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农畜育种工作总结(1983~1985年)

一 立题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得到的经济效益往往是全部研究经费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这种智力投资的巨大威力。现在我们希望在培养和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有关部门能进一步集中力量,在短期内做出更加显著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亿吨左右,棉花5000万担,油料15000万担左右,虽然随着政策的落实我国粮、棉、油每年持续增产,但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粮食、棉、油以及畜牧业发展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育优良品种在农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根据国民经济的需求,在“六五”期间,国家确立了“农畜育种技术及良种繁育体系”作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建立了水稻、玉米、小麦等9种作物以及畜禽鱼共26个专题,经三年的协作攻关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说明该项目的立题是正确的。

二 课题的组织管理

“六五”期间该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即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共同委托,由合同牵头单位与委托部门签订合同并成立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向委托部门负技术责任,并在实施本合同中进行技术指导,再由合同牵头单位与各承担单位签订二级或三级合同或协议书,由组织协调、主持部门和各承担单位共同负责具体实施合同计划,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协作攻关并及时进行检查、交流、调节和总结,从而保证任务能按时完成。该项目共签订合同(协议书)24个,其中(1-1-11至1-1-15和1-2-9、1-2-10)由国家经委组织协调,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200多个科研、教育和生产单位。

三 技术路线(方法)

该项目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以及辐射、组培、化学诱变等方法,硬件与软件结合,并以出品种和出新方法以及技术革新相结合,促进快出成果、早出成果,通过广大科技人员以及行政后勤单位人员的共同努力,除个别合同按原计划要在1986年完成外,其他已按时完成了国家计划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在1986年5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合同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附件:“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执行情况

(一)农畜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

1.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

选育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薯类、蔬菜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能稳定的新品种并建立和完善繁育体系,新育成的品种比原主栽的品种增产10%以上。

2.畜禽优良品种选育

研究瘦肉率56%、生产性能好的瘦肉型猪;培育年产蛋29~30斤/只,蛋质好、耗料少的蛋鸡,以及56日龄重3.5斤以上的黄羽肉鸡。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200多个科研,教育和生产单位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又育成水稻、小麦等10种作物300多个新品种、新组合和16个瘦肉型猪、黄羽肉鸡配套组合,不仅使我国粮食增产和提高了农畜产品质量,提供了增强我国农畜产品出口能力,而且为提高我国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在近三年内累计扩大种植4亿多亩,增加社会产值40多亿元,增产粮食1000多万吨;畜、禽、鱼新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主要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方面,新育成的品种在高产、多抗、优质水平上有新的提高。育成并推广了100多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三年来累计扩大种植了1.5亿亩威优64和中花8号等,表现的丰产、稳产、优质,并减少了农药用量,有12个新品种被评为全国优质米;育出抗病力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好和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丰抗2号等40多个新品种,已推广种植1.9亿亩,增产小麦490万吨,品质有显著提高;玉米除育成适于做食品和饲料的高赖氨酸组合外,还育成了甜玉米、超甜玉米,用“农梅一号”甜玉米制作的罐头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并开始对外销售;育成的高淀粉甘薯品种淮薯3号等,淀粉含量在20%~24%,最高可达28%,亩产淀粉400公斤左右,在国内种植其淀粉含量和亩产淀粉量超过日本高产品种千贯等,育成的新品种大部分已用于食品加工;育成的优质纤维棉花新品种中521等接近美国优质棉水平,纤维和棉子兼用的低酚棉新品种已推广种植。

在畜禽方面,选配了适于内销和出口的黄羽肉鸡配套组合共8个,已繁殖基础母鸡1.6万只,单交种母鸡13.5万只,推广商品肉鸡1222.5万只,不论内销鸡56日龄,还是出口鸡70日龄、96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500克以上,其中三黄鸡可与香港的优质鸡“石歧杂”媲美,行销港市反映良好,在配套系中,除宜做“白切鸡”和“扒鸡”外,还有能满足清炖、汤等烹调需要的配套系。筛选并建立8个瘦肉型猪组合及繁殖生产技术体系,如杜湖等新组合,一般生长育肥187日龄,体重90公斤,屠宰瘦肉率57.7%,最高可达62%,获香港商会银牌奖,近三年内完成了4000头中试和11.7万头生产示范,并带动生产30多万头。新培育的北京白鸡和哈尔滨白鸡等蛋鸡新品种的父母代在全国27省、市、自治区推广,每只商品鸡年产蛋量比攻关前提高1.1公斤,并初步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为我国禽蛋供应起了积极作用。

育种方法和技术研究得到新发展,水稻花培育种技术更加完善,粳稻花培育率从原来的4%提高到6%,籼稻由原来的0.4%~0.7%提高到0.8%~2%,居世界领先地位;建立了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和无病毒苗的繁殖技术体系,基本解决了我国马铃薯退化问题。籼粳稻杂交品种开始在生产上应用。杂交稻在长江流域的早、中、晚熟品种基本配套,并把杂交稻从北纬23度推移到北纬30度;制种产量从45公斤/亩提高到100公斤/亩。初步明确了我国蔬菜的病源和毒源,大白菜一批抗源并培育出一批具国际先进水平抗病新品种,运用加代技术可使大白菜一年繁殖四代。在广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肉鸡生产性能测试站,为肉鸡生产标准化打下了基础。

(二)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通过实行开放育种,革新方法,协作攻关。三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

1.筛选出10个适应不同肥水条件的强优势组合

北京农业大学筛选出来的MS139X(原67X北15)、MS139X(T808X75)和长武7125X(T808X75)等在中低肥抗病、育性恢复好,适应于中低产地区种植。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培育出的冬杂一号,平均较对照品种增产50公斤左右,最高超对照品种沧州一号102%,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亩以上。山西运城棉花所培育的MS12057X74306,比对照品种运福早增产37.2%。河北省农科院培育的MS6602-14X(T808X郑65),比对照品种泰山一号增产10%~20%,西北农学院培育的MS73(36)9XT-6-3,比对照77(2)和郑引一号增产10%~21%,产量水平可达400~500公斤,适于高肥栽培。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抗锈781/R794489和郑州76-3/R794489比对照分别增产45.4%和24.5%。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MS矮苏三X7592,比对照宁麦六号增产24.3%。以上组合正在加速制种,可望在“七五”期间发挥效益。

2.筛选出产量水平达到和超过生产品种的恢复系和保持系19个

江苏省农科院还筛选出了一批具有矮秆基因的不育系,使多年来的杂种小麦因株高优势造成倒伏而成为限制产量的主要难题有了解决办法。

3.在基础理论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和较为广泛的研究

如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育性恢复度遗传和恢复基因定位,恢复基因的累加效应;利用遗传距离进行小麦杂种优势预测,都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小麦稳产、高产新品种选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根据抓主要产区、抓商品粮基地和配合十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等原则,确定北方冬麦区的中产水平地区,长江流域中下游与四川、黑龙江的松嫩、三江平原三大片,作为近期协作攻关的重点地区;内蒙古西部、宁夏河套灌区、新疆和福建生态、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可作为副区。就全国而言,抗病、抗逆、高产、稳产是育种的共同目标,要求在稳产基础上力求丰产或高产。

北方冬麦区水利资源不足,要着重选育耐旱“高水效”、抗病、适应性好的大面积丰产品种。其中华北北部要求冬性、抗寒性过关,抗条锈病为主兼抗叶锈病、白粉病轻的多穗型品种;黄淮平原要求半冬性或弱冬性,抗条锈病为主,兼抗叶锈和白粉病(关中地区还要求抗叶枯病和赤霉病轻)、抗青干的中间型品种;黄土高原的旱原地区要求耐旱,抗(或耐)条锈病兼顾黄矮病的冬性品种。

长江流域中下游以抗(耐)赤霉病为主。四川以抗条锈病为主。二者均要求选育兼抗白粉病、耐湿(四川可放宽些)、早熟、适应性广的稳产丰产品种。

福建以抗秆矮病为主,选育耐渍、早熟丰产品种。

黑龙江春麦区注意选育前期抗旱,后期耐湿,兼抗秆、叶锈、根腐、赤霉病轻,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稳产、丰产、优质的新品种。

