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文献计量学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从20世纪建立以来,有了很大发展,在图书馆管理、科研管理与评价、情报研究、科学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献”的概念被扩展,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成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网络计量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1922年,休姆(E. W. Hulme)提出“统计书目学”(Statistical Bibliography)一词,认为它是通过简单的文献计数并用常规统计方法揭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定量研究手段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5页。。1948年,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 R. Ranganathan)提出了图书馆计量学(Librametrics)的概念。但是这些名词都没有普及,直到1969年,普理查德(A. Pritchard)主张用“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这个概念来代替“统计书目学”一词,这个术语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普遍认可。

同年,前苏联的纳利莫夫(Nalimov)提出了“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随着学科的发展,又陆续出现了“情报(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等用于不同目的的学科名称。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情报(信息)计量学的含义既有重复也有一些不同,为表述方便,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使用“文献计量学”一词代表包含科学计量学、情报(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所在的研究领域。

从国际学术期刊的创办、学术会议的召开和专业学会的成立可以充分说明文献计量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历程。

1978年,匈牙利的贝克(M. T. Beck)、前苏联的多布罗夫(G. M. Dobrov)、美国的加菲尔德(E. Garfield)和普赖斯(D. Price)等在匈牙利创立了《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es)杂志,该杂志的创刊标志着科学计量学的成熟与独立。1997年,《网络计量学》(Cybermetrics)电子期刊创刊,由西班牙马德里科学信息及文献中心(Centro de Informacion y Documentacion Cientifica, CINDOC)编辑出版。2007年,《信息计量学杂志》(Journal of Informetrics)创刊,由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出版,该刊2008年获得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最佳新期刊奖,并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数据库收录。

1987年,第一届国际文献计量学及情报检索理论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bliometrics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在比利时召开。此后,该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名称略有变化。1993年的第四次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名称为“第四次国际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大会”(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bliometrics, Informetrics and Scientometrics),会上成立了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ISSI)。此后的会议都称为ISSI会议,一般两年一次,第十三届ISSI会议于2011年在南非召开。

1998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第一届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柏林会议”(The First Berlin Workshop on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2000年,德国科学计量学家克雷奇默(Hildrun Kretschmer)与中国科学计量学家梁立明、印度科学计量学家昆德拉(Ramesh Kundra)联合发起成立了“全球国际合作研究组织”(COLLNET),专门以科学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次年,召开“第二届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柏林会议暨第一届COLLNET会议”。2012年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八届国际网络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暨第十三届COLLNET会议”。

随着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深入,产生了一大批有各个学科背景和深厚学术造诣的文献计量学专家。

普赖斯出生于英国,长期任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与医学史系教授,他发现了文献的指数增长律与逻辑增长律,并提出普赖斯定律、普赖斯指数和最大引文年限的概念,其著作《巴比伦以来的科学》、《小科学、大科学》影响深远。

普赖斯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科学计量学的诞生。1983年,普赖斯去世。为了纪念他的卓越贡献,人们设立了普赖斯奖,用于奖励那些在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普赖斯奖被认为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1984年,首届奖项颁给了《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此后的普赖斯奖得主情况见表1-1,他们都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到2011年,共有十个国家的25人获奖,其中美国8人,匈牙利4人,英国3人,荷兰3人,比利时2人,丹麦、前苏联、捷克、德国、法国、瑞典各1人(其中一人为德/匈两国身份)。

表1-1 历届普赖斯奖得主及其学科背景

资料来源:1984~2003年数据来自王炼、武夷山《方法移植对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4页,2005年以来的信息来自于《科学计量学》期刊“Peter Ingwersen, Howard D. White Win the 2005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Scientometrics Vol.65, No.3(2005): 265-266.  “Katherine W. McCain Wins the 2007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Scientometrics Vol.74, No.1(2007): 5-6.  “Péter Vinkler and Michel Zitt Win the 2009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Scientometrics, Vol.81, No.1(2009): 1-5.  “Olle Persson Wins the 2011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Scientometrics. Vol.90, No.2(2012): 327-330.

由表1-1中可以看出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地区是美国及欧洲国家,很多文献计量学专家具有多学科背景,其中也不乏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背景,如前苏联的纳利莫夫(Nalimov)是语言学家,B. C.布鲁克斯获得过语言学的博士学位,默顿(Merton)是科学社会学家,而荷兰的雷迭斯多夫(Leydesdorff)获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不过获奖学者的研究领域多数为自然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

我们知道,《科学引文索引》的出现刺激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规范数据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以期刊为文献基础的自然科学和医学,对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随着专利文献数据库的发展,文献计量学家们有条件对工程技术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但是,由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人文领域),图书是学术交流的主要文献类型之一,几个较为成熟的引文库均以期刊为基础,近年虽然出现了图书引文索引,但由于其面世时间尚短、规模较小而未得到实际应用。因此,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受到很大限制。到目前为止,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依然以自然科学为主,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依然不够深入和广泛。

虽然如此,学者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探索却并未停止,在近年还有了更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斯莫尔、S.科尔(S. Cole)和J. R.科尔(J. R. Cole)等为代表的文献计量学专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了引文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适用性。斯莫尔首次利用引文数据对社会科学领域各专业勾画出学科结构图;贾斯珀斯(J. M. F. Jaspars)和阿克曼斯(E. Ackermans)曾经利用期刊之间的引文模型确定社会心理学是如何完满地作为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联结;林(Lin)使用相同的模型研究了社会学期刊和机构之间的关系;J. R.科尔和朱克曼(H. Zuckerman)利用引文数据探讨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相关问题。此外,巴斯(Bath)大学的INFROSS项目利用期刊和参考文献年代分布之间的关系,大范围地研究信息传输模式和社会科学需求尤金·加菲尔德:《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侯汉清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第114页。

近年来,在全球化趋势加强、数字化信息迅速增长,以及文献计量学在学术评价中大量应用的大背景下,学术界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也正在加强,许多国家的基金会都设立了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中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开始得相对较晚,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文献计量学初创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理论研究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文献计量学广泛应用阶段。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来自于科学学和情报学界。近十几年来,文献计量学在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方面的应用增多,许多科研管理、期刊管理和出版领域的研究者都开始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早期的研究基本以自然科学为主。随着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的建设和应用,推动了中国文献计量学的发现,产生了一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