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他人的要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定义为“有欲求的动物”,终其一生一直不停地追求各种目标,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解决了衣食温饱的生理需要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需要。这也应了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话。说明人际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场合中满足自己受尊重、被爱、被需要的互动过程。交往中通过相互理解,满足自身和他人需求,双方都能从彼此的付出中获得认同与支持。
人与人交往有这样一个思维模式:我对你印象不错—我有些喜欢你—我想了解你—我了解你—我相信你。说明人们在交流中最初目的是赢得他人的好感,终极目标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当别人相信你时,你的一言一行便能无意识地影响对方,并获得对方的肯定和认同。
有人会问:人为什么活在世上?难道只是单纯地生下来,活下去?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但我们不只为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目标而活着,或是权倾一时,或是富甲天下,或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们不仅仅单纯地活着,还渴望活得精彩,活得出色,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并获得认同。那么想要快速融入新环境,得到他人的认同,以及获得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付出必不可少,要学会主动满足他人的需求。应该满足他人哪些需求呢?
一、满足对方情绪要求,进行有效的沟通
察言观色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技巧。通过察言观色,在沟通中照顾对方的情绪需要,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倘若对方正在伤心,你却哈哈大笑,怕是会从此再无往来。应该在对方郁郁寡欢时,进行劝慰或让他独处,充分照顾他人的情绪,才能进行有效的感情交流。简单来说就是“你开心,我陪你开心;你不开心,我陪你伤心”。
二、满足对方的心理要求,快速拉近距离
社交能力都是从实践中摸索而出的,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会使你事半功倍,能够快速地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取得满意的交际效果。人们都有自我价值被肯定和被赞美的需要,发自真心的赞扬能满足对方这方面的心理要求,使对方产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交际冲动。所以应学会赞扬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骄傲,在与人相处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对方擅长的领域求教于他,让对方充分地展示自己引以为荣的才能,从而满足对方的自炫心理。
人们都希望自己获得令人称道的成功。充分地肯定别人的成就,是满足对方成就心理的最好方式。你的肯定和认同必定会引起对方的感激心理和报答心理,但前提是一定要明确对方的定位和自己的定位。
伊丽莎白女王由于政务繁忙,归家时已晚,到家后她敲门,她的丈夫应声问道:“你是谁?”女王说道:“是我,你的女王陛下!”她的丈夫没有开门,仍然问道:“你是谁?”女王有些生气地说:“开门啊,我是女王伊丽莎白。”她的丈夫依旧没有给她开门,继续问道:“你已经回到家了,请问你到底是谁?”女王最后柔声说道:“是我,你的妻子伊丽莎白。”屋里的丈夫这才微笑地打开门,向她张开了双臂说:“亲爱的,欢迎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抑或信仰,哪怕是错误的,但有时宁愿相信自己认定的事实,也不愿意纠正。若是对方所喜欢的东西得到你的欣赏,这也是以另一种方式满足了他人的成就心理需求,你也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有对新婚夫妇定做了一套家具。某一天,一位朋友来访,一眼看到了他们订制的新家具,颇有兴趣地让主人带着他进行参观。参观时,他十分欣赏家具的样式、色泽和布置,一再赞美家具十分漂亮,搭配得非常和谐。主人看到用心准备的东西得到了客人的赞同,心情也格外开朗。于是,之后的谈话气氛始终其乐融融。
三、满足对方被尊重的要求,主动问候
获得尊重是一个人德操、品行、学识、才华、名誉、地位的外在体现,无论是年长、年轻或是位尊、位卑的人,都期望别人尊重自己。因此,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会快速获得他人的好感。那么如何表示对一个人的尊重呢?依照中国的传统礼仪,主动问候是最便捷、最简单地表达一个人敬意的交际方式。从亲切的问候切入交流,十有八九会得到相应的回应,这是由于主动问候充分满足了对方被尊敬的心理需求。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使用礼貌手势、动作等,问候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
一位八面玲珑的社交高手,必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会适时地满足对方的各种需求,一旦对方的需要被满足了,自然心情愉悦,从而双方可以顺利地进入交往的下一步。而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往往比收获更快乐。满足他人要求的同时,你的要求也会以另一渠道得到满足,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