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智能与人类的界限
今天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中,直接以创造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人造智能机械为目标的研究项目其实极为罕见,这一方面是因为图灵测试的难度实在太高,难以出成果;另一方面是因为图灵测试所提出的目标,其实已经超过了人类自身的需要,好比人类要不断制造更好飞机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更快、更舒适地旅行,而不是为了让它飞得更像鸽子以至于能欺骗其他鸟类。
通过一个简单的集合关系,可以令我们以更严谨的方式来理解“人类所需的智能”和“能够模仿人类通过图灵测试的智能”这两个问题的差别。如图所示,我们定义了两个集合:“全部智能行为”和“全部人类行为”,以及两者的交集“属于人类需要范畴的智能行为”,并以此举例。
● 属于全部智能行为可以回答的问题:“围棋规则中执黑需要贴目多少才能确保公平?”
● 属于全部人类行为可以回答的问题:“周志明和周杰伦谁唱歌比较好听?”
● 属于人类范畴的智能行为可以回答的问题:“菠菜3元一斤买3斤需要多少钱?”
人类行为与智能行为的范围
显而易见,图灵测试所判定的“智能”是能够模拟全部人类行为的智能,但是全部人类行为的范围内并非都是“属于人类需要范畴的智能行为”,也并非所有人类行为都有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完成的必要,如你没必要让计算机替你分辨出“榴莲到底是不是一种好吃的水果”,觉得榴莲是否好吃这种问题也不会用来衡量回答者有没有智能或者作为判断智商的高低的依据,对吧?
今天学术界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是机器从事人类范畴的智能行为(当然,机器天生就可以完成一部分人类之外的智能行为,譬如速算,所以要研究的问题是机器还完成不了的人类范畴的智能行为)这部分内容,而笔者相信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接受人工智能的研究定位在人类范畴的智能行为是合理的。但是当时的主流学者并不都这么认为,在1950年以及之后的一二十年里,人们对机械实现智能的难度估计普遍都表现出极为乐观的态度,很多的投入是花费在“意识”(Consciousness)、“心智”(Mind)、“自我”(Self)这一类今天划归于强人工智能范畴的研究之中,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大家终于接受快速实现人工智能的愿望已不切实际这个现实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前途的大讨论,如“技术奇异点”的讨论、“中文房间”实验、强弱人工智能之分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