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建设、人员选拔、后续培养、专业团体建设、政策激励与发展支持,以及辅导员自身的努力等多个方面。因此,系统地分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统筹规划其专业化发展,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学科未达成共识
“中央16号文件”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是“高学历、专业化”。要使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首先应有一个培养辅导员高学历(研究生)人才的专业,但是至今国内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培养辅导员的专业,学术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学科选择还未达成共识,无专业学科支撑,辅导员缺乏专业归属感,长期以来存在的“非专”、“专职不专”现象未改变,这造成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当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训,虽已构建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其主要内容是文件精神的学习和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型传授。这一举措对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践证明,任何已成功实现专业化的职业或专业化比较成熟的职业,均具有规范的专业知识和以专业教育为支撑。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作为辅导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的一项长效机制,应有别于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因此,尽快确立辅导员职业依托的专业学科,是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
二 辅导员的职责缺乏明确的界定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党、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角色,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肩负起综合性的职责。“中央16号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高校辅导员职责是多元的、综合的。据调查,“多数高校辅导员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职责不清、定位不准、职业评价不高的问题,自己从事的是办事员、勤杂工和保姆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应付琐碎的日常事务。”如果从高校辅导员的整体来讲,要求其肩负综合性职责无可厚非。但要求每个高校辅导员都要承担起这种综合性的职责,那就会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根据专业化的定义,专业化的前提是科学的分工,只有科学分工才有可能形成专业化。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仍是在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各项具体的工作,每个个体都在包揽整个年级或班级的所有教育和管理事务,这种工作机制导致了高校辅导员疲于应付日常学生事务,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责,难以找到专业归属感,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前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改进辅导员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分工。
三 辅导员选拔机制有待完善
决定现任高校辅导员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是高校辅导员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所学专业及高校选拔辅导员的机制。目前辅导员队伍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选拔方式的不合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选聘的辅导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这里的“相关的学科专业”是指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学科专业,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上述要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的辅导员队伍学历多样化,学科背景上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技能水平、管理水平等专业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且由于辅导员选留缺乏一个基本的专业门槛,这就降低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造成“想进的进不来,进来的留不住,留下的干不好”,难以将全国各高校的优秀人才吸引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来。如不对现有高校辅导员加以持续有效的培训并对目前的选拔方式进行重新思考,从长远来看,其工作成效、发展前途不容乐观。
四 辅导员专业自觉意识不强
任何职业都存在着吸引力,但不同职业的吸引力强度不同,同一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吸引力也不同。一个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容易出现职业队伍高流动性的问题从而影响职业向专业化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缺乏认同感,抱着“过渡”观念,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所以也就出现“专职不专心”的现象,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当前,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吸引力弱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辅导员职业具有“基层性”、“复杂性”、“教育性”、“服务性”、“直接性”和“烦琐性”的特点。“基层性”指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教育、管理第一线的人员,按照学校、院(系)两级党政的要求开展学生工作。“复杂性”指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对象及工作内容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并经常伴有突发性、危机性事件。“教育性”指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专业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这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基本属性。“服务性”指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工作一样都要以学生为本、真心诚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直接性”指高校辅导员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之间不存在第三方的中介,这一点与其他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有着较大不同。“烦琐性”指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生活中大小事情,而且要协调与学校众多管理部门的关系,做好本职工作。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这几大特性集中反映了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高,而工作相对艰苦的特征。这种特征减弱了高校辅导员行业的吸引力,使得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才对从业变得有所顾虑,从而出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难以留住人才的局面。
其次,保障机制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各级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但在选拔机制、考核机制、培养机制、晋升机制、激励机制方面仍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晋升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实际操作性不强;培养机制的实施效果尚未呈现;选拔机制上缺乏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考虑。这些不足也造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吸引力的削弱。要让更多优秀人才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选拔、管理、培养、考核、激励、晋升等保障机制,让高校辅导员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向专业化发展。
五 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滞后
“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加快推进这一建设步伐,如《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纷纷出台相应的地方措施,如北京通过高校辅导员持证上岗、高校辅导员职称单独评审、实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程等政策措施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增强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上海市科教党委、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5大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依托有关高校,建立了一批高校辅导员专门培训基地,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本科院校60%以上的高校辅导员达到硕士以上学位。这些地方性举措的出台,使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政策的提出到微观细则的制定做了明确的指导。高校是辅导员队伍让各项政策得以实施的落脚点,高校能否建立起科学的发展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是辅导员队伍能否成长的关键点。目前,各高校对中央和地方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给予积极响应,制定配套政策,出台相关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但综观这几方面的努力,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相关机制的建设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先,一些与专业化有关的机制尚未完善。比如,行业组织建设方面,高校辅导员行业组织应由哪个政府部门来发起,由谁来管理,人员构成、经费来源、组织章程等如何安排都需要相关机制来加以保障。再如,在管理机制方面,如何理顺高校辅导员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是今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目前还没有针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专门政策、措施出台。尽管已经出台和实施了一些措施来推动专业化建设,但专业化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是统筹考虑,其机制建设涉及选拔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晋升机制、管理机制等众多方面,需要有专门的措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
除上述专业化建设的障碍外,专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专业培训系统不完善、统一的资格论证体系尚未建立等也是制约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