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发展战略:东部与西部
——无锡和丽江的比较
我们已经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近2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已先后跨越了800、1000、2000和3000美元大关。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迄今并未对中国经济造成致命性冲击,反之是更早将中国送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次。这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但是,中国的发展仍然是粗放的、初步的和不平衡的。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再高的GDP数字被13亿去除,在世界的排名就退出前100位;中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已经为几十年的高增长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而社会体制尤其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让分配不公造成的社会不满情绪屡屡积聚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发展的模式和道路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更科学的发展观,否则我们的发展不可持续。
2003年10月,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所说的“科学”,并不仅指向狭义的自然科学或科学技术,其基本内涵被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里的“科学”甚至也不仅是说要将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在内,科学发展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协调,而这些发展与协调靠的不仅是科学理论与知识,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果敢而缜密的策划与行动,是对所有人的现实利益的调整。因而科学发展观所说的“科学”只能被当作“正确”来理解。
20世纪80年代初,F.佩鲁发表了《新发展观》。“新发展观”不仅是对单纯的GDP增长观的批评,而且也揭示了“发展”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道主义内涵。它要求经济学家们不仅考虑效率,也要考虑公正。应该说,“发展”比“增长”所多出来的,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与佩鲁的“新发展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两次出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就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修正。佩鲁说的“新发展”和我们说的“科学发展”都包含这样的含义: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完成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也不应仅仅是要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附庸。“科学发展观”或“新发展观”所主张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生存权及全面发展上,落实到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权及平等地位上。我们正在切身感受21世纪第一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这更需要我们以十二万分的严肃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发展课题!
再换一个角度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大致是一个梯度结构。东部的上海,2008年的人均GDP为全国最高,达到73124元,按1∶6.8的比率折合为10754美元;而西部的贵州在全国连年垫底,只有7264元,折合1068美元。二者相差10倍左右。中部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只能达到上海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然而,所有省份现在的发展是在同样的资源、环境制约条件下,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已没有和东部省份同样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道路;反之,东部省份的环境治理问题也许会比西部地区有更大的负担,并且阻碍其继续高速发展。因此,在国情如此复杂,省情如此多样的区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会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宜以一套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各地只能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摸索出自身的科学发展道路。近两年我们分别注意到东西部两个地级市的科学发展实践:东部的无锡和西部的丽江。城市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也许是未来几年应多加关注的焦点。我们希望从它们的探索中学到更多的经验,并探讨一些发展的问题。
一 无锡发展模式的转换
今天人们瞩目无锡,更多是看到它在改革开放30年间率先发展,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网上一份调查表明,至2008年,无锡市的GDP达4419.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73053元人民币,按当前人民币与美元1∶6.8的汇率计算,超过了10000美元大关,在全国330余个地以上级别城市当中排名第10。这个过去曾被称为“小上海”的城市与上海的发展水平相比,还真在伯仲之间。2007年,无锡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排名第7;在江苏省内排名第2,虽落后于苏州,却超前于省城南京。
但无锡有自己强烈的危机感。经过30年的发展,无锡已多次触及“增长的极限”:土地资源接近枯竭;太湖蓝藻暴发不仅使“包孕吴越”的太湖明珠鼋头渚景区失去了姿色,还引发了居民饮用水被污染的重大事件;大批外资制造及重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带给劳动者的是较低的报酬与社会保障。无锡的领导注意到,自己的制造水平高,创造水平低;自然禀赋好,环境极为脆弱;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文化底蕴很深厚,文化影响力却很小;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高,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等。而且平均每平方公里1000多人的密度已经很难谈及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可以说都是一种“症状”,“世界工厂”的“病症”、单纯GDP增长观影响下的发展“病症”。这个“病”非治不可。
