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力,突破自我设限
在心理学里面,有个名词叫作“自我设限”。“自我设限”指的是一个人对于以后可能到来的失败的威胁,事先自己制造出障碍、让自己不去愉悦的一种防卫行为。“自我设限”就如同职场人士给自己挖的陷阱,设限虽然能够防止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挫败感,暂时地保留自我价值,却常常剥夺了自身成功的良机。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举例。如果某个人常挂在嘴边的是:“我非常害羞,当众演讲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那么,这个人的演讲能力始终不可能有所提高,因为他已经给自己设定了“我不能成功”的借口,他自身已经放弃了挖掘自身潜力的一切努力。
众所周知,跳蚤是世界上真正的“跳高冠军”。它可以跳到相当于自己身高四百多倍的高度,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做到像它这样。法国的一些科学家就依据跳蚤的弹跳性进行了一场试验,把跳蚤放进一个完全透明的玻璃器皿当中,盖上盖。跳蚤屡屡弹跳,屡屡被弹回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当科学家拿掉了罩在上面的玻璃盖,跳蚤却再也跳不出玻璃容器了,因为此时的跳蚤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心理极限。
科学家继续实验,重新罩上玻璃盖,并且一次次地将玻璃盖往下推。科学家每往下推一点,跳蚤就降低一点自己的设限,最后,科学家把玻璃盖推到相当于跳蚤身高的高度,这一只跳蚤则变成了一只“爬蚤”。科学家拿掉玻璃盖,跳蚤依然贴在容器底部爬动。
跳蚤并没有丧失自己的弹跳功能,只是它已经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的极限仅止于此,从而沦落成一只“爬蚤”。试验继续,科学家用酒精灯在玻璃器皿下烧,跳蚤一下子就跳出了容器。跳蚤的潜能还是有的,只是它自己不愿面对挑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开发出自身潜能的。
许多职场人士把“自我设限”当成维护自己面子、掩饰能力和信心不足的一个工具。如此一来,在日常的工作中,每件工作任务都不能发挥到极致,这样累积起来,不仅自身成功的概率会越来越小,而且自身工作的能力也可能会遭受质疑。别人花费一年时间掌握的技能,对“自我设限”者来说可能要花费五年。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做不到”“简直是不可能”等令人泄气的话。说这些话的人之所以不敢去追求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高度”,这样的心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暗示:成功绝非我所能。“自我设限”是许多人在工作中碌碌无为的“罪魁祸首”之一。工作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对乍看之下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其实只要自己能够坚定信心,积极思考以寻找解决之道,就都不是难事。
针对商业人士日益紧张的生存状况,麦肯锡的咨询小组进行了一场名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调查,一个月时间里,吸引了近2000名职场人士参与。逾九成参与者经历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情景。
调查者们好奇的是,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职场人士将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他们会勇往直前,还是临阵退缩?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参与调查者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剩下的依然为数不少的职场人选择了“逃避困难”“草草了事”或“根据情况选择拖延”,甚至还有5%的人采取的措施比较极端——直接辞职了事。
根据麦肯锡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可知,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不是真的超出了职场人的能力范围,其中许多压力来自消极、怠惰的情绪。事实上,许多在着手之前让人感觉如翻山越岭般困难的任务,着手去做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望,也就不会认为有多么难以完成了。基于此,75%的受访者认为,当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努力去做是可以完成的。
麦肯锡工作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可能”与“不可能”之间,隔着的一层“纸”就是自我设限。职场人原本潜能无限,只是很多时候需要激发才能顺利发挥出来。
麦肯锡的咨询人员称,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决之道。例如,你的梦想是开一家冷饮店,那么就从做好市场调查开始。抽出4~6周的时间去进行实地调查,看看那些开在闹市区的冷饮店每天的客流情况如何,大致计算一下每天的成本,这样就能知道它每天能获得多少利润。除去房租、工资等花费,每天能赚多少将一目了然。
很多人因为一句“不可能”,就把自己的潜能扼杀掉了。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他人认为“不可能”的境况下,在同事认为“完不成”的任务中脱颖而出,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发挥了自己的潜力,也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麦肯锡工作人员建议说,当你在工作时遇到难题,永远不要让“不可能”束缚你的潜力。有时只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再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不可能”或许就能够变成“可能”。
麦肯锡情商控制法则:
对职场人士而言,自我设限是能力提高道路上的一大阻碍。走向成功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挖掘潜力的过程,前提是不要看轻自己,不要自我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