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传统的把发展等同于增长,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的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在发展观上的革命性变化。发展观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在20世纪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一 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源泉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首先是鉴于GDP并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现实世界里一国国民的体质是否健康,更未包括人类发展中的赋权、公共治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对以GDP为导向的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反思,“超GDP发展观”和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等一批新的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指标应运而生。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发布的第一个《人类发展报告》明确提出了“人类发展”这一概念,并提出:“人类发展视角是一个有关个人福祉、社会安排以及政策设计和评估的规范性框架。”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自由和机会,人实际上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发展的目标。这些思想和理论成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源泉。
专栏2-2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是用人均寿命预期、教育、识字率、人均GDP等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指标:①长寿而且健康的生活;②教育;③体面的生活和尊严。从1990年开始,人类发展指数被用于衡量世界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
在2009年的人类发展指数榜上,挪威排第一位,日本排第九位,美国排第十三位,中国排第九十二位。
资料来源:刘民权、俞建拖:《环境与人类发展:一个文献述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987年挪威首相布兰特夫人受联合国委托,主持撰写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提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与发展危机是不可分割的。地球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而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这成为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源泉。
当然,世界上几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是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研讨会。这两次会议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原则,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二是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讨论了人类生存和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著名文件。
这些文件强调了以下观点:第一,人类正处于历史的紧要关头。如果我们继续实施现行政策,就必然会保持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全世界各地增加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继续使我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地球的生态系统恶化。不然,我们就得改变政策,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的未来。第二,全球携手,求得共同发展,需要全人类改变他们的经济活动,公平地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第三,只有人类向自然索取同人类向自然的回报相平衡时,只有人类为当代的努力同人类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人类为本地区的发展的努力同人类为其他地区的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第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不是停滞发展,也不是离开发展,而是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1994年中国发布了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把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观。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提出,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素质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中国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科技突破和创新来使发展中的不可持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把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将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为:
(1)以保证后代能够通过保护环境和公正性,获得自然资源和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有的良好的生活条件;
(2)在发展过程中要在充分尊重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实行节约,包括节约矿物、能源、水、土地,保护海洋和大气,并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可降低环境资本存量,在利用生物与生态体系时须维持其再生不息;
(3)在人类发展视角下,可持续发展应该强调人的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性,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但不是最终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主张人类在使用资源和环境上具有平等的权利。强调两个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公平,满足本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代内公平的重点是指要给予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以公平发展的机会,要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二是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发展的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予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2)可持续原则。其核心是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之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定要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例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必须顾及资源的临界点,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人类应当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其消耗的标准,而不应毫无节制地滥用资源。
(3)共同性原则。人类的发展以地球的整体性和互相依存性为基础。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世界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实施步骤的多样性。但是,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公平性、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共同遵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认识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全球共同联合行动。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共同性原则,那么人类内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能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概念
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概念多维度变化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同时可持续发展观也呈现出定量化、指标化的趋势,产生了一批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指标。
(一)城市生态足迹
城市生态足迹是由生态足迹引申而来的,指一个城市需要多大的空间资源来支撑它的生存与发展,生态足迹越小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就越少。发达国家城市的生态足迹一般比自身面积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的生态足迹只有自身面积的10倍甚至几倍。表2-4列举了中国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
表2-4 中国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
(二)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亦称生态空间占用,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瑞思(William Rees)在1992年提出的,1996年由其博士研究生瓦克纳格尔(M. Wackernagel)完善。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承载力的指标和方法。
生态足迹基于这样的理论,即任何特定人口(从单个人到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人口)的生态足迹,就是其占用的用于生产所消费的资源与服务以及利用现有技术同化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而生态足迹之所以可量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事实,其一是人类能够估计自身消费的大多数资源、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其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折算成生产和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划分为以下六类,并赋予相应的当量因子(见表2-5)。
