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对中国种植业生产的启示
中国人口众多,解决13亿人吃饭穿衣问题是国泰民安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较大,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粮、棉、油、糖、菜、果、茶等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种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目前有关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组织提倡的成功做法,对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种植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启示。
(一)加强土地质量管理,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耕地总量锐减。与此同时,中国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断遭受工业污染,给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万公顷,合计约占耕地面积的1/10以上。酸雨发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1倍多。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受砷、镉、镍、铅、汞等重金属污染。这不仅会影响食品安全,而且会对中国粮食的长期安全产生影响。
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18亿亩耕地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然而,保护耕地不仅仅是数量保证,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土地的生产能力,耕地保护必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长期以来,中国耕地“重用轻养”“只用不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耕地培肥改良措施不配套,造成耕地基础地力支撑能力下降,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抗旱抗灾能力弱。目前,中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仅为50%左右,后劲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由此可见,要长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仅仅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数字是不够的,必须从数量管护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管护,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根据近年中国的有关报道,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普遍,耕地总体质量令人担忧。一是耕地的生产能力正在下降,优质耕地的比例变低。根据全国农用地分等调查结果,中国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总体偏低,优、高等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3%,中低产田已占到2/3,平均等别仅处于中等水平;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个百分点。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二是耕地污染情况正在恶化。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农田环境污染造成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耕地土壤生态功能变差,土壤对干旱、重金属污染、养分缺乏等胁迫因子的缓冲作用下降。
注重耕地生态质量和耕地环境质量,对于加强耕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耕地保护要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转变,坚持数质并重,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以建设促保护,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工夫,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升基本农田地力。同时,继续发扬扩大推广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措施,着力提高耕地质量。
(二)加强种子创新研究和使用管理,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农民用种需求的多样性,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为农民提供适宜对路的品种,是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
中国种业在农业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农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通过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实现了优良品种的多次更新换代,使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在5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由于中国种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其中最突出的是种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国际种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差距在拉大。在品种方面,多样性和适应性明显不足。由于中国病虫多发、异常天气频发,一些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不强的缺陷暴露无遗。在使用方面,由于中国的种子用户主要集中在1.8亿农户,户均耕地仅为0.5公顷,规模较小。受文化、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相当大的一部分种子用户在选择品种和价值趋向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信息的极端不对称和地方政府存在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也造成农民选择用种上的不确定性。从管理力量和能力上看,作物品种复杂,种子企业多、小、散,管理难度大。而种子管理机构不全、监管力量不足,尤其是县级基层力量薄弱,技术和手段落后、管理力量和服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种业健康发展的两大保障。
一是技术保障。在科技创新环节,要通过品种审定、保护等手段,在有效保护地方品种的基础上,加快选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的步伐,切实提升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在新品种试验方面,加大品种区试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品种选择水平;适度增加区试点,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抗逆性和适宜性测定力度,增强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在种子检验方面,大力提升检测能力,特别是品种真实性、转基因成分、种子健康检测能力;大力开拓种子检测市场,充分发挥种子检验在“事前预防、源头管控、后续监督”这一种子质量监管中的把关作用。
二是制度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完善种子法规,修订品种区试和审定、种子检验和质量监督、生产经营许可和市场监管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为现代种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在种子生产环节,要通过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生产加工技术指导、种业信息监测与调度等手段,充分保证良种供应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供求平衡,切实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在种子经营(市场)环节,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切实提升种子市场的监管能力。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丰富,有很多经长期进化和演化培育出来的品种。在积极研究、引进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对当地优良作物品种也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扶持。中国作为一个遗传资源大国,还应积极关注与参与《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的进程,在加强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同时,还要科学利用、合理分享植物遗传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竞争优势。
(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环境污染、耕地质量退化,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严重环境问题。为提高产量和保证粮食增产,中国每年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政府还出台了激励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的措施,如农资(化肥、农药)补贴政策,或对化肥农药的销售实行价格补贴与价格控制,以保证农民买得起等。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多施肥、多打药就能增加产量的误区,并没有意识到污染会引起耕地质量退化、影响产量。因此,出现了不讲科学盲目加大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近30年来,中国化肥施用量逐年攀升,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从1980年的86.72公斤上升到2007年的332.84公斤,施肥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农业环境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
首先,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农家肥使用越来越少,造成耕地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增产幅度越来越小。而且,中国化肥投入以无机氮、磷为主,化肥利用率相对较低。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污染了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其次,农药过量施用。据统计,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
由于化学物质大量投入,农业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据调查,30年来,中国土壤有益线虫数量从3000~5000条/公斤下降到500条/公斤;蚯蚓数量急剧减少,当初每公斤耕地土壤有10克蚯蚓,而现在很难在不施用有机肥的耕地土壤中找到蚯蚓的踪影。
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在化肥施用、农药使用、提高病虫防控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兽用抗菌药物(抗生素)使用、畜禽粪便处理、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方面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然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必须坚持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转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具体有以下一些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和细化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尽快颁布实施《农药管理条例(修订案)》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
二是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现状,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高效型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同时,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补偿机制,激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促进资源节约型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是加强研究和推广配套技术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加强研发推广,积极探索集污染防治与耕作制度改革、水肥管理等于一体的可持续的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精准化施肥等控源节能减排及低碳农业技术,推进畜禽粪便等有机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大力倡导物理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鼓励使用农家肥和复合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四是示范推广减少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运行模式,在法律、技术等方面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坚持政策扶持,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面对农业的空前挑战,包括人口增多、气候变化、能源匮乏、自然资源退化以及市场的全球化,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农作物生产集约化的政策与制度。转变传统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可持续集约化生产方式是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农业政策和制度支持,如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投入品(种子、肥料、农药)管理制度、重要资源(土地、遗传育种、技术与信息、资金和社会保障等)的获取和使用制度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中国粮食实现连续增产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政府应继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巩固完善有利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包括耕地使用政策、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民贷款和农业保险、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旨在提高综合生产力的政策等。进一步完善七大体系,即良种培育生产和销售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
与此同时,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种植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有利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允许和鼓励企业或私营部门参与对农业的服务和投入;稳定农产品价格;根据作物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以及生产方式(如保护性生态型)决定农产品价格;重新制定或取消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方式的补贴,即所谓的“不当补贴”;实行环境利用补偿机制,尤其是对转换土地用途项目;信息咨询和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制度,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