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患”的特征

患的种类繁多,纷繁复杂。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划分:从成因上看,患可以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从危害性上看,患危害可以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从预测性上看,患可以分为可预测的和不可预测的;从可防可控性上看,患可以分为可防可控的和不可防不可控的;从发展阶段上看,患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和消退期;从影响范围上看,患可以分为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世界性或国际性。

表1-1 患的类型

一 患的自然性

台风、飓风、海啸、沙暴、暴风雪等等,这些事件属于异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激烈变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患的自然性的引发因素有纯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体的自然灾害,可划归为社会性之患。

患的自然性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即自然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一)自然性患之灾害的自然性

患的自然性是自然性的一种固有特征,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成因自然性、历程自然性和后果自然性。

1.成因自然性

患的自然性是由纯粹的自然因素所引发。统计表明,单纯患的自然性在整体的患的自然性中的比例是很小的。马宗晋:《中国社会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科学出版社,199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人类实践所触及的范围和领域正日益扩大,所以即便是单纯的患的自然性,其引发的自然因素亦非纯而又纯,人为因素日益渗入这类灾害其实就是患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这些患灾中,共同构成自然性的引发因素。所以,自然性患灾的成因自然性并非纯粹的自然性,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社会性或人为性的自然性。

2003年的“非典”(SARS)事件,说是自然灾变刘洪波:《促使疫情扩大的三种因素》, 《南方周末》2003年6月5日,第11版。,其实,莫不和人类乱捕、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关。SARS事件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人类经历这次事件后,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2.历程自然性

这是自然性患灾发生历程的一种特性。一般来说,自然性患灾的发生要经过萌生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缓解期)和衰退期(消退期)五个阶段。这种历程本身具有自然性,自然性患灾基本上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且不可逾越某个阶段而进入下个阶段。SARS事件虽然已经过去近十年了,但对经历过的这么几个阶段,人们还是历历在目。

这个历程也是以自然性患灾为主体转化为以自然性患灾的受影响者和管理者为主体的自然行为过程。所以,如何缩短自然性患灾的持续期、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主体间的转换,应该是患灾管理与应对的中心任务。

3.后果自然性

任何自然性患灾的发生都必定有一定的后果,也就是自然性患灾影响的结果。没有这种影响和结果,再大、再严重的自然现象也称不上自然性患灾。自然性患灾对人及对人造物的影响可以从对灾势、灾情、灾区、灾度等的分析上予以界定,还可以通过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引发的社会震荡等问题表现出来。

(二)患的自然性的社会性

患的社会性也是自然性患的一种本质特性,它表现在许多方面。从以上对自然性患的自然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患的自然性在表现出其自然性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可以把这种社会性关系归结为人灾关系下的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于光远(1989)认为,自然性患灾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是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的产物。总体上看,人地关系失调是自然性患灾发生的根源,而人人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则是自然性患灾的危害的对象。

当前,自然性患灾的社会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类和社会的无节制活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视和短视,加剧了灾害化的过程。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原因之一就是长江上游流域内森林过度砍伐;而草原面积的锐减主要是人类过度放牧、开垦和人口的过快增长等原因造成的。

郭强(1999)认为,自然性患的概念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患的自然性也是自然界运动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结果。自然的变化只有作用于人类社会,才能产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反作用。通过反作用,人类认识了自然变化的规律,逐渐地把握规律,努力消除这些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自然的变化如果不作用于人类社会,则其规律性就无法得到揭示,而永远只不过是自然内部的自我调整而已。

(三)患的自然性的历史性

患的自然性不仅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历史现象。自然性患之灾害自古就有,现在亦存,即使在将来仍然会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自然性患之灾害表现出更为复杂、更难防御的状态,比如其种类的不断增多、危害的范围越来越大、社会的易损性愈来愈突出等等。这些统称为自然性患之灾害的历史性。

