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节日习俗与传统礼仪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华夏礼仪之邦。“生有寿礼,死有葬礼”,各种礼仪在不同的场合形成一系列的程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形成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礼仪文化。随着民族的融合,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礼仪也在不断地相互渗透,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浓墨重彩地写上了辉煌的一笔。
“知书识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需求,礼仪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了古老的文明,曾经的荣誉,未来的辉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去推进礼仪文化的健康发展,再现中华“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盛世风采。
源远流长的节日习俗
春节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也以特有的方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文化魅力。
中国人重视春节有着深厚久远的文化渊源。首先,中国是非常重视伦理纲常的国度,最看重家庭和亲情。春节是亲人团聚、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节日。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呼声中,享受人间温暖。其次,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戚之间,互相拜望,增加了解,加深感情,即使互不相识,或者彼此间有些隔阂,春节见面时都会满面笑容,一句“新年好”、一句“新春愉快”,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构成真诚相处的和谐氛围。最后,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各种古老的民俗,浸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包含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
在民族自信和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中国吸收着西方文化的优点,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春节不只是中国专有的节日,不少国家也仿照中国人的习俗过春节。他们在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的同时,也欢度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和春节等等,中西文化融合在节日喜庆的气氛中,互相交流,共融共存。
一 春节的由来
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是我国的农历年,是最古老又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殷商时期,国君祖乙常为时序节令、天气风云等而苦恼。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荫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发明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用来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之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出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阁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词: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祖乙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农历十月为正月。汉武帝刘彻时,他深感历法太乱,就令大臣编写“太初历”,并规定还归殷商时期的旧制,定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元旦,这种纪念方式沿至清末。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二 新年钟声
为了拍摄2010新年钟声,作者冒着严寒和影友摄影师骑上摩托车,一路直奔国家级名胜景区——方岩山。到了方岩山脚拾阶而上,半个小时到了山顶,胡公祠池豪杰副经理让我们上方岩顶用晚餐。也许是过元旦的缘故,菜做得丰盛,也算是过新年吧!曾记得在1992年春,我率电视台摄制组在方岩山拍摄旅游风光系列片时,在方岩山广慈寺用过几次餐,那清一色菜子油炒菜,什么样的菜都是一个口味。
晚餐后,与影友绕方岩后山转了转,领略方岩山静静的夜光山色。直到晚8点,来自各地的香客,背着大香,挑着全羊、全鹅、猪头及不同的贡品,陆陆续续上了山。11时许,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上了山,市传福锣鼓队在“天门”喜迎来宾,奏起了欢快的迎宾锣鼓,顿时天街热闹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上山拜胡公,讨个吉祥。12时整,早早汇集在胡公大厅的方岩经营公司的职工们手持礼花炮,敲起喜庆锣鼓,现场笑声连成一片,此时,市委徐建华书记、市政府卢跃东市长,首先敲响新年的钟声,清澈飘逸的钟声传遍四面八方。接着徐华水、刘淑芬、陈毅成等领导敲响了新年钟声,上方岩香客们也争着敲响吉祥钟声。
随后,徐建华书记、卢跃东市长为胡公殿点燃了新年香火,又到后殿看望了来自市内外的众多香客,祝福新年快乐、幸福吉祥。
天街灯火辉煌,南岩烟火不夜天。据了解,上方岩的人群中,有来自宁波、奉化、杭州、上海、诸暨、金华、磐安、兰溪等地众多的香客。胡公祠的池副经理说:今年的香客要比往年多几倍,足足有五千多人。求签、求个吉利,成了拜胡公时一句吉祥的口头语。
在2012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新任市委书记张伟亚、市长徐华水率领四套班子领导登上方岩山,敲响了新年的钟声,祝福全市人民新年吉祥,幸福安康!
三 春节习俗
我国人民过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就开始操办年货,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都属于春节范畴。古时无论皇宫还是民间,对于春节都很重视。特别是年三十(除夕)到新年初一更是热闹。深夜11时至凌晨1时(春节时辰子时),家家迎喜神,财神、贵神及上界诸神下凡,在院摆供桌,点香烛,叩拜四方,对天朝礼,谓之迎接神仙,俗称“出天方”,这种信仰习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初一这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的礼仪,在民间又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财神、放鞭炮、玩龙灯、耍狮子、贴福字、贴春联、贴春花、猜灯谜等习俗。此外,还有舞龙、迎龙灯等习俗,预祝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民间春节习俗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如今炎黄子孙把这一中华民族的节日带到了世界各地,春节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节日之一。在新春节日期间,我国各族人民和各地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尽情欢乐,并有各自的习俗,各显风趣。
岁时之事,先要由岁首说起,而岁首之事,则要先由岁前说起。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城镇乡村,一般腊月一到,就开始有年关的气息了,人们开始筹办“迎春”的年货。各地年前的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货店摊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有打上红戳的“年糕”等食品,还有春联、烟花爆竹、大红灯笼、香烛等喜庆用品。年前的市场在一年中商品最为丰富齐全,男女老少都争相购买称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子们,买到鞭炮后往往等不到过年就开始零散着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将到的气氛。
