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从20世纪初开始,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罗布人的族源、语言、历史、罗布泊以及楼兰古国遗址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首先,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自俄国、瑞典、英国和日本的很多探险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罗布人及其相关的领域中开辟学术研究的一条大路。后来,国内一大批学者对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地形,罗布人的语言、民谣,楼兰古国遗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组织学者专门到罗布泊区域调查罗布文化。他们认为罗布人独具风情的衣食住行、歌舞、渔猎是研究民族、经济、社会难得的“化石”。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和其他相关部门将罗布文化列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中,并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009年5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台北喜马拉雅自然文明保护协会合作,在北京召开了题为《楼兰——罗布泊的未来:干旱地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文化传承》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对罗布人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鉴于此,笔者力图对学术界关于罗布人及其社会文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梳理、总结,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更加深化、系统化打好基础。
一 有关罗布人的族源或族群性研究
据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尚未对罗布人的族源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在笔者看来,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其一,严重缺乏有关罗布人的可靠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由罗布人自己留下的文字记载根本不存在。其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塔里木盆地历来就是不同人种、民族或社会群体相互交融、交替或共同生活的地带。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民族、族群和人群之间的同化、融合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如19世纪末在罗布泊地区进行长期连续探险活动的俄国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所说,“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新疆南部没有一个民族是属于单一的种族的。这个地区的居民是由雅利安人、维吾尔人、汉人、藏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中亚地区的移民等互相融合而成”。这自然给研究生活于该地带人群的族源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三,最为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罗布人的族源或族群性研究一直沿用传统民族史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往往重视所谓民族或族群的体质、语言、服饰和饮食等外在客观特征,而忽视族群内部主观上对本民族或族群的认同观念体系的存在。这种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的影响。因此,关于罗布人的族源或族性研究,学者们往往出于传统历史学和民族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将民族或族群共同体置于一个公式化的理解框架或范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社会现象。
苏联著名语言学家马洛夫在研究罗布人以及其生活在罗布泊地区的其他群体的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发现罗布人的语言特征和突厥语的其他方言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他认为,罗布人跟目前聚居于甘肃省肃南县的裕固族一样,应该是19世纪生活于中亚因赛河以北的柯尔克孜人的后裔。
米哈伊利·珀克收集到很多民间故事,其中有几篇将罗布人描述为400余年之前从喀什北部迁移过来的群体。不过,米哈伊利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没有历史现实基础。20世纪初,基伊斯等英国学者在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所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对新疆南部的人群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他们认为,罗布人是很久以前蒙古人的后裔。斯坦因在《中亚与中国西部调查报告》中也提到,罗布人可能是蒙古人或柯尔克孜人的后裔。日本学者佐口透在其专著《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中指出,罗布人和塔里木盆地的另一个群体——多郎人是一个群体。但是,胡邦铸(《多伦人和罗布人》, 《新疆艺术》1994年第2期)、苗普生(《关于清代的多郎维吾尔人》, 《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王野苹(《多郎维吾尔人考略》, 《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李吟屏和李宁(《罗布人来源考》,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等学者分别在他们的研究中反驳佐口透将罗布人和多郎人混为一谈的观点,并一致认为,罗布人本是居于焉耆的维吾尔人,由于准噶尔贵族的强占土地与压迫,他们四处逃亡,其中的一部分人被迫前往罗布泊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局限,他们过起了比较原始的渔猎生活。而多郎人,据了解是17世纪左右迁移到南疆的西蒙古卫拉特人。他们在18世纪信仰了伊斯兰教,从而加入了维吾尔人的行列。罗布人和多郎人都是维吾尔人。
二 有关考古学、历史生态学和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初,楼兰古国遗址由国外探险家发现后,根据初步的考古学、人种学研究证据,有学者提出当时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罗布人可能是楼兰古国居民的后裔的假设。其实,学术界仍然缺乏赖以考证和明确楼兰古国居民和罗布人之间历史性关系的可靠历史文献和足够的证据。尽管如此,目前仍有学者相信,罗布人和楼兰古国居民之间必有关系的观点。所以,我们在本书将关于楼兰古国的相关研究也列入研究文献范围之内,以供相关领域学者参考。
