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视界篇
一、愿景
愿景是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一个理想。愿景是人生航程的灯塔,它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一个没有愿景的人,就好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就宛如陆地上没有方向的车,只能在人生的路途上徘徊,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地方。
詹姆斯·艾伦在《思考的人》一书中写道:“喜欢梦想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音。梦想支撑了我们这个世界。……最伟大的成就最初只是一个梦。”壮哉斯言!马丁·路德·金曾有一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试图改变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莱特兄弟梦想着一定要造出飞机,让人类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比尔·盖茨梦想着要让全世界的每个书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正是这些巨大的愿景和梦想,改变了这个世界,推动着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等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向发达和文明。
对于愿景,如前所述,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管人生还是事业,有没有目标或愿景,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人生目标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年龄、学历、智力、条件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这些人中,有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明确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十分清晰而具体的长远目标。25年后,对这些人再次调查,发现这些人的生活和事业简直是天壤之别:27%没有目标的人,大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失业,生活穷困潦倒;60%目标模糊的人,虽然没有多大的作为,但工作和生活还算稳定;10%有比较明确的短期目标的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3%有十分清晰而具体的长远目标的人,几乎都成了各行领袖和社会精英。哈佛大学由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就监狱民警而言,应该从两个方面考量愿景:
一方面,我们自己要有梦想、有目标、有理想。近年来在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曾经是诗与远方,当下只有苟活。我们的一些青年民警也受此影响,产生类似消极情绪。但如果放开视野,换一个角度看自己,“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作为肩负惩罚与改造罪犯神圣使命的监狱民警,怎能自甘苟且?要坚守初心,始终怀揣梦想,在对愿景的追求中释放自己的能量,让更多的罪犯从沉沦走向新生。记得雨果说过一段话:“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恰逢其时。当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作为监狱民警,既要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景与整个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又要立足本职工作,把“中国梦”转化为职业梦想,并砥砺奋进,让好梦成真。
另一方面,要给服刑罪犯描绘愿景,引导罪犯越过眼前的苟且,寻找诗与远方。这后一方面正是我们工作的题中之意。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没有正确的愿景或理想、目标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这方面的缺失,致使他们在人生的航道上搁浅、触礁、沉沦。入监服刑后,不少人万念俱灰,哀莫大于心死,感到前景一片茫然,度日如年,有的人破罐破摔,甚至产生轻生或脱逃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监狱民警承担着召唤他们,给他们以希望、愿景的责任和使命。《圣经·旧约·箴言》说:没有愿景,民就放肆。用之于监狱改造,如果没有希望与愿景,罪犯的心就散了,人心不稳,监狱也会陷入混乱状态。由上言之,作为监狱民警要有宏大而具体的愿景,这样才能凝聚力量,发掘潜能,才能让自己和服刑罪犯看到希望和前景,才有信心和毅力去争取实现希望和前景。
下面主要谈谈如何给服刑罪犯描绘愿景,帮助他们实现愿景。这里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描绘有价值的愿景。有愿景总比没有愿景好。富有价值的愿景总比没有价值的愿景好。有愿景,有比较有价值的愿景,才能发挥罪犯改造的导引、激励、凝聚作用,才能让罪犯改造有奔头,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如果没有愿景,没有比较有价值的愿景,不但罪犯改造的效能无法发挥,而且罪犯也没有前行的方向和动力。因此,在给罪犯描绘愿景的过程中,要引导罪犯树立守法公民的价值目标,正确处理好个人收益与集体收益、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物质性收益与精神性收益的关系,从而更有助于转化为其自身的行为选择模式,助推其为实现愿景而努力加快改造步伐。
第二,愿景的实现要分步骤。这个步骤也可以理解为小目标。罪犯毕竟不同于常人,面对罪犯难以改正自己罪错的惯性,监狱民警想让他们立马悔改以达到监狱民警的要求,这在实际中难以行得通。我国古代学者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需要一个积少成多、逐渐变化的过程。监狱民警要想改造罪犯的罪错或欲达到自己对罪犯提出的改造愿景,也可将最终愿景转化为一个个步骤或小目标来推动罪犯转化,并在罪犯完成每个小变化后,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就能够促使罪犯逐渐地以至最后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恶习,积善成德,实现监狱民警对罪犯的期望。
第三,愿景要和罪犯的切身利益挂钩。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由唐僧带领的这个团队,其成员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在菩萨眼里都是有罪之人,那么观音菩萨和唐僧是靠什么凝聚他们的呢?那就是给他们指出了与他们利益攸关的愿景,即通过取经可以使他们获得解脱,可以脱离受惩罚的苦海,可以成佛。成佛这是多么崇高和美好的愿景啊!因此他们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无不奋力向前。作为监狱民警所描绘的愿景也一定要和罪犯的切身利益有关系,这样才能引起共鸣,才有感染性,愿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要根据罪犯想改变当下处境,同时想早日获得自由,重返家庭和社会的需求,给罪犯设置动态的分级处遇(严管、普管、宽管处遇),减刑、假释刑事奖励措施,从而更好地激励罪犯改造。
第四,愿景要不断重复。2015年某房地产网站的电台有一广告语:“走直线,走直线,走直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广告一经推出,迅速火遍各大电台。动漫《潜行吧,奈亚子》也用过:记得说三遍,说三遍,说三遍就好了,会有神奇的效果发生。它说明强调一件事情不要怕重复。作为监狱民警也要学会对罪犯不断重复愿景,否则愿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所以不能提一遍就完了,当监狱民警不再重复自己描绘的愿景时,罪犯就会觉得监狱民警不是很认真,觉得你好像是在敷衍,只有你不断重复,才能证明你是真心地希望他们的愿景实现,使愿景真正能融入罪犯的心中,成为罪犯内心深处的航标,落实到行动里。
第五,愿景实现要注重考评和奖惩。如对罪犯愿景的实现结果,从时间角度可按照短、中、长,从层次和难度角度可按照低、中、高进行考评。考评应该是领导、普通民警与罪犯共同参加。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要落实奖惩制度,奖惩力度越大,激励效用越大,就能更好地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更好地为早日获得自由、走向新生而倍加努力。
记得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一首诗中写道:“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是的,监狱民警所从事的监狱改造事业,幽深而充满不可测的神秘与危险,但你不能不说它是美丽的。我们要把迷途者引出树林让他们自由飞翔,这就是我们的愿景、我们的诺言,为了实现,就不能停下脚步,直至达到目的方可歇息。在短暂的歇息后,为了新的愿景和诺言,又开始奔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