一到年关,永康市下园朱农贸市场的几个大集市就汇集了全市东南西北中的农产品,也吸引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一些客商。整个市场上,农产品应有尽有。赶集之日市市都有数万人,多时有七八万人。最近几年年关集市,作者也曾有意去凑凑热闹,买点年货,像干货摊、水果摊前都是人山人海,都要排队才能轮到。永康市各镇街区也有许多集市,如前仓、石柱、舟山、芝英、古山、桥下、西溪、四路、象珠、唐先、倪宅等,连贯起来永康各地几乎天天都有集市,人民生活天天如同过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在民间有一首唱过年的民谣:
二十三,瓜子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宰猪羊;
二十七,去杀鸡;
二十八,蒸糕发;
二十九,满屋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歌词描绘了人们年终忙碌的情形。
民谣中“二十三,瓜子粘”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和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这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一)放鞭炮
爆竹也称爆仗、鞭炮,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人在春节期间放鞭炮是为了驱鬼祛邪,清代程原升《幼学珠玑·岁时》中有“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之句,爆竹和桃符都是驱鬼祛邪之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如今,我国人民每逢春节都要买来不少鞭炮、礼花,于春节期间燃放,除夕夜更是通宵达旦,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现在的爆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诸如小鞭炮、电光雷、母子雷、射天炮、百头鞭炮、千头鞭炮、万头鞭炮,还有能现变幻之状、喷出种种颜色火焰的“烟花”等等,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使传统民俗更显得生机盎然。
(二)扫尘
民歌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扫尘,古时又称除年,最初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仪式。唐代以后,除尘之风即盛行于全国,后来慢慢演变为年终清洁大扫除,一般选定腊月二十四小年这一天。
而今我国城乡每年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搞一次大扫除,室内屋外,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迎新年。扫尘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
(三)书写春联、贴春联
为了驱邪压灾,求得平安,古时人们把桃符扦在大门旁,驱鬼镇宅。后来人们不仅在桃符上刻神荼、郁垒的名字,还刻灭灾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春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五代时候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自题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应该是我国春联之始。
唐朝时,随着文化的兴盛,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得到推广;到了宋代,新春贴春联,已成为盛行民间的习俗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出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无论是官臣门第,还是耕读之家的平民百姓,新春贴春联都成了年末岁首的头等大事,有的融文学、书法于一体,向人们昭示着主人的志向和生活情趣。沿袭至今,每当新年来临,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每年的寒冬腊月街上都可看到现场挥毫卖春联的临时摊位,在永康城乡一概如此。在永康市华丰中路实验小学对面地段,每年一到年关就有五六十个、多时近百个写春联的临时摊位,这里汇集了永康市民间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书写数万幅春联,既满足了市民的需求,又为自己赚回较为丰厚的过年钱。笔者采访了家住城西虹霓村的村民赵有照,他原先学摄影,2001年参加永康市民俗摄影家协会,进步很快,照片拍得不错;后来到老年大学学书法,书法也写得有模有样。每到年关他就上街摆摊,为市民书写春联,一个多月下来书写近千幅,人虽然辛苦,但有一两万元收入。市新闻媒体采访了他。他说,摆摊既提高了书写水平、促进相互交流,又赚点辛苦钱,可谓“一举两得”。春联用大红纸写,当新年来临之际,千门万户到处是鲜红的春联,显示出一派盎然春色。
(四)贴门神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至今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贴上两个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汉代民间已有在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风俗。据《山海经》载: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画他俩的威武形象,贴于宫门上,称为“门神”。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为了让天下的百姓也能康宁幸福,他把这一宫廷习俗推向民间。时至今日,门神的图像依然是以秦叔宝和尉迟恭为原型。
(五)贴年画和贴窗花
很久以前,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挂着桃符以避邪,后来逐渐变化,至北宋时代衍生出了木刻水印的版画。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图》,画面热闹,洋溢着喜庆氛围。
到了宋代,民间过年贴年画就相当普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的题材也日趋广泛,如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天真可爱的儿童,意味着风调雨顺的花鸟风景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窗花在传统画面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描摹祖国大好山河、表彰古今英雄人物、描绘幸福生活的园地。
(六)吃年饭
在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饭,称“吃年饭”,取一家人团圆之意,又叫“吃年团饭”。吃年饭往往时间很长,过去有些地方一直吃到天亮,以示“越吃越亮堂”、新年财源宽阔之意。吃年饭的习俗在我国各地各民族不尽相同,一般是北方人吃水饺,南方人则吃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年饭菜肴也是各乡各俗,但在永康城乡大致相同,在乡下,尤其是农村杀猪宰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也有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或在大年初一早上吃年饭的。据说过去一些佃户要早早地吃过年饭,因为吃了年饭,就意味着新年开始,债主们就不会催租要债了。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下来,也就形成了民间姓不同吃年饭的时间也不一样的风俗了。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胆大的放大炮,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地焦急等待着……此时的情景,即使到了白头都还能记得。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笔者家位于前仓镇大陈村,那时全村170多户,700多人口。在以农业林业为主业的乡村,我们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总盼着早点过年好穿件新衣服,吃餐好饭,还可以放鞭炮。每到年卅,家家户户都要谢年、吃年夜饭,我家也不例外。母亲准备一些过年菜,父亲上午就用大锅煮肉,锅里放进猪头(猪是秋天宰的,猪头撒上盐悬挂在房梁上)、鹅、鸭、鸡等。整整煮了半天,下午三四点父亲把肉从锅里捞出来,凉在竹米筛上,我和妹妹莲卿、弟弟昌仁围在灶前,父亲一边掰,一边分给我们吃,可想那时有多高兴呀,到了过年总有大块肉吃到嘴里,尽管是猪头肉,也感觉特别好吃。接着在院子里跟着父亲谢年。谢完年一家团圆,吃上丰盛的年夜饭(饭是用煮肉的大锅汤,加上萝卜丝和米)。
(七)除夕见谢年
“谢年”俗称谢佛,是拜谢天地神佛在一年赐福家门、庇佑平安的礼仪。每当除夕来临,各家各户均在自己的家门口或庭院里,用八仙桌设斋,俗称八仙斋。八仙桌上,两边红烛高照,木盆里摆着猪头、鹅、鸡,大碗里供着全鱼,还有年糕、鸡蛋面条、两盘红色的果子、豆腐。十只酒杯,十双筷子,长寿香双对20支,表示四季平安,十全十美。酒壶、茶壶各摆两边,表示斋筵“荤素兼备”。设好斋、净过年,点好灯笼,焚好长香,由家长率领全家老少,穿戴新衣新帽,一起进行火浴后,团聚在八仙桌前,虔诚礼拜,肃敬庄严。首先,家长念唱“谢年歌”:
