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迈出的“第三步”
数十年前,小康社会在西藏民众心中是一个美好期盼,因为,大家都明白,要达到那个目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然而今日,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高原各族人民日常谈论的话题。按照战略规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预定时间。从理论上讲,自2015年1月1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止,用于完成战略性建设目标的时间只有6年。很多年来的憧憬就要成为现实,精神理想就会变为物质产品。的确,时间并不宽裕,然而在这个历程的前一个阶段,全体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和汉族等民众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宏观性质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或者接近实现,因而,放眼未来,信心百倍。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治藏方略”虽然已经确定,具体战术必须谨慎。因而,有必要再全面深入地检验基础性的准备,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顺利完成预期任务的保障。
一 重要的起步之年
2011年,这是西藏自治区宏观性“第三步”发展的起始之年,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当年经济生产大幅度增长。
1.社会生产增长明显 增长势头越来越猛
作为《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局之年的2011年,西藏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05.83亿元,增长率达到12.7%,在5个民族自治区中仅低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同类值0.7个百分点。这个增长率不仅超过了前3年的同类值,而且高于全国9.2%平均增长率3.5个百分点。回顾以往,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增长的必然性。1981~1992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在12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是6.4%。1993~2011年,西藏的同类值连续19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年均增速12.9%,高于全国平均同类值(见图2-2)。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高速,社会物质实力持续增加。因而,宏观性的“第三步”发展在第一年就迈出了大步伐,这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建设业绩与继续前进的必然趋势。
图2-2 1981~2011年西藏自治区三次产业产值增长情况
注:本图依据西藏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绘制,所涉及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第21页。
2.第一产业稳步增长 社会发展基础稳定
西藏民众历史上长期以农耕与游牧为生活来源,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下,今日的西藏农牧业依然是社会的经济基础。201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值是74.4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10年前的2001年的同类值是37.54亿元,相比之下增长数额十分明显。需要指出的是,西藏由于地理地质条件的制约,每年都会遇到干旱、暴风雪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侵袭,农牧业生产若要获得丰收十分困难。然而,1992~201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值增长率大多数年份在3%~4%,其中1993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为6%。虽然增长缓慢,但是保持了稳定。有了稳定,社会就有了前进的基础。
3.第二产业大幅度增长 财富积累速度加快
以第二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项目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现代化的支柱。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第二产业值在2011年是208.7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3%,在3个产业中的增长率幅度最大。更加明显的变化是,2008~2010年,工业产值都是100多亿元,2011年则突破200亿元,超过了前面3个年份。其中,工业产值是48.1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1%,高于自1983年以来的历年同类值。建筑业产值是160.6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4%。第二产业的生产值在改革启始的1978年是1.84亿元,1981年同类值是1.68亿元,1995年为13.24亿元,由个位数上升到十位数的时间用了17年。到了2008年,同类生产值为115.56亿元,由十位数上升到百位数的时间用了13年,表明发展速度加快。祖国东部、中部省、直辖市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工业发展是使一个区域快速积累财富的最关键的方式。所以,西藏出现这种态势预示的前景令人欣慰,此乃提高了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的可信程度。
4.第三产业产值规模最大 改善了民众生活条件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现代人的追求目标,而服务大众的第三产业越发展,向社会能够提供的种类就越多。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第二产业值在2011年是322.5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6%,居3个产业的规模之首。1978年,第三产业值1.44亿元,1990年同类值是10.03亿元;2004年是123.3亿元,2011年是332.57亿元。这类产值由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的时间用了17年,由两位数上升到三位数用了14年,再由100多亿元上升到300多亿元用了7年。无疑,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第三步”发展的最大目标。由于第三产业大规模向前推进,民众均能感觉到,自己离这个最大目标正在逐步接近。
二 稳健快速来自何方
无论传统民居还是现代楼宇,建设工程均是从基础开始,顺着地基结构,一层一层构建,最终完成整个物体的建筑。同样一个客观规律,西藏自治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已经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其他工程也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施工。考虑到经济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研究未来6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趋势,需要思考数十年高原社会生产力变化的情况。1981~2011年,西藏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显示了独有的特色。
1.适宜政策具有明显的指引效益