内蒙古西部、宁夏灌区选育耐旱、节水、抗锈丰产品种。

新疆选育抗寒(指冬麦)、耐旱(包括大气干旱)、适应性强、抗锈、不易落粒的丰产品种。

与此同时,少数地区对高产品种要求迫切,也应安排一些力量从事高产更高产的新品种选育,并着手品质改良。

“六五”期间全国小麦育种协作攻关组承担了国家下达的“小麦稳产、高产新品种选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攻关任务,针对我国育种力量分散、专业不配套、基础工作薄弱、育种水平难以提高等存在的问题,锐意改革,组织重点育种单位和品种资源,植保、生理、原子能利用等有关专业,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协作;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要途径,结合运用其他育种手段,组织育种材料的计划交流、异地选拔、穿梭育种、加代繁殖等;采取分麦区管理,条(专业)块(麦区)相结合,由总牵头单位总其成的管理办法,扎扎实实抓好育种网、抗性鉴定网、区试网、穿梭育种网,在统一计划下发挥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优势与积极性,呼吸配合,协同攻关,从而提高了育种水平,加快了育种进程。“六五”期间23个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了133个新品种(系),其中1985年麦收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丰抗2号、丰抗8号、冀麦15、秦麦1号、鄂麦9号、克丰3号等13个品种。10万亩以上的有晋麦16、鲁麦7号、徐州20、宁麦6号、川麦20、龙麦11、中7606等30个品种,10万亩以下的品种(系)90个,其中徐州2111、陕7859等品种目前面积虽小,但抗病、高产,很有发展前途。

协作组在加强新品种选育的同时,狠抓大区级区域实验,已通过实验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有65个品种,除上述协作单位育成的外,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的有豫麦2号、辐63、偃师9号、杨麦4号、浙麦2号等11个品种,其中豫麦2号,推广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10万亩已上的有冀麦10号、渭麦5号、绵阳12号等6个品种。仅以上65个品种,1985年收获面积即达8475.3万亩,占服务面积的21.5%。“六五”累计面积1.93亿亩,新增社会总产量49.34亿公斤,新增社会总产值19.74亿元,为300万元投资的658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在小麦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一些可喜进展。

1.从国内外征集的大量品种中已筛选出一批矮秆、抗病、产量性状优异的材料

此外,还通过利用显性核不育材料进行群体改良和异种,属杂交,前者已选到一些可作亲本的“偏”材或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

2.设置各种主要病害以及旱、寒、盐碱等抗性鉴定点29项次,初步形成网络

总计完成4万余次国内外品种(系)的抗性鉴定,分别筛选出一批抗锈病、赤霉病、根腐病及抗旱、寒、盐碱的品种或材料,为正确选择亲本和合理利用新品种提供依据。其中抗赤霉病的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些单位已开展了品质分析。

3.抗锈性、早熟性、产量构成因素、矮秆等主要品种的遗传分析

其研究结果对育种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4.关于提高育种效率方面

穿梭育种已初显成效,黄淮麦区穿梭线已从第4代中选出,在各点都表现优异的数十个株系正在进行产化。春麦区穿梭线也已选出比对照增产10%以上抗锈、抗倒的新品系;诱变方面明确用R射线与化学诱变剂EMS复合处理可以扩大突变率,电子束诱变效率可比中子、R射线提高30%,通过综合实施花药培养的平均出愈率和绿苗诱导率已分别提高到15.5%和5.61%,在国内外均达先进水平。此外,理想株型与产量构成模式,品种适应性稳定性模式,以及高产生理方面等问题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应用小麦与球茎大麦杂交或延迟授粉进行孤雌生殖,也都获得了进展。

(四)玉米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种(品种)及其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1.攻关项目

(1)抗病育种——针对玉米生产关键问题,选育高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能耐青枯病和病毒病的高产玉米杂交种(品种)。

(2)品质育种——改进玉米子粒的营养品质,育成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等新类型,供养猪、养禽和市场特殊需要之用,以提高玉米多种用途的经济效益。

2.内容

(1)通过协作,分别在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区内加强选育抗病耐病、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和高产稳产杂交种,同时进行群体改良,整体工作包括资源材料研究、选系测试方法、各种特性鉴定、区域试验及种子繁殖技术。

(2)近期内以扩大高赖氨酸玉米的选育为主,加强试种、示范,分析鉴定养猪养禽效应试验;大中城市积极开展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选育;重点单位开展高油玉米的引种鉴定及自选转育工作。

3.技术经济指标

(1)1985年预期选获一批抗病玉米杂交种,连同抗性得到提高的改良组合和改良群体,在生产上可望普及5000万亩。

(2)育成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和引进的群体,到1985年预期推广100万亩。

4.项目完成情况

由25个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组成的全国玉米育种协作攻关组,在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根据论证报告规定的攻关目标、技术路线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及专家工作组的主持下,按照统一计划,开展了三年协作研究。在此期间,组织了四次实地考察、四次学术讨论会以及两次年度总结会。在“六五”工作总结前夕,组织了9批百余人次,分赴17个地点对25个单位进行了认真负责的现场验收。结果表明,根据课题合同,攻关组承担的研究任务已圆满完成。三年来由协作攻关组共选育了抗病丰产新杂交种41个,改良组合和引进群体13个,已在各地推广应用。以上各类品种1985年种植面积达到5695.9万亩,超过合同规定5000万亩的13.9%。1983~1985三年累计增加面积10138万亩,增收玉米25亿公斤,经济效益达到6.59亿元,相当于国家三年投资总数300万元的220倍。

(1)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明显的抗病高产特性,在针对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兼抗和多抗特性上,比引入实验的美国、欧洲玉米杂交种为优,说明我国玉米育种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三年攻关期间有16个单位的20项成果受到省、市级以上奖励,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全国种植2610万亩,荣获1984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抗病种丹玉11、丹玉13、沈单4号,1985年在辽宁省种植600万亩,三年累计面积1136万亩。成单4号、鲁玉7号、龙单5号、龙辐玉1号、中原单4号、京早8号、鲁玉5号、郑单5号、改良吉单101、改良陕单9号等均已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发挥了显著的抗病增产作用。后备品种有朝23X5003、0H43HTX吉803、齐302X齐310、成单7号、中单14号等,这些品种将在“七五”期间显示出抗病增产潜力。

(2)通过不同的选育方法和鉴定技术,筛选出5003、综3、吉803、E28、齐311、多黄9、原齐123、中11~140等78个抗病、高配合力自交系,这些新系作为材料储备将在今后新杂交种的组配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抗病育种研究中,发现了大斑病菌的2号小种并分离出抗该小种HZ牛2-1新系,还发现了一个无斑HTNBHTNB单基因的新抗源。鉴定筛选出一批高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自交系,以及抗青枯病和矮花叶病毒的自交系。

(3)品质育种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高赖氨酸玉米育种方面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已选育出一批稳定自交系和早代系,育成的中单206已通过区试和成果鉴定,它的全子粒赖氨酸含量0.47%,是中单2号的2.13倍,子粒产量相当于中单2号,达到了国际同类杂交种的先进水平,用来养猪、养禽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高油玉米育种在我国刚刚开始,在三年攻关期间选育出一批早代系和高代系并开始试配组合。普通甜玉米“农梅1号”制成的罐头年出口外销35吨,获得了国家经委颁发的优秀产品证书,还育成了适应性较广的超甜玉米“甜育2号”,已示范种植1万亩。农大甜单1号、溢出所的黄甜104等也开始在生产上试种并投放市场试销。

(4)雄花不育利用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由于T型胞质雄不育受到专一小斑病菌的侵袭,因而改用C型或S型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恢复系,效果较好。三年来已对农704、花育2号、郑单2号、七三单交、京早7号、丹育12号等进行了三系配套。1985年共种植111.1万亩,三年累计种植207.9万亩。在生产上利用这种三系配合制种,不仅可以节省去雄人工,而且保证了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在基因不育利用研究方面已有所突破,其关键在于选用雄不育SI基因与白胚乳标志性状密切连锁的材料作为转育常用自交系的一套方法,所得结果即将在生产上使用,这就可以免除单一胞质易受专一病菌小种为害的潜在危险。

(5)群体改良和种子生产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效果,近年通过国外改良群体的引入和利用,墨白1号、墨白94号、苏湾1号等已在西南诸省大面积采用,三年累计种植324.6万亩,增产玉米5000万公斤。国内各地育成的中综11号、忻综5号等合成群体,经过轮选改良表现出明显的增益效果;改良的长穗群体等已开始在陕西山区试种,生长良好,即可推广。开展种子生产技术研究是为了降低杂交种子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种子质量,主要是在优良单交种的基础上选配三交种,如育成的成黄3交、秦育1号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交种的种子成本和植株整齐度介于单交种和双交种之间,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可以发挥综合利用杂种优势的好处。

(五)甘薯高淀粉抗病、高产新品种选育

1.目标:甘薯高淀粉抗病、高产新品种选育

1985年具体指标:

