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
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农业要连上两个台阶: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农民生活实现小康;2010年粮食总量达到5600亿公斤,农民生活达到初步富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上新台阶的首要问题。
一 压力与挑战
(一)问题和压力
我国农业虽然连续取得新的突破,1996年已达到5亿吨,为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了新要求,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还存在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和巨大的压力。
1.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外延发展潜力越来越小
我国资源紧缺,尤其是人均资源令人担忧,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目前人均耕地不足1.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利用率仅为30%;环境控制能力较差,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预测21世纪中叶耕地将从1980年的0.1公顷锐减到0.05公顷,人均耕地减少1/2,但对农产品需求总量却成倍增长,如粮食从3000亿公斤增加6000亿公左右。
2.人口不断增长,农业承受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每年新增1200万人,总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亿人剧增到1997年的12.36亿人,据预测2030~2050年将达到16亿人。粮食生产虽有大幅度提高,但因人口增长,继续保持1984年的平均400公斤水平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艰巨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3.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1世纪初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农业要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以及为人口高峰期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供给,肩负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任务。
4.农业投入不足,技术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无疑要加大农业的投入,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定和制约,实际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将始终存在,有时还会十分突出。广大农民渴望科技与技术储备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投入增长量和技术储备不足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对中国农业发展前景,尤其是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敏感性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不仅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
(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20年农业生产年均年增长速度6.7%,远远超过世界同期发展水平,1997年粮、棉、油、糖平均亩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0.66倍、1.1倍、3.1倍和2.9倍,1996年我国粮食生产突破5亿吨大关。在目前世界粮食增长产量中,我国占32%,解决了我国粮食长期供应不足的状况。农民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上升到1997年的2090元。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乡镇企业大力发展,1997年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这些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整体水平较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1.劳动生产率低
我国的农业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从根本上没有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比较低。无论是个体生产能力还是整体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见表1)。
2.资源利用率低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尤其对中低产田的利用远远没有发挥其潜力。化肥利用率30%~40%,发达国家60%;灌溉水利用率30%,发达国80%;土地机耕率53%,机播率27%,机收不足20%,发达国家几乎全部机械化。
3.科技含量低
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不到40%,发达国家为70%~80%。
4.市场竞争能力低
产品数量发展较快,质量提高十分缓慢,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力,主要靠出售资源型产品或初级产品(原料型产品),以数量换取十分不合理的外汇。
5.投入产出比低
农业投入产出比远远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高科技含量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极少。投入不足和自身发展能力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弱,风险承受力很差。
二 战略与潜力
中国农业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的食物安全》一文中,评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对此我们作辩证分析: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国的农业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全部能力,中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是发展的潜力。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利因素可能转变为有利因素。邓小平为中国发展设计的“三步走”描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就是最好的说明。中国农业的潜力在哪里?
表1 生产水平比较
(一)主体潜力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和文明的创造者,五千年的文明充分证明中国人民的丰功伟绩。但在近百年里,由于闭关锁国,较西方国家大大落后了,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西方国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客体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巨大变化,香港回归等中国人在国际上地位、形象和影响力都发生内在的变化。但从发展前景看,我们的潜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因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化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物质生活刚刚步入小康。各种客观条件还十分有限,主体潜力和客体条件,在一定基础上是相互作用的,条件越好的人的作用发挥就越大,人的基本素质越高对相关客体条件的利用就越充分,就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并认真总结像家庭联产承包那样大力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创造,充分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精神支柱。
(二)客体潜力
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关键在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应用程度。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的,还有许多奥妙和潜能未能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例如人类对光能的利用目前利用率还不到1%,如果我们能把光的利用率提高0.5~1个百分点,那就会成倍提高作物的产量,农业发展的客体条件还有温、气、水等环境条件,对农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人才智慧的潜力
我们要继续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引进优秀人才和技术设备,包括知识、管理和经验等。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的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增产了数百亿公斤的粮食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还有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旱育稀植技术和一些优良品种如抗虫棉等都对农业产生了重要作用。
(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大力开发农村大市场的潜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混合所有制以及按劳分配原则等,广大农村农民是欢迎的。只要我们正确引导,这种制度的优越性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广大农村和农民具有为我们提供大量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最大的经济市场的双重功能。我们应精心培植,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这一市场对农业自身发展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农业自身发展的潜力
据分析,中国土地利用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相当于增加耕地1000多万亩,我国只要充分依靠科技、合理投入、高效利用现有耕地,可望生产8亿吨粮食满足18亿人的生存;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只有70%左右,先进国家100%,优良品种使用一般可以增产10%左右,及时推广应用新品种每年将增产粮食300亿~400亿公斤;水资源利用率目前只有30%,每提高10%,就相当于增加300亿立方米水;化肥利用率在目前30%基础上提高10%,相当于增加1000万吨化肥;复种指数提高10%,可以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只要我们认真总结过去,把握未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农业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完全有把握向世界展现中国人靠自己的奋斗养活自己的伟大创举。
三 动力与机遇
邓小平曾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得到大力发展,科技人员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英明论断极大地发挥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充分显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近50年来,支持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是由我国科技人员自行研究提供的,支撑了我国农业发展。一是高秆变矮秆,这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二是化肥、农药、农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抗病虫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三是把几千年的单熟改为双熟或多熟制,使我国复种指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0%提高到目前的160%左右;四是良种培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我国的粮食从1949年的1132亿吨提高到1996年的5亿吨,良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五是节水农业技术有效地增加了灌溉面积,节约了水资源;还有集约化养殖技术和现代造林技术,大大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和改善农业和生态环境。这些技术表明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科技是关键。党中央提出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对科技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振兴科技,繁荣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纪之交真正做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
