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与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在解释中国的经验道路方面应该说,作用是非常有限的。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笃信自由市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就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开放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苏联及东欧各国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必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必将走向失败。但事实是,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苏联东欧的改革导致经济的持续衰退。主流经济学家怎么解释呢?他们说中国虽然有成绩,但是中国成绩是因为你按照我们的原理办的,比如市场改革、价格开放、私有制、改革开放,而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正是由于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不符合西方学者的原理,所以我们的经济迟早会陷入崩溃,这就是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中国经济崩溃论”,而最近又开始有这样的言论,大概3~5年会出现一次,这个言论很吓人,比如“权贵资本主义、不改革就会完蛋、改革和革命赛跑”之类的言论。他们认为你还是不行,所以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他们是不能解释的,或者说按照他们的解释中国总是要崩溃的,不可能有成功的经验,当然更不可能有中国的道路和中国的制度,如果说中国有经验,这个经验最多就是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个转轨的经济学的概念,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过渡的状态,你所谓的中国特色,只是你的问题、不成熟,甚至变态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基本判断就是说中国是不行的。

事实胜于雄辩。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曲曲折折的起伏波动中乘风破浪,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了100多倍,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从低收入国家水平上升至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唱衰中国经济的预言屡屡落空。更引人瞩目、发人深省的是,在此期间,日本经历了经济停滞的二十年,非洲和拉美经历了发展失落的二十年,东欧和苏联经济体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增长的黄金时期后,从20世纪70年代起,陷入了危机不断、增长乏力的困境,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持续低迷,繁荣遥遥无期,前景日趋黯淡。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明对照,使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对此,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做出这样的评论: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如果我们不试图从中吸取一些教训,那未免也太不负责任了。

为什么主流的西方经济学不能解释中国经济,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包含不少科学知识,如关于价格、货币、市场、竞争、贸易、汇率、产业、企业、增长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西方经济学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它的基本理论,如经济人假设、生产要素价值论、自发秩序论、私有制高效论、自由至上论等,旗帜鲜明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赤裸裸地宣扬个人主义世界观,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自由市场而反对政府调节,崇尚资本主权而反对劳动主权。显然,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又怎么可能对中国经济做出正确解释呢?

其次是理论范式的原因。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当作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这样一种理论范式,形式上似乎很完美,但与现实相去甚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过程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而且在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局限。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也曾论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多年的研究成果,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的,说得难听点甚至是有害的。”

最后是理论适用性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一些被认为是比较正确的理论,也往往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以及时空条件为前提的,并不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真理。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指出:“这些(西方)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自由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无论英国、德国、法国还是美国,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时候,都毫无例外地实行过保护关税制度。

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反映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作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才能取得成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共性以个性为基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方面看,它具有共性或普遍性,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认真研究和借鉴的。另外,抛开西方经济学存在的局限和缺陷不谈,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在解释中国改革发展经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而不能削足适履、照抄照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之路,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实质和内在逻辑。也只有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践,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中国学者才能取得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理论成就,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