淀粉含量:春薯24%以上,夏薯20%以上。

抗病性:抗根腐病或茎线虫病或黑斑病。

产量:亩产淀粉超过徐薯18,达10%以上。

对抗病程度的要求:抗根腐病要达到徐薯18的抗病能力;抗茎线虫病要达到青农2号的抗病能力;抗黑斑病要超过52-45的抗病能力。

2.研究内容

(1)种质资源的研究。

(2)育种方面的研究:包括品种间杂交育种、自交系育种、自然无性变异和人工诱变的研究。

(3)基础理论研究:高淀粉及有关经济性状遗传趋势的研究以及细胞遗传学、组织解剖学的研究。

(4)提高育种效率的研究:包括实生苗选拔技术、加快育种程序和主要特性鉴定及其方法的研究等。

(5)组织培养在甘薯育种上的应用和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

(6)甘薯加工品质的鉴定。

3.实际执行情况

在江苏省农科院、徐州农科所等12个单位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协作攻关,圆满完成了攻关任务和指标,有部分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一批成果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新品种选育:育成了符合攻关目标的高淀粉品种淮薯3号、烟薯3号、浙薯1号和胜南,四个品种均已通过省级审定,共推广101.2万亩,增加经济效益4000万元,其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在国内条件种植已超过日本高淀粉品种奋斗、金千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选育出食用和饲用兼用型品种徐77-6、鲁薯一号、郑红4号等,已推广200万亩以上,此外通过联合鉴定选育出符合攻关目标,已参加国家区试的高淀粉优良新品种(系)宁180、冀15-2等,并鉴定出一批优良的育种材料,为“七五”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2)提高育种效率研究:首创“计划集团杂交法”,可节约大量制种用工、用料,提高育种效率;研究得出实生苗蔓长与无性系产量呈负相关,实生薯干率与其当年下薯干率呈极显著相关,无性一、二世代间肉色、干率、皮层干率、皮层厚度、薯形、薯粗、分枝数、总蔓长等具有高度重演性相关,可作为实生苗期选拔的依据;采用塑料大棚就地一年选拔两无性代和异地鉴定,实生苗一年多次鉴定选拔以及干率早期测定的方法,可以在保证育种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育种效率,较国内外常规育种方法和程序,缩短育种年限2~3年。

(3)品种资源的研究:三年来从国内外搜集了甘薯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种400余份,连同原保存的已达2000份;对600余份材料进行了产量、干率、品质、抗病性、抗旱性的鉴定,筛选出各种类型的育种材料420份,测定了405个品种的不孕群别;确定了甘薯属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方法,明确了甘薯属于同倍性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特点及甘薯与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编写了《中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荣获农牧渔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

(4)基础理论研究: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甘薯亲本配合力分析,为正确选配亲本确定了组合,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依据。在甘薯干率产量、抗病性、肉色等遗传趋势研究获得了可喜进展,观察到早期块板组织结构中木质部内单位面积筛管束数和皮部厚度、淀粉直往感度,可作为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拔依据。完成了17个近缘野生种体细胞染色体鉴定,明确其染色体数与倍性关系;为远缘杂交育种及其杂种的细胞遗传学行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用钴60照发出大量优良变异,为甘薯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5)组织培养在甘薯育种和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对10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茎尖组织培养,试验表明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脱毒苗增产显著,脱毒苗的繁殖系数每年可繁殖15万倍以上,如果在结合大田繁殖方法,可使育成的良种在短期内迅速推广。此外,采用茎尖组织配养的试管苗解决了甘薯种质资源室内保存和对外交换材料的问题。

(六)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

1.抗病:系指晚疫病、病毒病、癌肿病、青枯病

(1)晚疫病:在北方及西南山区要求抗晚疫病强的品种(田间抗性要求高抗或兼过敏抗性)。

(2)病毒病:对卷叶病具有田间抗性,经田间鉴定三年感病株不超过50%,对PSTV具有耐病性。

(3)癌肿病:全国各地区均应重视,育成新品种具有对癌肿病的抗性。

(4)青枯病:指南方及西南山区,要求抗青枯病强的品种。

2.优质:指马铃薯高淀粉含量,食用和加工的品质

(1)高淀粉品种的淀粉含量:1985年达到16%以上,1990年达到17%以上。

(2)食用品种的淀粉含量:1985年达到13%以上,1990年达成14%以上。

(3)维生素:对VC含量要求每100克鲜薯中含16毫克以上。

(4)食味:蒸煮品尝无辣味、怪味。

(5)薯形:要求圆或椭圆形,芽眼浅。

(6)切面:不变黑色。

3.高产:系指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水平的栽培条件下产量的要求

(1)早熟品种:1985年达到2500~3000斤/亩,1990年达到3000~4000斤/亩。

(2)中熟品种:1985年达到3000~4000斤/亩,1990年达到4000~5000斤/亩,同时必须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

4.实际执行情况

马铃薯育种及良种繁育课题组投入攻关的专家、教授及技术骨干共102人,从1982年论证开始至1985年止,经过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1)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新品种选育: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上围绕攻关目标,实行多专业、多学科的合作,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区试批准推广的新品种9个,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三年累计增收3.4亿元,是国家三年投资的310倍。

此外还有正在报请省、地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系6个;正在参加省、地级区试验的品系39个;这些优良品系在“七五”期间可望选出一批新品种用于生产。

第二,种质资源筛选:三年来对马铃薯种质资源作了较深入的研究。①研究成功了延长试管苗保存期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从而更新了过去一年一度的转管保存方法,使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②出版了《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编目》,对我国马铃薯育成品种、引入品种以及野生种等作了全面编号,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目。③筛选出一批抗病、高淀粉、维C含量高和适于食用与加工的种质资源和亲本材料,为“七五”新品种选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三,建立良种繁殖体系:按合同规定以县为单位建立良繁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推广面积占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增产超过10%的县、市有10个,其中应用脱毒薯结合当地留种措施的有3个县、市,应用早收留种技术的有7个县、市,良繁基地建立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达7500万元,深受群众欢迎。

第四,新技术研究:在马铃薯抗病育种和良种繁育新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两项:①马铃薯实生薯的群体改良,增产效果显著。群体块茎产量较一般生产用种增产20%~30%;现采取单交方式育成的材料有东农H1、呼H1和克H1三个杂交群体。②控制诱导孤雌生殖遗传基因的研究,从原始栽培种S. phurja育成了较国际上常用的IVP35诱导双单倍体频率高1.4~1.6倍的优良授粉者两个。此外,还有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源筛选技术;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的快速测定技术;花药培养诱导双单倍体及单倍体技术;泡沫水培技术,用液体培养代替固体培养,可节省大量琼脂;幼健整薯隔季密植技术;脱毒苗用纸筒快速繁育技术;土床剪枝扦插高倍繁殖方法等七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先进水平。

(2)主要经验。

第一,攻关单位间的团结是取得胜利的基本因素。尤其是两个主持单位团结一致,经常征求专家组及参加单位的意见,发挥了集体的积极性。

第二,实行育种科研、推广和生产部门的大协作,把试验示范、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是研究成果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

第三,攻关组内加强多专业、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对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选出品种的质量都起了重大作用。

第四,及时检查、总结、互通情报并进行材料交换及品种(系)异地鉴定等是完成攻关任务的重要手段。

(七)棉花优质和抗性育种及良种繁育研究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选育纤维优质、兼抗枯黄萎病、低棉酚和抗虫棉花新品种(系),指标要分别达到:单纤维强力3.8~4克,细度6000米/克,断长23~24千米,产量不低于现有推广良种;枯萎病指数10以下,黄萎病指数30以下,产量比现有抗病品种增产10%以上;棉酚含量低于国际卫生标准(0.02%~0.04%),产量接近推广品种;抗或耐当地主要害虫(北方棉区为棉蚜、棉铃虫,南方棉区为红铃虫、红蜘蛛),可避过虫害或养活用药次数。

开展相应的纤维品质、抗性遗传研究和病虫鉴定技术及低酚棉子综合利用研究。

进行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及种子品质研究,明确影响棉子生活力和棉种品质的条件及种子预处理和优质抗病新品种的原种保纯、生产等技术体系及生产基地建设。

2.实际执行情况

1982年9月,国家科委召开棉花育种攻关论证会,提出“棉花优质和抗性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攻关课题。1983年4月,中国农科院受国家科委的委托,召开攻关课题落实会议,确定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主持该项课题,组织协作攻关。参加协作的有各主产棉省(市、区)科研、教学和生产的23个单位,攻关项目下设5个专题——棉花优质纤维育种、棉花抗病育种、低酚棉育种及棉子综合利用、棉花抗虫育种、良种繁育技术及种子品质研究,各协作单位参加其中一个或几个专题,分级签订合同书。

在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下,协作组紧密配合,开展了大量工作,各育种专题都组织了攻关联合试验,每年召开年会互通情报,交流经验,检查执行情况。1984年组织专家组对协作单位进行检查,1985年9月分片对各协作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并于12月召开了“六五”棉花育种攻关总结验收会。经过三年共同努力,协作攻关组及各协作单位都按合同要求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攻关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和进展。

