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定《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基本认识
一 从宏观的高度来把握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这次《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起草编写,要从战略高度和宏观的高度,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来认识这个问题,写好这个纲要。
农业科技革命将引发新的农业产业革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世纪之交出现的这一历史机遇,紧紧追踪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吸收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发挥科技进步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做筹划,下更大的工夫,用更大的力气,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因为:
一是由农业发展态势决定的。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当代农业领域的科技革命,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发达国家为争先抢占制高点,都在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力图在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建设等方面,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全面的、新的较量。我们要在农业高新技术竞争中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
二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到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16亿人时,人均耕地将降至临界值0.8亩,人均水资源将下降25%~30%,耕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21世纪我们要在人均农业资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条件下,创造出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没有农业知识的持续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人才的坚实储备是难以达到的。
三是由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作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虽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领域一般落后10~15年。这一方面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和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农业科研机构设置重复、力量分散,科研、教学与生产脱节,农业技术推广“线断、网破、人散”,以及农业科技体制总体布局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关。展望未来,我国农业研究将面临新的问题:①在更加可靠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保证2010年5.6亿吨和2030年6.4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非易事;②农业增产增收,在优良品种、投入质量和管理方法方面没有重大突破,是难以实现的;③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加大了我国农业和科技发展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农业知识生产方式,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
四是由时代的需要决定的。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农业新发明、新技术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整个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我国农业要登上新的台阶,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必须取得创新和突破性进展。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网络系统的形成将使我们能够以更加便利的条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与技术积累;生物技术使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变异性、经验性及稳定性差、可控程度低等固有的行业劣势有望得到改善;知识和资本的互补性,使资本的制约因素大大减轻,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力量薄弱,人的素质较差,创新能力和求知能力较弱,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困难重重,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和经验赶上发达国家的难度也在加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制定农业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探寻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成为时代命题。
二 深刻认识并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纲要》的制定,目的在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认识,关键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挖潜等旧的观念,改变那种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不讲价值和效益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依靠科技进步放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切实解决农业科技和生产实际问题,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纲要》在起草过程中必须明确:农业经济体制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农业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
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在资源投入量适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从而达到农业经济发展质的提高和量的增加。这种方式科技含量大,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和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达到节地、节水、节种、节肥,逐步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目标,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这就是集约型经营的表现。显而易见,“粗放”与“集约”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进步的程度,科技进步是实现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先决条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在于,科技可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种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例如,实现农作物、牲畜、家禽、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利用现代土壤科学的成就,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促进劳动工具更新换代,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抢农时、赶季节,提高作业质量;科学技术还能扩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湖面、海域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等等。
科学技术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要素上,而且越来越多地渗入各个环节中。在生产环节中,依靠科学技术和手段,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灌溉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也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在加工环节上,运用科学技术,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要发展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网络,也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服务环节上,无论产前信息、技术的提供,还是产中的科学经营、管理和产后的储存、保险等,无不包含着科技的因素。
科学技术还可通过改变产业结构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一个地方如果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偏重单一经营种植业,必然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阻滞作用。而当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时,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的效果,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业因此而获得全面发展。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特别是林业、牧业和副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创造条件,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力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业科技的综合化水平越来越强,农业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科学研究从发现、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每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都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例如,现代遗传理论和杂种优势理论带动了现代育种技术的突破和种子产业的兴起,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应用;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及合成化学理论的创立,导致化肥、农药产业的兴起和现代施肥、植保技术的突破;信息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导致现代工厂化农业的崛起。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以及知识形态的农业转变,尽管看法不同,涉及问题不少,但从长远考虑,由于这种知识形态的农业将更强调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强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强调以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改善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为方向,因此这一转变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其发展成功与否影响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 以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制定《纲要》,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自觉地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把《纲要》作为行动纲领,组织和动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全社会参与,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把农业科技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纲要》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制定《纲要》,还要注意到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①农业科技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以及发展过程所必需的时间支配;②农业科技创新的物化生产资料不能以其他的物质所取代,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益;③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受自然力的影响极大,影响因素特别复杂;④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时序落后于其他产业;⑤农业科技创新所需时间更长,一般一项成果的获得,短的要7~8年,长的需要20年;⑥农业技术市场建立难度较大,效果不明显;⑦我国地域差异明显,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要求水平高、类型多、数量大。
制定《纲要》,是国家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是为了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目前,我国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一个学科比较齐全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显著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亿万农民科技意识和应用科技的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共同“科教兴农”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农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必须真正把科技放在第一生产力的位置,牢牢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纲要》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农业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根据国内外农业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新特点,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纲要》要力求体现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指标要具有预测性、指导性;要提出农业科技发展和科技面向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确定主要任务、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革命。
《纲要》的重点要放在“十五”计划,同时着眼到21世纪前15年的发展,提出轮廓性的远景目标,规划到21世纪前15年的重大工程,展望203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景,使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发展很好地衔接起来,保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连续性。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农业科技工作。要坚持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同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同成果推广相结合,制定全面规划,争取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始终如一地抓好基础性、长期性的农业科技工作。要把动植物品种资源的保护、鉴定、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农业图书、文献、情报、信息等工作作为重点,长期不懈地给予支持。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上,《纲要》不仅要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还要突出四项重大任务:
一是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全面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支撑。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充分应用现有技术成果,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装配套,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满足未来国民经济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通过科学预测,超前部署,把关键性、战略性、普遍性、综合性的重点技术课题列入重点科技计划。集中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切实攻克一批技术难题,为21世纪上半叶农业持续发展储备技术后劲,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三是以推动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为重点,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推广单项技术、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建立技术密集区、发展科技产业带等多种措施,开辟新产业、新领域,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名牌战略、集团化企业战略为重点,开展技术服务,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四是建立一支有理想、讲奉献、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奠定科技自身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科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要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分工和布局,突出重点,鼓励创新,联合攻关。调整农业科研机构的布局和专业结构,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布局的格局,建立以农业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的农业科研组织体系和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专业结构。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开发推广农业技术,发展高技术农业企业。造就一支高效、精干的专业科技队伍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相结合的宏大的农村科技队伍。
四 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一)《纲要》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突出作用。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科学分析,在1990年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指明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现第二个飞跃,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分工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实现了“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同志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和发展农业的论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编写《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纲要》要突出创新意识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多次讲话,对20世纪全球科技的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的充分发展进行了科学总结,对未来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高屋建瓴,充满时代气息,为我们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和制定《纲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迎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抓住机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是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特别是对当前国际上剧烈竞争的科学概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断。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发奋图强而不是墨守成规,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水平的距离。
(三)《纲要》要符合当前和今后10~15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日益突出的需求制约。近年来农产品出现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减缓、经济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正是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反映。应当看到,这是在生产发展、供给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新变化。因此,要适应这个阶段性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抓住这个机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这一转变,将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将对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因此,《纲要》作为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仅要对原有规划计划进行充实和完善,还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和发展进行重大调整。
《纲要》的编写,还要根据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经济出现的阶段性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调整农业科技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突出抓好四个转变:一是要由注重抓产中科技向生产、流通并重转变;二是要由注重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三是要由注重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四是规划计划要由注重行政命令转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编写《纲要》工作,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把《纲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新形势下做好农业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人们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并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的全面启动,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努力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虚心学习,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纲要》的制定工作。
(200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