因此自2002年起,无锡市委新班子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决意继续领跑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无锡新的发展战略被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六个要点:“一”是一个定位。处于改革发展前沿的无锡把自己的城市发展定位在“工业化后期”。据此必须彻底摒弃GDP崇拜;必须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实现富民、科教和环境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是双轮驱动。“工业化后期”的提法与丹尼尔·贝尔所说“后工业(社会)”似乎还有一些距离。但在无锡,“工业化后期”意味着传统制造业的提升。这种提升有两个方向:一是从粗放型的传统制造业向更多科技含量的“先进制造业”转变;二是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双轮驱动”意味着更少能源投入和更少污染排放,同时更多高素质人力尤其是智力资源投入。这两个转变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合点,即高新传媒复制技术加文化内容服务构成的文化产业。
“三”是三大举措:调整结构、保护环境、自主创新。这三大举措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依据原则。今后的无锡,“三高两低”的产业不搞,乡镇企业不搞。要瞄准几个有潜力、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打造无锡的产业链。目前无锡大力发展的光伏产业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研发能力;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排名第三,占国内总产量的30%;软件外包在全国排名第二;动漫产业全国第五。这些行业都有环境友好、知识含量和研发要求较高的特征。
“四”是四高联动(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高素质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其核心是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依托,强调对人才和创造的倚重,改善发展的质量。
“五”是五个抓手。以前政府主要是通过抓经济推动城市发展,现在希望更为全面、具体地抓住五个关键环节。这五个环节是科技、城市建设、人才、生态和民生。统筹这五个方面才会有更完整的城市发展战略。
“六”是六个城市发展目标。未来的无锡被描绘成服务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区域性城市、国家创新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无锡市新的发展思路不断被丰富、调整和落实。例如与上述二、三、四条同时相关的产业技术升级,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十五”期间(2002~2007年),无锡市高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由600家增加到1000多家;高新企业创造的产值不断增加,已经占到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38%。“十五”期间,专利授权共获得10941件(其中2007年就有5000多项),大大提高了无锡市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2002年时,无锡市本级财政的研发投入占当年GDP增加值不足1%,而到2007年已经占到2%,达到58亿元。而且通过配套要求,政府每投入研发经费1元,就可带动民间投入30元。技术进步已经成了无锡普遍的社会冲动。2005年无锡启动了“530计划”,即要在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来人员,带着自己的产权和项目到无锡创业。而到2007年,“530计划”已提前实现。目前无锡在筹划的是“后530计划”。近年来服务外包在无锡也发展很快,在全省全国走在前列。“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已得到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无锡的企业已经将产业园办到了柬埔寨。无锡还与全国各大名校、研究机构进行政产研合作(被称作“7+1”工程),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城市。
无锡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做加法,同时也要做减法。对于污染严重、耗费资源的企业无锡坚决实行关停。2007年,全市关停900家企业,其中700家是化工企业;全市外来务工人口因此实现负增长。由于工作细致得力,这一工作并未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并且,关停这900家企业造成的减收以光伏一个产业的增收就可补偿了。
进而说,无锡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行动也远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尤其不仅表现在科技进步方面。例如无锡在全国率先制定出新的“干部考核指标”。其中GDP增长指标的比重大大降低,以前一些只能增长的硬指标现在甚至允许负增长。这个做法得到有关上级部门的肯定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干部管理部门。又如2004年,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和“阳光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无锡市再次在全国率先进行“参与式预算”试点。试点工作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公众项目,由社区居民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来投票参与,落实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也极大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无锡市近年还注重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鸿山吴文化博物馆、中国近代工商业博物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运动博物馆等一批传统及近现代文化博览展示场馆先后建成,丰厚了无锡城市的文脉。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培育企业自律精神,无锡市批准建立了各类商会组织,如徽商协会;而为了更好调动民间环保力量,无锡市通过取消登记的办法,鼓励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所有这一切改善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举措都被专家誉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总之,“十五”以来,无锡市通过产业升级换代的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使当地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实现了更加协调稳健、更可持续和又好又快的发展。应该说无锡的经验对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二 丽江跨越式发展的追求
和长江下游的无锡的发展相比,长江上游的丽江有些难以相攀。无锡在共和国建国之初差一点儿就被选作一个省城;而丽江的地级市地位可以说是在2003年才最终认定的。在前面提及的那份网上排行榜中,无锡名列第10,丽江则在330余个地级市中排在第294,其人均GDP只有8300元,折合1195美元。云南省在上述排行榜中最靠前的玉溪市名列第93,而丽江与其还相隔200位。显然,丽江追赶的路十分漫长。应该承认,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经济规模很小,自然和人力资源禀赋不高,财政还不能自给。但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近两年却响亮地提出要“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这是否有些“好高骛远”的味道呢?
