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不足20%提高到35%~40%,使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增设(调整)了一些学科领域,充实和新建了一批科技机构。据1993年统计,我国农业(农、林、牧、渔、水)地(市)以上科研开发机构为1390个,农业科技人员总数达14.6万人,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有10万多人,重点科研单位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新建了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农业科研中心,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手段和实验条件。农业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及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农业科技发展仍面临严重困难,影响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
一 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的主要表现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和良种选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据统计,1949~1993年,全国育成并推广作物新品种近5000个,使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更换了4~5次。据统计分析,农作物新品种在增加粮食产量诸因素中的贡献率约占14%,一般每更换一次,增产10%~30%,全国粮食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70多公斤提高到1993年的275公斤,新品种对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区域农业发展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区共建立了50个综合试验区,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为粮食大幅度增产和农业区域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成功的模式,为社会增收效益达57亿元。
(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较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配方施肥技术比传统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粮食10%~20%,该技术已用于粮食播种面积的1/3;已在全国1/3以上耕地推广间套作技术,复种指数长期稳定在150%以上;工厂化养鸡技术在全国普及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吃鸡蛋的问题。
(四)建立了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基本上控制了东亚飞蝗、麦类黑穗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五)节水旱作技术为农业开辟了节水新途径
水的利用率提高了30%,如北京地区每吨灌溉水产粮由0.5公斤提高到2.5公斤。
(六)林业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使造林成活率由60%提高到80%,造林保存率由30%提高到60%,节约了防护林工程建设费,促进了防护林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七)饲料科技攻关促进了饲料工业的技术进步
使养殖业的饲料转化效率大大提高,相当于每年节约粮食80亿~100亿公斤。
(八)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20多年来,在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原生质培养、细胞杂交、胚胎移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应用生物工程等技术培育杂交玉米、水稻、小麦,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 当前农业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从体制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科设置陈旧,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和手段较落后,技术成果成熟度不够;在科研管理上宏观调控乏力,微观不活,重复、分散现象严重;科研单位开发创收能力极低,缺乏吸引力。
(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制约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及种种原因,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成果的成熟度,进而影响成果的转化应用。
据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世界平均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1%,而同期我国为0.17%~0.27%,是世界上对农业科研投资最低的国家之一,甚至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80年代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每年不足10亿元(大于国家科技投入的12%,约占80年代农业年均162亿元总投入的5.5%)。“八五”期间农业科技投入每年提高到12亿元左右(约占国家科技投入的12%)。
1993年,农业科技投入中政府拨款增长到13.13亿元,分别比“六五”末(1985年)8.70亿元(国家科技总投入的17.2%)、“七五”末(1990年)10.57亿元(国家科技总投入的13.5%)、1992年12.66亿元(国家科技总投入的11.5%)增加50.92%、24.22%、3.71%。而1993年对1985年、1990年、1992年的销售价格总指数是214.6、126.2、114.7,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98.9、122.8、113.2。
近几年农业科技攻关经费在不断增加,但尚不抵物价上涨,对项目的投入强度难以为继,不得不忍痛割爱,对一些科技工作不予安排。纵然是经数次会审后安排的项目,经费使用上也是捉襟见肘,科技水平怎么提高?即使农业科研单位用部分开发创收的资金来支持科技工作,但那只能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有些院所还要以部分项目资金补偿事业费的不足,这对科技工作无异于釜底抽薪,怎么保证出高水平的技术成果呢!没有过硬的技术手段又从何而谈依靠技术进步振兴农业呢!