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是实施科学、正确的政策,让受到束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获得解放。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生产每次出现明显的增长,都与中央制定与实施专门的优惠政策直接相关。1984年3月中共中央于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制定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等一系列政策,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特殊优惠因素。1984年4月中旬,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制定了更加具体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关于农牧区若干政策规定》,主要内容如下:免征农牧业税政策延长到1990年。土地、牲畜的承包期30年不变;集体林木、荒山、荒地的承包期50年不变,其中开发性经营允许继承。取消粮食、酥油、肉类的计划收购,常年开放农、牧、副产品市场,实行自由买卖。这些特殊优惠政策实施的目的是,让农牧区群众休养生息,大家尽快富裕起来。1987~198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所反映出来的增长率升高了。其中,第一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所表现出的增长势头更加引人注目。例如,1987年,第一产业的增长指数为101.5, 1988年同类增长指数为106.3,均超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指数(见表2-1)。以前增长缓慢的牧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4~1989年,全区肉类产量由6.21万吨增加到9.02万吨,增长45.2%,年均增长9.04%。奶类产量由12.76万吨增加到17.46万吨,增长36.8%,年均增长7.36%。系列化的特殊性政策的激励作用很强,“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刺激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践证明,适合西藏具体情况的政策能够促进自治地方生产增长率的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
表2-1 西藏自治区1987~1995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注:本表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核算所涉及的价格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第23页。
1984年中共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召开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系列化政策,相应地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引导作用。于是,特殊优惠“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在农牧区深入人心,双层经营体制的作用持续有效发挥。国有骨干企业活力逐步增强,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市场建设得到加强,流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入。例如,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制定了一个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而且会议确定的政策措施得到认真落实。2008~2013年,中央累计向西藏投入3338亿元。同期,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5年落实援藏资金125.49亿元,比上个5年增长1.77倍。特别是,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大政方针,西藏和四省藏区统筹协同建设。步调一致,西藏经济发展能继续保持较快速度,运行稳定性也会不断增强。
2.农牧区经济置于突出地位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原有的基础因袭了数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粗放的、原始的因素很多,亟须注入现代技术、管理等先进要素予以改造。1994年7月20~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并且于1994年8月29日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西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中发[1994]8号)。这次会议明确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稳定局势和发展经济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为了使“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得到贯彻实施,会议还确立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具体落实了全国支援西藏的62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23.8亿元。这些项目建成之后,工程累计总投资超过48.6亿元。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农牧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在这些项目之中,有一批是援助西藏农牧业的工程。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下,西藏农牧业不仅从资金、技术、市场等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例如,所有的工程项目中最后一个竣工的是满拉水利枢纽工程,这个属于“一江两河”的骨干工程于1995年8月正式开工,2001年8月18日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满拉水利枢纽是“一江两河”流域的骨干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原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龙马乡的年楚河上,水库坝址距下游的日喀则市(县级市)113千米。这项工程是62项援藏工程中投资最大、建设时限最长的一项工程,总投资达14.47亿元。满拉水库的总库容1.55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2万千瓦,年发电量0.61亿千瓦时;满拉水利枢纽的最大灌溉引水量达18.20立方米/秒,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69万公顷,每年可增产粮食3.75万吨。2000年7月,满拉水库4台水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极大地缓解了原日喀则地区用电紧缺的状况。2000年8月,该工程经受了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考验。满拉水利枢纽有效控制了江孜县、白朗县等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稳定了这片素有“西藏粮仓”之称的土地的粮食生产,也改善了那里的整体生态环境及其旅游条件。
1996~2005年,这是实施《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年月,一批农牧业综合项目投入运行,使得西藏农村牧区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994~2005年,西藏粮食总产量由664480吨增加到933918吨,猪牛羊肉总产量由10.39万吨增加到21.46万吨。各市、地区的情况也是同样如此。例如,日喀则地区于1984年贯彻落实“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同时免除农牧民的各种税收,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994年以后,日喀则地区获得的中央和上海等地的资金支持增多,农牧业生产动力增强。1994年,日喀则地区粮食和油料总产达28万多吨,分别是1952年的5.9倍和1965年的3.16倍。1996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地区粮食和油料总产达31.9万吨,其中,农牧民人均占有粮食达553公斤。畜牧业生产同样不断发展,1994年,日喀则地区牲畜饲养量665.8万头(只),年末存栏555.58万头(只)。年末存栏比1959年增加328.62万头(只),比1965年增加205.58万头(只)。肉类产量达1.7万吨,羊毛达1939.34吨,奶产量达3.5万吨,牛羊皮张122万张。到1996年牲畜出栏率已达22.74%,仔畜成活率达74.45%,肉类产量提高到1.9万多吨。同时,乡镇企业也在不断兴起,1994年已达239家,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总收入达1.5亿元,到1996年迅速提高到2.6亿元。2005年,日喀则地区的粮食、油菜籽产量分别达到35.4万吨和2.5万吨,总量比1996年增加了6万吨。全地区肉、奶产量分别达到3.08万吨和6.09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8.74%和24.54%。生产增加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日喀则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396元增加到2005年的2298元,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牧业产量增加,乡村基础巩固,继续发展有了保障。
