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包括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技术改进的专业化。就前者而言,如果把专职辅导员的设立作为起点,其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批准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其中第五十条规定:“为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正式提出要在高校设“政治辅导员”,尤其是提出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历史上属于首次。就后者而言,其起点可以从1984年算起。当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实行正规化培训”,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因此,于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设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促成了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高校辅导员在完成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担许多诸如帮困工作、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大量事务性工作,辅导员的角色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事务发展。由此,辅导员成了高校角色尴尬的一个群体,如何定位角色更是争论不休。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文中简称“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如此明确地界定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可谓“史无前例”。也由此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化发展方向。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聘辅导员。2006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全面实施,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辅导员的专业成长问题也就日益凸显和紧迫。这是本书撰写的现实背景。
由于对如何定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观点尚不统一,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成长路径为主的观点均有。但笔者认为,从辅导员制度建立的初衷及其发展,从辅导员明确角色定位到推动队伍不断发展的各项举措,始终都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书把辅导员专业成长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和视野之内,且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说明。
其一,专业成长既反映辅导员个体的专业自觉水平,也体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程度。就二者关系而言,个体的专业自觉是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队伍专业化发展是个体专业成长的条件与保障。因此,本书所述的专业成长主要指向辅导员个体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兼顾队伍专业化发展进程,有时在论述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没有刻意做出绝对的区分,也没有在概念的精当上用过多的笔墨。例如,本书第一章就是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构成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的现实背景。
其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和辅导员专业成长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而做出的新安排。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省和各高校都在探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许多新问题,面临许多新困惑、新瓶颈,亟待在学理上获得支持和解释。因此,本书论述辅导员专业成长并没有按照教材体例,且受制于著者的学术水平,没有试图在理论上去建构什么,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实状况把握为特点和起点,通过第一手的调查材料,直接对辅导员专业成长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因此,将有些具有根本性的对策和举措,作为破解制约发展的根本之策,如职业准入问题、职称职务问题等,可能在各章论述中皆有所涉及。尽管在论述时尽量考虑详略和趋避,但仍会有叙述上的重复。是为不足。
其三,本书是笔者和笔者的学生共同研究的成果。由于笔者长期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与辅导员朝夕相处,了解颇多,理解亦深,适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春天”,总希望能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做出些许思考和探索。因此,在自己的学术思考中较为注意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恰好自己指导的几个学生亦有此兴趣和热情,所以围绕“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为题开展了研究,他们也顺利完成了相关学位论文。现在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几年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发表。因此,更恰当地说,这本书是论文汇编,各章均可单独成文。著者分别为:前言、第二章(其中第三节作者为陈明霞)、第三章、第四章是杨建义;第一章是甘容通、杨建义;第五章是谢小芬、杨建义;第六章是贾秋霞、杨建义;第七章是林伟毅、杨建义;第八章是乐有方、杨建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政法分社社长王绯女士,以及责任编辑孙燕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杨建义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