(1)优质纤维育种。育成纤维品质符合攻关要求的中521、徐州553等新品种。其中中521,主体长度31.71毫米,单纤维强力3.88克,细度5990米/克,断裂长度23.1千米,成熟系数1.55,试纺32支纱品质指标2744分,在黄河流域棉区比鲁棉1号增产,并对黄萎病有一定抗性,1985年扩大种植10万余亩;徐州553,主体长度31.8毫米,单纤维强力3.84克,细度6028米/克,断裂长度23.0千米,成熟系数1.58,试纺32支纱品质指标2361分,在黄淮棉区产量与冀棉8号相当,且表现早熟。这两个优质棉品种比国内一般推广品种的强力高0.5克,断长增加2千米,接近美、苏中绒陆地棉优质品种,此外,主要纤维指标在试攻关目标的陆地棉新品种(系)还有86系、219系、2256系、6079、119系及海岛棉新品系531、235等。

(2)抗病育种。育成兼抗枯黄萎病的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381、冀合3016。中381,枯萎病指数1.9,黄萎病指数9.5,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19%,纤维品质较好,主体长度30.82毫米,单强4.00克,细度5750米/克,断裂长度22.8千米,成熟系数1.68;冀合3016,枯萎病指数0.9,黄萎病指数11.4,皮棉产量与对照持平,纤维品质较好,主体长度31.18毫米,强力4.06克,细度5782米/克,断裂长度23.4千米,成熟系数1.62。这两个品种比国内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表现更好的兼抗性(枯、黄萎病),且产量和纤维品质都较好,超过“六五”抗病育种攻关目标。基本达到“六五”抗病育种攻关目标的新品种(系)还有9101、陕81-1、B6了棉7号、中抗5等。

(3)低酚棉育种。育成棉酚含量低于0.02%~0.04%、皮棉产量相当或接近当地推广品种、纤维品质符合纺织要求的中无151、豫无19、湘无74、辽无6051和方强2号等低酚棉新品种(系)。同时,对低酚棉营养试验、棉子蛋白与油脂分离方法、棉子蛋白作食品和饲料的研究方面均取得进展,此项研究在我国从无到有,进展较快,在新品种的棉酚含量和皮棉产量方面赶上了世界水平。

(4)抗虫育种。育成具有一定性状的169-109和W-82新品系,对棉蚜和棉铃虫有一定抗性。

(5)良种繁育及种子品质研究。完成了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发布试行,在国内首创使用了棉子硫酸脱绒、清选、拌药、包衣的生产作业线;鉴定了1144份棉花品种(类型)的蛋白质、油分和耐盐性。

(6)抗病、虫鉴定及育种理论、方法研究。完成了1500余份棉花品种资源的抗黄萎病鉴定,创造了纸钵无底(或撕底)菌液蘸根接种法;对800余份棉花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虫性(抗棉蚜、棉铃虫、红蜘蛛)鉴定,初步研究出对棉铃虫等主要害虫的抗性鉴定技术,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遗传研究初步认为属显性单基因遗传。此外,还对某些质量性状的遗传、转育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及棉花不同品种间纤维素合成能力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六五”棉花育种攻关协作组育成并繁育推广的各类型品种(系)共29个,累计三年种植面积达2335万亩,由于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抗性及棉子蛋白质的利用,总计可获得经济效益2.9亿元,而且将在“七五”期间继续发挥作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蔬菜抗病品种选育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以选育白菜抗病毒病、霜霉病,番茄抗病毒病、青枯病,黄瓜抗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青椒抗病毒病,甘蓝抗病毒病的新品种为主要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利用引进或我国自己筛选的抗原材料,培育抗病、优质、稳产高产的品种或杂交种并在生产上应用。

(2)在广泛搜集蔬菜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和创造新的抗原材料。

(3)进行病原种群和分化的研究。

(4)进行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5)进行抗病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1985年达到:

(1)筛选出白菜抗霜霉病、病毒病原始材料10个,番茄抗TMV育种素材10个,黄瓜抗疫病或枯萎病单抗材料4~5个,青椒抗TMV、CMV材料5~10份,甘蓝抗病毒病原始材料3~5个。

(2)选育出抗病毒病并对霜霉病有一定抗性的白菜品种5个,抗TMV的番茄品种5~7个,抗青枯病的番茄品种或材料2~3个,抗枯萎病、疫病、霜霉病和白粉病中三种病害以上的具有复合抗性的黄瓜品种或材料2个,兼抗或单抗TMV、CMV的青椒品种1~2个。

(3)提出白菜病毒病、霜霉病,番茄TMV、青枯病,青椒病毒病,甘蓝病毒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及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完成白菜主要产区病毒主导株系的鉴定,明确番茄TMV株系分化情况,青椒病毒源种群(当地)以及危害甘蓝的病毒种类。

(4)提出白菜对霜霉病、病毒病抗性遗传研究报告,番茄抗烟草花叶病毒遗传表现研究报告。

2.实际执行情况

按照合同书要求,“六五”期间应选育出五种蔬菜抗病丰产的新品种15~21个,各参加单位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新育成并已通过田间生产抗病性鉴定验收的抗病丰产品种50个(其中39个品种还通过了攻关组苗期人工接种联合鉴定验收),包括抗TMV(烟草花叶病毒)或青枯病的番茄新品种14个,选育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中2~3种以上病害的黄瓜新品种7个,选育出抗TnMV(芜菁花叶病毒)并对霜霉病有一定抗性的白菜新品种17个,育成抗TUMV的甘蓝新品种4个,育成TMV(或耐)的甜(辣)椒新品种8个。

三年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五种蔬菜5994份资源材料供筛选用,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原始材料11567份,田间鉴定了12388份,筛选出在本单位人工苗期接种和田间鉴定条件下均表现抗病或耐病的育种材料1006份,其中有53份通过了攻关组的联合鉴定验收。明确了我国主要城市危害番茄的主要是TMV,占17%,外有少量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番茄上TMV主要是株系,占80.3%,其次是1株系,占14.2%,另外有少量1、2株系和2株系。明确了我国主要危害甜椒的主要病源是GMV,占54.9%,其次是TMV,占33.4%,此外还有马铃薯X、Y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初步明确了危害白菜、甘蓝的主要毒源是TuMV,占71.9%,其次是GMV,占26%,同时还有TMV和萝卜花叶病毒。在GMV和TUMV株系分化和黄瓜枯萎病菌、疫病菌,番茄青枯病菌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初步筛选出TUMV和CMV的株系鉴别寄主,初步把TUMV和辣椒CMV划分为几个不同类型,为抗病鉴定和筛选提供了依据。

基本上明确了白菜、甘蓝上TUMV,番茄上的TMV、青枯病,黄瓜上的枯萎病、疫病、霜霉病,辣椒上的TMV、CMV的苗期人工抗病性鉴定的条件和比较准确、快速的接种方法,并制订出一套相应的全国采用的病情分级标准和群体抗病性分类标准,人工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改进,其中大龄大白菜剥叶接种TaMV效果很好,尚未见到国外有报道。

在育种技术上也有不少提高。如大白菜人工加代技术可使白菜在北方条件下一年繁殖3~4代,一些单位已经进行了抗性遗传的研究,提出了大白菜抗TUMV、番茄抗TMV的抗性遗传报告。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六五”期间原定的各项研究任务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所选育的黄瓜兼抗霜霉病、疫病、枯萎病品种和抗TUMV的白菜、甘蓝品种和育种材料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六五”期间各参加攻关的单位共示范推广了94个蔬菜新品种,累计推广1100万亩以上,累计增加产值25亿元,三年内攻关组新育成的50个抗病、丰产新品种已示范推广6万余亩,增值1200余万元,在“七五”的前三年内可推广100万亩以上,增加产值1.5亿元以上。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可使我国上述五种蔬菜的主栽品种进行一次更新,使其产量更加趋于稳定,减轻农药残毒对蔬菜产品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所搜集的珍贵种质资源材料,选育出来的高产材料等,为开展“七五”期间蔬菜的优质、抗病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对提高我国蔬菜育种、植物病理、品种资源等学科的研究水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九)水稻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目标:按稻作生态区选出一批高产(比同熟期推广良种增产5%~10%左右)、抗病虫性强(重点是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抗逆性强(重点是低温,个别地区还有旱害)、优质(重点是碾米品质)的早、中、晚稻新品种,并注意选育适于中、低产地区的高产、稳产新品种。

