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与劳动就业: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优化效应与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继续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在未来工作的重要位置,其中提到“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和工资性收入”[1]。这也是我国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国家级规划中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也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社部的规划纲要设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就业目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2]。而从“十一五”规划的“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这一指标的实现情况来看,五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500万人,平均每年转移900万人。相对我国2亿多的剩余劳动力来看,如果以这种速度来转移,那么至少还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很大。

另外,人社部还指出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的挑战,其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可见我国已认识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问题,这也是本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量的提高,更要关注质的提升,也就是就业结构的优化。

从前期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所凸显的结构性问题确实很严峻。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社会保障水平低。从就业的地域结构来看,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入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较发达的城市,并且他们大部分人都保持着农村户口,没有被纳入到城市居民的管辖中。从就业的城乡结构来看,由于其输入输出地之间的交通费用集中在51~300元,基本上是中长距离的转移,因此我们推测其为远距离或者跨地区的就业;另一方面他们就业的职业主要属于第二产业和较低层次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也可以判定其就业的城乡结构不合理,城镇就业大于农村就业。从就业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来看,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已婚者居多。从就业的素质结构来看,其最高学历以初中为主,过半数人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可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比较低。图1-1清晰地显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结构性困境。

图1-1 1978~2009年我国城乡人口、城乡就业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从我国人口的城乡分布、就业的城乡分布及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人口与就业之间存在很大的结构不合理性,乡村就业与乡村人口之间存在2.44亿的缺口(见图1-1)。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就业结构的城乡差距和产业差距对农民工的就业结构优化存在重要影响。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就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审视和解决。

二 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本书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来系统研究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就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如何从要素流动视角和制度创新层面构建有效的演进路径,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拓展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

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主要来自于20世纪国外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思想。如刘易斯的劳动力人口流动模型,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拉—费模型,乔根森的剩余劳动力说,托达罗的劳动迁移和城市失业模型以及托佩尔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可以说这些理论道出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和动机,然而由于时空的限制,未必能够指引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工作,因而本书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探讨中国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式,从而拓展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

2.深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理论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呈现出的诸如民工潮、民工荒、农民工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是针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生存状况、权益保障等所做的研究,很少从就业结构的角度剖析农村劳动力以及城镇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及其效应。过去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城乡统筹就业的规模进行研究,有关就业质量的分析较少,而最终影响城乡统筹就业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是就业质量而非就业数量。因此,厘清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有助于深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理论。

3.创新城乡统筹的就业结构理论

Chenery,Robinson,Syrquin(1986)结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的理论,其非均衡模型将经济分解成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类,指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3];Todaro(1969)则在考虑了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局限性即失业存在的基础上,分析了就业结构转换的影响因素,即城市就业机会与城市失业人数,创立了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4];舒尔茨(Schults,1987)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农业劳动者需要依靠新技能和新知识来提高自身作为生产要素的效率,以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广泛深入,从而拓宽其就业范围,强调了人力资本说[5]

纵观国外有关就业结构转换的理论模型和观点,我们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就业结构的研究大都侧重于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缺乏对农民工就业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劳动者素质结构等的多元化深入研究,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大多以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为研究对象,而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为严峻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进行的系统深入的分析。因此,本书所侧重的中国城乡统筹背景下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的分析能在国外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特色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二)现实意义

1.促进我国和谐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建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就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优化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的战略举措和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现实选择。按照全国两会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建立和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起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保障的福利。现实的问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二元分割局面,各种制度和政策限制着劳动力的自由流转,而这种的不自由流转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如能优化我国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也大有益处。

2.促进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

城乡劳动力一体化指的是农村劳动力不仅大量转移至城镇,而且融入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优化就业结构既强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的产业结构合理,也强调城乡结构协调、地域结构合理以及素质结构提高。

3.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优化城镇化发展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不断转移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入,会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4.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我国存在的农民工问题和不少地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及其体制性原因也是亟须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和深层次理论问题。本书所研究的内容包含劳动力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地区发展等内容,能够为政府的经济决策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提供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结构优化及城乡统筹教育、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