1995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名为《楼兰文化研究论文集》的专著。本书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王炳华、侯灿、韩康信等学者对楼兰古国遗址进行研究的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本书收录了将近30篇论文,这些论文题目各异,但都有一个中心,即他们都围绕楼兰古国及其文化特点等进行探讨。虽然这些论文的作者和题目不同,但总体上看,在内容、结构以及很多理论的论述等方面存在重复现象。总体而言,这些论文在方法论、分析角度和研究侧重点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大部分论文出于历史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对生态环境与楼兰古国兴衰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罗布泊的历史地位进行探讨,并提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楼兰古国衰落的直接原因的观点。还有一些论文则关注人种学方面的观察。这些论文基本上都认为,古楼兰地区居民的种族组成,以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类型占相当优势。这种特点与帕米尔塞克地区人的人种学特点相似,与天山、阿莱的塞克地区人的人种学特征有明显的区别。进而推测,楼兰地区居民的欧洲人种成分与帕米尔塞克类型的居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种族系统学关系。个别蒙古人种头骨的存在说明,楼兰居民的人种成分不是单纯的欧洲人种民族。
三 有关罗布方言的研究
罗布方言作为维吾尔语三大方言之一,在维吾尔语方言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对罗布方言的研究也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并有很多专门研究罗布方言的论著出版。纵观全局,学者在研究罗布方言过程中都将重点放到了研究其语音、语法方面,罗布词汇研究相对来说是薄弱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文工作委员会维吾尔语言研究会研究员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先生是我国维吾尔语方言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其研究成果最多,水平最高。在《维吾尔语罗布方言》(1962)一书中,米尔苏里唐、魏萃一等学者对维吾尔语方言划分问题提出明确的标准,据此将维吾尔语划分为三大方言,提出了他们当时的见解,并将罗布话划归维吾尔语中的三大方言之一。后来米氏在其论文《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方言简介》(《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中,凭着数十年的方言调查经验对罗布方言各土语的语音、语法、词汇进行分析研究,其例证充分,故结论可信,在研究罗布语言、文化方面很有参考价值。
语言学家阿米娜· 阿帕鲁娃在其《维吾尔语罗布话名词复数形式分析》(《民族语文》1984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罗布话与其他突厥语族语言、方言一样,名词也有数的范畴,单数是零形式,复数是在名词词干后接缀(名词词干+附加成分),而且作者还根据词干元音的结构和词干尾音的不同,列出16种不同的语音形式。同时,她还将它们与同语族的几种语言如乌兹别克语、塔塔尔语、裕固语、巴什基尔语、柯尔克孜语等做了比较。高士杰也曾对维吾尔罗布方言进行过语音方面的研究,发表《从语音看罗布方言的特点》(《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他认为,罗布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与维吾尔文学语言有明显区别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语音因素造成的,在该文中,他还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情况。
由傅懋先生主编,阿西木、米海力、宋正纯三位弟子共同撰写的《维吾尔语罗布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在语言调查中发现维吾尔语罗布话包括两个土语:尉犁土语和米若土语。该书分总论、语音、音变、音节、词汇、词典、语法、附录八个部分,在总论中,作者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地域情况和历史概况,罗布人的构成和来源,罗布话的语言状况,罗布口语和几种亲属语言部分词汇的异同比较,罗布口语和维吾尔书面语部分词汇的异同比较,维吾尔语字母和罗布口语调查使用的等号列表对比示例等;在语音部分,介绍了罗布口语的元音、辅音音位及其变体;在音变部分,详细列举了语音的同化、异化、增音、减音、换位、转换等情况;在音节部分,则介绍了罗布口语的音节及其类型、重调和语调等。该书材料翔实,例句充分,是一部很好的参考资料。
2006年5月,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阿丽热合在将近两个月的方言调查基础上完成以“罗布方言词汇研究”为题的硕士学位论文。她的论文从历史比较法、统计法、图表法、词义分析法等多个角度,采用语言学、方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多视角地对罗布方言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弥补了词汇研究方面的一些空白。
以上这一类研究总体上属于方言学和比较语言学范畴。从研究方法的特点来看,大多数研究立足于经验资料,多采用比较法和归纳法。
四 有关罗布人的生态环境的研究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韩春鲜、熊黑钢等学者于2003年完成了题为“罗布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此项研究在引用史料、考古和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罗布泊地区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变迁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历史时期罗布泊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可分为四个阶段:魏晋以前,生产水平有限,绿洲农业灌溉主要依赖自然河道,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河湖水量充沛;魏晋以后至元代,属游牧民族活动区域,生产方式简单,对环境影响小,河湖水量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呈不断减少的态势;清初至道光帝以前,当地罗布人以渔猎生活为主,河湖水量充沛;清道光帝以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活动不断增多,导致河湖水量减少。
在《清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人的生活及其环境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一文中,作者韩春鲜和吕光辉从罗布人及其生活地区的行政归属问题入手,分别围绕罗布人的生活习俗及其变化、罗布人的生活环境及其变迁等论题进行论述,认为罗布泊地区河流湖泊的变化是促使罗布人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一文中,王野苹在相关的史料基础上主要对罗布泊在不同历史时期上的境域变迁,罗布人的种源,罗布人人口的消长、生活习俗、社会制度以及语言等几个论题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来看,以上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五 有关罗布人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的研究