(2)内容。第一,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

一是华南地区,要选出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耐肥抗倒,米质有所改善,增产5%~10%左右的旱籼新品种;较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褐稻虱病,前期耐高温、后期避或抗寒露风,增产5%~10%左右的晚籼新品种。

二是长江中下游和西南稻区,要选育出比目前主栽品种熟期提早3~5天、产量相仿或熟期相仿、增产5%~10%左右,较耐苗期低温,较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有所改进的早籼新品种;中籼、中粳要育成较抗白叶枯病、稻温病和褐稻虱、白背稻虱、耐高温、干旱、低温,增产5%~10%左右的新品种;晚粳要育成比当前主栽品种早熟3~5天、产量相仿或熟期相仿、增产5%~10%左右,较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褐稻虱,后期较耐寒的新品种。

三是北方稻区:要选育出适合东北地区种植,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耐寒、耐旱性较强,增产5%~10%左右的早粳与极早粳品种;以及适合华北地区麦茬稻和单季稻种植,较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耐寒、耐旱,增产5%~10%左右的早粳与中粳品种。

第二,育种方法和基础理论的研究:①加强征集国内外种质资源。对重点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性优先鉴定,尽快提供育种利用。②开展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的抗性遗传、基因分析、基因定位的研究。③进一步完善稻瘟病生理小种,白叶枯病菌系群和稻褐虱生物型的研究。④加强品种间杂交育种方法的研究如籼粳育种、轮回选择和加速世代的育种方法及选育效果的选育方法在水稻育种中应用。

2.实际执行情况

三年来,新品种的选育和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都获得大量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在生产中迅速得到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在新品种选育上,“六五”期间共育成新品种62个,其中25个已经过省、市、自治区审定,59个在1985年通过区域试验,这些新品种三年累计种植1.03亿亩,增收9.19亿元,因新品种抗病虫能力提高,降低农药用量和施药用工,可降低生产成本0.55亿元;优质米约占20%,每斤可增值0.03元,可增值0.05亿元。三年总增值为三年科研投资800万元(国拨261万元,自筹539万元)的110倍,这些品种在“七五”将进一步扩大种植。此外各单位还育成有希望的新品系116个,这是“七五”期水稻育种的重要后备力量。

(2)在基础理论和育种方法研究上:①抗稻瘟病的遗传研究得出,红脚占、紫糖,TETEP和75-5461GB等四个品种都是由一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并且这个抗性基因都是等位,并存在紧密连锁;北方稻区研究确定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应用的较稳定菌株和鉴别品种。白叶枯病中间抗源遗传效应研究表明,抗性遗传及其表现与受体和供体的正体遗传结构有关;并系统研究了水稻对白叶枯病成株抗性的表现、类型、菌系和品种的互作关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研究,确定了矢租和印度诺对国际水稻所白叶枯病四个小种由隐性抗性基因xa-5控制;在株型研究方面,初步完成了理想株型与丛生快长型的研究,这些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对指导今后的育种工作将起重要作用。已根据理论研究,利用回交法改良了杂交水稻不育系珍籼97A与保持系珍籼97B的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能力。运用理想株型模式育成了沈农1071、从桂314、从节51等新品种,已在生产上试种推广。

(十)高产、多抗、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要求到1985年选育出比现有同熟期组合增产10%左右,或产量相仿,易于制种,在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飞虱、耐寒、抗旱性等某些方面有所改进的强优组合,尽可能在不同生态地区实现早、中、晚熟组合配套。

(1)高产、多抗、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①适合南方稻区早季种植,苗期耐寒,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或稻飞虱,比主栽同熟期推广品种增产15%左右的早籼新组合。②适合南方稻区双季稻后季和抗长江流域病、飞虱,比现有组合早熟5~7天;或生育期更短,产量相仿;或成熟期相仿,增产10%左右的籼型新组合。③适合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或双晚种植,或南方高寒山区种植,矮秆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耐寒,耐旱,比主栽同熟期推广品种增产15%左右的早、中粳新品种。

(2)育种方法和基础理论的研究。①三系遗传资源的征集、整理、登记、利用研究。②杂交稻主要经济状况(包括品质、柱头外露率等)以及抗病虫性和抗逆性的遗传规律研究。③雄性不育机理和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④化学杀雄利用研究。

2.实际执行情况

三年来围绕育种目标,实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结合,育种与生产部门相结合,同时通过三系亲本交换,组织交叉配组,使得新品种选育、育种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取得大量的成果,并且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新组合的选育和推广应用:选育了33个新组合,这批新组合不仅加速了新老组合的更新换代,而且威优49、威优35、威优64、籼优桂8等组合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长江流域杂交早籼中退热组合问题,同时也实现了长江流域杂交晚籼早、中、迟熟组合的配套。这对我国杂交水稻的扩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年在生产上示范推广万亩以上的籼、粳型组合累计面积已达3780.5万亩,增收6.38亿元,是“六五”期间国家投资的554.7倍,同时,由于这些新组合有多种抗性和较好的稻米品质,因而在降低农药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基础理论和育种方法研究:一是用多元分析法测定水稻品种间主要性状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预测杂种产量优势,符合率达到80%。此项成果已在国际遗传学会议和国际水稻研究所报告中被引用。二是研究肯定了酯酶同工酶显性互补酶谱可以作为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的指标之一,准确率达85%以上,并指明产量优势与营养优势具有不同的互补带,此项研究成果已用于杂交种子的纯度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被国外学术会议和研究生列为主要参考文献。三是对IR24的两对恢复基因的由来与演变进行了论证,其研究结果已在1985年3月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并受到好评。四是对化学杀雄技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杀雄效果,减轻了雌蕊的药害程度,使制种产量达到大面积亩产200斤以上。五是对征集到的2100份三系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与评价,填补了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一项空白。六是根据对34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研究,提出了根据育性的遗传、花粉的败育时期与形态、恢复类型、核置换方式及细胞质来源划分的系统关系,并用5个测验种对34种细胞质进行了测验,将34种细胞质划分为7种恢复类型。该项研究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七是对国内首次发现的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稳定性、诱导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育性的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新的籼粳水稻雄性不育遗传机理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

(十一)水稻花培育种及体细胞诱变的研究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水稻育种采用花药培养、体细胞培养这一新的育种途径,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为水稻品种改良取得较显著的成效。1983~1985年期间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是:针对北方早、中粳稻区、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以及南方籼稻区的生产需要,选育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褐稻虱和耐寒、耐旱、耐盐碱,稻米品质好(米质透明、有光泽、完整米率高、适口等),产量比当地同熟期主栽品种增产10%左右的新品种。

为完成花药培养及体细胞培养的育种任务,首先要确立提高花粉植株及体细胞变异系的培养效率,并对花粉植株及变异进行抗病虫性、耐寒性、耐旱性及耐盐碱性鉴定与品质分析工作,同时对这些性状开展相应的遗传分析以不断提高花培育种水平。

水稻花培(组培)育种是通过花药、胚及其他组织细胞在培养基上培养成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植株或新的诱变植株,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鉴定、比较,迅速育成优良品种,这一育种途径将以较小规模的实验室培养筛选代替大量的田间工作,是多快好省的水稻育种途径。

2.实际执行情况

应用细胞技术这一新的育种途径,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为水稻品种改良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六五”期间主要攻关目标是:针对北方早中粳稻区、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及南方籼稻区的生产需要选育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褐稻虱和耐寒、耐旱、耐盐碱,稻米品质好(米质透明,有光泽,完整米率高,适口性等),产量比当地同熟期主栽品种增产10%左右的新品种(5~8个),并创造30~50个新的种质资源。

为完成应用细胞技术育种任务,首先要提高再生植株频率,粳稻要求达到15%,籼稻为1.2%。

经三年的协作努力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课题任务的各项指标,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花培品种中花8号、中花9号、花寒早、浙粳66在攻关期间繁殖推广总面积达400万亩以上,每亩增产量50~150斤,如果以80斤/亩计算,总增产稻谷1.6亿公斤,每斤稻谷(0.22~0.32元)按0.25元计算,总增值0.8亿元,其中中花8号、中花9号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两个品种具有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当前大面积种植可稳产超千斤的优良品种。另外新品系有14个,人工种质资源鉴定保存2000多份,体细胞突变体筛选,获得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耐盐碱等变异体42个,花药培养率的提高,粳稻的培养力由原来的4%提高到6%,籼稻由原来的0.4%~0.7%提高到0.8%~2%。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也获得重大进展。例如花粉植株非整倍体的研究;外源基因的导入用疣粒野生稻/南65(栽培稻)幼胚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导入抗病基因于北方粳稻中。以上成果均属国际先进水平。在学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1篇。