千也谢,万也谢,千谢万谢年卅夜。
一年高一年,年年过好年,一年又一年,年年赚大钱。
福也来,运也来,年年发大财。
一谢天,风调雨顺太平年。
二谢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好收成。
三谢门官和门神,一家老小保平安。
歌毕,斟酒,再次跪拜,再斟酒,再跪拜,如此三巡。然后,家长焚烧经卷纸钱,孩子们争放爆竹。霎时间,家家户户爆竹连天,全村都沉浸在欢乐气氛之中。鸣炮后,插长香于门口,表示谢天地,于是收斋撤筵,谢年礼毕。接着分别给山神土地、灶君菩萨等处设斋拜谢,此乃谢年之尾声了。谢过年,一家团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也称“年夜饭”。
(八)守岁
“守岁”就是年三十夜通宵不睡,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守岁的传统习俗。
为什么要守岁?民间通常的说法是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的侵害。“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趁着夜色,危害百姓,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凶煞,称做“年关”。人们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点起蜡烛或油灯,躲在屋里吃“年夜饭”,还在吃饭前恭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挤坐在厅堂或床前闲聊壮胆。人们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守岁之夜,家家户户红烛高照,桌上摆满切糖、馓、炒花生、水果糖及各种水果糕点,五花八门,极为丰富。如今,守岁不同了,除了吃之外,还看电视、搓麻将、打扑克,尽情地玩个痛快。
守岁风俗沿袭至今。一部分继续保存,大部分则推陈出新。如今,人们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欢度佳节,辞旧迎新。
(九)方岩山上除夕之夜
2010年除夕之夜,笔者搭乘方岩风景区投资经营公司副总朱北文的车上了趟方岩,亲眼目睹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场面,同时体验了一番雨雪中的香客是如何抱着一个信念,冒着严寒,不远数百里赶到方岩来拜胡公的。时针指向八时多,我们沿着方岩正南门拾阶而上,雨不大,但是撑着雨伞才能拍片。一路上,香客大挑小担的贡品有全羊、全鸡、猪头、水果及大香等。据了解,上方岩香客来自宁波、宁海、乐清、温州、杭州、萧山、诸暨、绍兴、上海以及本市。在胡公殿前后、殿外摆了四百多张四方桌子,桌子上摆满了贡品。尽管天气不好,但除夕夜上方岩香客足足有七八千人之多,许多香客撑着雨伞、穿着塑料衣挡雨雪。从晚上九点一直到凌晨三点多,几千人在雨雪中守着香烛六七个小时,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度,却挡不住人们对胡公的崇拜和赞美之意!许多香客冻得嘴唇发紫,一直坚持……为了维护除夕夜方岩山上的安全,方岩镇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和经营公司数百名职工坚守岗位,全部在山上值勤。
天公不作美,到了凌晨两点多,雨夹雪越下越大,部分香客撤下贡品,撑着伞、穿着雨衣陆续下山。到了天门、“四大金刚”地段,笔者体验了数千人堵塞近半个小时的艰难情景,脚无处落,人与人挤成一团,雨伞无法打开,笔者紧挨经营公司书记池汝雄,半步一挪走了一趟偏道南岩下山,雨夹雪已经将路面冻成冰,非常滑,我们幸运带了独脚架作支撑,在众人手电筒光照下一步一挪,路实在太滑还是摔了两次。不到两百米的山路,竟然走了近半个小时,笔者身上的衣裤和鞋早已湿透了。此时,笔者又重温了当年在电视台工作、几乎天天汗流浃背早出晚归的难忘岁月。感悟到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外地一些香客为了某种信仰,驾着私家车,冒着严寒,行走了数百公里,翻山越岭赶到方岩山。作者采访过几位外地香客。其中有一位来自宁海市的三十多岁姓徐的老板,不管天气如何,他几乎年年除夕都在方岩山度过,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据他说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一位宁波的香客告诉我说,每年除夕夜都要举家七八口齐出动,开着两辆私家车外出,到方岩山上度过除夕已经成了全家来年的一件大事。笔者远在宁波的儿媳与她的几位姐姐、姐夫们几乎每年的除夕夜都在方岩山度过,烧香、求佛、求平安。本市香客也不少,有的扛着大香,有的挑着贡品,登上方岩山顶,这些香客之中,大多是经商做生意的,也有求保平安的,有一些年轻人只为休闲观光。
春节期间,各街巷家家户户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村庄,到处百艺推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邀请戏班剧团演戏。据了解,每逢春节期间,永康城乡邀请戏班演戏足足有二三百场。到了元宵节还有舞狮子、迎龙灯等种种民俗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度新春。
(十)拜年
春节拜年是一种极富人情味道的礼仪习俗。新年开始,人们走亲串友,登门拜年,互敬节日祝贺,联络感情。
拜年的习俗各地并不相同,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广大地区,拜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的说法,即大年初一家族成员依次由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三起,亲友、邻居街坊交相拜年,祝贺新春。
过去一些书香门第拜年还兴赠送“拜年贴”,又称贺年片。在一张长15厘米、宽5厘米的红纸正中写着“恭贺新春”四个字,左下角写“×××鞠躬”,这就叫“拜年贴”。除对至亲长者和上级必须登门拜年外,一般朋友、同事均以互送“贺年片”代替登门拜年。后来这种贺年片可通过邮局寄送,发展成为一种简便省时的好方式。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又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互相道贺。每年年终,永康市市委、政府在永康宾馆举行一次团拜活动,笔者应邀参加过八次。也有些社会团体、企业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
永康城乡“拜年”习俗流传甚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拜年”,从年初二就开始走动,小辈给长辈、晚辈给前辈“拜年”。笔者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在小时候,父亲为了去外婆家“拜年”早早准备了“拜年货”,有炒米粉、金针肉等。年初二一早就出发,走小路翻山越岭,步行七十华里到缙云县壶镇世民坑村“拜年”。因年小,父亲就让笔者坐在小箩筐里,另一头是“拜年货”。从前仓镇大陈村出发经前仓、法莲寺、舟山再到壶镇世民坑外公外婆家,走的全是小路和山道,几乎每次都要七八个小时。到了外公外婆家,长辈们对笔者宠爱有加,送红包、放鞭炮、做好吃的。住上一两天,与邻居们一起玩玩,到了第三天开始返回。父亲又步行二三十华里返回舟山乡道坦村娘姨家住上一个晚上,与表弟表妹们尽尽兴,再返回大陈。拜一次年来回四天。这样,父亲挑着笔者去外公家“拜年”持续了四五年,后来长大一些,笔者就跟在父亲后面。再后来上了初中,不用父亲去了,笔者用小扁担挑着“拜年货”,带着妹妹和弟弟一起去拜年了。20世纪70年代,笔者从部队返回探亲时,外公外婆已经不在了,如今娘舅、娘姨也都不在了,我们去得也少了。
元宵节
春节刚过去,神州大地还到处弥漫着过年的气息,人们余兴尚浓。到了正月十五夜,天边明月升起,地上灯火辉煌,早春的夜晚已是一片温馨的气象。城乡各地张灯结彩,歌舞游乐,做汤圆、放烟花、迎龙灯,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特别珍惜这时的良辰光阴,真可谓“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在周勃、陈平等人协助下铲除诸吕势力后,登基做了皇帝。因为戡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微服私访,到街上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做元宵,又称元夜、元夕。
二 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圆满幸福。
正月十五日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唐朝大将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击退了外来侵略。公元765年,他又领兵打败了吐蕃兵。当时得胜回到长安时已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了。唐代宗李豫想到郭将军屡建大功,可得犒劳一番,决定设宴做点特殊风味的奇异食品来招待,便传旨御膳房照办。
对于“圣旨”奇异食品,厨师们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做呢?后来,有一位老厨师在剥熟鸡蛋时受到启发,把糯米磨成粉,以白糖、红枣、核桃仁拌上香油做馅,用糯米粉包起来煮熟。于是,大伙七手八脚一鼓作气干了个通宵,做了上千个雪白雪白的小圆球。
