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农业科学研究人才情况的分析

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业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农业科技现状和农业生产造成潜在危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最大的危机是农业科研后继乏人。农业科学研究总体后继乏人的现状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机,更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不可控制的因素多、作业环境恶劣,其技术研究难度不亚于工业,一个配套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我国农业生产现在所用的成熟技术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有些甚至是50~60年代完成的,开始工作的时间就更早了。因此,农业科学研究后继乏人的潜在危机更为隐蔽,不易被认识和理解,但是问题一旦暴露,也绝不是像发展农业生产那样,只要增加投入,三年五载局面就能得到一定的转变。

1992年农村科技司到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调查了解情况,1993年连续召开了不同规模的数次座谈会,有关部门和农业科学家(含科学院和综合大学生物专业的专家学者)都忧心忡忡地要求我们向中央反映,由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农业科学研究队伍不稳、人员散失、后继乏人的问题再不引起重视,就会从根本上影响农业科技的持续稳定发展,科技兴农会成为无本之木的空谈,最终动摇农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成就虽然举世闻名,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动物蛋白占有量等都不高,只是“温饱”刚解决而已,暂且不宜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原东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明显偏低(如粮食我国人均不足400公斤,原东欧国家一般人均1000公斤)。如果我们认为农业对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掉以轻心,农业生产必然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如果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2000年实现“小康”的进程。

有关部门和专家表示,国家对整个科技队伍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是非常正确的。对农业科研队伍而言,“稳住一头”重点要稳住代表国家级水平的教练队伍和代表学科水平的骨干力量,增加投入,使这部分人安心,并专心于研究工作和培养人才,提高中国农业科技水平,使中国农业走向世界;同时也必须重视提高这部分人的个人待遇,这也是“稳住一头”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放开一片”问题上,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农业科技队伍不是供过于求(我国现有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约100万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1000, 1000个农业人口中只有一个技术人员;目前我国农业类在校大学生,只有农业人口的1/10000,印度是2/10000,而且我国农业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农口工作的比例也不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养了约100万农口大学生,留在农口继续工作的不足50%),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国农业科技人员都是不多的,农业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就更为缺乏。目前农业科技队伍面临的已不仅仅是“青黄不接”的问题了,而是更为严重的“后继乏人”,因而在进行“放开一片”时要避免农业科技人才继续大量“转业”失散。

造成人才大量转业、后继乏人等问题与目前相关政策不配套、农业科技经费奇缺有着密切的联系,说到底还是一个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的问题。“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对此都发表了意见。

农业科学研究后继乏人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 农业科技的投入长期低而不稳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没有投入,农业科技就不可能发展,没有农业科技的稳定发展,科技兴农只能是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目前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其所肩负的任务悬殊太大,全国1990年农业科技总投入仅为7.9亿元(地区以上科技机构总和,包括基建投资),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0.05%,约是农业总产值的0.1%。农业科技与工业科技的投入之比大约为1∶8,在国家几个重要的科技计划中,农业科技每年的投入全部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中小型工程项目投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项目,参加攻关2万多人,19个项目、300多个专题,每个科技人员年均经费2000~3000元,一些生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受科技经费所限,不能安排。尽管如此,农业科技攻关投入是农业科技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农业科技单位的事业费实行包干使用,平均不到4000元,由于工资、物价上涨因素,通常只够发工资,相当一部分单位只够50%~70%的工资开支,基本没有自己安排的经费,一些农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长期没有任务,不得不转业去干非所长的工作,有些长期离开了农口,造成人员流失“转业”。

二 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偏低

据了解,同样的学历和近似的能力,搞农业科技的收入一般比其他行业的收入低30%~60%,许多原在农口工作的科技人员调出后,其收入一般立即提高40%~70%。

就是在农口内部,由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经费少、要求高,没有直接经济收益,与开发产品、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相比,个人的收入太低,工作数年的大学生、研究生一般月收入虽略多于200元,在当前的生活水平下,夫妻俩的收入只能维持一般生活,如果再有一个小孩,要是没有“外援”,生活就较为紧张。由于种种原因,青年人不愿到农口科研单位工作,承担国家任务的科技人员年龄偏高,很多课题没有中青年的科技人员参加,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农业科研的稳定发展。

三 农业科技工作环境的影响

农业科研作业环境艰苦,许多困难是一般同志难以理解的。例如农业区域综合治理和草山、草原治理项目,试验区一般远离公路干线,有的还需要步行数小时才能到工作点,工作点没有通电,晚间点煤油灯工作,50多岁的老专家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干就是两三个月;一对20多岁的夫妻,带着两岁多的孩子,在方圆十几里没有人烟的条件下,为了改变农业生产面貌一干就是数月……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像侯光炯教授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不胜枚举。

四 接纳留学归国人员的条件不足

国家为了吸引在国外留学人员归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厚待遇政策,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执行中,由于资金所限,不能提供足够的试验室、住房和研究课题资助,由于编制所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助手,造成农业科研不能按实际需要接纳人员,不能有效吸引人才,一部分原来学农业的归国人员只能转业。

五 第一线科技人员缺少进修机会

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在国内第一线工作或几年前回国的人员,很难得到必要的进修机会,知识老化,工作条件得不到明显改善,其待遇明显低于新近回国人员。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条件、为所付出的劳动换回得到社会承认的报酬,不得不放弃现从事的工作,准备转业或寻找关系准备出国或再次出国。这部分人员大都是我国农业科技界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离走更加剧了农业科技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和平建设时期为国家作出了一般人不易理解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和搞“两弹”、卫星的专家同样伟大。但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保障。作为政府,要提倡、鼓励这种精神,在工作条件、待遇等方面,无论如何不能使这种差距长期继续下去,否则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政府要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

(199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