(十二)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玉米:利用C型等雄花不育性状配制高产杂交种,采用群体改良技术生产高赖氨酸、甜或超甜玉米以及提高玉米多种用途的经济效益,提高亲本玉米纯度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2)马铃薯:以茎尖脱毒试管苗繁殖健薯为主配合避(驱)蚜虫方法(如大风、低温冷凉或二季作、蚜虫测报等),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制定技术规程,使马铃薯一般亩产由5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

(3)棉花:建立棉种保纯防病虫害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提高播种品质规范,提出种子预处理方案,使枯萎指数在10%左右,黄萎病指数在25%~30%并在麦收前(即播种后50天内)不防治病虫,提高棉花品种纯度。在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建立健全棉花良种繁育的示范基地,做到原种生产、种子加工、农药处理、精密点播“一条龙”、研究上述各环节对播种品质的影响,研究我国主要棉区种子劣变原因及其生理基础,确定适于棉花种子的活力测定方法以及棉花种子物理(温度,微波),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的预处理技术,研究其农业、生理、生化方面的效应,提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

2.实际执行情况

(1)玉米:繁殖和制种抗病组合,如丹玉11、丹玉13、沈单4号、成黄三交、成单6号等,两年共种植1021.7万亩。用提纯“330”配制的杂交种累计推广1060万亩,繁殖和制种的新组合,如B77X朝23、朝23X5003、Va35X5003、Mo17X丹340、E28X336-3、自330X德508和早24X白早4等,可望成为接班品种。采用C型或S型雄性不育和恢复系配套制成的杂交种,1985年种植111.1万亩。利用雄性不育MS1基因与白胚乳标志性状连锁材料,已转育成功,可以完全排除细胞质不育的抗病脆弱性的潜在危险,为利用核基因不育进行杂交种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农大甜玉米1号、黄甜单元104及超甜玉米甜玉2号(1万亩)等已在几个城市试销,种一亩甜玉米可以增收200元。高赖氨酸玉米如中单206,含赖氨酸达0.47%,已示范2000余亩,制种量达3.5万公斤,繁殖亲本1.25万公斤,每亩比普通玉米增收19元。已于1985年12月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2)棉花;组建起硫酸脱绒、种衣剂处理和精密点播等机械系列,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已在安阳建成良繁基地2500亩,繁殖良种52.5万公斤,在江苏省长江种子公司安装年产57.5万公斤良种的流水作业线,建成棉子理化实验室,定量分析种子活力,使安全储藏期为一年(包衣种子含水量为12%)。制订了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作为国标试行,提出了专业公司与县乡联营,如中521,徐州553等,增值2000万元,精量播种每亩仅用种2公斤,节省种子60%。

(3)马铃薯:分别为一季和二季作地区提供了四种类型的种薯生产体系样本:一季作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四级种薯生产五年一周期的供种体系、种薯生产体系、技术指导体系、种薯检验体系;二季作地区种薯生产建立三年六代或三年五代的生产体系;山区种薯生产基地供种体系,利用马铃薯品种抗病性,及热处理治疗卷叶病毒结合防蚜保种措施,建立留种体系。

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研究在马铃薯纺锤茎上病毒(PSTV)检测方法取得较大成绩,人工合成了互补DNA,以此直接用作探针获得成功,灵敏度可达50微微克,在国际上为首创,制订我国种薯分级标准,全国脱毒种薯种植100万亩,增产50%。

(十三)黄羽肉鸡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内销黄羽肉鸡(考虑到我国饲料及饲养水平拟订): ①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1.5公斤;②耗料比1∶2.2~2.5; ③单交种代母代种母鸡500日龄提供苗鸡100只以上。

(2)出口优质黄羽肉鸡(港澳要求的特殊商品): ①商品肉鸡90日龄公母平均活重1.5公斤以上;②耗料比1∶3.5; ③要求胸肌丰满,胸角度在60度以上,同时体脂积存适度,肉质嫩美;④商品肉鸡中黄羽、白羽、青脚以及其他杂羽鸡不超过20%; ⑤单交种代母代种母鸡500日龄供苗鸡80只以上。

(3)1985年各补祖代第一母系至少保持500只母鸡群体,三年内繁殖中试苗鸡3万只,5个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内外销15万只。

(4)选出最优杂交组合,进行纯系选育提高,配套繁殖,推广应用,为建立黄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奠定基础。

2.实际执行情况

“我国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研究和繁育体系的建立”系“六五”国家攻关课题。其目的旨在开发利用我国地方良种资源,同时消化吸收国外引进良种,培育有我国特色的黄羽肉鸡,为逐步满足国内市场和港澳市场的需要服务。

(1)运用现代的遗传育种理论及饲养管理方法,以我国丰富的地方鸡品种资源为素材,通过101个杂交组合试验和176次重复试验,筛选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饲料报酬高的内销和外销黄羽肉鸡配套品系各4个,经8批集中测定表明,内销黄羽肉鸡56日龄活重达1592克,耗料比为1∶ 2.42,外销肉鸡90日龄活重达1508克,耗料比1∶3.02,种母鸡500日龄繁殖雏鸡116只,全净膛屠宰率为72.7%,胸角度为61.5度,肌间脂肪1.14厘米。商品代肉鸡与香港的当家品种石歧杂鸡相比,饲养期缩短了37%,体重提高了29%,饲养转化率提高了12.5%;单杂交母鸡500日龄蛋量提高了40%。与我国地方品种鸡相比,饲养期缩短了30~60天,生长速度提高了30%~50%,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4%~25%。

(2)已建成我国第一个肉鸡测定站及屠宰测定室、常规分析室等,并为攻关组测定了3批(次)黄羽肉鸡7664只,提供了完整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为进一步验正优秀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进行了羽色、羽性遗传规律的应用研究。利用快慢羽的伴性遗传原理,通过对1.35万只石歧杂鸡的选择,培育出快慢羽自别雌雄品系,现有纯种鸡5326只,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7%以上。利用引进的含“DW”矮脚基因的代母代鸡,选育出含“DW”基因的隐性白羽纯合体;目前已有2500只鸡,为进一步杂交利用奠定了基础。

(4)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建立了4个繁育体系,拥有原种鸡16400只,单交种代母代种鸡135340只。形成年产1550万只雏鸡的生产能力。截至1985年底,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商品肉鸡1222.5万只,总产值达6100万~7940万元,可获纯利1525万~1985万元,其中优质三黄肉鸡已多批销往香港、日本等地,反映良好。

此项研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已按期完成原计划要求的各项指标,成果非常显著,开创了利用国内品种同国外品种杂交培育优质肉鸡的先例,属国内首创。既较好地解决了肉鸡生长速度与肉质材之间的矛盾,在我国肉鸡科研、生产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又为充分利用和保存我国的地方优良鸡种,使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此项研究成果已于1985年12月15日通过国家鉴定。

(十四)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的研究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总计划任务书》的规定,本攻关项目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经济指标是:

(1)中间试验:在小试基础上,用全窝育肥法,对400头以上肉猪,在日粮蛋白水平平均15%以下的饲养条件下,肉猪200日龄以内体重达90公斤以上,每公斤增重耗料3.7公斤以下,90公斤时胴体(胴油和肾)瘦肉率56%以上,肉质良好。

(2)建立商品瘦肉猪万头生产示范区,瘦肉率达51%以上,示范区的养猪出栏率达120%以上,并进行商品瘦肉猪的饲养、管理、生长发育、肉质评定、活体估测瘦肉率(量)及经济效益分析等配套技术的专题研究。

2.实际执行情况

三年来,在各地主管部门、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攻关协作组的共同努力,全面地完成了课题计划指标和科研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筛选出7个有代表性的,瘦肉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商品瘦肉猪杂交组合,通过对17个猪种的265个杂交组合进行140余次不同类型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杜×湖、杜×浙、杜×上、杜×(长×太)、杜×(长×北)、大×(长×北)和杜×三等7个经济效益高而稳定的杂交组合,这些杂交组合所生产商品瘦肉猪,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4000个中间试验取得了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小试的可靠性和稳定的生产性能。对以上7个有效杂交组合试验猪,采用全窝育肥法,在日粮平均蛋白水平为16%以下的饲养条件下,进行4221头的“中试”测定。其结果,生长育肥猪生后185天,体重达90公斤以上,比一般肥育猪缩短了15~55天;饲料利用率3.24公斤,比一般生产肉猪(4.0~4.5公斤)有较大提高;90公斤时屠宰,据621头测定结果,瘦肉率达59.19%,比一般生产肉猪(38%~45%)有明显提高。

