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实践与反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投资理论与引资理论

一 投资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张汉亚、张长春主编《投资环境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第2页。

折中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ing)于1981年提出,它为解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和分析投资环境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又称OLI分析框架,即Ownership Location Internalization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折中理论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只有在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国际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1.所有权(Ownership)优势

企业在供应某些特定市场时,主要是在某些无形资产上拥有相对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净所有权)优势,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拥有这些优势是该企业排他性的权利。

2.内部化(Internalization)优势

如果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并通过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内部化,要比它与其他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来发挥这些优势更有利可图。

3.区位(Location)优势

如果企业聚合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将这两个优势与国外某些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必须有利可图(如果有利可图,则该国具有区位优势)。否则,国外市场会选择通过贸易来供应,国内市场则选择通过国内生产来供应。

邓宁认为,决定企业直接投资的三项因素间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其中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如果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企业只能通过技术转让等非股权资源转让的方式从事国际经营活动;如果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不具备区位优势,即缺乏能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国外投资场所时,它就会选择在本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仅当三个优势同时具备时,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一方面吸收了海默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各个流派的思想,使该理论能兼容并蓄;另一方面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新厂商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分析方法,增加了整个体系的解释力。

(二)垄断优势理论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第12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默(Hmyer)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垄断理论应用于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向国外投资,其动力在于具有“垄断优势”,包括知识资产优势和企业规模优势两方面。

约翰逊和凯夫斯进一步发展了其中的投资区位理论。约翰逊认为,知识资本是垄断优势的核心,知识资本的转移过程就是跨国公司走向海外的过程。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将从拥有知识资本企业的国家流向没有同类知识资本企业的国家。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它们可以开发、生产和销售差异化产品。一般来说,拥有大量具备研发能力企业的国家往往是国际资本投资的输出国,而缺乏具备研发能力企业的国家则是国际投资的输入国。

(三)内部化理论杜奇华:《国际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第52~53页。

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而提出和形成的,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的。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克服外部市场和市场不完整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管理经营活动;三是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多国公司。

内部化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对外技术转让这三种参与国际竞争方式的选择依据。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在这三种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出口贸易受到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居于次要地位;技术转让则主要限于技术进入产品周期的最后阶段,居于最次地位。与其他投资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但也存在缺憾,它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第29页。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作了解释。弗农认为,首先,企业利用本国工业基础和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当国内市场饱和后,就将这种产品出口到国外;其次,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将资本和技术输出,促成资本和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力结合;最后,由于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使这种产品以更低廉的价格倒流回本国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是:消费者偏好因收入不同而异;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费用随地理距离的延长而增加;产品生产技术和营销活动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国际技术转让市场不完全。在此基础上,产品周期分为产品创新、成熟与标准化三个阶段陈湛匀:《国际投资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62页。

第一阶段为创新产品阶段。由于产品尚未达到标准化,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和偏好及时地进行改进,在国内生产可以确保及时地获得所需技术、装备、零件和市场信息,而且此时企业产品差别程度较高,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因此,在这一阶段生产一般集中在国内,企业主要利用产品差别和垄断技术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阶段为新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国内需求急剧增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增强,价格竞争开始成为主要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的成本优势比差异优势更为重要。厂商的投资仍选择在人均收入较高、技术先进且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其他发达国家。

第三阶段为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都已完全标准化,创新厂商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与成本。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选址的最佳生产区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吸引外资的视角要求东道国结合自己国内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吸引国外产品适宜阶段的外资投入,同时要注意产业的阶段和周期风险,注重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五)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第19~20页。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认为,一国的对外净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因此,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具体内容是: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该国的对外直接净投资呈现周期性规律。邓宁将一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1)处于第一阶段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的国家。这些国家利用外资规模极小,无任何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国内市场狭小、经济落后、缺乏适当的基础设施,这些国家无法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也没有能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2)处于第二阶段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00~2000美元的国家。这些国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较少,对外净直接投资仍为负值。这一阶段,国内市场得到一定的扩大,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形成了较强的区位优势。

