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学科支撑
毫无疑问,辅导员专业成长必须建立在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即依托专业学科造就专业的辅导员队伍。这是辅导员专业成长必须回答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必须解决“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和“为这一专业的知识”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一个社会职业。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什么学科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科依托?什么专业是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人才依托?什么是辅导员“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什么又是“为这一专业的知识”?这些问题模糊不清,必将制约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最终将导致新理论成果进不了头脑,专门人才进不了队伍,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
一是人员专业结构的分散。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上,首先必须对两个问题做出清晰的回答:一是辅导员专业化所依托的学科专业是什么;二是当前辅导员从业人员中拥有该学科认证的数量比例是多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应该“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相关学科指什么——与辅导员工作性质相关还是与工作对象的专业相关?目前对于辅导员职业依托的学科一直没有得出统一的定论,因此留下了本书讨论的必要和空间,也由此导致对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无标准性。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数据表明,被调查的352位辅导员第一学历分散在71个专业中,最高学历分散在83个专业中。2010年东南某省高校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辅导员中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仅占26.7%,工学、农学、理学和军事学等其他专业的占73.3%。由于辅导员专业结构的多样,专业背景的缺乏,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期待程度。“重新改造原有的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寻求专业化的实现不现实”、“具备理工类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实现思政专业的专业化难度太大”。这是辅导员专业化中的普遍心态,也是现实制约。
二是队伍专业知识的不足。目前辅导员应聘要求基本是“研究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式,普遍缺乏从事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参加工作后,大多数人只参加了岗前培训就匆匆上岗,缺乏后续的培养与培训,虽然整体综合素质较高,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尚可应对,但对于深入研究学生思想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对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和专业的视野下予以释疑解难,导致“大道理讲不清、深道理讲不透、歪道理讲不倒”,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现实中,知识与技能基础的缺失是辅导员职业多种‘非职业性’特征产生的源泉。”
三是专业发展方向的偏离。由于专业结构的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的薄弱,导致了目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偏离,有的选择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有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有的选择学生事务管理,有的选择了形势政策课等,唯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为大家所看好。“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学生似乎不欢迎,二是结果不显性,三是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专业知识结构难以承担。”“即使选择其他的发展方向,也往往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和研究,感觉没有什么专业化可言。”这是笔者在与辅导员交流中他们反映出来的一种普遍心态。客观地讲,辅导员专业成长也需要有不同的方向,这样有利于形成整体互补的格局。但这种方向应该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不是因为无力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一种“回避式”选择。把“为这一专业的知识”由“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来替代,显然不可能实现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反映的是辅导员专业化堪忧的困境。
面对辅导员专业成长中“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的缺位,目前主要以岗位培训的形式,对一批已经承载“为这一专业的知识”而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培训,并通过实践来转化他们的专业身份。关于“辅导员专业知识的来源”的调查显示,认为“求学阶段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非常符合专业需要的仅占7.5%,而不符合专业需要的高达25.0%;“您认为在工作实践中习得的方法与经验比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更重要”非常符合的占40.0%、不符合的占5.0%。可见,辅导员专业成长处于一种专业知识培养的“倒序”状态,先具备“为这一专业的知识”,后才强化“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教育。而“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主要通过两个范式来实现:一是技能培训型。根据行政指令式安排,着眼辅导员职业所必需的技能,重技能轻知识、重末而轻本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实践反思型。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辅导员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促使自己从“生手”变成“熟手”。但由于高校尚未建立辅导员实践反思的有效机制,辅导员实践反思型成长往往处于自发的状态,难以产生自觉的、整体的效益,无法促进辅导员队伍“关于这一专业知识”的全面提高。47.5%的辅导员认为“相较于自学摸索与实践感悟而言,系统的专业培训对辅导员工作帮助更大”,而认为不符合的仅占2.5%。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辅导员“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核心
1953年国际教育大会反复强调:“一个人拥有受到认可的专业资格,否则不能任命他从事教学工作,即便是临时性的职位。”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是必须改变辅导员专业教育的“倒序”现象,从当前单纯的工作培训、经验积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专门的系统化教育。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然需要一个有力的学科支撑。
什么学科能够成为辅导员专业成长和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学科支撑?在讨论、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时,许多研究文章推介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途径和做法。“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我国辅导员工作重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辅导员的第一职责。而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重在服务功能,是对学生事务提供专业化的指导。辅导员专业化如果完全按照发达国家那样走学生事务指导的模式,那么无疑违背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设立的初衷,无疑背离了辅导员专业化的内在规定,无疑放弃了辅导员的第一职责,无疑是弱化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是相冲突的。与前文论述的辅导员的专业定位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辅导员“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的核心。
不少学者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重在服务功能的专业化路径有质疑,认为虽然不少高校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借胎生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为高校学生工作输送人才的专门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实践探索的曲折,并不能否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而且可以成为辅导员专业化的学科支撑这一内在逻辑自洽,也不能否定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共生性。