观察丽江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就会发现,丽江在撤地设市后的几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连年以两位数速度爬高:2008年其全市生产总值第一次突破百亿元;其下辖的古城区在2008年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在丽江,旅游业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现在丽江城市就业人口约有1/10从事旅游服务,间接带动的更有六七万人;文化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在丽江GDP中占有10%以上的比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丽江在发展当中,还十分注重总结经验,从当地条件出发不断校准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提炼“丽江模式”,希望摸索出一条在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特殊道路。
丽江的发展道路经几届党委、政府的认真研究和推敲,最终概括为“六大战略”,即“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和全面开放”。这里前三项可以说是发展方向;后三项应该是发展条件。因此前三项的内在关联值得分析。我以为,当前在一个地级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有效的途径也许就是以旅游业为媒介。这时文化发展(“文化立市”)与旅游发展(“旅游强市”)是互为表里的两件事或者干脆说是一件事。丽江特有的高质量文化资源、旅游景观为这种两结合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而全球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为丽江的发展提供绝好的机遇。尤其是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纳西东巴古迹已经分别进入了联合国机构认定的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工作拥有了国际性的美誉和殊荣。这就注定了丽江今后的发展只能是靠文化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丽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注定是文化的发展。
在这些战略的实施方面,丽江有一些做法是相当成功的。如在城市建设当中充分考虑到丽江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一个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景观打造。有明确风格设计的“显山露水、穿衣戴帽”、“拆墙透绿”措施,已经使丽江城市景观有了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表达:屋脊两端及屋檐四角微微的起翘、山花部位小小的悬鱼、街心绿地的小桥流水,与其为这座旅游城市增添的亮丽相比,并未付出太高的代价。目前国内还没有几座城市能够如此统一和全面地对城市建筑风格进行规划安排。如果说我们每一座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都应该表现出地方文化表达的自觉,这一点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的话,那么丽江在这一点上就已经成为排头兵!从这些具有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装饰细节及其传递出的鲜明文化意蕴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丽江各族人民强烈的发展意愿,也可以感受到丽江市委、市政府在引导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主动权。
又如丽江市领导懂得,“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最终要靠(文化)内容,要靠人才,因此这个地级市通过项目合作将国内顶尖艺术人才的智能引进丽江,开发出一批享誉国内,甚至闻名海外的旅游艺术作品,如《印象丽江》、《丽水金沙》、《鲁般鲁饶》等;还通过引进云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方式使城市有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是比经营城市建筑外立面更深层的战略举措,它们可以涵养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从而保证丽江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如果丽江市委、市政府能够认准方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深化改革,持之以恒,那么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就并非一件十分遥远的事。
三 两种科学发展模式的比较
无锡和丽江的发展已经显示出科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无锡的科学发展是要爬坡,要上台阶;它的模式是渐进式的。无锡所谓的“一二三四五六”中,“一”是发展阶段定位,“二”才是实质性举措。其他几方面都是为两个轮子即“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滚动提供支持的。在无锡,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产业升级,围绕产业升级的要求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耗能低污染企业,提高新型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的比重,提高劳动者进而整个城市人口的素质。这种模式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被形象化地称作“腾笼换鸟”。这种置换既是由产业发展自身的逻辑驱动的,也是由环境资源困境“倒逼”出来的。对于率先发展、经济体量已比较大、利益分配格局大致稳定的东部城市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也许是适合的。