(三)农业科技是应用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
一些农业特有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在经费支持上找不到合适的位置,造成理论研究落后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如对诸如杂交水稻机理等一些关系农业科技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进展缓慢,影响到应用。化肥、农药的创制和应用也缺乏基础理论和自身规律的指导,使用效果与利用率提高进展缓慢。
(四)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很薄弱
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也是很薄弱的,和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如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产生棉铃虫病原菌毒素的遗传因子提取出来,将其混入棉子中,使生长出的棉花对棉铃虫具有抗性,生产投入不需要很高,对其他生物毫无影响,效果很好,可以说是防虫治虫划时代的技术。预计1995年这种棉子将上市。我国尽管也已有些苗头看好的这类技术,但受各种因素限制(首先是资金不足),进展很慢。
(五)农业科技的导向
在农业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和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农业科技只能首先安排公益性“高产”类的课题,而这类技术农民需求量越来越少,虽然生产中需要“优质高效技术”、需要“质量效益”型成果,但没有财力安排,这方面科技的滞后又阻滞了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速度,形成非良性的怪圈。
(六)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
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最大的危机是人才流失,而且流失的基本都是优秀人才,如博士生、研究生和青年骨干,使相当多的学科后继乏人。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不可控制的因素多、作业环境恶劣,其技术研究难度不亚于工业,一个配套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连续努力才能够完成,我国农业生产现在所用的成熟技术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有些甚至是50~60年代完成的,开始工作的时间就更早了。因此,农业科学研究后继乏人的潜在危机更为隐蔽,不易被认识和理解,但是问题一旦暴露,也绝不是像发展农业生产那样,只要增加投入,三年五载局面就能得到一定的转变。后继乏人会从根本上影响农业科技的持续稳定发展,使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会成为无本之木的空谈,最终动摇农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作用。
据中国林科院1982~1992年统计,出国未归人员达98%,中青年骨干科技人员中的66%(256人)外流其他单位。最近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培养农业方面的大学生150万人,而留在农口的只有75万人,对农业教育的投入也变相流失。
(七)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或说应用率)到底是多少?众说纷纭,但转化率低是大家都承认的。对造成转化率低的原因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以下四点基本达成共识:第一,首先从农业科技界自身反省,技术成果本身与生产需求有差距,即供需不吻合(如前第五条);第二,技术本身不成熟或不完善,经费所限,试验重复减少,试验规模缩小,技术成果中试(扩大试验)不够,差不多时就将技术推向市场,应用新技术成功的概率减小,风险增加,采用者减少;第三,技术本身越来越复杂,需要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收益并不一定如愿,新技术的诱惑力不大;第四,技术从研究者到使用者中间的流通载体——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因各种因素,已力不从心,使得科技成果不能充分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共同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
上述问题说到底一是体制,二是投入,二者缺一不可,但首要的还是经费投入问题。面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和科技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农业科技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由于技术从研制到成熟应用周期的限制,对这些问题现在就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对策,否则若干年后必将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 农业科技迫切需要加强或启动的主要工作
(一)高产优质多抗动植物新品种引进和选育
系统地、经常性地引进国外新品种与国内亲本杂交,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动植物新品种,广泛推广应用。
(二)“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地区),以提高农林牧渔综合效益为目标,建立10~20个以科技为先导、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园区),使农民对现代新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能够学、还爱学”,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三)防治沙漠化工程技术和生态农业
开展防沙治沙工程,扼制沙漠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产条件,在现有防沙治沙工程工作基础上,重点开展我国沙漠化潜势分析预测及其对策、现有技术措施的完善与配套、现有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工作,提出切实可行并易于推广应用的适用技术。
研究生态农业结构,种、养、加最佳组合,优化环境的合理布局,社会发展综合因素,在适度范围解决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良性循环与同步发展。
(四)“三北”地区综合节水技术
重点在“三北”地区,研究节水技术和适水种植技术,合理利用一切可用水资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内总体水的利用率及其效益,改善因水限制农业发展的被动局面。
(五)农村机械化新技术
重点研究耕地、整地机械化技术,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育秧、插秧等水稻机械化技术,旱作农机化技术,秸秆粉碎还田农机化技术,化肥深施、节水、节能灌溉等农机化技术,提高我国的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为提高劳动效率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六)农用生物制品
1.生物农药
发掘天然生物农药资源,研究品种与配制和使用技术,努力提高生物农药技术水平,促进无公害食品的发展。
2.生物肥料
研究生物肥料新品种及其施用技术,大力提高生物肥料有效利用率及其功效。制订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更多的有效途径。
3.兽医疫苗
强化动物兽医疫苗研制工作,加速完成法氏囊病基因工程苗等工业性试验,完善配套技术,加速产业化的进程,为我国畜禽集中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七)农产品产地加工技术