正月十五这天,郭子仪进宫赴宴。厨师们把蒸煮的圆球端上桌,皇帝一看,碗里一个个圆溜溜的白团团,从未见过,放嘴里一咬,连声赞道:“别有风味,好!好!”又对郭子仪说:“郭将军,这是朕命御膳房特意为你做的奇异食品,请吧!”皇帝边吃边说:“国土完整,百姓家家团圆,安居乐业,所以这东西应该叫‘唐圆’。”皇帝正月十五日吃“唐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民间以后的习俗。因为这种食品是水煮的,而且带汤,后来人们就叫它“汤圆”。
三 猜灯谜
猜灯谜是随着元宵放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游艺活动,即把谜语条贴在灯上面,供大家猜。南宋时就有了猜谜的习俗,到清代制谜猜谜已成为文人墨客的专好,而且品位越来越高。也有人将谜语写在花灯上,借以针砭时弊,讥讽坏人坏事,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四 紫薇园花灯红红火火
虎年新春灯会由永康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灯会主要分为两块:一块在紫薇中路张挂2010盏灯笼,寓意2010年永康市人民生活红红火火;另一块在紫薇园内由20盏花灯组成,这些灯均来自花灯之都——四川自贡。此外,在许多花灯上悬挂着灯谜,人们不仅可以赏灯,还可以猜灯谜。延绵的彩灯美不胜收,“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孔雀拍春”等彩灯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花灯让市民流连忘返。
市文化局党组成员郑杰仁说,从年初一开灯到初五晚上,已经有两万多市民来紫薇园赏灯过节。这么多的灯里,人气最旺的是“群虎闹春”,因为大家都想在虎年里沾点“虎气”。
从二月二十三日(正月初十)开始,灯会还增添二十组有永康特色的方岩派特色花灯。同时,开展猜灯谜等互动活动,为新春佳节增添喜庆的色彩。
五 元宵到龙灯俏
耍龙灯,也称舞龙或龙舞。历史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叙述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龙舞流行于我国许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龙能呼风唤雨、消灾除疫,而我国自古即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许多不同的形式,主要有舞龙、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流行最为广泛。这种龙由竹篾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节数可多可少,有几十节、多者上百节甚至几百节。每节中点燃蜡烛,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一人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六 560桥千米长龙闹元宵
2010年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一条由560桥板凳花灯组成的“巨龙”从唐先镇桐溪村蜿蜒而出,沿着东永二线、唐先镇老街,延绵近千米,壮观的场面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和过路人。
这是永康乡村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龙灯。笔者所在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一行十余人应影友周绍法之邀,见证了这一壮观场面。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龙灯,以前听说三四百桥龙灯已经很长了,今天这条太霸气了!”几名看新鲜的村民说。
夜色中,这条长龙沿着公路,从桐溪迎到大后村。龙灯沿着村道,把祝福送到每户村民家中。
迎龙灯的村民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扛着桥灯,脸上是春日拂面,脚下是步步生风,唢呐吹出喜庆声,烟花在新农村上空绽放。
据了解,桐溪村经过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改善。新年正月初六,新建的文化中心落成,来自唐先镇的各村民俗活动会集在文化中心广场,增添了新年的喜庆气氛。曾担任多届村党支书的村民主任潘双喜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的传统元宵节迎龙灯活动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响应,也得到了村办厂能人的支持。大家纷纷报名,有的企业一家就迎了一百多桥,有的村民一户也迎了二十多桥,一合计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多。
七 上马迎和谐灯
2007年元宵和2011年元宵节,笔者随影友前往西溪镇的上马村见证了上马迎和谐灯。正月十六傍晚正是迎龙灯的日子,时辰一到,只见各户迎龙灯者,火浴净身后,放火炮“出门”,灯衣全红,各家的龙灯出门后,先浩浩荡荡走“上殿”(本保殿)。300桥龙灯会集广场。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龙灯在广场上“盘龙”(团灯),“盘龙”是迎龙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龙场面、也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的时刻。在广场上,“单旋”、“双旋”、折经摺等一招一式让人眼花缭乱。三百多米长的龙灯蜿蜒缠绕,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喜庆之夜,全村男女老少,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团灯后,迎灯队伍又沿溪巡游于上马至百念秤、义门到棠溪的溪边,时而又在百念秤、义门的广场上飞舞。龙灯返回上马村,每到一处村民们都以鞭炮相迎,沿村中路飞舞,最后龙灯落脚八份厅的大厅、后厅、前厅和部分村民的住处,村民们纷纷揣上板凳上戏台观灯。一条长达300多米的巨龙,在锣鼓炮声中游进了“八份厅”剪和谷。大厅内有四根柱子,两边还隔了间,方圆不过三百平方米,巨龙在厅内旋转,而且要绕过每根柱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置信。然而巨龙非常温顺地按照舞灯者的意图在大厅内旋转,听不到半句的争吵埋怨声。一条300多米的长龙需要五六百人参与,配合得如此之好,在其他乡村少见。据了解,上马村每年都有龙灯闹元宵。谁家喜得贵子谁家出灯,龙灯由老年协会操办,上马村二委村干部带头,参与其中。上马龙灯迎得平安和谐,许多城里市民也前来观看。
八 太平新村“巨龙”盘旋“太平湖”
元宵节,一条“巨龙”早就盘卧在太平湖尾的操场上。午时,龙灯先进本保殿,时而向内,时而向外,龙头龙尾配合默契,附近的村民纷纷登上楼顶观灯,尤其是来自金华、丽水、东阳、武义、缙云等地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操起“长枪短炮”,拍了个过瘾。早上八点出发,长龙前往太平村及吕氏宗祠,在宗祠转了一圈。按照一比二的比例,太平村有近千人参加迎龙灯活动。村民主任吕泽亮告诉笔者,太平新村环境优美,背靠东屏山,面对太平湖。该村要发扬自身优势,除一年一度闹元宵迎龙灯活动外,还要举办“赏荷花、采莲子”等民俗文艺表演活动,并逐步走与开发旅游相结合的路子。
九 大型踩街活动乐翻永康城
大地春,永康美,金狮闹佳节。千树花,万户灯,快乐在今宵。
正月十八(2月20日)傍晚,一场规模浩大、盛况空前的踩街活动在永康城街巷隆重上演。
无论是摆擂的大狮子,还是“九狮图”里的小狮子,一只只金狮、银狮或摇头眨眼或上蹿下跳,真是生龙活虎,夺人眼球。十八蝴蝶和十八蚌壳的扮相生动飘逸,舞姿优美动人,观后令人身心愉悦,流连忘返。
瞧,由周塘村妇女们迎的六十盏荷花灯徐徐走来,或晶莹剔透,或五彩斑斓,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等春意浓”。
118桥桥灯连成一条长龙,清一色的娘子军,无论年逾花甲还是正值年少,均极尽所能,令一条蜿蜒巨龙不断凌空而起,恰如蛟龙出海,气势如虹。
最可爱的还数台阁上的娃娃们,“还珠格格”、“封神榜”、“梁山伯祝英台”、“八仙过海”……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令人忍俊不禁,开怀畅笑。
游行队伍经过了飞凤路、华丰路、胜利街、紫薇路、松石路等处,并在世纪广场、体育馆等地进行了现场表演。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看热闹的市民都伸长脖子观看或掏出手机拍下难忘的瞬间。笔者至少有十来年没看过这样热闹的迎灯表演,实在太精彩了!市民们纷纷跟随游行方阵,连呼过瘾。据了解,此次“闹元宵庆三八”大型活动由西城街道周塘经济合作社主办,群升步阳集团协办。队伍共有七百多位演员,由九个方阵组成,包括舞狮、花灯、十八蝴蝶、十八蚌壳、台阁、腰鼓、布龙、桥灯等,真可谓是永康民俗表演的大集结。
十 五星社区闹元宵大展民俗文化
2012年正月十二日晚,在永康城区上演了一场大型踩街秀。在本年城区的迎灯活动中,其规模最大,花灯数量最多,带来这场民俗饕餮盛宴的,正是城西新区五星社区。
城西新区五星社区是永康市首个农村社区,由前山头村、小东陈村、桐塘头村、王慈溪村、楼塘村5个行政村组建而成,共有常住人口2800余人。