对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时代特征的梳理与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从组织领导上看,党和政府对辅导员制度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和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制度与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政策。从发展模式上看,由20世纪50年代纯粹的“双肩挑”模式到80年代“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兼专结合”,再到90年代后期以来“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专职队伍日益成为主体,并日益显现出“职业化”趋势。从编制管理上看,由过去单一的党政干部编制,到“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部分”,“享受同等级别教师和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再到“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直接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最后到具有“双重身份”,实行“双重管理”,可以“双线晋升”,拓宽了辅导员发展的空间。从队伍构成来看,由过去主要是军队转业干部和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到从高校选留优秀本科毕业生或推荐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做专职辅导员,再到面向全国高校甚至面向整个社会公开选聘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改善和优化。从角色职能上看,辅导员队伍由原来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日常管理发展到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学习咨询辅导、日常事务服务等更为宽泛的领域,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出现了向“专业化”发展的走势。这始终都没有改变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制度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设计的这个初衷,我国的辅导员制度除了社会性、服务性要求之外,更富含一种政治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学科建设的推进无不与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紧密相连。朱镕基同志曾说过:“中国什么科学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看思想政治工作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最具中国特色,旨在培养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从辅导员岗位的设立到今天的专业化发展,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相依相随,二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研究和回答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迅速成长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系统,有10多所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在建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从政治逻辑逐渐向专业逻辑转移,使专业本身得到承认,在获得专业话语权的同时向相对独立自主的方向运行,为解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支撑,为辅导员专业化奠定最基本的学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课程建设水平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支撑和标志。”
三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
专门化的知识和能力是专业化中的首要标准。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支撑,就必须把自己独特的学科理论体系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专业依托,成为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有效专业。因为“专业是学校给予学员典型的、集中的而非广泛的具体工作时,对学员是最好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未必都是培养辅导员,但必须为培养辅导员服务,把培养辅导员作为重要的任务,承担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社会责任。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应该包括存量人员的专业化和增量人员的专业化,这两部分人员专业化的途径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是通过职后专业培训来实现,“以应用科学和技术发展为主线并成为专业工作的中心”;后者则主要通过提高入职门槛,明确专业要求,强化职前专业能力来达到。“在从事专业工作之前,必须获得学术造诣方面量的积累,这已成为前提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应针对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策略和作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建设
从目前来看,高校直接从本科生中选聘辅导员比较少,但不能因此成为专业建设被忽视的理由。一是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辅导员工作综合性、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强的特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辅修第二学历学位模式,鼓励学生修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让本科生既具有扎实的“关于这一专业的知识”,又具备突出的“为这一专业的知识”,以复合型、综合型的知识结构去争取在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席之地,尤其在高职高专院校。二是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力度,为学生争得进入辅导员岗位的学历门槛,这样才能把经过长期培养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否则,如果都靠职后培训来推进辅导员专业成长,会由于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导致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始终只能处于低水平的、零散的、应急性的事务培训上,难以推动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成长的过程将更加漫长。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建设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来看,各个高校开设的基础课基本相同,如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等;而必修课部分表现出校际差异,各高校往往根据师资情况、研究领域等有所差别;选修课作为研究方向,则更加突出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校际特色。对于辅导员这样新出现的专业领域或岗位,其科学知识体系甚至学位课程其实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被合理地建构成大学的专业和学位课程,尚没有学校把辅导员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方向或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应该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争取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型硕士)中设立辅导员方向,在课程中增加辅导员专业的课程模块和分量,为有志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生打造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学位硕士,作为在职辅导员攻读专业学位的重点,同时明确要求所有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必须修习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职称晋升的基本要求,推进现有辅导员专业知识的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建设
从2010年起,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开始招收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单列计划,定向招生,旨在造就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从实践看,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了面对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的实践者和坐而论道的研究者“坐而相视”的尴尬现象。一是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中继续加大辅导员中定向招收博士生的力度;二是探讨定向招收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和督导实习三个部分都列入培养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教学计划;三是加大学位论文选题指导和开题审核,主要面向辅导员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增强理论研究的现实针对性,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以专业化的工作来提高教育的成效。
总之,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和队伍专业化发展是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既需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等外在环境和条件的支持,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支持。就辅导员这样的新专业而言,通过招募一些已经承载“为这一专业的知识”而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并通过岗位培训和教学实践来转化他们的专业身份,这是一个现实的路径,但不是一个理想的方式。有学者提出,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要求来说,应该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专业为依托,成立辅导员专业学科,建立以高效辅导员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硕士、博士学历培养体系,并最终形成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的“高效辅导员学位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