3.产业构成日趋合理
建立现代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发展方向,而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其实质就是该地区工业化实现的过程。因此,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由于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历史惯性,因而,西藏长期存在着典型性明显的农牧业经济特点的产业结构,即第一产业畸重、第二产业畸轻、第三产业不发达的情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 1918—1994)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也被经济发达国家的客观现实所证明。这种产业结构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现代化社会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最发达,而且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其次是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它们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最低。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对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统计资料表明,1951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产值占97.7%,第三产业占2.3%,完全是一个农牧业经济的传统社会。西藏自治区1965年成立之际,第一产业产值还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9%,整个社会经济依然依靠农牧业支撑。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水平得到不断优化和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一些波动之后,最终在90年代初期,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降低到不足一半,随后便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下降(见图2-3上)。但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却仍然很高,直到2011年也没有低于50%(见图2-3下)。这种情况表明,西藏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较多的困难,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非农牧业劳作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产值在21世纪第一个五年间稳定地超过了一半,占据三次产业比重的首位,但是,上升的速度却表现得较为缓慢,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远低于该产业产值比重。这种状况说明,第三产业需要继续开拓,吸纳更多的亟待自乡村牧区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产值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跃升迅速,但在80年代中、后期发展比较缓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步回升,尽管发展程度依然不高,但毕竟已经走上了稳步发展道路,波动幅度已大大减弱。同样是在21世纪第一个五年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同类值;2011年,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同类值1.8倍。西藏三次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三、二、一”的序列,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构成自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由此可以形成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能力。
图2-3 西藏自治区三次产业结构与从业人员比重变化情况
注:上图表示的是西藏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情况。
下图表示的是西藏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第41页。《西藏统计年鉴2012》,第22页,第30页。
4.现代工业发展显示潜力
培育和发展现代工业企业,对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2011~2010年,西藏自治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从19834万元增长到29001万元。虽然同类值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有下滑波动,但是2011年的相同营业利润即出现大幅度增长。在同一个10年期间,西藏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也相应地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滑落,但比营业利润的下滑时间少一年,在2010年即止跌为升,而且2011年的增长幅度同比上年更大(见图2-4)。在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下降之际,同类企业的利润总额却在上升,其缘由是工业企业进行了较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从表面上看是退了,实际上是为继续进一步做准备。2011年营业利润额超过2005年与2008年同类额,就表明了调整结构后的恢复过程开始了。显然,这对未来的持续发展是个利好信息。
图2-4 2000~2011年西藏自治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利润及其利润总额
注:2007年以前为全部国有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年以后为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为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第194页。《西藏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第174页。《西藏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第174页。
还有一些有利因素,它们对未来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例如,有知识的新一代劳动者大军已经初步形成,国务院、中央部委和东部、中部的省、直辖市对西藏的支持力度加大,西藏环境保护成果显著而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等。立足于坚实的基础,还要对6年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个基本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