表2-5 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
注:其中化石能源地和森林采用同一系数,是因为化石能源地面积是按吸收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所需要的新栽林面积计算的;考虑到建筑用地一般占用区域内最肥沃的土地,所以它与耕地的当量因子是一致的。
资料来源:苏筠、成升魁、谢高地:《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对北京、上海的案例研究》,《资源科学》2001年第11期。
生态足迹之所以可测度、可量化是因为引入了两个关键的参数,即当量因子和产量因子。
当量因子:为了把人类用于生产所消费的各类资源与服务以及利用现有技术同化所产生的废弃物折算成统一的、可比较的生物生产性面积的系数。
产量因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土地平均生产力的比值。由于同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地区间同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不能进行直接对比,需要引入产量因子进行换算。
生态足迹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划分消费项目,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消费量;
——利用当量因子,将各消费量折算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通过产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
——将其汇总,计算出生态足迹面积。
生态足迹分为供给生态足迹和需求生态足迹(可参见表2-6的示例)。前者是针对需求方而言的,后者则是从供给方考虑的,也是生态容量或生态承载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表2-6 德阳市生态足迹(2006年)
注:①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建议,出于慎重考虑,留出12%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地球上其他的3000多万个物种。
②为了维持德阳市各项消费所需的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1.598公顷/人;而德阳市现有的实际生态生产面积供给仅为0.461公顷/人,德阳市全市人口需要的生态足迹为61504平方千米,是其自身实际面积的10倍多。
③在生态足迹需求中,耕地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82.9%,化石燃料需求占总生态足迹需求的13.5%。可见,德阳市2006年生活消费中粮食、蔬菜、猪肉等所占生态足迹比例较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电力等所占生态足迹比例次之。
④从整体来看,德阳市生态足迹需求量大于生态承载量,生态赤字达1.137公顷/人。从地区可持续发展来看,德阳市的这种发展模式并不能通过自身的生产满足各项消费需求,是典型的能源与资源需求地区,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其他区域供给能源和资源。因此,德阳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生产结构优化,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落实节能减排任务。资料来源:环保部环境规划院。
专栏2-3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具体计算公式
生态足迹:EF=∑EFi=∑(Ci/Pi×Ei)
生态承载力:BC=∑BCj=∑(Aj×Yj×Ej)
其中:EF、BC分别代表区域总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单位:世界公顷);
EFi代表第i项消费品的足迹(单位:世界公顷);
BCj代表第j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承载力(单位:世界公顷);
Ci代表第i种消费品的消费总量(吨);
Pi代表第i种消费品的世界平均产量(单位:吨/公顷);
Ei代表第i种消费品所占用土地类型的当量因子(单位:世界公顷/公顷);
Aj代表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实际面积(单位:公顷);
Yj代表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产量因子(单位:无量纲);
Ej代表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当量因子(单位:世界公顷/公顷)。
(三)生态足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
(1)生态足迹改进模型评价法。该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并与生态足迹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表明该区域已出现生态赤字,该地区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相反,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为生态盈余,盈余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此时说明该地区处于相对可持续状态,可持续的程度用生态盈余来衡量。具体可参见表2-7。
表2-7 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分级
(2)可持续发展指数(ESI)衡量法。公式如下:
其中Aca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ef为人均生态足迹。
(3)中国和世界的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情况。中国的生态足迹是每人1.6地球公顷,即现在的需求是中国生态系统可持续供应数量(人均的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按此计算,中国要保证每个成员现有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土地和水域面积扩大1倍,否则需要将生态足迹缩小到每人0.8地球公顷(即中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地球公顷),才能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四)“一个地球的生活”
“一个地球的生活”是指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把人类的生态足迹调整到地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认为,“一个地球的生活”使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全世界变得易行、有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世界。
“一个地球的生活”基于以下认识:其一是地球共有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110亿地球公顷,全球共有62亿人,意味着全球人均的生态承载力为1.8地球公顷。而英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达6地球公顷,需要3个地球才能满足其需要,美国人均生态足迹已达10地球公顷,需要5个地球才能满足其需要。现在全世界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2地球公顷,也大大超过了可获得的1.8地球公顷。按目前整个世界使用自然资源和处理废弃物的速度,到2050年世界需要增加一个完整的地球。所以,应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来把人类的生态足迹调整到一个地球能够满足的水平上来。其二是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主要取决于家庭和能耗、交通、食品、消费品、服务、政府、工厂和建筑等因素,所以调整生态足迹也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三是与生态足迹比较起来,碳足迹只反映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而未体现和反映环境污染等因素,所以生态足迹更能全面衡量和引导可持续发展。
(五)公平安全的个人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公平安全的个人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是由美国学者唐纳德·布朗在其著述《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中提出来的。其理论依据是,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数十亿人的能源消耗远远大于他们所应享有的化石能源的公平份额,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达到了不安全的水平。除非所有的人都接受了将其排放量降低到公平安全份额之内的伦理义务,否则就不可能防止危险的全球变暖的发生。
个人公平安全的温室气体排放份额的确定:为了防止危险的气候变化,需要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个人安全公平的排放份额应为4.5吨以下(见表2-8)。关于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则请参见表2-9。
表2-8 部分国家的人类的碳足迹a(2004年)
注:a按可持续碳预算计算;b在世界各国人均排放量同参照国家相同的情况下的全球排放量;c按每年145亿吨二氧化碳的可持续排放路径计算;d当前的碳足迹。
资料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表2-9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资料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六)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由基尼系数引申而来的。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于1922年提出的。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判断指标。基尼系数虽然不是一个能够说明所有社会问题的概念,但在通过政策和法律界定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时,其警示意义绝不容忽视。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把基尼系数引入评价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贡献的公平性中来。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国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分配的内部公平性,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其中的某个内部单元的经济贡献率低于其资源消耗或者污染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则是侵占了其他单元的分配公平性;相反,则是对其他单元公平性作出了贡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根据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的内涵,以绿色贡献系数作为评价内部单元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公平性的指标,对中国资源环境的公平性进行了评价。其方法是以绿色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
绿色贡献系数(GCC)=经济贡献率/污染排放量比率(资源消耗比),即GCC=(Gi/G)/(Pi/P)。
其中,Gi、Pi分别为地区GDP与污染物排放量或资源消耗量;G、P分别为全国GDP与污染物排放量或资源消耗量。
GCC<1,则表明污染排放的贡献率大于GDP的贡献率,公平性相对较差;若GCC>1,则表明污染物排放的贡献率小于GDP的贡献率,相对较公平,体现的是一种绿色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