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著作,是蒋颖研究馆员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在专书面世之前,她嘱我作序,我即允诺,不敢怠慢,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把全书读完,才敢动笔写点感想。虽然花了点时间,但能够先睹为快,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学习自己所不太熟悉的领域的知识,仍不失为一件幸事。之所以不敢妄言写序,更不敢妄加评论,是因为始终只能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来阅读本书。书读完了,总会有一点读后感,那就冒昧谈一点从门外看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感想。归纳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与分析

就学术研究而言,这部分内容其实非常重要。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综述和分析研究,是学者从事个人研究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他人研究成果的了解,不清楚别人研究了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问题还没有研究或者研究还不够,怎么能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呢?又如何能确定自己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呢?文献调研不充分,不仅不能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启示,还有可能造成研究中的低水平重复。本书作者对此的把握是好的,她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综述和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所涉文献超过400种(次)。这一不可或缺的工作贯穿写作的全过程,为本项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书中随处可见的言之有据,引证规范,不仅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有成效的治学方法,也为其他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文献参考。

二 本书对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学中的重要问题一一做了剖析,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有益思考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成果数量的激增及其对学术评价的相应需求,大大刺激了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同时催生了许多相关领域和问题的研究,对这门学科及其应用的关注日增。肯定也好,否定也罢,抑或褒贬兼而有之,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发展及应用实践,自然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管理学界甚至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本书实事求是地讨论和分析了学术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关心的许多相关的重要问题,诸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文献交流的特点、用于计量分析的数据和数据源的问题、用于学术评价的文献计量方法与同行专家评议的关系问题、期刊评价与核心期刊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网络计量学、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应用问题,以及面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问题等。作者还以个别学科作为样板,对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的实证分析。这些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澄清一些对文献计量学的误读,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认识和评价文献计量学的作用。

三 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长期从事某个学科研究的学者,往往容易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学科偏好”,有时会造成在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评价时不够客观,特别是在把文献计量方法用于学术评价时,更易简单化和绝对化,难以跳出自我的圈子。近年来,学术界确实有一种放大文献计量学作用的趋势,在学术评价中过度使用和依赖文献计量方法,出现了简单化和唯一化甚至实用主义的现象,使文献计量学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从而饱受诟病。

蒋颖同志多年从事文献计量学研究,但却能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该学科的研究并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本书在回顾文献计量学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技术驱动和评价驱动”两大促进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实践发展的因素,充分肯定了文献计量学的一系列积极作用。作者是赞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评价中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的,指出,“引文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可以“利用引文来测度学术影响力”(p.101);“文献计量学可以从宏观角度揭示科学文献的分布特点以及文献增长和老化规律,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关学科发展的宏观定量描述”(p.103);作者认为,文献计量学方法如果使用得当,“是可以在学术评价中发挥一定作用的”。作者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类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层次五个方面分析了文献计量学的优长,指出:“与同行评议相比,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客观、宏观和全面。相对于同行评议的主观性,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较容易避免人情或其他个人因素;相对于专家感知的印象,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全景式定量描述,超越个人视野的限制,弥补同行评议的不足”(p.104)。

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批评了夸大和滥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的现象,指出:“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以及各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和多元性,导致对研究成果的价值判断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同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评价难度更大。”(p.98)作者从七个方面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局限性,如指出文献的引证动机并非都是对文献的肯定;不同学科的引用规律不同,不能简单比较;文献计量学方法属于统计规律,并不适合评价个体;在非正式学术交流情况下,仅靠文献计量学方法难以提供完整的评价信息;数据质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由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交流的特殊性,不宜随意套用自然科学领域中成功应用的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在学术评价中的使用有可能改变学者的学术行为等(pp.104-106)。

作者从五个方面批评了对文献计量学的误解和误用,如以刊评文、不合理使用指标、忽视文献计量学的适用范围、把量化方法等同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认为定量评价会导致学术造假和腐败等,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pp.142-144)。

为此,作者特别强调文献计量学在学科战略情报分析中的作用,主张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来进行学科战略情报分析,“反映学术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变化规律”,描述学科结构,分析合作关系,探究研究前沿,“进行科学生产力的国际比较”等。

