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点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发展以人为本、经济理性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持续优化以及政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与要求。
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
一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三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二 经济理性增长是科学发展的路径主线
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理性增长的理论认识基础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是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即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从而探讨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其二是外部性理论,即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从而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与方法。这两方面的认识共同形成了一些促进经济理性增长的方法与手段:一是修正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环境影响通常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经济价值。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宏观经济增长指标并未将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考虑在内,因此,由它所考量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不能保证环境状况良好的增长。考量经济理性增长应该将所发生的任何环境损失都进行价值评估,并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即减去人造资本的折旧和自然资本的存量,从而形成考虑生态环境后的净国民生产总值(净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建立自然资源账户。指采用非货币单位的形式,建立一系列的环境统计报表,反映在一个特定的考察区域里自然资源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显示出环境的不同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从而促使转变忽视生态环境的经济管理方式。三是建立可持续收入指标。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即考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全部的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增加或减少,认为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经济增长才是理性的,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其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GD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四是完善产品价格与投资评估。将资源开采或获取成本同资源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以及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可能成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等三个主要方面纳入产品价格和投资评估,从而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五是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从概念或价值评估的角度,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三种,其中,选择价值就是指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对资源的使用而对资源所表示的支付意愿。非使用价值又称存在价值,是指人类的发展将有可能利用的那部分资源的价值,也包括那些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那部分环境资源的价值,如美丽的风景、濒危物种等。
三 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然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重点包括:一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出发,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人民群众才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创造性社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同时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的主宰,这与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有根本区别;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力量的来源。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长远奋斗目标。因此,要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统一起来,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发挥人的作用,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关系。二是关于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增长和发展目标的进一步研究。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P.斯特里顿等提出“基本需要论”,即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另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B.希金斯等提出“一体化论”,认为在制订发展计划时,必须包括所有的投入,不只是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还有科学研究、教育和营养条件,从而在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中的每一阶段,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质量都可以提高。同时,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承认,早期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应当把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等都包括在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之中。三是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当代人过多地占有和使用了本应属于后代人的财富,特别是自然财富。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在代际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即强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同时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受教育、平等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意
人类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诫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前提。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不懈地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从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以后,有关生态观点与环境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逐渐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全球性重要议题。此后,伴随着美国著名学者芭芭拉·沃德(Barbara Ward)和勒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享誉之作《只有一个地球》,罗马俱乐部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理论界与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成果和重要文件,将生态持续优化作为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亦作为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已得到了人类的公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持续优化的必然要求与本质规定,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减少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科学发展观转变了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持续优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持续优化的理论重点包括:一是系统动力学理论,尤其是运用该理论的系统动力论方法综合支配世界系统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体系。二是生态学的高效原理、和谐原理和自我调节原理。高效原理,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生产。和谐原理,即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睦共生,协同进化。自我调节原理,即系统的演化着眼于其内部各组织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完善和持续性,而非外部的控制或结构的单纯增长。三是人口承载力理论,这一理论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三大发现之一,指地球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由于自身自组织与自我恢复能力存在一个阈值,因此资源与环境在特定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下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数量以及特定数量人口的经济社会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控制在这个限度之内,否则,就会影响或危及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四是人地系统理论,指人类社会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是地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它是由地球系统所产生的,同时又与地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都受到地球系统的影响,地球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地球系统的状态。
五 政治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定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政治发展的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从而推动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政治文明进步的理论重点包括: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一些地方干部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偏差,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同样,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性相偏离。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是改革政绩考核办法,以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作为制度保障。要改变政绩考核指标设计偏重经济发展内容的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并强化考核工作的严肃性,杜绝人治;突出考核重点,改变全能政府的陈旧理念,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为主体,优化指标选择。三是建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制度体制。没有深层次及全面的体制、机制相配套,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会难以保证。健全民主制度,尤其是把政绩的评价问题交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改变社会力量对公共政策影响力弱的现象,充分发挥咨询机构作用,真正建立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决策机制,防止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的发生。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尤其是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