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化与西南边疆经略:以元明时期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教化中国——以禅宗为主体三教教化体系在云南的确立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最重要的在于文化认同。近年有学者提出“文化中国”就是要倡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曾经经历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就是由春秋战国以前的华夏族到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民族,以及今天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其生存地域也随之扩大。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也曾历经坎坷,其主体民族多次被游牧民族全面征服,其中最典型者如元朝与清朝。我们民族的统一历史也曾数次中断,由统一转向分裂。但中华民族并未在分裂中解体,而是在每次分裂之后即迎来一次更为波澜壮阔的统一。套用一个经济学术语来说,中华民族正是通过类似累次并购重组的形式不断发展壮大。这在世界文明史中也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种奇迹的深层次根源就在她的独特的文化结构。

众所周知,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与印度是一体延续,直到今天,仍然旧命唯新,焕发青春。而与印度相较,中国又有统一时间更长、主体民族更稳定等特点。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儒、释、道三教互补互融的三元一体的稳定文化结构是其重要基石。这在历史上表现得很明显,每当异民族以武力在政治、军事上征服中国之后,最终却在文化上为主体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这虽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通例,对此马克思在通研世界文明发展史之后,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论述说:“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尔人,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74,第247页。尽管马克思在文中没有提及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类似现象,然而这条世界文明史上的铁律在中国的表现却最为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就好比一个吸纳器,它能将历史中各种异质文化吸纳、包容在一起,并最终抟聚铸就成一个文化统一体。而这正是支撑中国历史稳定发展的核心因素。此外,中国文明的特点是以人文中心为归依的价值导向,它关注的重点是此世幸福与和谐。这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奠基于神性中心的文明系统——如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传统文化从思想层面看,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对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历史上习惯称之为“三教”,这里教的意思主要是从政治、道德教化的角度来使用。在中国古代施政中非常注意社会教化。我们看到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历史上尽管有互相冲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说中国历史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的奥秘就在于其三元一体的稳定文化结构。三足鼎立,三者在功能上既有分别又互相构成支撑,形成一种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对于“三教”的不同社会功能,南宋的孝宗在《原道辩》曾经有一个综合评论:此即以儒家治国,以佛家治心,以道家养生。对于这个评论,明代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也表示赞成,另外还有清代的雍正皇帝也发表过类似的评论。而世界上其他几种主要文明像古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只是一种单一宗教文明,相比之下中华文明就是以儒、释、道互补为基本特征的复合结构。三足鼎立,其支撑更牢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之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