此次踩街活动共分“锣鼓喧天”、“马到成功”、“富贵呈祥”、“龙吟狮舞”四个方阵,共斥资三百万元,参与人员都是社区村民,总人数达上千人。下午五时左右,踩街队伍从永二中大院正式出发,在城区各主要道路绕上一圈,最后回到五星社区。
瞧,高大炫目的彩车来啦!彩车上方的城市模型是五星社区居住中心的规划远景。彩车设计以金色为主色调,寓意社区的明天将收获新希望。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锣鼓喧天”方阵中,鼓手皆为清一色娘子军,彩车上打头炮的,就是三位年轻漂亮的“80后”美眉,她们看上去柔柔弱弱,敲起大鼓却劲头十足。
“好大的纸马啊!”这时不少市民突然高呼起来,50匹高大威武的骏马昂首而来。相传在几百年前,五星社区下辖的王慈溪村、桐塘头村和楼塘村三个村连建了三座宝殿,殿里供奉的神像都是胡公,当时纸马就是为了孝敬胡公的。每年春分,三个村都会依次轮流举行迎纸马活动,延续至今成了传统春节文化活动。
最受孩子和女士们青睐的花灯队伍来啦!这队伍由12对栩栩如生的12生肖和26盏造型美观的牡丹花灯组成。
2011年就开始准备,队伍有一公里长,五星社区此次大型踩街活动,可谓城市民间活动的一大盛典。据了解,为搞好此次活动,社区在2011年7月份就组织几位熟知传统民间文化的老人开始筹备,几个方阵的用具,如龙头、狮子、纸马等都由几位老师亲手设计。
社区五个村的干部群众更是热情高涨,积极配合。他们纷纷出谋划策,放下自家活计,勤学苦练,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年逾六旬的老人。
比如舞狮方阵中,狮子的灵动全凭师傅拉动手中的绳子。王庭祥师傅是王慈溪村人,已70多岁,虽然头发花白,舞起狮来,则是精神抖擞,身手灵活多变,毫不逊于小伙子。“不累,不累,我是越舞越带劲啦!”“太好看、太漂亮啦!我要一直跟着他们!”在大司巷小学就读的徐翊铭小朋友在家人带领下,正一蹦一跳地跟在队伍后面,已经走了好几里路,开心极了。
“晚上有个豪华灯会,大家去看看!”2日下午,得知消息后,凤凰公益志愿者永康站的许多网友自发组织起来,相约一起前往观看。
“我们都是带孩子去的,不仅可以图个热闹,还能让他们直观地领略到永康的民俗文化。”
踩街活动中,一阵阵鞭炮响起,礼花不断升起,绚丽的灯火和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升腾了簇簇似乎永不熄灭的火花,着实把永城大地打扮得多彩多姿,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据统计,当晚有数万市民观看了此次踩街活动。
十一 大陈布龙庆新貌
前仓镇大陈村经过“三清四改”和村庄整治,如今是“村新、人新、村貌新”,村里处处是亮点。过去由男人们上阵的板桥灯,2012年的元宵节改由村委李淑芳和妇女主任应仙球带领下的清一色的娘子军——由50名妇女组成的妇女舞龙队。村里投资近万元,从新店李志汝处购进两条四十米长的布龙,并为每名队员配发一套演出服。这一天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舞龙队出发了,年长者为70岁的舒月娥。从正月十二至十四三天时间里,这支浩浩荡荡的娘子军舞龙队分别去了盘龙谷、后垅自然村、林场和朱坑口水厂等地,每天都要行走20华里路,送去新年的祝福与吉祥。这支队伍的两条彩色布龙队,统一身穿喜庆的红装,撑着灯在大街小巷中来回穿梭,她们还到朱坑口企业门口,点龙头讨利市,所到之处锣鼓鞭炮齐鸣,为新春讨个好彩头。正在忙碌着的妇女主任应仙球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今年迎龙灯是村二委两年前就下了决心要闹一下的,所以大家都很起劲。
应仙球还说:“这两年村里喜事多多,如今村里大街小巷有平坦的水泥路,迎龙灯方便多了。迎龙灯是一个传统习俗,妇女们这么积极参与,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希望新年身体健康,同时祝福大陈村新年有新发展。”
十二 后浅水灯
2012年3月6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而这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种巧合每隔十九年才有。
后浅水灯历史悠久,据传说有数百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失传多年。后浅村于1992年恢复这一古老奇观后,先后组织了五次放灯活动。2012年的水灯档次高,充分展示了后浅的文化底蕴与健康向上精神。
水灯节共有300多盏水灯,300多个品种,自家设计自家安装投放,原则是每户农家必须出灯一盏,多者不限。
天虽下着雨,但溪两岸站满了观众。在放水灯上游投放点,只见投放维护人员冒着寒冷,泡着齐腰深的水指挥各户按顺序投放。在一百米长的溪流两岸有不少拿着竹竿维护水灯安全的工作人员。笔者从上游一直拍到下游。人们撑着伞冒雨赏灯,从晚上七点开始到九点结束,历时两个小时。“要不是下雨,计划再放一次。”村支书说。在投放过程中,溪中桥台上广播喇叭,主办方对下雨给赏灯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表现歉意。后浅村的人热情好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浅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后浅村计划明年在杭州投放水灯,打响这一品牌。
据了解,后浅水灯已被列入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三 水上舞台
紫薇园内水上舞台成了永康市民俗文化表演的大舞台,每逢元宵节、七夕、重阳节等重要的民间节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都要组织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这吸引了周围的众多市民。在2010年元宵晚会上,水上舞台演出了十五个文艺节目,有临溪武校的“舞狮”、蒲公英舞蹈坊“虎娃闹春”、文化馆“牧民新歌”、象珠官川闹元宵“龙腾虎跃”、汤慧华越剧“金玉良缘”、王莹莹舞蹈“吉祥如意”等。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7月份在水上舞台举行了婺剧《花抬头》等文艺表演。水上舞台作为传播传统文化、弘扬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场所,每次演出都会吸引上千观众。
清明
清明,在我国含有双层含义,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就已经流行,古时很重视这个节气,先辈们留下了很多清明习俗。
一 插柳栽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在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清,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栽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栽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是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能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栽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以清明、七月半为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栽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能,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就是鬼节,值此柳枝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3月12日,国家定为植树节,绿化祖国、造福人民,已成为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在永康每年的植树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带领机关干部参加植树活动,林业部门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指导全市的绿化造林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前些年全市农村开展的“三清四改”和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把绿化造林美化乡村当做一项重要指标。新农村变得山更青、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二 清明祭祖扫墓
近些年来,笔者有意分别在清明前参加了规模较大的后吴村吴氏祭祖活动和吕氏宗祠的祭祖活动,在2010年还目睹了象珠镇雅吕村和前仓镇大陈村陈氏清明祭祖扫墓活动。
3月22日是一个寒冷的阴天,笔者为了参加大陈太祖的祭祖活动,早早起床让小弟朝成送至大陈,在胞弟昌仁家吃过早饭去了大陈宗祠。不一会儿工夫陈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武义县少妃村、缙云县兆岸村、本市的石柱镇麻车头村和姚山村,足足有一百多人,在刚修好的水泥操场停了二十多辆小轿车。大陈本村的也陆续来了,九时许,掌管开路的鸣炮手点响了炮。两位吹乐高手,吹响了欢快的唢呐,一支二百多人的祭祖扫墓队伍浩浩荡荡从“宗祠”前起步,经过溪沿水泥路穿过上桥头直奔位于山脚的塘头村太祖陈旺公墓。到达时已有许许多多族亲祭祖者在祭祖。在热闹声中,陈文有向参加祭祖者介绍了陈旺公族谱:“至今已是三十八代子孙,大陈本村的太祖是第五代……”这两座墓相隔不到二百米,大家先后去祭祖。