二 患的社会性

患的社会性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患的社会性首先表现为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从国际上看,这类患的事件包括武装冲突、武装起义、武装暴动、武装入侵、军事政变、暴力恐怖事件等。这类患的事件大多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激化的结果。从国家内部看,这类事件包括非法集会、游行、学潮、罢工、聚众冲击政府机关、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等。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往往是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交织而形成的。其次是患的恶性交通事件,如火车相撞、汽车车祸、轮船沉没、飞机失事等。这类患的事件有些是恶劣的天气造成的,有些是人为造成的责任事故。再次是其他患之灾害事件,如人为火灾、劫机、爆炸等。

就现实观察而言,转型期我国的患的社会性形态总体上体现出涉及领域多元化、高频次、大规模等特点。

(一)患的涉及领域呈现多元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患之灾害。在经济领域,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到位、农村发展不足、移民安置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患之灾害常有发生。在政治领域,转型期政府职能的界定尚未明晰,腐败渎职现象严重,赖昌星、陈良宇、杜世成、胡长清、成克杰、刘志军等一批大案要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公民中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司法机构腐败、滥用职权造成的社会矛盾激化,以致出现了某些地方袭警等患的暴力事件。此外,国内社会贫富差距继续加大,经济秩序亟待调整,人们的心态易失衡,一旦社会安全管理上出现漏洞,就会出现像石家庄爆炸案件那样的恶性事件。在国际上,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美撞机事件、南海、东海的挑衅事件等,都使中国面对着严重的外交挑战。

(二)患已呈现高频次、大规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安全事件,尤其是矿井重大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同类性质的重大事故也接连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阴影。同时,各地严重的治安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地区性的恶势力有所抬头。此外,在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群体性冲突中,参与及波及的人数越来越多。

(三)患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强

据信访部门调查,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患之灾害,绝大多数幕后有人策划、煽动和组织,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更是如此。随着组织性趋向明显,群体性患之灾害呈现持续性和反复性的态势,闹事方式不断升级,规模不断扩大,对抗性不断加剧。

(四)患的波动方式多元,震动频度增大

患的灾害的发生往往波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敏感性、连续性很强,聚集效应明显。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渠道多元化,国内外各类反动势力有机可乘,利用我国旧有的政府处理方式和群众心理,在各类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制造各种谣言惑众,煽动群众采取过激行为。尤其是民族分裂势力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组织地下非法活动,唯恐天下不乱。在这种情况下,患之灾害可能引起的震动频度明显增大。

(五)患的国际化程度加大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患之灾害的发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互动性。一方面,国内极端的个人及组织与各类的国际势力紧密勾结,互为呼应;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稳定发展,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常常受到威胁,成为各类恐怖主义的目标。菲律宾绑架事件尤为典型。这些给患之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带来更大的难度。

从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的角度看,我国是当今多种基本矛盾的交会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南北矛盾、民族矛盾、新的东西方矛盾、两制矛盾都有所涉及,使得总体安全有一定的脆弱性。参见孟祥清《关于维护和改善21世纪我国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第27页。当然,本书的研究重点并不在于世界政治、经济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重点还是集中于对患之灾害的防范、应对与管理。

患的社会性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从哲学的角度看,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2001年4月1日,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在我国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撞毁中国歼-8军机事件,就是一次看似偶然、实有不可忽视的客观背景及深层原因的患之灾难事件。它缘起于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各自在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的重大转换,又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冲突直接相关。

冷战结束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大转折和世界格局大变动中,两个大国政治、经济的崩溃(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及两个大国的稳定和繁荣(美国的“持续大发展”和中国的新经济奇迹),便成为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事态。在失去苏联这个争霸世界对手的特定条件下,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四个方面综合国力的强势地位,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在美国看来,21世纪可能阻碍美国主宰世界的主要对手,不是欧盟、日本,因为它们毕竟是同属西方世界的盟友;不是俄罗斯,因为它的实力已大大减弱;也不是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古巴,因为它们均不够分量,而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因此,小布什政府一上台,就明确地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潜在的敌人”,是对美国的“重要威胁”,必须采取对华接触加遏制、遏制重于接触的战略,并在亚洲加紧布置从周边地区遏制中国的军事包围圈。