四 本书提出的一些重要论点和结论值得相关学术机构和学术管理部门重视

本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从事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思考,阅读全书,不难发现这部用心之作中的多处有分量的论述。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如在讲到数据库重复建设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都存在引文数据库重复建设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在建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有四个,其中大量核心内容是重复的,CSSCI和CHSSCD重叠的部分更多。国外数据库中,WoS与Scopus之间的重复量也不少。这不但造成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同时也出现了多种相似而又有所差异、有时又很不相同的统计结果,给使用者造成很大困惑。”(p.88)

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数据密集型学科”,其数据质量是数据库的生命,也是文献计量学统计是否可靠的关键,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数据的质量控制问题,如在论述数据清洗问题时归纳分析了六大难点和问题:作者姓与名的鉴别问题(特别是外文数据);作者与单位名称的匹配问题;机构更名问题;机构及被引期刊名称的全称、简称的统一问题;机构的层级处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统计);引文与来源文献匹配时发生的错误问题(导致匹配不上)(p.92)。这些问题都是会直接影响到学术评价可靠性的一些关键性因素。为此作者特别强调:在未来发展中,文献计量学数据质量控制将“变得更加重要”;指出“虽然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更加丰富,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因此特别需要注意数据质量控制问题”,因此应“防止文献计量学数据和方法的滥用”(pp.348-349)。

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同行评议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学术评价中这二者之间的度如何掌握?这一直是困扰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本书对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同行评议各自的优长和不足,以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对文献计量学指标体系也一一做了评析,特别是作者在论述选择和构建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更是言之成理,富有辩证思想,值得我们重视(p.115)。

核心期刊也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除了指出核心期刊的积极意义外,更指出,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定会造成负面影响,所做分析可圈可点:“问题在于对核心期刊的绝对化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期刊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核心期刊的概念,就会抹杀期刊的特色,使期刊的发展趋同化,成为核心期刊指标下的工业化产品;核心期刊产生的马太效应会影响新刊、小刊、非核心期刊的发展,按照核心期刊来分配资源会使得非核心期刊没有生存空间;此外,由此而产生的期刊恶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取向。”(pp.202-203)

作者对文献计量学中的一些较新的领域和前沿领域如“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和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也着力较多,特别是涉及链接分析方法、网络引文分析部分的内容,以及涉及可视化常用工具的评析等,均不乏亮点。而面向学科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尽管是个案,却为我们更实际理解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具体学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在本书结尾部分,作者特别强调:“学科的理论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三个方面中,方法和应用都将有较大发展,但该学科的生命力不但取决于数据、方法、工具,更取决于学科的理论发展。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当全社会都在使用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和决策时,我们既要从其他学科学习新的方法和工具,同时,也要注意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如何保持本学科的理论发展与学科特色成为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p.348)。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期望、赞扬和批评声中发展到今天,无疑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也需要有更多的自省精神,否则学科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本书向学术界,也是向作者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答案也需要从未来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中去寻找。

本书作者是一位学有专攻的中年学者,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现信息管理系),后到中科院从事引文数据库建设工作,1997年作为人才引进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来我单位不久,有人给我送来了她的几篇学术论文,读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感到在治学方法、研究思路及学术规范等多方面都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她先后担任网络系统部副主任、主任、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助理、中心(图书馆)副主任(副馆长)等行政职务。在行政管理工作之余,她一直坚持学术研究,孜孜以求,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她多年关注国内外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进展,在完成本书之前已经有了不少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有的还在社科院的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获奖。在2006年全国社科规划办编辑出版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一书中,她被列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名下“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之一。该书指出,他们“在知识信息组织中的计量方法、网络信息计量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发表了有创建的学术论文,不断将文献计量研究推向深入”。作者没有因为这些成绩的取得而就此止步。本书是她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延续、深入和扩展,是她在多年研究基础上的又一用心之作。当然,也不是说本书在所有方面都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文献梳理和分析是本书一大长处和特色,但相比之下,个人观点的阐述就稍嫌薄弱,显得分量不够协调。虽然不乏点睛之笔,但有些复杂的问题毕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文献计量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计量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围绕该问题的争议也很多,远非一两本书就能穷尽其所有的理论及应用问题。也许正是这一点,为我们未来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理由。

作为与蒋颖同志共事多年,并对她的治学经历有所了解的老同事,在本书付梓之时,写下了一点读后感,权当致贺和序言。不妥之处,敬希批评。

黄长著

2013年初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