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管理的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能源是人类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问题是当前牵动国际政治、经济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往往与争夺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及运输通道有关。20世纪70年代先后两次爆发的石油禁运、能源危机让人们记忆犹新。石油价格的暴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引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危机过后,各国都开始寻求能源问题的解决对策,能源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量使用“非再生常规能源”造成的生态失衡使得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因此节能政策成为普遍采纳的有效措施,并很快发展为能源安全政策的重要战略。当今的经济体系要求加速改造目前的能源体系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耕地保有量保持1.2公顷,这三个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中。“十二五”期间,将继续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节能目标第一次成为经济约束性指标,意味着国家把节约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意味着增长方式、能源战略和政府职能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反映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和决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节能约束性指标,既是一项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任务,也是一项社会经济发展任务。

能源管理尤其是节能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管理不同于一般领域的经济管理,它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工作,包括建立有利于节能的市场机制、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支持节能的运行框架。把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所需的资金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制定颁布激励节能的税收政策,定量评估节能的政策绩效并进行制度设计,对于把节能切切实实地纳入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