(3)处于第三阶段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000~4750美元的国家。这些国家形成了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上升,但对外净直接投资仍为负值,进入此阶段标志着一国已走上国际生产专业化的道路。

(4)处于第四阶段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50美元以上的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对外净直接投资额为正值。

二 引资理论

(一)马克思的区域平均利润率理论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多个角度对投资流向理论进行了阐述。他提出的平均利润率理论认为,不同产业部门的利润率间存在差异,虽然这个差异最终趋于平均化,然而毕竟存在获取高利润率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将产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理论推广至区域间平均利润率的理论,可以解释资本向高利润率地区流入的普遍事实,这也是目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可以援引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写道:“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77页。对于利润差别存在的原因,马克思这样解释道:“一般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①不同生产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从而各个部门获得不同的利润率;②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吸收的相应份额不同。”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82~183页。

各部门的等量资本获得的利润率不同,就会引起部门间资本对投资场所的竞争。利润率较低部门的资本就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导致高利润率部门的投资增加。资本总是在部门(产业)间不停地流动,哪个部门的利润率高,资本就会流向哪里,直到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相等。

利润率平均化的关键在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流动。马克思是以资本流动不受阻碍的自由竞争作为分析基础的。马克思解释利润平均化得出以下结论:“因为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各不相同,这又是由于它们各自的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间的比率不同,因而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从而利润量差别很大。”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18页。虽然马克思讲的是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流动,但如果推广至不同地域的资本流动,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招商引资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是一个给企业追求高额利润机会以及利润最终渐趋平均化的动态过程。

(二)“双缺口模型”理论

1966年,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Chenery, H.)和施特劳斯(Strout, A.M.)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认为,一国可以在不增加国内储蓄的同时,借助于外国储蓄(即外资)流入来增加国内投资,而外资流入会带来外汇,从而解决因国内外汇不足导致的进口不足问题王凌飞、李霞:《对利用外资的“双缺口模型”的理论拓展——以安徽省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11期。。“双缺口模型”可以表示为曹华:《中国引资战略选择——在“双缺口”模型失效情况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以上是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变换。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C为最终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S为储蓄。I=S+(M-X)表示国内投资受到储蓄S的限制,以及进口大于出口所形成的贸易限制或外汇限制(M-X)。

“双缺口模型”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决策。不过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它缺乏对国外资源结构的具体分析,无法说明国内需要的特殊资源量,也就无法确定需要进口什么样的资源及特定资源进口量;第二,强调了利用国内资源的必要性,但忽视了挖掘国内资源来填补两个缺口的潜在力量;第三,没有说明一国的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第四,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忽视了技术、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等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双缺口模型”理论对分析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行为仍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三)“四缺口模型”理论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第31页。

继“双缺口模型”理论之后,赫希曼等人提出了“三缺口模型”理论和“四缺口模型”理论。赫希曼等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稀缺并不是最关键的约束,最关键的应该是缺乏必备的技术知识、管理和企业家才能。他们认为,除了储蓄和外汇两个“缺口”外,还存在第三个“缺口”,因而要注重外国适宜技术、管理知识和人才等软件的配套引进。在“三缺口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有些经济学家又提出了“四缺口模型”理论,即增加一个税收“缺口”。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国家干预,表现为实行计划经济。

“缺口”理论对区域招商引资有重要的启示,即通过招商引资可贴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汇不足、税收不足、储蓄不足等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四)政府引资理论张晖:《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一般来讲,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但从我国政府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招商引资却是各级政府的核心任务之一。这就催生了两个有关引资的理论需求:一是解释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二是给予地方政府引资以恰当的理论指导。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学术界在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上均处于初级阶段,仅在区域竞争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关联性研究,最主要的就是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由于我国各地政府的工作绩效仍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主要考核指标,为了体现政绩,最易见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拼命投资拉动GDP等经济指标的增长。而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以及本地区民间投资外,区域外投资和外国投资就是地方政府寻求资金的目标来源。地区竞争的考核导致了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积极下任务、层层压指标,同时不断给予各类外来企业花样繁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到本地投资。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仅对地方政府的引资动因作出了初步的解释,对于地方政府引资行为的模式、后果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