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魏相易学来源考索
魏相易学并非来自同时代首倡“卦气”的孟喜,孟喜因为改师法,不得宣帝之用,身为丞相的魏相当然就不会不明事理而学孟氏。魏相与孟氏大有不同,但四正还是一致的,四正产生既古,记叙者下笔寥寥,如《汉书·五行志》所记夏侯始昌论四正一节:“于《易》,震在东方,为春为木也;兑在西方,为秋为金也;离在南方,为夏为火也;坎在北方,为冬为水也……春与秋,气阴阳相敌,木病金盛,故能相并,唯此一事耳。祸与妖、痾、祥、眚同类,不得独异。”夏侯所论,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四正卦及其所配时空秩序;另一个就是汉人习用的阴阳灾变之说。其与魏相不同在于,魏相不仅说灾变,“阴阳未和,灾害未息”,更重要的是讲究天道人心,“天地变化,必繇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并以此为据干预时政,企图影响君王言行,希望君王能尚德而行。“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君王兴德,天下也就大治了,如不然则王事岌岌可危也,“夫风雨不时,则伤农桑;农桑伤,则民饥寒;饥寒在身,则亡廉耻,寇贼奸宄所繇生也。”
观魏相所论,颇同于《说卦》,因此魏相易学很可能来自《说卦》。《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这就是所谓后天八卦方位配四时图所出,魏相也有言:“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说卦》讲圣人画卦,是为了和顺道德,使人人有序、知序方为大智,这集中表现在两段文字中:“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而魏相以阴阳立论,指出阴阳大纪实通于治世之道,逆阴阳而行只会出现灾殃。因此他认为“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自古贤圣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并分别引述高祖、文帝、景帝故事,指出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魏相强调政治当效法天道运行而备四季之官,这样才会有效治理,天下和合,并且表达了自己阴阳协调、政治清明的心愿:“臣相伏念陛下恩泽甚厚,然而灾气未息,窃恐诏令有未合当时者也。愿陛下选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阴阳,天下幸甚!”根据《说卦》和魏相论《易》的比较,可见《说卦》与魏相的政治伦理精神是很一致的。另外,《说卦》对八卦方位从各卦卦性及其相互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等等。而魏相则多是从不遵循卦气而动、“不能宣广教化”的角度将导致的恶劣后果论说,如“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则雹。”,以此说明四时四方均与人事相连,它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以及伦理政治图式。《说卦》和魏相的表述途径不一,但是思想内核是基本一致的。
“卦气说”的各个因素来源其实都很早,四正也是如此,除了汉武帝时期夏侯始昌论易之四正,同时的《淮南子》也有相关述说,虽然没有明确将八卦配以四时四方,但是它把天干地支、五行八风、星宿运行、音乐韵律等等囊括在一个系统之中,已然具有四正图式。往前溯的《月令》《十二月纪》《夏小正》皆是如此,夏侯始昌讲得简易,而魏相与《说卦》最为吻合,因而有理由说魏相易学思想来自《说卦》。《说卦》也是孟喜卦气的一个基础,是总结历来论说卦气的一篇论文,卦气说的完全成型离不开《说卦》。为何魏相、孟喜都在宣帝时期论《易》之卦气?这可能与发现《说卦》相关。有两段文字记载说明此事:《论衡》之《正说篇》曰:“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而《尚书》二十九篇始定矣。”又《隋书》之《经籍志》载:“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逸《易》”和“《说卦》三篇”在内容上应该是接近的,当包括《说卦》的内容。根据刘建国的研究,孔子作《易传》无差。他将《左传》记载的易事与今传本十翼进行比较,认为春秋中期就已经存在《易传》,孔子经过修改就成了今传本十翼。他说:“《易传》并不是孔子之后才有的,而是在春秋中期就早已存在,最晚也是在庄公二十二年(前672年)前形成的。并且有一个较稳定的本子,只不过在占筮时因对象不同而结合一些实例而已。这个春秋时期的《易传》很可能就是当时流传过而后又遗失,后被韩宣子观书于鲁太史所见之《易象》,事在《左传》昭公二年(前540年,即孔子11岁时)。如果这个论断不错的话,作《左传》之左丘明见过原《易传》,孔子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为今本十翼的。后原《易传》失传。”孔子十翼到西汉中叶也有佚失,宣帝时《说卦》的发现就说明了这点。但是李镜池否定十翼为孔子所作,他说:“在西汉末刘歆校书以至班固作《汉书》时,这十篇之目恐怕尚在传说中。”又以逸《易》只有一篇而《隋书》又讲三篇,因篇目不一所以说《隋书》是讲的传说或者是想象。然后又以京房等人讲了卦气,而认为《说卦》是京房等人加进去的,所以说《说卦》不出于焦京之前。其实古史辨派的说理比较有根据,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史记》《汉书》等正史的记载,徐芹庭将《论语》和《易传》有关语句进行仔细对比,并引经据典说明孔子实为《易传》作者,他又引《日知录》《经义考》等的传统说法对李镜池等人进行了详细的批驳。高汉民在仔细分析《说卦》的思想后认为,《说卦》为圣人所作,分为三个部分,只不过“《隋志》的‘说卦’三篇,为此三部分之‘分’,而《论衡》之‘一篇’是指三部分之‘合’。”笔者认为这个讲法是有道理的。《说卦》佚失,宣帝得见,而这时恰是魏相、孟喜、京房、焦延寿等人提出系统卦气说的主张的时候,这一定不是偶然的,“《说卦传》虽不是讲卦气的,但是易卦与方位、四季结合之始,是以后这些说法形成之基础。”可以说,当时的易学家就是在《说卦》的基础上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据此,魏相《易》是有别于其他诸家论《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