约十一时许返回宗祠后,村老年协会在大厅里摆了20桌较为丰盛的午餐款待来自四方的陈氏宗亲。据了解,这些宗亲所在村均由村支书和村民主任或者老年协会会长带队,可见对祭祖的重视。晚上,村里参加祭祖的本村宗亲聚餐。
雅吕村,仰平始祖十二富君祭,总太公(太祖已故840年)8岁移居山上、山中及山下,发展成如今的吕氏村庄,如今其坟基仍在山上。村里投资3万元修了凉亭坟,并为此成立了仰平基金会来操办祭祖一事,具体由基金会成员吕金崇(77岁)操办。每年参加祭祖的包括浦江、义乌、东阳、长畈、深塘及市内吕氏乡村230多人。祖坟离村庄约3华里,在300多米高的仰平山上,由吕金崇讲祖宗的历史典故,89岁的吕连起同时宣讲。每年参加祭祖的多则七八百人,少则五六百人,时间安排在清明前十天的星期天,男女老少都可参加。那日,笔者与影友早早骑上车,经过一个多小时赶到雅吕,急急忙忙追赶祭祖队伍,终于赶到队伍前头。九时许开始了祭祖,九点半下了山,村里还为参加祭祖的宗亲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程序一般为:奏乐、主祭人就位,执事人各行其是,众人肃立、行三鞠躬,主祭人跪下上香三次,众人下跪,主祭人念祭文,焚香、鸣炮奏乐,整个祭祖仪式大约二十分钟。
三 陈氏祭祖——兆岸印象
农历二月二十三日,大陈陈氏宗亲早早集合在陈氏宗祠前汇合,由老年协会安排大巴车,因为要去缙云县兆岸村陈氏始祖坟扫墓,笔者也搭乘村民主任陈泽胜的专车一同前往。兆岸村离县城东南角约十华里,在一个半丘陵的山区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陈氏始祖的祖墓就坐落在离村约三华里的水库后,这里可称得上风景这边独好。上午八时许,我们与兆岸村的宗亲二百余人,浩浩荡荡向祖墓进发,经半个小时陆陆续续到了水库边。随行的孩子们更是兴奋有加。在祭祖人群中,既有八十高龄的老翁,也有六七岁的儿童。孩子们趁此星期天一是踏青、二是接受传统再教育。到了祖墓后,标青、点香、摆供品、烧香纸,祝愿始祖九泉下平平安安、生活富足,保佑后人健康长寿、事事如意。返回兆岸后,参观兆岸的会堂和宗祠,颇受启发,一致称赞他们的宗祠保存得好、修缮得好,值得大陈族亲学习。
十时许,在兆岸村党支部书记主持下,举行了简短的祭祖仪式。大陈宗亲代表,村支书陈子毅、村民主任陈泽胜应邀参祭。主持人一行带领参祭宗亲一拜、二拜、三拜,到一敬、二敬、三敬,读祭文、礼毕后,兆岸宗亲在陈氏宗祠摆起了二百多桌丰盛的午宴,热情款待大陈宗亲和当地宗亲。兆岸村还为大陈宗亲去游览仙都风景区免了门票。宗亲相聚格外亲,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愿这种和谐中华的风气越来越浓。
在吴氏祭祖和吕氏宗祠祭祖仪式上安排有文艺表演节目,热闹非凡,吸引了市内外数百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及众多周边的群众前来观看。
四 祖坟寄托哀思
前仓镇大陈村是笔者小时成长的地方。农民出身的父陈群柳、母胡彩菊含辛茹苦抚养兄弟姐妹四人。1959年笔者参了军,后转业新疆工作,80年代父母相继去世,多亏胞弟昌仁夫妇守候在他们身边,笔者因未能为父母送终而深感内疚。80年代末笔者从新疆调回永康电视台工作后,兄弟们商量,要把父母遗骨重新安葬,建一座永久性坟墓,以寄托我们的哀思。1994年秋,笔者兄弟姐妹四人将父母从岩塘山迁回历山脚下的黄沙潭,建了座永久性的坟墓,并在墓周围栽了绿化树和水果树。将爷爷奶奶的坟也立上了碑,以便后代清明扫墓。从此,笔者兄弟姐妹在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给爷爷奶奶、父母的墓地扫墓。如今,墓地已是绿树成荫,如同花果山,前面是一口小池塘,背靠历山,左右山脉连,风光无限好,难怪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块宝地。笔者也曾对小弟开玩笑说:百年后,我们也来陪伴父母。如今,大陈经过“三清四改、村庄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大陈至后垅的水泥路面也即将修建。每当笔者返回大陈时,也常去看看他们,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大陈变美了,大陈成了永康市的美丽乡村!村民生活变好了,社会越来越进步了。”
五 踏青
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春色,春山春水,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旅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据宋朝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天,城中女士金翠玻璃,摩肩接踵,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人们邀集好友,或成群结队举家出动,或扶老携幼远足郊外,游戏田间,投向大自然。宋代踏青之风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城百姓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宋代诗人张先在《玉楼春》中这样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欧阳修在《阮郎归》中有“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之句,这些都是文人墨客在春游踏青时留下的名诗丽章。
近二十年来,在春暖花开时节,笔者也应朋友之邀先后去了绍兴、宁波、桃花岛、景宁、西塘、新昌、嵊县、仙居、湖州、丽水、遂昌、云和、缙云等地采风欣赏大自然。前些年每逢清明,笔者与妻子也常去后仁、后吴祖先墓地扫墓、踏青,放飞心情。
六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尤其是儿童最爱玩的游戏,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此时,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合放风筝。春秋时期,有位公输班,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据说公输班曾坐着木鸢窥察过宋国的城市。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把项羽的楚军包围在垓下。韩信为瓦解楚军,令人制作了一只大风筝,找了一个瘦小的人,坐风筝到楚营上空,弹奏起楚曲,凄凉的歌声引起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这就是历史上的“悲歌散楚”。有部将割据称王,反抗刘邦,韩信趁机反汉,也曾放出风筝测量到汉宫的距离,企图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宫中。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有云,“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风筝最初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从此流传下来。这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和娱乐品,历来受到文学家的青睐。《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我国的风筝品种较多,有的风筝还装有灯彩,夜里如同红星闪耀,妙趣横生。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不想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带了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说:“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人放风筝是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都写在纸上,让它随风飞上天,让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放风筝传到今天,这层意思已经淡化,变成了一种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年清明,在山东潍坊举行国际风筝节。
在永康城里,一进农历二月,春暖花开季节,在永康江两岸、五金广场、丽州广场、体育馆等地到处可见卖风筝的商家和玩风筝的男男女女。如今,时代不同了,放风筝纯属一种娱乐,放松心情,也是赏春、游春的活动之一。
七 话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食品。过去人们制作青团,先用麦青捣烂取汁,以水化石灰搅拌,等沉淀后取用上层青汁,再与糯米粉调拌成粉团。这种制青团的方法,多数在手工作坊里采用。民间尤其是浙江一带地区,既不用麦青,也不用石灰,而是用一种黄花艾,将其在石臼中捣烂,直接和糯米粉制作成青团。黄花艾,又叫清明菜、老鼠草,味干、性平、无毒,有香味,糯性,含大量胡萝卜素,有祛痰、镇咳的作用,对非感染溃疡疗效很好。黄花艾制作的青团,滑润香甜,论食论序,均为上品。
青团的历史已有八十年之多。时至今日,每到清明,百姓买青团、吃青团已成为习俗。
这些习俗和活动,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内容。清明自宋代以后,就成了和元宵、中秋等佳节同等重要的节令,有一句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的俗话,形容清明节的热闹,同元宵灯市一样。宋代文学家苏轼有句著名的诗“人生看得几清明”,可见人们对清明节何等重视。