(3)11万头的生产示范,全面地验证了配套技术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大规模养猪科学研究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新尝试,到1985年止,据六省(市)七个协作组(单位)资料统计,完成商品瘦肉猪113316头生产示范及测定工作,超额完成《总计划任务书》规定指标。据对生产示范区观察群4259头测定结果,生长育肥猪生后187日龄内体重达90公斤,饲料利用率3.4公斤,90公斤时屠宰瘦肉率达57%,生产示范区内养猪出栏率达137%,在七个生产示范区内的良种繁育体系均已初步形成,并推动了周围地区瘦肉猪的生产和发展。

(4)在配套技术的专题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是在猪的繁殖力和母猪窝产瘦肉量方面,据对34窝长×太二元母猪统计,平均窝产仔17.32头,产活仔数达16.29头,窝育成仔数13.44头,每窝育成肉猪12.59头,窝产毛重1140.8公斤,窝产胴体重817.7公斤,窝产瘦肉446公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在生产肥育猪日粮蛋白水平研究方面,经对17批次19个不同组合、不同蛋白水平,1554头猪的试验结果及7个优选组合4100头中间试验的验证,提出了商品瘦肉猪适宜的蛋白水平为:前期(20~60公斤)16%~15%,后期(60~90公斤)14%~13%,或前期(20~35公斤)16%~15%,中期(35~60公斤)14%~13%,后期(60~90公斤)12%~11%,对瘦肉猪的增重、饲养利用以及胴体瘦肉率均能获得良好效果,宜在农村推广应用。

三是在商品猪活体估测瘦肉率(量)研究方面,初步提出四个活体估测瘦肉率的回归方程,经过800头猪的验证,其复相关系数R值达0.73~0.82;其群体相对误差在1%左右,个体相对误差在3%左右。为商品瘦肉猪收购标准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测试技术,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

四是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猪种资源、不同市场需要开展商品瘦肉猪生产提供了模式。以地方猪种为母本时,一般要采用“二洋一土”的三元杂交;以兼用型培育猪种时,用二元或三元杂交兼可;以新培育的瘦肉型猪种(品系)时,则用“一洋一新”的二元杂交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五是在肉质评定方法上,改进了取样方法与测定方法,除常规测定方法以外,探索了肌纤的组织结构、肌肉的电容值测定及肌肉吊挂损失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肉质的理化分析,证实我国大×(长×北)、杜×(长×太)和杜×湖等商品瘦肉猪肌肉中脂肪含量均在2%以上,吸水力良好,肉色鲜红,表明我国猪种资源与引进猪种杂交,其杂种后代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仍能保持我国猪肉质良好的特色。

六是其他方面(详见专题报告)。

(5)商品瘦肉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中间试验及生产示范测定,每头商品瘦肉猪约可获利16元,本试验至1985年已生产商品瘦肉猪11.7万头,获利187.2万元,其中供港活猪3万头,每头多获利42.7元,计多获利128万元,合计315.2万元。预计今后5年内在全国有条件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和大中城市郊区累计生产商品瘦肉猪2720万头,共可多增收入5.5亿元(详见专题研究报告之八),经济效益很大。三年中,通过商品猪攻关试验、江苏、湖北、浙江、上海等省(市)猪的出口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据外商反映,对本攻关项目所筛选的杜 ×湖、杜 ×浙、杜 ×上、杜 ×(长×太)和杜×三等商品瘦肉猪在港澳市场上均获得好评。

此外,瘦肉猪科研与生产的发展对改善市场瘦猪肉供求状况、促进农业增产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十五)蛋鸡

1.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要求1985年达到的攻关指标:

(1)蛋鸡配套品系5000只中试,1985年(生物年度)达到如下指标:①总重为第一指标;②中试全期为72周,1985年春季中试雏鸡进入测定鸡舍,1986年秋季出结果;③各攻关单位除5000只中试外,由主持单位组织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每个配套系交800个种蛋,孵化出母雏鸡250~300只,进行统一测定与中试鸡对照比较。

(3)建立的良种繁育体系1985年提供良种指标。北京白鸡与滨白鸡提供祖代及父母代种蛋216万个,商品代母雏3100万只以上,全国各大城市建父母代种鸡场饲养白鸡36万只。星杂579与罗斯褐壳蛋鸡,提供父母代及祖代种雏20万~30万只,种蛋30万个,商品代母雏650万只,其他单位1985年提交验收的优质配套品系的父母代祖代鸡群应达到一定规模,每个品系不少于240只成年母鸡,每个品系不少于30个小家系,观测核心群1200只以上。

(3)提供成套技术。在提供高产配套系商品蛋鸡良种的同时,向养鸡者提供各类鸡群成套的先进的饲养工艺和饲养管理规程。

2.实际执行情况

(1)育成了我国自己的高产蛋鸡纯系和杂交配套品系: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三年攻关,已育成我国自己的蛋鸡良种,在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上已接近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蛋鸡良种的水平。经过7个世代的纯系选育和26种组合、103组次的配合力测定,选出北京白鸡823和893,在1983年9月至1985年2月与加拿大星杂288等16组合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京白823和893的产蛋数为273和281枚,总蛋重分别为16和16.6公斤,有些指标都同于或略高于星杂288。

东北农学院畜牧系经过8个世代的纯系选育和100多个杂交组合测定,选出的哈尔滨白鸡42,在开放鸡舍饲养下,平均72周产蛋265个,总蛋重达15.76公斤。

(2)已经完成的5000只中试成绩。有三个组合提前进行了5000只中试,已经完成并超过了攻关指标。参加验收的配套品系鸡的集中随机抽样测定(在北京军区看守所鸡场)和大部分组合的5000只中试结果要在1986年秋才取得72周的结果。

(3)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目前国内共饲养京白父母代鸡70多万只,年提供母雏量达3800多万只,按育成率80%计,北京白鸡成年产蛋鸡的饲养量达到3055万只。

在黑龙江省建立了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哈尔滨白鸡三级繁育体系,在全省18个县设27个一级场,养35万只滨白4系和2系纯系,几年来已累计推广3000多万只,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累计达1亿余元。

罗斯鸡纯系于1981年11月引进,在上海新杨种畜场饲养,引进4个纯系共7000只。现已建立祖代群和父母代鸡群。三年来已向国家提供祖代配套雏16万只,父母代配套雏18万只,父母代种蛋700万枚,商品代母雏54万只,商品代种蛋1000万枚。

星杂579纯系1981年1月引进,在北京市第二种鸡场饲养引进4个纯系共7200只,现已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已有曾祖代鸡1.5万只,祖代鸡1万只,父母代鸡3.5万只。

攻关课题组还培育了很有发展苗头的新的蛋鸡配套系,如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B6和B4;北京市畜牧所的京农科35;吉林畜牧所的吉杂312、吉杂510;北京农大的农昌2号等。

经济效益:

北京白鸡和滨白鸡两个白壳蛋鸡良种1985年提供商品母雏5240万只,按育成率85%计,成年母鸡达4454万只,每只比当地一般鸡种增产1.25公斤蛋,年可增产鸡蛋5567.5公斤。

星杂579和罗斯年可提供商品母雏2250万只,按育成成年母鸡1800万只计,每只年增产1.25公斤蛋,年可增产2250万公斤鸡蛋。以上四个良种,每年增产鸡蛋7817万公斤,按每公斤2.8元计,每年的经济效益达2.19亿元。

(十六)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与利用

1.项目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选育:①适合于大面积中、低产地区各种生态条件的;②高抗锈病、白粉病、赤霉、黄矮、根腐等多种病害的;③高蛋白、高赖氨酸的;④高产更高产的不同类型的具有广阔遗传基础突破性品种。1985年陆续转育出一批Ta1型基础材料,并分别建立各种类型的优良群体。

(2)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提出适合于不同情况的各种类型的轮选较好方案,1985年初步总结出几种类型的轮选最佳方案。

(3)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使蕴藏在小麦种内和异种属内的种种涉及适应性、产量、抗病虫、抗不利生态条件的以及优质的基因,得到不断的综合和重组,创造适应不同地区和需要的、动态的、进化的同源和异源基因库,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小麦育种提供遗传基础丰富的种质资源,1985年度初步建立不同类型的基因库。

(4)在细胞、染色体和分子水平上研究Ta1基因的作用机理及其表达,以填补国内外在显性核不育有关领域方面的知识空白,为太谷核不育材料在小麦育种方面更有效的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项目完成情况

