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北周在中华数千年文明中只有短短的25年(557—581年),然而就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华夏大地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北周的前身——西魏在后三国中原本是经济文化实力最弱的,但在其统治者的努力经营下国力不断增强,于公元577年终于平灭北齐统一华北,为其后的隋朝统一整个中国奠定了基础。
北周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转折点,其在佛教美术史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人们一直以来对北周的关注不够,尤其是北周的都城长安,其佛教造像艺术的面貌一直以来模糊不清,这或许与长安一代少有石窟开凿,而出土佛教造像又相对较少有关。但正是由于对这一关键环节研究的缺失,使得一些相关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某些纰漏,因此廓清北周长安佛教艺术面貌就显得格外重要。
王敏庆同学的《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一书,可以说很适时地弥补了这一缺失。她以近些年西安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为基础资料,结合与长安密切相关的石窟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长安造像的艺术特点、成因、形成时间以及影响等均做出了自己的考证和判断。其中特别是关于北周造像特征形成时间的考察,她将时间进一步精确到北周武成二年至保定二年,这是以往的研究中所没有的。然而关于这一时间的确定,却对研究南北朝晚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她的书中关于敦煌莫高窟北周窟的佛传、本生故事为何被移置窟顶,即北周窟壁画布局变化之因,428窟佛塔形制来源以及佛教石窟和造像中出现的兽面图像的研究和分析,也是十分翔实并颇有见地的。其成果可以说使北周佛教美术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王敏庆同学自2007年起跟随我攻读佛教美术专业,在三年的博士学习生涯中,她刻苦、勤学,在对北周佛教艺术的研究中能够提出个人见解,不人云亦云,其独立的学术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作为青年学者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她能够不断努力,完善自己,以求新的突破。
2012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