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特殊性

前面论述的内容表明,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在研究过程中,除了要遵循文献计量学中对数据的一般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数据要具有良好的覆盖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数据来源的选取时要特别注意数据覆盖面,这是得到可信结果的前提。覆盖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类型是否全面。常用的数据源都是基于期刊的引文或文摘数据库,数据来源中缺乏很多学科中使用率很高的图书,这会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差。要保证数据源覆盖所分析学科中主要的文献类型。

(2)语种的收录是否有代表性。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及文献的语种分布情况来确定收录哪些语种的文献。

(3)要保证足够的数据时间跨度。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半衰期较长,因此统计时间窗的时间范围要相对较长,太短的数据不能反映学科的主体情况。

2.注意不同学科间文献交流特征的差异

在数据来源选择和分析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不同学科间文献交流特征的差异。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学科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文献交流模式的差异,社会科学的文献交流模式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期刊文献利用率较高,利用引文索引和常见的文摘数据库可以覆盖这些学科常用的大部分文献,基于这些数据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具有更高的科学性。而大部分人文学科利用的主要文献类型是图书,在目前多数引文数据库都是以期刊为基础的情况下,对这些学科的分析就缺乏数据基础。因此,在数据来源选择和分析过程中都要充分注意不同学科间文献交流特征的差异,利用合适的数据进行分析。

3.充分利用本地引文索引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因此在文献计量学分析时充分利用本地引文索引很有必要。

只有有了本地引文索引,才能对本国和本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深入分析。SSCI、A&HCI以及Scopus等收录中文期刊非常有限,同时,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国际学术社区很小的一部分,仅利用它们不能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

4.图书与期刊在引用方面存在差异

在文献引用方面,期刊和图书的引用规律并不完全相同。据研究,美国社会学领域中,图书中论述的多为定性内容,而两种主要期刊则较多使用定量数据。1987~1988年的图书被引量明显多于期刊,两者比例大致为3∶1。从被引用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学图书被大量本学科以外的论文所引用,而社会学期刊论文在本学科内被引量为54%,本学科论文引用期刊的比率明显高于该学科期刊在学科内、外被引的总平均值Elisabeth S. Clemens, etc.,“Careers in Print: Books, Journals, and Scholarly Reputa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2(1995): 433-494.

因此,仅以期刊为基础的引文数据库是否能够反映图书引用中的特点还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交流过程中图书的重要性,本书作者认为建立图书引文索引很有必要。

以上给出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和一般原则,进行具体分析时则应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来确定不同数据的选取原则。另外,在学术评价方面,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文献特点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而人文学科则差异较大。因此相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更为可靠,而在人文学科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则要谨慎。最后,我们必须明确了解什么是文献计量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尝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来评价诸如非学术影响一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