(一)思变与未来
面对中国农业的未来,首先要解决是发展思路和基本方针。市场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流,从事市场经济的人数已从10年前的10亿人发展到今天的50亿人。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经济与生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信息使人类的时空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似乎是空间地球变小了,时间走得更快了。生产与产品变更周期缩短,联系与活动日益多样化,形成一种“价值链”新的发展模式,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其特点是:变换速度快,知识密集程度高,资本集中力度增加,要求十分严格,并具有跨国性、全球性。世界上一些权威人士把这一发展变化称为“新世界经济”,促使这种新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经济革命和科技革命。
面对未来这种世界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用新思维来思考我国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工作。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大胆设计,未雨绸缪,引用先进,敢于探索,认真总结,逐步推进。其次是真正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关键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上来。再有就是丰富科技储备,为生产提供足够的先进适用技术保证,大力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些都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宏观思路与战略方针,制定相应规划计划来指导生产的发展,在微观上制定相应措施并付诸实施。总之,要超前思考,定位操作,及时总结,重点引导,推动发展。
(二)跨越与发展
在思路和方针确定后,实现方针和目标的方式极为重要。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面对世界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时代,我们的事业犹如逆水行舟,必须做到跨越式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在全球产生深刻的影响,无形资产投入远远大于快于高于有形资产。拥有知识更多的人,获得的报酬就高,市场竞争实力就会更强,国家就会越强大。国际竞争就是实力的竞争,实力的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的应用技术基本靠自己研究,但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方面差距很大,重大发明创造比较少,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极少,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解决的途径是制定相对优越的政策和稳定的投入。采用跨越发展方式,引进一流人才和设备,实行重点突破。如国家正在进行的水稻基因图谱研究工作,实行重点支持,力求突破这一世界难关,直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竞争与协作
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在思路目标和工作方式确立之后,能否取得好效果,关键在于建立一种良好运行机制。我国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市场中无序竞争比较严重,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法冲击和扰乱市场,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那就是竞争与协作。竞争与协作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竞争中做好协作,在协作中充满竞争,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调动社会主体积极性和利用客体条件的有效方法,也是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有效机制。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中,采取竞争招标的改革做法,把若干有优势的单位和个人组织起来,在各自不同的单位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达到协调发展之目的。
(四)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高新技术
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高新技术的矛盾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性矛盾,必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五届三中会决定,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这必将更进一步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1.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的又一大创造。这种方式在维持农村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采用企业化经营,以商品为纽带,组织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逐步推动农业生产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但在产业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中间环节多,“关、卡、压”时有发生,农民风险承受能力很低,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积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和创造条件,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2.新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区域优势,组织千家万户在自身规模和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某一具有市场优势产品的规模化区域性生产。这种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批量,同时还可实行在同一体制平台上不同坐标的较大幅度地扩大规模化生产经营。
3.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广大农民为适应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发展,自我组织一种自我服务的组织,有的叫协会,有的叫研究会。几户或几十户到几百户农民自我组织起来,在农业生产安排、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通过这种组织进行自我服务。这又是一条农民实践的成功经验。国家应进一步扶持,在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其逐步完善和发展壮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科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生产要依靠科学技术
科技要以发展眼光搞好自身建设,一是要解决好生产和经济建设中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成熟先进、简便可行的适用技术;二是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重点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及时为应用科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三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农业生产切实依靠科技进步,使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五)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稳定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就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农业又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它突破了有史以来“以粮为纲,高产为本”的传统目标,是实行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进一步升华。符合中国的实际要求,也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有把高产优质高效三者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才能很好地解决过去那种只要产量不讲质量和效益,造成产品没有市场和产量越高农民越穷的问题。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人口增长对总量的基本要求、生活水平提高对质的需求、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大幅度提高效益的期望。
1.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科技先导
持续发展是指合理高效利用与保护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强调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统一协调。要实现此目标,一是快速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内部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工业化进程;三是无论农业科技自身还是农业生产与经济都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引导与加速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内涵增长高效集约为主,辅之外延发展的战略方针
中国的国情是内在潜力挖掘不足,外延发展余地不大,为长远和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坚持上述方略,走内涵增长为主、辅之外延发展的道路。
3.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提高全民族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人多资源少,经济实力和农业基础都不够坚实,人们的衣食住行、生存基本保障无论今天还是未来都是我们的政治和经济方面永恒的主题,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靠中国人自己解放自己,抛弃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牢固树立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对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其危机感和紧迫性,就能有效地改变客观,使其逐步进入较为理想的境界。
中国农业取得十分惊人的成就,但未来16亿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农业发展是严峻的挑战。剖析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改革开放20年伟绩的启示,我们的巨大潜力正在引发,蓝图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实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我们头脑并指导实践,确定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方针和方式,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矛盾,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稳定发展之金光大道。奇迹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