而作为西部省份、欠发达的高寒山地少数民族区域,丽江的科学发展模式与无锡完全不同。丽江的农业规模很小,技术水平也低;没有自身的制造业基础,甚至也没有太多可开发的资源。丽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旅游业的兴盛的。换句话说,丽江发展的机遇是外向型的。丽江如果说有什么高质量的自然资源,那完全是省内外、国内外游客的消费偏好造就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紧张与压力制造出来的急迫“休闲需求”与“反思需求”促成的,也是被丰裕都市所孕育的财富再分配动机促成的,是一种主要是“被看”的资源、因为不被改造和触动所形成的资源。那就是它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因此丽江的科学发展模式必然是跨越式的,是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旅游需求把前现代或工业化前的景观认定为新的人文资源。所谓跨越式,第一是说它的现代化进程没有完成,城市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上级财政专项实现的,但第二,它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功能建设等等必须直接瞄准有更好市场前景的第三产业,否则就会坐失良机。这样,那段依靠工业尤其是传统重化工行业发展的路径是被跨越过去了的。也因此,如何认识到、整理好、利用好、保护好和开发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成为其发展科学或不科学的检验标准所在。应该说,丽江市的领导对此已经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也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初步探索。因此丽江模式对于西部很多地区和城市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无锡还是丽江,努力创办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这些地级市的强烈意愿。对于一个地级市而言,高级别文化人才并不太多,也不是总能够留在本地,因此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现在无锡不断地提示大家,无锡出了很多著名的学者、校长、院士,但人们注意到,这些学术大家都不在无锡。而在玉龙雪山脚下上演的大型旅游情境表演《丽江印象》是借助张艺谋这样的大牌导演及其团队实现的。这里暴露出我们宏观体制有待变革的方面。没有像样的高等学府,一个城市(哪怕已经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级城市)就不会有像样的书店和高素质的读者,就不会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哪怕它本来已经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可喜的是,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
四 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
科学发展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当前无论是无锡还是丽江,似乎都希望各方面能了解并肯定其发展模式,认定其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地位。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科学发展还有着巨大的前行空间。这时我们要思考,为什么科学发展必须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来界定。
(一)科学技术,还是人的创造力?
事实上,无锡的发展也是外向型的;无锡的产品主要是向外销售的,是为外销而生产的。这样它才超出了自给自足的区域性自然经济局限。但(从乡镇企业起步的)制造业是它发展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它对外部需求的追踪总是有一个技术的中介环节,包括服务外包也是建立在某种技术的可能性之上的,而科学发展恰好不仅是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无锡市发展“先进制造业”,近几年生产太阳能晶硅片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光伏产品虽会让世界变得更洁净,而其产品生产本身仍是制造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生产过程仍然可能排污。又如无锡建立了动漫产业园区,但如果仅仅是雇佣大批美术人才为外国动画片进行绘制加工,它也还只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如果我们的眼光能穿透技术表层,深入发展的基础层面上去,理解发展的要义是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而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创造性的充分释放,那么我们就会在无锡看到更重要的发展成就。我们可以看到无锡市产业升级的更长产业链,无锡正大力打造各种本地品牌(比如“红豆”、“永中软件”等),大力发展当地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设计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无锡市的企业正走到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园区,在为当地提供就业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利润拿回无锡。什么时候大批的“无锡制造”(“中国制造”)变成了无数的“无锡创造”(“中国创造”),什么时候科学发展观在无锡才实现了自己的内在要求。
