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国际趋势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德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演化

德国许多产业的优势地位在19世纪末就已确立,并长久保持。德国的技术基础雄厚,尽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资源和基础设施都被严重破坏,很长时间受到制裁,但在二战后不久的几十年间就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再次变为强大的发达国家。

一 竞争优势及其演变

1.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演化

德国在机械制造业、化学、医药领域具有优势。2010年德国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公路车辆,金属加工机械,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机器零件,染、鞣及着色材料,非原始形态的塑料,医用和药用产品,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动力机械及设备,化学材料和产品,纸和纸制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在14%~18.3%间,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1.7~2.2间,是德国最具竞争力的10个行业,其中金属加工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公路车辆,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机器零件,非原始形态的塑料,染、鞣及着色材料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386~0.525,具有很强的贸易优势 (见表2-19)。1995年的前5个优势行业是染、鞣及着色的材料,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机器零件,非原始形态的塑料,金属加工机械,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7.9%~21%间。德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以来保持稳定,变化最大的是染、鞣及着色的材料和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分别降低了5.2个和4.7个百分点。

表2-19 德国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

续表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表2-20列示了德国2010年出口额占世界比例最大的20个工业行业,这20个行业同时也是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20个行业 (未另列示)。这些工业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高,最低的是16.4%,最高的是38%,反映出德国具有很多很强的优势产业。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5个工业行业是塑料单丝 (截面 >1毫米)、印刷和装订机械及其零件、传动轴、客运汽车、飞机和相关设备及航天飞机,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为22%~38%,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2.2~3.7。1995年国际市场份额最大的5个行业是塑料单丝 (截面>1毫米),印刷和装订机械及其零件,液体泵,非电动机械、工具和机械器械及零件,纺织及皮革用机械及零件,国际市场份额在25%~39%。1995年的前20个优势行业在2010年仍有11个位于前20位,塑料单丝 (截面 >1毫米) 和印刷装订机械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稳定,分别在38%和31%左右,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3.7和2.9。公路汽车、纺织及皮革用机械及零件1995年的市场占有率在25%以上,到2010年分别下降14.5个、16.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约40%。飞机和相关设备及航天飞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的11.5%提升到2010年的22.3%,提升了约1倍,跃居第5大出口优势行业。

表2-20 德国2010年出口额占世界比例最大的20个行业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汽车和机械一直保持着国际竞争优势,专业化机械的出口优势还在增强。2009年,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为12.5%,比1991年的15.6% 有所下降。1990年,德国的汽车出口额占世界的22%, 1993~1994年下降到15%,但随后又恢复到18%, 2009年为18.6%。日本汽车出口额在1991~1994年超过了德国,而后持续下降,2009年占世界的12%,远低于德国。德国汽车出口额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这6个汽车出口大国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从1994年的28%到2009年的35.8%,特别是在欧洲市场更是高达55%,亚洲占29%,北美占17%,中国占33%。从制造商产量来看,2009年,德国大众公司的汽车产量为606.7万辆,次于美国通用的645.9万辆,排在第3位,戴姆勒排在第12位。德国汽车生产高级轿车,目标市场是高端消费者,宝马、奔驰是贵族品牌,因此产量规模不如美国和日本。

在德国2010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最大的20个工业行业中,绝大部分是机械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最高的是塑料单丝 (截面 >1毫米),为0.707,最低值是0.438,远高于美国、英国的水平 (见表2-21)。贸易竞争力指数在60%以上的行业还有纺织及皮革用机械及零件、食品加工机械 (非家用的)、印刷和装订机械及其零件、塑料的废料及碎屑、金属加工机床 (切削材料的除外)、金属加工机械 (机床除外) 及零件。其中除塑料的废料及碎屑、金属加工机械 (机床除外) 及零件这2个行业外,其他5个同时也是国际占有率最高的行业。塑料的废料及碎屑是与1995年相比变化最大的行业,从1995年的0.135上升到2010年的0.632。武器和弹药、客运汽车也有大幅度提升,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1倍和60%。其他优势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不大。

