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3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管理学和旅游学诸学科对于旅游产业与市场的研究日益深化。旅游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旅游业本身对文化的理解有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它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与传统表述的构建与文化传承之间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有何种关系?它在全球化所引起的地方性与文化多样性诉求中起了何种作用?凡此种种困惑,尚未能在学术界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些又恰恰是人类学和社会学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对于日渐进入大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旅游予以关注,应该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在这样的宗旨下,由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办的“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22~25日在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畔的中山大学阳朔社区旅游研究基地(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阳朔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上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名人类学者、社会学者和地理学者参加了会议。本书所收纳的25篇论文中有16篇是来自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文章,另外的9篇则是目前较有影响的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集分为四编,分别围绕“旅游的本质”“旅游相关理论”“旅游与地方发展变迁”和“旅游与族群文化变迁”等四个方面的主题展开。在第一编中,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探讨。南京大学范可教授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旅行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指出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南北半球的经济落差大,造成旅游产业中“凝视”与“被凝视”的不平等状态,这是目前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则从旅游的本质切入,指出人类与旅游一并前行、进化。他认为民族志研究与旅行所建立起的学科关系,促使人类学对旅游文化这一表述范式进行深刻反思。南京大学的邵京教授以《幕落幕起间:旅游与田野中的演员与观众》为题探讨了田野调查中“视觉解读”和“视觉再现”的过程,阐述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出现的表演性行为。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则以广西灵渠为案例,通过田野材料揭示了旅游开发下的灵渠乡土社会成为一种新型的“陌生人社会”。邓启耀教授通过对经典案例和田野考察的介绍,指出行者与游客的共同点,探讨了探险旅游的人类学色彩,进而强调了多点民族志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可行性。上海大学张敦福教授则借助齐美尔的“文化灾难”以及乔治里兹的“虚无之物”等分析工具,对当代旅游消费的社会形式进行了解读。
第二编集中反映了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中对旅游相关理论的探讨。中山大学王宁教授认为旅游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视角和方法就是把旅游同现代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旅游是现代性生存条件下“社会学好恶交织”的反映和体现。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的《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的一种关系的表述》从节庆的角度切入,研究对于文化因素多来源的新年庆典进行再结构化生产的社会意涵。孙九霞通过“旅游者凝视”的视角,透视民俗村中的族群文化被彻底符号化与商品化的移植过程。“原真性”是社会学与人类学对旅游现象的重要视角之一,第二编中有四篇文章都关注到“原真性”的话题。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朱煜杰博士通过对丽江古城“纳西古乐”“印象丽江”和“纳西喜院”三个文化表演项目的描述与比较,探索了旅游市场商业化发展中阈限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中山大学的李倩硕士和朱健刚教授在《舞台真实:对本真性的人类学反思》一文中,通过对广西龙脊景区黄洛瑶寨的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指出旅游地的本真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参与定制,而且受到强烈的政治权力影响的建构过程。刘晓春教授则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原生态”现象的分析,从民俗学角度对“原真性”和“原生态”进行了探析。在《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一文中,作者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探索了族群文化的原真性。通过对黔东南从江岜沙苗寨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的原真性构建如何被外在的不同能动群体所影响。
第三编中的论文主要探讨旅游对目的地地方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其中,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分析了旅游商业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香港大学柯群英副教授以新加坡白沙浮街为案例,探讨了新加坡在城市景观的转变过程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发展和文化保护不是互斥,而是可以共存共生的。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等的《浅析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和行政边界的关系》探索了将边界模糊地方要素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空间单元中,从而使其地理边界清晰化的途径。而香港树仁大学高崇助理教授以《地方文化与旅游经济的互推互强:以香港长洲包山节为例》为题,指出地方文化的价值观与发展旅游的经济理性之间要保持动态平衡。陈刚教授则认为泸沽湖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中山大学翁时秀讲师的《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研究政治结构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是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一种补充。
第四编中的论文反映了旅游与族群文化变迁的关系。《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一文认为:在旅游适度发展的情况下,义尚社区“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并存。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则从“再生产”的角度来探讨文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分别从文学的镜像生产、旅游的观赏生产、现实的政治生产三个方面讨论了“香格里拉再生产”的问题。而厦门大学张进福副教授在《旅游际遇、身份认同与表述》一文中对藏族旅游司机这一旅游业中的特殊群体进行了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翁乃群研究员等通过对泸沽湖湖畔两个旅游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及对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讨论了旅游业、治理和文化变迁之间的交织互动关系。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以《民族旅游的麦当劳化:白马藏族个案研究》为题指出麦当劳化本身与民族旅游的特征相左,民族旅游回归地方化、个性化和人性化是今后不可避免的走向。最后一篇是对“西关小姐”评选活动的人类学解读,此文指出事件重构文化符号的过程需要相关群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本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事件策划者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地方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
本论文集的推出旨在加深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旅游学研究的关注度,推动旅游研究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价值的提升。再一次感谢各位学者在学术交流上带给我们的一次价值非凡的对话和思辨之旅,本次论文集的编写姑且作为抛砖引玉之举,期待以后有更多更好的旅游研究成果问世。
最后,对于论文集编写过程中曾给予极大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谢意!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慧英老师的认真修改和悉心编辑。感谢中山大学对会议给予的支持和资助。感谢阳朔县人民政府给予会议的支持。感谢阳朔县陈秀英、刘洪发等各位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感谢苏静、史甜甜、罗光科、张士琴、张皙、张霭恒、连德龙等同学在会议和论文集编写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孙九霞
2013年5月23日于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