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指标选择依据
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是青海省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战略谋划。但青海省各地发展要素禀赋差异大,发展基础不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是青海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09年10月,省委研究并原则同意《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四个发展”在区域特点上的具体体现。所以“四个发展”战略安排与“四区两带一线”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构筑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总路径。为此,青海科学发展评估体系最直接的构建依据即来源于上述两个方面。
一 依据“四个发展”构建体系总体架构与整体性指标
在青海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深刻理解“四个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是正确落实“四个发展”战略性安排,走出具有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成功之路的重要前提。为此,青海科学发展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与整体性指标选取就是要直接体现并量化诠释“四个发展”的科学内涵、内在联系以及所关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重大关系。青海科学发展评估体系的总体架构正是依据“四个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内在联系,将科学发展指数分解为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四个分指数,依据其各自的内涵与要求量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群,从而实现青海科学发展评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二 依据“四区两带一线”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现指标选取的功能性区域特色
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现阶段青海发展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是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它充分体现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要求,必将对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发挥重大作用。为此,从省内各区域看,科学发展评估体系的指标选取就必须反映出各州、地、市科学发展的不同区域功能与特点,唯有如此,才能客观地评估省内各区域的科学发展进程与水平,所得结论才能得到各区域的认可,才能有助于在未来时期对各州、地、市等区域开展分地区、分项目实时比较评估考评,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各州、地、市党委政府适时调整发展政策,正确引导各类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为扎实推进科学发展提供支撑。
(一)区域划分
综合评估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潜力,必须充分考虑其差异性与相似性。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把青海全省划分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和沿黄河发展带、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简称“四区两带一线”)。
东部地区包括西宁市4区3县,海东地区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尖扎县,共16个县(区),面积3.04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383.4万人,生产总值844.9亿元。
柴达木地区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不含唐古拉山镇)、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和冷湖行委、茫崖行委、大柴旦行委,面积24.22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37万人,生产总值346.1亿元。
环青海湖地区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门源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贵南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面积8.5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51万人,生产总值118.8亿元。
三江源地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6县、果洛藏族自治州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同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河南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面积36.3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78.5万人,生产总值38.7亿元。
沿黄河发展带指黄河干流沿岸区域,涉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玛沁县、达日县、甘德县、久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同德县、贵南县、共和县、贵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县、泽库县、尖扎县、同仁县和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共18个县。
沿湟水发展带指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区域,涉及西宁市4区3县,海东地区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共12个县(区)。
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涉及西宁市4区3县,海东地区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刚察县和海西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大柴旦行委,共18个县(市、区、行委)。
(二)目标任务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期限为2009~2020年。到2015年,基本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框架,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区域特色突出,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把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建成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区和促进全省协调发展的先导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积极承接三江源、环青海湖等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打造中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为全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把柴达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支撑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为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基础原材料支撑。
把环青海湖地区建成全省生态旅游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示范区。打造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旅游景区,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全省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农牧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为东部和柴达木地区提供优质畜产品。打造环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为东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把三江源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全国和省内其他区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和模式,为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种质支撑。加快草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推进全省脱贫致富进程。打造三江源—九寨沟—香格里拉高原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为全省开发探险、登山、科考等高端旅游市场提供支持。
实施轴线开发战略,把“两带一线”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农牧业走廊、新型工业走廊、水电开发走廊、生态旅游走廊和城镇化发展带,成为全省经济、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加快“两带一线”交通、物流、电力、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合作互动机制,加强带线之间、上下游之间、园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产业延伸,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带。加快兰新第二双线、格尔木—库尔勒、格尔木—敦煌铁路及地方支线铁路建设,充分发挥乘数效应,点轴结合,经纬交织,区域联动,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构建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区6园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1区4园为主体,沿湟水发展带1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工业化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构建“三区十带”农业和“三大区域”畜牧业格局,以基本农田为基础,建设东部农业区麦类、豆类、油菜、马铃薯、果蔬产业带,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小麦、蔬菜、沙生植物(沙棘、枸杞等)产业带,环青海湖地区油菜、青稞产业带。稳步发展三江源地区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环青海湖地区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东部农区畜牧业。构建以青藏铁路为主轴,以西宁、格尔木为枢纽,呈放射状、覆盖四区的交通网、物流网、电力网、通信信息网,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型服务业。
——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分布渐趋合理。构建“一轴两群(区)”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以兰青—青藏铁路为主轴,以轴线上的主要城镇为支撑点,推进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以格尔木为重心的柴达木城镇化地区,以结古、大武等州府所在地城镇组成的城镇化格局,加快大通、乐都、贵德城镇化步伐,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城市,成为全省人口和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
——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公共服务覆盖人口规模相匹配,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条件差距逐步缩小。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构建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生态补偿、资源补偿等政策机制基本建立。
青海科学发展评估体系在总体架构下必须充分体现主体功能区发展的科学性与导向性。即依据“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划定位,在全省科学发展整体评估指标群的基础上,突出功能区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全省八个行政区单列的区域科学发展评估指标群。将各州、地、市区域科学发展水平评估指数测算后,纳入到全省总体构架内,从而既保证了全省科学发展评估的整体性,又尊重了各州、地、市区域发展的功能性特色,进而更客观、更公正地评估、引导全省整体以及省域内各区域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