研究农产品产地适用加工技术,建立农产品就地加工基地,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以农养农、以农促农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八)饲料添加剂技术
在科技攻关基础上,完善饲料添加剂及其配方和预混技术,建立中国自己的新型饲料工业体系,提高饲料转化效率,进一步节约饲料,为集约化饲养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九)农业生物降解薄膜技术
在现有生物降解农用薄膜小试成果基础上,扩大中试,完成工业化试验研究,发展世界未解决的这一产业化技术体系。
(十)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实用化
1.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研究动植物抗病、抗逆基因转移、优势基因导入,为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提供适用可行的技术成果,加速棉花、水稻等作物抗性基因的导入,培育新品种,减少农药施用量。
2.植物快繁技术
完善组织培养等快繁技术,扩大应用种类,提高技术水平和实用效率,重点突出规模生产技术,完善生产配套措施,加速产业化进程。
3.胚胎移植技术
研究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畜的育种改良,完善现有技术,加快商品化、产业化速度。
(十一)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
研究控制环境及生物工程技术,以资源的高利用率为前提,产生高经济效益的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逐步实现蔬菜、畜禽、水产品全年生产,做到稳定供给,保证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十二)应用基础理论
1.水稻的基因图谱研究
为水稻这个重要的粮食作物的基因转移和不断育出“两高一优”新稻种打好理论基础。
2.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演变机理研究
研究棉铃虫、马铃薯甲虫、虾病病毒等动植物传染性、病毒性、毁灭性、暴发性病虫害发生及其演变规律,为有效防治病虫害提供理论基础。
3.杂种优势利用机理研究
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大豆、棉花、小麦等尚未取得突破,迫切需要解决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材料等问题,为提高单产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4.非豆科根瘤固氮机理研究
研究诱导根瘤在非豆科植物的作用机理及共生固氮理论,为提高农业生产力、节约能源、降低农业投入寻找理论基础。
5.农业资源要素综合利用基础研究
研究农作物对土、肥、水、光、气及其他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理论根据。
(十三)资源调查、保护和病虫害监测预报等基础性工作
调查我国农业、林业、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以及其他珍稀资源收集、登记、观察、记载,保护一批特有资源。
长期稳定进行病虫害、灾情监测,建立国家级定位监测点,累计数据,研究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与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服务。
(十四)农业气象规律探讨研究
在现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开展农业气象规律探讨,研究候、旬、月、季、年预测、预报方法,逐步提高准确率,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气象保证。
四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这些政策包括对农业投入的政策,当然也包括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农业面临“人口持续增长、耕地等资源逐年减少、消费逐年提高”三个“不可逆”的形势下,掌握科技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发展农业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对农业科技稳定和相对比较充足的经费投入,农业科技就不可能有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以依靠科技内涵扩大农业再生产只能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社会发展对农业需求的客观形势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要求,即到200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提高到40%~50%(发达国家一般达到70%~80%)。“九五”期间必须稳定地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才能保证农业和农业科技目标的实现。
农业科技是公益型基础产业的科技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对农业科技工作实行保护政策,在经费投入方面要有相对稳定的保证,并以政府拨款为主。据国家计委预测,“九五”期间农业投资需求规模为1万多亿元,按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投资5.5%计,“九五”的农业科技投资应不少于550亿元;如果“九五”期间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目前的0.18%提高到2000年的0.5%,农业科技投入每年需60亿元左右(按1万亿元投资、投入产出比为1∶6计,累计产出6万亿元),即使达到这一投资强度,也仅是80年代世界对农业投资强度平均水平的1/2。要通过改革建立稳定投资渠道和国家、地方、社会共同投资的良性机制。
(一)增加农村科技财政拨款强度
请国家从1995年起增拨2亿元用于支持上述重大项目研究与示范工作。要逐步提高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所占的比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农业项目的比例从目前5%提高到2000年的20%;要求地方财政农业科技经费逐年增加,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至少在30%以上。
(二)稳定增加国家、地方科技事业费
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外,增长幅度保持在10%左右。
(三)在政策性贷款中建立农业科技科目
为减轻国家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压力,也因投资强度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工作也需要贷款。受比较效益驱动,社会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绝大部分投向投资效益高的产业,用于农业科技的贷款,大部分因无法人担保或因经办银行资金紧张而不能落实。国家应增加农业科技项目的政策性贷款,或支持一笔“拨改贷”的周转金,重点支持开发性和产业化科技项目,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使科技的生产潜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建议在政策性贷款中建立农业科技科目,每年安排5亿~10亿元政策贷款。
(四)在商业贷款中为农业科技产业安排一定数量的贷款
农业科技单位有一些项目适宜形成科技型产业,可以使用一些商业贷款,在落实商业贷款中,由于担保的原因和社会对农业效益的传统看法,很难落实。建议国家从政策上规定商业贷款中应给农业科技一定的支持。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