维吾尔学者莫依丁·沙依提、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莫依丁·沙依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罗布人的民谣传统及其当代演变状况。作者在其专著《罗布回忆录》(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03)以及论文《论罗布人的民谣》(《新疆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中,结合自己长期的民谣收集和整理经历,分别描述了罗布人的民谣传统、民谣的文学特征、民谣的社会功能、民谣在当地民众的传承形式等问题和现象。同时,作者对罗布人的传统经济生活,包括渔猎、狩猎和游耕农业经济以及丧葬习俗进行了探讨。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在其论文《关于罗布淖尔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新疆文化》1996年第5期)和《论罗布人》(《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中首次出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基于较为系统的田野调查方法对罗布人的经济生活、婚姻丧葬仪式、饮食、服饰习俗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作者对罗布人的传统生产工具加以分类和解释。此外,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在其专著《维吾尔风俗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有专门章节来描述罗布人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特点、婚姻习俗和饮食习惯等。海热提江·乌斯曼在其《试析罗布淖尔人的雅答巫术》(《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一文中,在参考有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出于民俗学的民间信仰视角,对罗布人中保存的雅答巫术及其在民间生活中的实践、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雅答巫术最早应起源于西域古老的居民,后来逐渐传播到周围其他地区的观点。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在其《当代罗布人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期)一文中试图对罗布人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等论题进行分析。他认为,当代罗布人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鱼为主食,并辅以其他丰富的食品,独具地方特色的食品繁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饮食文化变迁显著。这些特征是由罗布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丰厚而悠久的历史传承等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笔者于2005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喀尔曲尕乡做了4个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以期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生态环境与罗布人物质生活方式变迁进行民族志研究。笔者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结合历史文献法,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试图阐明最近50多年,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罗布泊完全干涸以来罗布人物质文化的演变和重构过程。俄国学者普尔热瓦尔斯基早在19世纪末对罗布人及其活生生的文化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写过一本名为《走向罗布泊》(黄健民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的专著。虽然他的描述称不上学术意义的规范研究,但是,他所提供的资料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他是第一个以参与观察的方式获取罗布人资料的学者。在罗布泊地区进行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过程中,他对罗布人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饮食、服饰、丧葬婚姻仪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鉴于此,我们可以将他的描述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学民族志研究。
瑞典学者斯旺伯格(Svanberg)在学术界以其一系列有关中亚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著称。1987年他借助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对罗布人的族群性特征、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及其类型、生活习俗和人口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运用文化人类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首次对罗布人的族群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文化类型之间关系进行综合性考察。在研究过程中,他特别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深受挪威著名人类学家巴斯(Fredrik Barth)族群边界理论的影响。他也指出,要想对罗布人的社会文化体系及其与罗布人作为一特殊群体的族群认同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必须从罗布人长期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入手。
综合以上前人的研究,就研究的总体结构和内容而言,有关语言方面的研究偏多,专题研究却很少。就研究方法的特点而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大部分研究以描述和陈述为主,理论分析很少。这是因为大部分研究基于二手文献资料,基于可靠经验资料的研究的比例仍然很低。其二,在比较研究法的运用上,很多学者重视静态比较研究,而运用不同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互动模式的综合比较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当中,应多关注各种问题的科学处理,以期更加完善和深化有关罗布人的综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