在短短的三年里,开展了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几年来我们从直观的小麦开花习性到微观的蛋白质、氨基酸酶、核酸的代谢变化,从植株、细胞、染色体、分子生物学不同水平上比较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不育基因作用机理和表达的研究,目前,已经探明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的遗传规律,基本上明确了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特征、特性,使不育机理的研究大大深入一步,特别是采用染色体组定位,结合端体分析的方法,确定了Ta1基因位于4D染色体的短臂上,它距离着丝点的遗传距离为31.1个交换单位,这一明确结论不仅为开展性状附加标记,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而且对不育基因的易组等方面的研究也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扩大Ta1基因的应用范围拓展了美好前景,同时蓝粒标记性状的附加、Ta1基因的易组都已开展工作并积累了一定资料。此外,用带有Ta1不育基因的小麦与黑麦杂交的遗传试验,除了进一步验证了太谷核不育小麦受显性不育单基因控制的理论外,同时育成第一批具有Ta1基因的八倍体小黑麦初级品系,开创了显性雄性不育性转移扩大应用于其他种属的国际先例,为开展小黑麦轮回选择育种打下了初步基础。

(2)转育了大批的基础材料并初步育成一批品系。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首先在于它是一个十分方便而有效的遗传改良工具,依据不同麦区的生态特点和育种目标,将能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质资源都转育为具有Ta1基因的育种基础材料,经选优汰劣现有4500余份。这对于进一步开展多抗、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选育,特别是为广大中、低、旱、涝、薄、盐碱地区育成关键性状有所突破的新品种打下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此外,还运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不用运河雄的特点通过单交,复加协作组内的联合鉴定,10个品系分别参加了晋、鲁、豫三省的省级区域试验。天津农科院选育的TBT1号小麦,参加了1985~1986年度的全国北方冬麦区的区域试验。高忠丽等选育的796系15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样的育种进度为历史上所罕见。

(3)轮回选择取得可喜进展。国内外育种家很早就期望在小麦育种中应用轮回选择的方法进行群体改良,在抗性、品质、产量等方面有所突破,以提高育种效率和水平。但苦于无适合的工具而无法付诸实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后代有一半异交结实的不育株和一半自交结实的可育株,前者的基因大范围的连续重组,后者便于基因的稳定组合,是进行轮回选择的极好材料,是世界上迄今开拓小麦育种新途径的最优越的武器。已组配了抗病、抗逆、优质、丰产等多种类型的基础群体44个,目前已分别出现了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耐湿性突出、抗赤霉病及与其他农艺性状同步提高的群体,初步实践可以看出,应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不仅对抗病、稳产、高产的新品种选育十分有利,而且对明显改善不同生态地区限制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性状也极为有效,而且定点正是其他育种材料很难做到的。因此,它能提供的是一种比较完善而有效的育种途径。

(4)普通小麦种内和异种属基因库的建立和开拓。我国南方麦区赤霉病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已跨过了黄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品质的改良,已被公认为小麦的“癌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建立并开拓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动态基因库,将分散在种内和异种属间的多种抗性基因逐步累加起来,培育出抗(耐)赤霉病品种的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建成了广布长江中下游各省的抗赤霉病的群体和若干个基因分库,为“七五”期间培育出抗赤霉病品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与此同时,还为建拓异种属基因库创造了条件,目前已将带Ta1基因的小麦与山羊草、披碱草、簇毛麦球茎大麦等杂交,获得了一批杂种及其回交后代,从中已选育出一些高抗锈病、白粉病免疫与高抗的株系,目前正在筹建以抗小麦黄矮病菌米的异种属基因库。

(十七)西藏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

1.项目内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西藏地区是多种作物的起源地,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从1981年开始,组织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有步骤地进行全面考察和收集,以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是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研究利用的重要部分,同时进一步促进西藏地区农业生产科研事业的发展。

2.项目完成情况

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1980年部署的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任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和配套农牧科学院两个主持单位的密切配合下,1981~1984年,先后组织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3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105人(其中包括8个学科20多个专业的科技人员65人),实地考察了全自治区6个地市的69个县(只有处于海拔4500米以上的6个县未考察),总行程累计25万公里,其中骑马、步行2万多公里,遍及所有农区、半农半牧区和部分牧区,经全体考察人员的积极努力,终于提前一年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并多考察了2个地区12个县,这次考察工作,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又有前人工作的基础,并获得比过去较为优越的条件,因而考察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对象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收集了大批地方品种、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四年野外考察共收集30多种作物的植株、叶片、果实、穗、插条、块根和种子等14787份(包括有活力的种质7710份),其中:大麦3536份(含野生大麦374份),小麦2513份(含半野生小麦252份),稻类30份,谷子93份(含半野生谷6份),荞麦245份(含野荞麦104份),燕麦211份(含野生豆203份,近缘植物4份),其他杂粮198份(含野生种11份),食用豆类200份(含野生豆104份),油菜35份(含野生种4份),大豆47份(含野生大豆12份),麻类128份(含近缘野生种50份),桑树50份(全部都是野生种),蔬菜655份(含野生种370份),马铃薯25份,果树2323份(含野生种2003份),牧草(全部是野生种),蜜源植物1200份,药用植物600份,此外还收集到病虫草害和天敌昆虫10602份,经济鸟兽标本157份。

(2)发现了一批新种、亚种、变种、类型和野生群落。四年来收集的各类作物资源样本,经过初步鉴定,可以定为新种、亚种、变种、类型的材料,分述如下:

大麦资源的野生大麦中,有169个是国内未见报道的新变种;小麦资源的普通小麦中有16个变种国内未见报道,衡有种小麦中有12个变种国内未见报道。

人口子资源中栽培谷子的子粒性状多达13个类型,尤以黑谷青米和红谷青米品种是国内罕见的;栽培谷子的生态表现与内地谷子明显不同,是我国谷子的一个独特生态表现型。

大豆资源,首次在西藏发现野生大豆群落,并找到国内少见的直荚形的新类型。

桑树资源中,吉隆桑是西藏特有的一个桑树新种,还发现了1600多年的“桑树王”, 1400多年的巨龙桑,千亩千年以上的古桑林片和一个长50多公里的衡疏古桑林带。

蔬菜资源,发现有野茴香、野生草石蚕、野生韭菜、野生冬寒菜、野葱、野生芋头、野生脚板苕、野生蕨菜、野生花椒、野生香椿等,还发现野生茄子近缘种8份,葱属野生近缘种10多份,并有大片野生韭菜、葱和草石蚕的群落。

果树资源中有10多个新种,变种或类型,我国果树中约有1/4的种在西藏均有分布,绝大部分为西藏原产,其中有核桃、光核桃、杏、樱桃、树莓、草莓、木瓜、榛、猕猴桃、葡萄、苹果、梨、越橘、醋栗、桑、柑橘、芭蕉等,有些野生果树均为成片分布,有原始林,并有数百年以至数千年以上的古老植株和各种变异类型。

牧草资源,收集的禾本质、豆科牧划杲本分属27个属、55个种,发现了7个新的分类群,有待确定分类学地位。

(3)挖掘出一批具有优异性状和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材料。通过初步鉴定和生物化学分析,各类作物都找到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稀有珍贵种质资源。

大麦资源中,有稳产高产、耐寒、耐瘠、耐盐碱、抗旱、早熟、矮秆、大穗、大粒、优质及适于酿造啤酒的品种,野生大麦中还有高抗黑穗病、白粉病的材料。

小麦资源中,有不少具有大穗、大粒、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材料,有的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

水稻资源中,有抗寒(成熟期耐低温)和米质优良的材料

谷子资源中,有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内地标准优质谷子“水里混”的材料。

油菜资源中,野生油菜“阿达托启”含芥酸仅6.73%,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也在0.3%以下,是国内罕见的油菜“双低”的资源,是珍贵的育种材料。

桑树资源中,找到一种叶面积1000多平方厘米、单叶重20克左右的巨形叶桑,1~1.5片叶子可饲养一条蚕,是国内外未见报道的稀有珍贵材料,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大量的桑树资源很有开发利用价值。

果树资源中,首次发现的墨脱白果草莓、晚熟裂萼草莓、林芝白果草莓和红肉猕猴桃都是新种或新类型,是国内外稀有的珍贵种质;核桃中有不少类型含油量在70%以上,并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寿命长、早熟等优良性状,也是珍贵材料。

蔬菜资源中,野生资源丰富,不少可直接开发利用,如活麻、冬寒菜、灰菜、无茎黄鹌菜、棱子芹、草石蚕、野韭等几十种。

牧草资源中,西藏特有的如固沙草、马格草、札达黄芪、西藏狼牙刺、小叶鹰嘴豆、尼泊尔膀胱豆等,都是具有特殊价值和利用潜力的珍贵材料,世界著名的优良栽培牧草如鸭茅、百脉根等在西藏也有分布,值得开发利用。

总的看来,通过四年比较深入、全面的考察,基本上摸清了西藏作物品种资源的家底,查明了主要作物的种类、分布和生境,收集到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从而填补了一些空白,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宝库,这一成果为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为开发利用多种作物资源提供了丰富材料,为论证西藏是多种作物的起源地及研究我国某些作物的起源、演化分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

(198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