在华丰菜场西边农工商超市门外,有一对做水果生意的中年夫妇,八字祥人,男的叫陈道容,50岁,女的叫柳锈林,48岁,他们不怕辛苦,用水果生意赚来的钱,培养三个孩子上了大学。他们夫妇俩,心灵手巧,一过元宵就歇下水果生意做起青团,生意十分红火,各式青团应有尽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像他们这样从棠溪、永祥、柏岩、中山等山沟里走出来的人,从事不同的行业,有的买了房有的买了车,生活比一些城里人还富裕。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午”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国各地重视。
农历五月是天灾人祸的频发季节,在古代最不受人们欢迎。因为五月期间,黄河、长江流域都是汛期,常有水灾发生;雨水多,湿度大,细菌病毒繁殖快,流行病症多。但是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罗江,之后人们在每年的这一天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祭奠他,划龙舟纪念他。把端午节和纪念屈原联系起来,慢慢地人们改变了对五月的看法。到了唐朝,端午被正式定为大节。每年端午节,我国各地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插艾叶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
一 赛龙舟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舟是用木雕的有龙头龙尾的小船。每逢端午,将木雕的龙头安置在船首,龙尾安置在船尾,船就变成了龙舟。
北宋政治家,诗人余靖《端午日寄酒蔗回都官》的诗中有一句是“龙舟争快楚江边,吊屈谁知特怆神”,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了赛龙舟、吊屈原的习俗,相沿至今,长久不衰。
新中国成立前,各地赛龙舟的方式多有不同。如长江中下游一带,江河湖泊边的村镇,赛龙舟一般分红、白、蓝、黄四队,组织者定一个终点,谁先到,谁就是胜利者。竞赛时各条龙舟均听鼓下桡,舟行似箭,两岸观众摇旗呐喊,燃放鞭炮助威,声震云霄,十分热闹。胜利者,观众纷纷敬酒,挂红、放鞭炮表示祝贺。
2009年五月,在太平水库西侧,由唐先镇太平新村举办的宣莲采摘文化旅游节上,举行了永康历史上较为隆重、规模宏大的赛龙舟活动。据太平新村村民主任吕泽亮介绍,参加这次赛龙舟活动的共有八条龙舟,他们之中,有村里统一组织的,也有企业出资筹办的,在竞赛中,还安排捕鱼、抢水鸭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太平水库的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在九月九重阳节时,龙山镇太平村趁着“哈尔斯”杯全国摄影大赛之机,也推出了赛龙舟等文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他们用“长枪短炮”记录下了壮观的瞬间。
新中国成立后,龙舟竞渡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我国已成为全国性的节目。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从那时起,全国性龙舟竞赛连年举行。近几年,龙舟竞渡活动日渐兴起,其中日本、新加坡还举办过多次国际龙舟赛。参加这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或许赛龙舟这项赛事在若干年后也会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体育大赛。
二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民间长久盛行的习俗。
粽子的由来有个神话:相传在汉朝时,汨罗人何俊在江边行走,忽见屈原迎面而来,面黄肌瘦,愁眉苦脸。何俊问屈原:“三闾大夫!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呢?”屈原回答道:“你们祭我,投入江中的米饭、菜肴都给蛟龙吃了,我无法吃到,所以饿成这个样子。以后饭菜可用芦竹叶包裹,灯芯草捆紧,蛟龙就不敢吃了。”后来,人们就据此做成了粽子。唐明皇曾有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之句,可见在1300多年前我国端午节吃粽子之风就已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逐渐花样翻新,有裹肉的荤粽,也有不裹任何东西的凉粽,还有用八宝饭包的八宝粽;形状有三角锥形、四角枕头形、斧头形、尖脚形等等。
三 挂菖蒲、艾叶
端午节挂上菖蒲、艾叶起于唐朝末年。传说公元874年,黄巢随王仙芝起义,第三年,黄巢带领一队人马进入江西。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村庄,到处都找不到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有一个老婆婆见黄巢并不是见人就杀的恶魔,反而非常仁义善良,就告诉他村子中地保把粮食都藏在房子下面的地窖里,黄巢立即命令将士们照老婆婆说的去挖。结果挖到了大批粮食,解决了部队吃的问题。不几天,黄巢的队伍就要离开,临走时,黄巢告别老婆婆,并对老婆婆说:明年我们起义军要打到长安去,在端午节前后,经过这里,您到时采些新鲜的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我的部队见了,就知道您家是好人,不会伤害您老人家的。到第二年端午,老婆婆照黄巢的话要全村人都在门上挂上菖蒲和艾叶,果真黄巢的起义军路过这个村子,秋毫无犯,全村平安。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到处传遍了。
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千家万户的门窗上都挂着菖蒲和艾叶,这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驱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的“艾绒”可供灸法治病。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叶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四 佩香囊、包粽子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实际则是用于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艾等,外面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主要颜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2010年端午节,国家规定放一天假加上周末连休三天,人们以不同方式来过端午节。在城里的新中国成立桥头、广场公园以及华丰菜场东西角,一早一晚也热闹起来,卖香包的、卖菖蒲的、卖雄黄的比比皆是。永康人就这么精明,每逢庆节都会抓住商机赚钱;消费者也不含糊,该出手时就出手。端午前日,笔者回老家大陈看了一下,一是拍点裹粽子的照片;二是大陈正在进行村庄整治,村二委极为重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里水泥路已铺得差不多了,这样一件民心工程,使大陈发生了巨变。笔者在拍张家塘安装电灯时,住在塘沿宅院的一户人家正在包粽子,一问是云方家,是他妻子和儿媳妇在包。不到一个小时,一锅近百只粽子包好了。接着我又去了伟达家,他妻子也正在包粽子,厨房有锅灶,住在老屋,显然是拍照片的理想环境。据了解,四方集团公司工会还举办了包粽子比赛,38人参加,最后是71岁的夏苏金大妈以五分钟包了10只粽子的成绩取得了第一名。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欢度端午节。
七 夕
一 牛郎织女传说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七月七日,谓‘七夕节’。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夏日清朗静谧的夜晚,仰望天空,繁星闪烁,天上有一条白茫茫的带子横贯南北,像是天上的一条银河。织女星在天河的东边,发出青色的光辉。她的旁边紧挨着四个小星,恰似一台织布机。在天河西边和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另一颗发光的亮星,就是牛郎星。他的前后有两颗小星。正好构成一副担子,象征着牛郎担着两个孩子。
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由这几颗星衍化而来的。在我国三千年前的《诗经》里,已有了牛郎和织女的记载。
《诗经·小雅·大东》里有这样的诗章: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另有诗里说:“遥瞻太空银河宽广,水如明镜如泛波光。织女星座相互支撑,七次更移终日繁忙。虽然来回移动奔忙,难以织出华丽花样。看那牵牛灿烂发光,却也不能驾驭车辆”。这一首歌谣,是古代劳苦大众借着牛郎织女来抒发自己的愁绪怨嗟的。远在古代,人们的朴素心灵之中,已经把深夜看到的星象,通过幻想而予以人性化了。到了汉代逐渐形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轮廓。《古诗十九首》中写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凄婉的歌声,对后世牛郎织女故事的创造,显然是有着启发作用的。后来,故事内容日益丰富。到了六朝时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比较完整了。传到后世,文人将其改为夫妻或情人相会的典故,口口相传,你添我补,逐渐定型,最后被搬上舞台和拍成电影。