美国深知台湾问题在未来中美对抗中的战略地位,同时台湾又是牵制中国发展的仅剩一张王牌,它现在必须考虑:如果未来台海战争一旦爆发,美国要不要介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美国想不想全面地同中国打一场台海战争?这一切取决于美国能否打赢和是否符合美国战略利益。在这之前,需要对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国防战略、军事战略和中国忍耐的底线进行摸底,而加强对中国沿海敏感地区军事情报的侦察是一种最好手段。但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绝不会容忍在自己家门口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派出军机升空加以拦截亦是理所当然的。联系上述背景的分析,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中美发生撞机事件不是偶然的了。

三 患的客观性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无论是自然界中的风暴、洪水、地震、雪灾、海啸等天灾,还是人类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犯罪、过失或意外事故等人祸,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作斗争的历史。从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到史载大禹治水,直到当今根治海河,加固长江、黄河堤坝以及夏季的抗洪、春季的抗旱,无不向人们昭示着风险的必然发生。通过对患的长期大量的观察,不难发现,各种患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如特定的范围、独特的损失状态、独特的发生频率、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发生方式,在独特的环境和时间下表现着它的存在。如,干旱多发生在西北少雨地带,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断裂带,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冬季,失业多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肺癌多发生在烟民中间,等等。总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患的存在都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现象。不管人类情愿不情愿,承认不承认,认识到没认识到,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时时刻刻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益和成败得失构成威胁。如果人类能够客观地认识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患,那么就能化险为夷,走向成功的彼岸;如果人类无视患的存在,坐视患的发生或祈求上苍保佑免除患,那么就无异于坐以待毙。

四 患的主体性

所谓患的主体性是说任何患都是相对于主体人而言的,都与主体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与主体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紧密相连。同样,所谓患,对于不同的主体也是不同的;主体的实践目的、实践手段、实践水平及承受能力不同,其所面临的患也不同;就是同一个所谓的患,对某个人来说是患,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未必是患。

五 患的普遍性

患的存在是普遍的、广泛的。从历史的维度看,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患,如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和各种各样的患作斗争。一方面,斗争的结果,某些患得到控制和抑制,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患。另一方面,与患的斗争的结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与患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文明是在与患的斗争中得以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在与患的斗争中前进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患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患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是越来越大。在今天的社会里,无论是单位或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患,如企业面临着自然患、市场患、技术患、破产患;政府机关也面临自然患、决策患,甚至在某些国家,政府机关同样面临破产患;个人则面临疾病、失业、意外事故等患。可以说,患渗入社会、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有患存在。又如,经济领域有投资患、金融患、经营患、股市投机患等;政治领域有国家患、政权患、政策患、领导患;军事领域由于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着作战指挥中存在特有的患;在作战中一切行动追求的都是可能的结果而不是肯定的结局;指挥员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冒一定的风险,所谓自古以来没有不冒险的战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克劳塞维茨指出:“在战争中不冒风险将一事无成,战争的性质根据本不允许人们经常看清楚前进路上的一切。”可见,战争领域是患最多、最集中、最激烈的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我们的每一谋略决策中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患。总之,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蕴涵在人的每一实践活动之中。只要你去进行实践,就要面对患;但若不去实践,不是没有患,相反可能会更大。

六 患的偶然性

患及其所引起的损失往往以偶然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即何时、何地遇到患,发生哪种患、损失程度如何,完全是杂乱无章的组合和不确定的结果。例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1976年的中国唐山大地震,每年各地的旱、涝灾害,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等等,完全是偶然的事件。尤其是对某个具体区域、某个具体单位和个人发生某些具体的风险事件而言,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就人类的总体或一国区域或某个单位、个人的较长时期而言,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但就个体或较小区域或某人的某一时段或时点而言,患的发生却是个偶然的现象。

患的偶然性又表现为一种随机性。患的随机性使人们在决策时不可能不冒任何风险;同时,也正是由于患的这种随机性,为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留下了地盘。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降低患发生的概率,可以知风化险、化险为夷。

七 患的危害性

患的存在对主体实践活动的成败和效益构成潜在的威胁,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旦发生会给主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甚至失败;而挑战并战胜风险则需要主体付出一定的代价。患的这种危害性是患的特质,是患所以作为患的内在根据。人类之所以担忧患、防范患,就是因为患对人类具有一定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