在无锡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各项指标之后,曾在全市各界展开过一场关于“无锡还缺少什么”的大讨论。这样一个标题如果是无锡人自己提出的,就多少有些踌躇自得的意思,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外地游客的问题,完整的说法是:“无锡除了没有锡,还缺少什么?”话里话外似乎有某种批评的意味。无锡市领导敏锐地抓住这个问题,希望能迎接这种挑战。但这场讨论似乎还没有深入展开,为什么难以深入则更令人思索。
(二)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
与无锡渐进的科学发展模式相比,丽江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似乎走了捷径: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没完成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期间,文化成了经济的资源。这时不仅经济过程中调用的知识流日益丰沛;社会产品不断下游化,终端消费品不断增加设计和审美的要素;而且人们对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精神性服务有极其巨大的需求增长。进入这一轮现代化的国家都积极推动文化的经济化。于是,市场的竞争同时就是文化的竞争!可以说,瞄准了富裕、民主、和谐、文明的发展就内在地包含了文化发展的要求。有文化内涵的发展就这样直接成为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份积极阐释。丽江把握住这样的机遇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当然,丽江本身不是发达地区,全球化给它直接链接后现代的机遇。对于丽江来说,有两点特别重要:①在后现代时期,正在崛起的产业就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文化产业;随着富裕到来而迅速膨胀的有效需求就是文化需求,而能对这些需求予以最具现实感的满足方式就是旅游!这就是说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丽江发展战略(“文化立市”、“旅游强市”)说明丽江看到了这一点。②全球旅游时尚的兴起也给文化带来一个新的特质。传统上,文化主要满足特定共同体内部的协调沟通需要,因此它总是讲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它表达更具特殊性的价值规范。而今,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更自觉地面对转型,它同时必须能发展出一个越来越强的对外表达、对外展示及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的功能。任何一种文化都将以其民族的语调阐述更具普遍价值的真理。文化对外功能的拓展才能支撑各个国家可持续的旅游产业。要自觉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功力的。
例如在丽江发展战略的前三条当中,第三个战略,即“水能富市”(金沙江一库八级水电开发项目)一定要与前两项战略相协调,甚至为其让路,而绝不能让水电的开发破坏了景观资源,毁坏了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而会不会出现战略性失误首先要看我们对世界经济新格局是否认识充分,对三次产业的关系是否能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全面、辩证地理解。
在现有体制下,水电开发能给地方财政带来可观的进账,而旅游发展在当前主要是富裕当地居民。因此这里有明显的利益区别,二者间有明显的竞争关系。这时地方政府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才行。在优先发展第二产业还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上,不少地方政府曾在困难的选择中被眼前利益所诱惑,犯下战略性的错误。丽江尤其不应重蹈覆辙。在丽江的一些政府文件中,出现过“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提法。这个提法有一些深层含义值得再思考。我认为它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某种倒退的意味,而是在于对第一、二、三产业的理解过于拘泥。其实,农业产业化就是让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而观光农业是让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因此,如果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问题,“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就是整个经济都向第三产业转化,并尤其注重传统第三产业向新兴服务业升级。所谓新兴或新型服务业中,文化内容产业占据重要位置。所以即使是水电开发也应该有文化、旅游、景观上的考虑和设计,或者说与旅游业发展协调考虑。
另外与无锡一样,以人为本要落实到人的创造力的自由释放上。对于可持续的旅游业而言,地方文化的活力问题、民族文化的原创与再创造问题是决定性的。对这个问题在已经拥有了像《印象丽江》和《丽水金沙》这样成功的旅游艺术品牌后还必须长远谋划。
(三)可持续的经济,还是不断深化的改革?