牛郎织女神话深入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给了大家。所以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都要举行乞巧活动。少女少妇们往往结伙祭拜牛郎织女星。她们用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做贡品,还有化妆用的花粉。这种仪式叫“贺双星”。焚香礼拜以后,把所供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撒到房顶上献给织女,余下的自己用。妇女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乞巧节”。
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摆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初见端倪,在唐时,也不例外。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
二 相亲节
在2010年8月22日,由共青团永康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永康市第二届相亲节上,200多名女青年,相聚在前仓镇后吴村吴氏宗祠,摆起了比武相亲的大舞台。在开幕式上村民主任吴雄伟激情致辞,后吴的民间表演团体,表演了“十八蝴蝶”、“蚌壳舞”。200多名青年男女被安排在25户农家中用餐,并参观了后吴古建筑。这届相亲节,主办方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附:
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节日
——第二届相亲文化节纪实
一把把红色的太阳伞会聚成青春的海洋,一个个女孩子都打扮得花朵般漂亮,一个个小孩露出灿烂的笑容,烈日骄阳更点燃了年轻人火热的心情。作为此次相亲文化节的第一站,前仓镇后吴村8月22日张灯结彩,村民们早早就守候在村口,等待年轻人的到来,当200多名年轻人乘坐的大巴车开进后吴时,村里仿佛吹进了青春的气息。
今天忙是忙了点,但是很开心,感觉像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回家一样。临近午饭时间,村民章连娇家里果然迎来了10多名年轻人。为了迎接这些年轻人,章阿姨早上五点就忙开了,从自家养鱼塘里捉了一条大鲤鱼,到集市上买了一只鸡,还把从庐山带回来的笋干也拿出来,精心为年轻人做了一顿可口的家常菜。
吴秋维和姚月贞姑嫂俩一大早就赶到前仓镇去置办饮食,把菜弄好了,因为他们这一天要招待两个组的20多名大姑娘和小伙子。村里本来安排让年轻人自己做饭,但吴秋维怕姑娘们没烧过菜,就做了几个。吴维秋看着满头大汗的小周动手炒丝瓜,觉得这小伙子不错。
在后吴村大祠堂里,武当、青城等门派旌旗林立,这里摆起了一个比武招亲的大舞台。年轻人的加油口号都比较特别,“我要还俗,我要相亲,相亲有理,谁与争锋”……很久没有玩得这么“野”了。开始有点拘谨,后来大家都放开了。姑娘小陈说她自己的肚子都笑痛好几次了。这么一聚,以后没准会处出几对朋友来。
从8月22日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17日的第二届相亲文化节为永康的年轻人提供了缤纷多彩的活动舞台,如后吴交友会、浪漫电影吧、玫瑰助学行、情歌PK、风尚音乐会等等,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节会。
第三届相亲文化节,恰好是“七夕节”前后,正是古代与现代相亲文化的传承和巧合吧。
中秋
“中秋”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时值秋分前后,昼夜时间各半,秋高气爽。这时,月亮在正东,恰好受到正面日光的直射,从地球看,月亮显得格外皎洁,故有“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说法。
相传,古代帝王每年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都要祭祀月亮,祈祷丰收。据《魏书》记载,皇帝“秋分祭月于西郊,用白羊一”。后来发展到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在中秋这一天,合家团聚,庆祝丰收。这样,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中秋佳节。
一 赏月吟诗
中秋这天,家家户户摆上酒菜、月饼,合家团坐,观赏月华,倾诉家常。古时不少诗人共赏明月,咏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如宋代诗人苏轼写有以咏月为主题的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祝福。又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在1943年中秋节赏月时即兴写下了慷慨激昂的七绝诗:
年年戎马又西风,变化沧桑指顾中;
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
有关中秋的名句还有很多。
二 品尝月饼
月饼,就是形如月亮的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在家制作的,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现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致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表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所盼丰收、幸福,都成为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此外,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秋这天还要举行迎神赛会祭拜月亮等活动。除吃月饼之外,还吃芋头(路头的谐音),取来年有好运之意。
重阳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相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它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九月初九,正值中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望、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花以陶冶情操,或登高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九月,严寒的冬天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就演变成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佳节这一天的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一 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糕耙、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上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个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
二 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节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三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是一年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说赏菊及饮菊花酒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习俗尤为盛行,且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被增添了新的内涵。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届时,各地都组织老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体魄,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
在永康城乡各镇区街道以及有特色的乡村都要举行各类民间文艺活动和登山活动。如西溪镇棠溪举办登黄缭山比赛,唐先镇和中山镇举办登五指岩比赛,既陶冶情操又丰富了民间体育活动。一些企业伸出温暖之援手,向所在村老年协会及老人们赠送日常生活用品或发红包,已形成全市尊老敬老的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