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

我们重点关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问题,并由总量分析转向结构分析。首先对数据来源及应用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因为是接着前文关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结构性减速”的论述,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就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分部门或产业劳动生产率状况进行分析。联合国数据库(UNDATA)中70年代以来各国分行业就业和增加值数据相对连续和完整,本章的分行业增加值数据取自该库“2005年不变价行业增加值”[美元,Gross Value Added by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y at constant(2005)prices-US dollars],分行业就业数据取自该库“分行业就业”(Total employment by economic activity)。

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趋成熟

尽管第一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在70年代以来有着比第二、三次产业更为显著的增长,但是,由于发达国家该产业规模很小,其劳动生产率的升降不会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在这里及下一小节暂时把注意力集中于第二、三次产业。西方研究者喜欢用“一劳永逸”来形容“二战”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根据Mitchell的历史统计数据,在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国家第一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普遍处于10%左右的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第二次产业比重却相对较高,在30%左右的水平。然而,相继而来的城市化加速,把大量劳动力吸纳到现代部门,尤其是服务业部门,到了70年代,除个别国家,如西班牙外(1970年第一次产业就业份额为29%),大多数发达国家第一次产业就业份额降低到10%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库兹涅茨规律在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之间持续发生作用,第二次产业就业比重持续降低,连同第一次产业析出的劳动力,均被不断扩大的第三次产业吸收。在现阶段,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趋于成熟,第二次产业就业比重一般是20%~30%,第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在70%左右,均已演进到成长曲线平缓的顶部(见图2-4)。两次产业就业比重的这个变化很值得关注。实际上,50年代前后第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发生了一个逆转,这种逆转对于理解长期增长路径至关重要。

图2-4 9个工业化国家1970~2008年第二、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二 第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减速,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来解释。在对结构变动效应进一步分析、分离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具体情况。

图2-5和图2-6反映了发达国家40年来第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状况,对应于曲线上的每个点的切线斜率,就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比两幅图,我们所得到的总体印象是,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普遍比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简单的统计分析显示,在各个历史时期里,9国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值,为第三次产业的2~3倍:1985~1990年、1995~2000年、2005~2008年,9国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1.9%、2.3%、0.7%,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0.7%、1.1%、0.4%。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为前文的判断提供了数据佐证,即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过程中,由于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普遍低于第二次产业,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被拉低。

图2-5 9个工业化国家1970~2008年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图2-6 9个工业化国家1970~2008年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综合考虑时间因素与结构因素可能更有意思。第一,从长期趋势成分看,正如前文所叙述的那样,尽管两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均表现出或快或慢的增长,但是,由于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普遍低于第二次产业,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背景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走低关于第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问题的一些理论见解,参见Herrick and Kindleberger(1983, p.126)。。第二,如果考虑到短期非结构性因素对工业或服务业的负向冲击,那么两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在特定时期出现短暂的下降(负增长)也有可能,正如图2-5和图2-6显示的那样,1995年以来,不少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曲线向下弯曲。因此,短期劳动生产率的负增长叠加到长期结构性减速趋势上,压制了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增长。

三 劳动生产率的“结构性减速”

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演进,这种趋势给予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减速的巨大冲击,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实验进行说明。沿用本章第二节的记法:

(7)劳动生产率:,其中,i表示第一、二、三次产业;

(8)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其中,表示第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份额

基于(8)式,选择一个基期,如1950年的产业就业份额,作为之后其他所有时期的产业就业份额,记三次产业各个时期不变的就业份额分别为:

(9),其中,t为时期。

同时,我们也为产业增加值份额选择一个基期,比如也是1950年,记三次产业各个时期不变的增加值份额分别为:

(10),其中,t为时期。

那么,在(9)、(10)这两个假设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加权平均,权重为产业增加值份额βi(简单的推导请参见本章附录2),即:

或者简记为:g=g1× β1+g2×β2+g3×β3

我们设计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产业结构演进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换句话说,假定就业结构和三次产业GDP份额都维持在基期如1950年的水平,而允许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就像所表现的那样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用基期产业增加值份额βi加权其后各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所得到的总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应该大于实际数据所表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即我们预想实验结果大于现实表现。原因正如前文阐述的那样,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较第二次产业普遍低下,且70年代以来,第三次产业份额均有显著的增长趋势,第三次产业的规模扩张抵消了第一、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高增长速度,进而拉低了全社会增长速度。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析出。

基于这种判断,运用(11)式,我们可以来定义“结构效应”。仍假定以1950年为基期,固定基期的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并用它们与70年代以后相应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乘,得到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实验数据”序列,记为:(g1950t;同时,1970~2008年由真实产业增加值比重和相应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合成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序列,记为:(gt。基于此,我们有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动的“结构效应”:

(12)

在通常状况下,沿着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趋势,若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大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sf≤0,且sf绝对值越大,劳动力由第一、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减速的效应也越大。表2-4汇报了9国劳动生产率变动的“结构效应”,正如所预期的那样,除个别时期外,各国各个时期均表现出了较大的负值,即与50年代的经济结构比较起来,70年代以后经济结构向服务化的演进,对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负向冲击或抑制作用是巨大的。

表2-4 9国劳动生产率减速的结构效应(以1950年各国各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基准)

注:—表示数据缺失,NA表示被忽略的异常值。

数据来源:Mitchell(1998)、联合国统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