科学发展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政府职能转换、体制机制的转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自觉的改革意识、改革精神。今天,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各项改革正遭遇深水区,社会发展也面临更多风险,因此,科学发展要考虑转变实现的特定方式。
对于丽江来说,可持续的旅游业的关键在于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原创产品。旅游者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当然,丽江独特的历史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也是处在不断变化当中的。一些文化可能在历史发展中湮灭了,如传统的茶马古道由于现代物流与商业供应渠道以及交易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失,而另一些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产生出来,如宁蒗县也有了少数民族的男声三重唱组合;在束河古镇的街道上有了摄影工作室。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创造一种机制、一种氛围,让那些质朴的、分散的、难以市场化的艺术原创集聚起来,相互激荡,成为丽江随处可见的生活方式,也在市场上成为大量供应的产品或服务。这时,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集聚区是一种多见的国际经验。这些集聚区可以承担起孵化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的功能,不仅提供行政和物业管理,也提供各种政策和金融支持。
集聚区能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吗?目前地方政府总是希望办工矿或化工企业,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些商业组织容易组织税收,而旅游服务业、艺术品生产更多是个人和小型组织,征税较为困难。与此相类似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有人以为经济落后地区不宜过早建立较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但如果希望当地的文化原创得到激励、源源不断,那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实现。而创办文化艺术园区或集聚区恰好便于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实施与执法。相信丽江对此会有较早的认识和探索。事实上,丽江这样的城市,整个社会管理体制发育都不充分,因此政府还承担着过多经济职能,而政府深度干预经济未必是它擅长和应该的。
只有文化创造生生不息、时时涌现,艺术精品才会从中脱颖而出,而这时,旅游业才会获得持久增长的动力和后劲!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到,科学发展所要求的“可持续”不仅是一个生态学或资源学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强烈要求。这样可持续的要求就与持续的改革实践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看一下无锡新区16年的快速发展历程。
无锡新区起初只是中国各地常见的开发区、科技园区中的一个,面积最初只有4.5平方公里,而经营上走的也是依托资金资源的外延式发展道路。但是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加大,增长方式不断优化,新区的面积也扩大到70平方公里。这里的发展正由资本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从资源依赖向科技创业依托转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变,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新区以无锡5%的人口、资源和土地,创造了17%的财政收入,强劲带动全市的产业升级。而更为重要的是新区正从单纯经济增长向社会全面进步转变。
新区的迅速扩张要求其服务业、市政设施和行政管理全面提升,新区有巨大的文化服务需求和深厚的文化资源(80%的吴文化遗存在新区的鸿山),有强大的文化产业生产能力,但新区起初没有文化局和专职文化干部,没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同样新区也没有人大、政协机构。显然,不断扩张的新区有从一个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向一个行政区位(administrative district)生长、过渡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本来小政府大服务、体制高效便捷、享有多项特殊政策的公共部门在发展中也存在变成一个完整旧体制的风险。而假如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带入原有的体制弊端,同时保留了很多特殊政策或随“一事一议”而来的便利,那么,经常制约各地发展的改革困局就可能被解开,新区就会成为改革中现实的“辩证法”。而新区的实验一旦取得成果就可以反过来成为同级其他政府的改革示范。我们应该记住,小平同志当年力排众议,创立深圳特区的意义就在这里。但现在,“无锡还缺少什么”的讨论难以深入,长三角和珠三角几省区各大城市之间就改革深化互相上门取经、切磋,结果却是不清不楚。我们似乎有必要对特区政策的执行有一番重新审视。
当然,不断改革也带来了全面协调的问题,关键体制环节出现突破以后,一定会产生某些不平衡、不适应、不配套,因此要重新建立平衡,以使发展更为顺畅。政府把管理的重心从企业移到城市,全面协调的问题已经变得更突出、更繁重,但主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并进一步协调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这对所有希望成为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城市来说更为重要。我们注意到,无锡新区现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吴文化与现代文化研究中心;我们更注意到,无锡市委、市政府希望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新区、特区、实验区。各级各类的特区将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也势必表现出优越制度环境的支撑功能,最终它将体现为社会进步和公民权利的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意义上就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含义。事实上,不仅自然生态需要可持续,人文环境更需要可持续。
通过检视无锡和丽江两个地级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没有统一的模式,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做法。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共同的精髓。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方式的调整,是引导发展的战略姿态的调整,是领导艺术经过自觉策划后的精彩提升。当产业调整达到了实现人的实时创造时,以人为本的维度被敞开了;当城市的管理日益精细,地方性文化认同同时被表达出来时,全面、协调的整合度达到了最优;而坚定、灵活地运用“特区”这一体制改革通用工具,使体制创新连续不断,社会发展才成为可持续的。这时,不仅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被逐个实现,而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同时被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新的境界。
今天,人们应该重读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个报告开篇就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报告号召,“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里对风险和勇气的强调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