息传递失真、生产要素配置不当和资金占用过多等问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关系契约存续的关键其实是一个内部经营管理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权衡的问题。这样一来,宏观上就会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有效率的企业会逐渐淘汰无效率的企业而与农户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在本书的最后将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关系契约展开讨论。
(四)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与追溯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供应链成员间可以进行跨越企业边界的系统管理,从而实现企业间的协调运作,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前提条件就是在不同企业间实现商品、生产、运作等商业信息的共享。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发展水平滞后,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低,以及产品附加值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消费者对农副产品高品质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却始终在倒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升级换代。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在农业领域迅速掀起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
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来说,信息共享的好处毋庸置疑,但现实中信息供应链体制的建设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除了对商业机密等私有信息泄露的担忧之外,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链上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样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竞争早已白热化的市场上,稍有不慎就会使供应链迅速丧失成本优势而导致失败。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领域中信息投资严重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问题其实也是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一个必然结果。因此,本书将用一章的篇幅,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全面探讨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的共享机制及模式选择。
(五)防灾减灾——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应用扩展
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跨企业的系统管理模式来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最终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简而言之,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是基于商业目的的。然而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供应链组织一旦建立,还会给链上企业及供应链的各利益相关者带来额外收益——也可将之称为社会效益。其中一个显著的应用功能就是,当发生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时,可以利用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特殊性,快速地完成应急救援活动所需要的物流、计划等活动。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我们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应急救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分别从参与动机、经济效益、实施效果几个方面对农产品供应链组织参与应急救援与传统的政府、第三方救援机构实施的应急系统的建设相比,证明其具有无可替代的低成本、高效率优势。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为基础,结合理论思辨分析,对中国农业供应链中的农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契约构成及优化等理论问题,也对农业经营背景现状、供应链信息共享以及功能应用扩展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各部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意见和政策建议。各部分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文献研究法,对本书所涉及的理论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类比及评述。
第二,运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形成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运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特性,得出相关结论。
第三,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实证模型,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获取一手数据,以了解和把握农产品供应链关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合作关系产生的内在机理,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
第四,运用相关性分析、层次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中的变量进行变量间效应、影响路径等深入分析。
第五,采用要素分析和逻辑演绎的方法,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促进农户与企业合作的关系契约构成要素。
第六,采用成本分析及逻辑演绎的方法,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应用扩展模式。
(二)基本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农产品供应链连接机制为主要对象,以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目标,从供应链关系质量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中农户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现状、影响因素和路径。通过对合作关系的研究,把握供应链中成员间协作关系的形成和作用机理,找出问题所在,并依据关系契约理论,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和管理水平,从而为改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经营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框架是实证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先由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便对相关研究总体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然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与农业产值及农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等宏观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命题。再采用中国上市企业中的农业类公司年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特征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用以帮助我们对农业经营者的经营现状进行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理论和文献分析找出导致这种特征出现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根据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关系质量概念,对农户与企业间的连接现状进行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实证研究,力图找出影响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绩效中的相关因素,以及中国“关系”文化对关系质量要素及合作绩效所产生影响的路径。然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演绎对农户与企业间的关系契约内容进行精炼,并以此作为促进农户与企业合作效能的意见及建议。
最后,还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模式,以及供应链组织的应用扩展进行了一定探讨。
四 研究特色
目前,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聚焦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两个问题上,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在此过程中战略目标与实际条件之间的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如土地制度的约束与产业化发展的矛盾;传统理念与现代管理模式的矛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参与者素质低下的矛盾,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瓶颈问题,亟须对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进行大量的研究。然而虽然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与农业经营相关的研究,但大都或是定义、概念引进及概括性论述,或是以单一视角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即便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涉及农产品供应链内在组织机制和组织模式的探索性研究,但对于供应链管理及治理结构转变基础的农户与企业关系研究仍非常缺乏。本书从农-企合作关系形成的宏观背景入手,最终聚焦到对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的研究上,通过建立理论假设模型,并由此设计详细的数据收集方案,最终运用相关性分析、层次回归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这种合作关系影响路径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关系契约促进这种合作的意见和建议。据此,本书的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对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套用一般供应链的治理理论,其依据大都源自制造业供应链及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农产品领域采用实证方法对供应链理论中的关系质量概念进行了验证,并在探讨关系质量构成因素的过程中引入了中国文化中的“关系”变量,不但有望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组织理论,也可以在构成要素及影响路径方面丰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第二,现有的企业理论研究大都是对麦克奈尔及威廉姆森的三种契约内涵及适用范围的讨论和界定,却较少考虑特定文化背景及及行业特性对关系契约结构及构成要素产生的影响。特别在国内的研究中,更是较少在特定领域中对此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实证结论的前提下,结合影响农-企合作绩效的诸因素,详细地讨论了在不同连接背景下,促进合作的关系契约构成要素,有望丰富供应链契约理论。
第三,本研究核心问题的导入是建立在对宏观环境因素和中观企业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的。通过对不同视角的客观数据分析,最终才提出“关系”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假设,并据此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大量采用社会学中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运用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较多常见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方法。这种结合了多视角、多学科方法的研究在现有供应链研究文献中还不多见,有望为今后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方法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