表2-21 德国2010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最大的20个行业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德国制造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中等技术水平的行业,随后是低等技术水平的行业,其余类别的比例较低 (见图2-15)。1995年以来,德国制造业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保持稳定,1995年为11.7%, 2010年为10.4%,德国得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不同于美国、英国、日本。在德国国内的经济结构中,德国中高技术水平的产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这些产业包括非制药类化学、机械设备、电动机械、汽车、铁路及机车。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例约为42%,而美国、日本、英国、瑞典分别为26%、30%、26%、32%。但德国的高技术水平产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这些产业包括制药、光电设备、飞机、航天器。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例不高,约为10%,比例最高的是美国,为17%。

图2-15 德国各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额占世界的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2.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演化

从德国各服务行业在2009年的国际竞争力及2000年以来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见表2-22),德国商业服务总体国际竞争力不强,一直是商业服务的净进口国家,近年来的状况大大好转,进口与出口的不平衡在大幅度减小,一些行业转为净出口。德国商业服务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2009年为6.7%,与英国相当,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056,进口仍高于出口,但已明显好于2000年的-0.261。德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服务业是建设,国际市场份额为13.6%,高于日本,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2,与2000年相比,建筑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贸易竞争力指数大幅度提高,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出口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由2.6下降到2。随后是其他商业服务、电子和信息服务,是德国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的第2、第3大服务业。旅游,个人、文化和再创造服务,通信服务是德国进口超过出口最为突出的3个服务行业,但这3个行业的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并不低,为3%~5%。

表2-22 德国各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与2000年相比,德国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明显增强,大部分服务业的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提高了,净进口占贸易总额的比例缩小或转为净出口。2000年个人、文化和再创造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80, 2010年为-0.40,类似的还有版权和许可费、通信、运输服务,都是净进口比例大幅缩小。保险、其他商业服务、电子和信息、建筑服务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金融服务的净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

从德国的经济结构看,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本国经济的23%,高于日本的20%和美、英的12%。德国一直是工业品的净出口国。近40年德国服务业迅速发展,增加值在20世纪末已超过制造业,是经济中最大的成分(见图2-16)。2010年服务出口额占世界的6%,与英国相当,排在第2~3位。德国一直是商业服务的净进口国。

图2-16 德国各行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例

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二 竞争优势的来源

1.研发优势

德国的科技基础雄厚,劳动力技术水平高。德国的劳动人口受到良好的教育、政局稳定、基础设施健全。虽然缺乏丰富的天然资源,但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是德国产业升级的优势和迅速崛起的原因。德国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特点突出,德国科技基础雄厚,在许多科学领域的成就已领先百年,科学和工程领域有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教育质量高,重视技术职业教育,有完备的学徒教育制度,紧密结合技术和实务,因此其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高。这种教育模式使得人才专注于传统技术,擅长进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德国因劳动力缺乏导致德国的新产业开发较落后,在电子和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大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只能通过在海外与外国合作来学习,制约了其发展。德国的办公和通信设备制造有下降趋势。机械制造中的办公和通信设备制造并不是德国的强项,仅占世界出口额的4%~6%,仍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日本和美国办公和通信设备制造的出口在近30年有大幅度下降,2009年分别占8.5%、6%,德国的差距不是很大;而1982年、1984年,美国、日本分别占22%、29%,德国当时十分落后,德国在新兴技术发展方面不如美国和日本。

2.产业集群优势

德国有很多集群产业。在产业群的发展过程中,强大的上游产业会带动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化学、制药、金属制品和机械、运输设备制造、印刷设备都是德国最具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群。德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很多,特别是研发密集型制造产品,占世界出口比例很高。德国企业在生产流程复杂的行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如合成化学与精密制造机械,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优势。德国的化学产业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在化学相关的很多领域都世界领先。比如在1990年,德国化学品出口额占世界18%,远超过位居第二的美国 (13%) 和第三的英国 (8%)。近20年德国化学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09年下降到12.6%,而美国为11%,英国为5%,与美国的优势在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