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概述
金融资源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软性保障,深刻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随着我国资本总量的快速增长及流动性的结构性过剩,区域内决定经济增长的各要素因受益程度不同,其风险敞口也逐步显现。2010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2012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需要重视金融资源使用宏观质量,构建利用效率新模式以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这些都说明了金融资源、金融行业具有影响其他行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从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实践来看,金融活动效率评价除了因虚拟化导致量化研究不准确之外,也多考虑中国幅员广袤,区域情况各不相同,对结构性失衡导致的系统性偏差研究很不够。如温州“企业融资困难”、鄂尔多斯“资金充足下的消费乱象”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使得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对松紧时机和量的选择困难很多。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已无法对统一经济体中不同区域(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如此明显做出完整解释。因此,从实体产业传导和金融地理视角,借助相关效率模型衡量金融活动效率,从而构建产业传导关联背景下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活动效率评价模型与经济协同发展持续稳定机制,是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书将影响金融活动及金融效率的主要指标作为研究和讨论对象,以期从产业传导理论和金融经济理论视角对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在理论上,希望对金融活动效率评价、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有所启发;在实践上,尝试为优化我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提高金融资源活动效率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指导。
同时,在对中东部典型区域和城市的金融活动效率进行评价时引入产业传导异速理论,这也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新热点,但由于其研究视角受局限(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金融发展时,一般局限于金融业不同行业发展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上),因此本书并未深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和途径。近年来兴起的金融地理学,其思想和理念为本书考察金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如借用地理学上常用的地图工具(地理遥感,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系统)、系统论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来考察金融经济关系,将金融空间结构关联、金融资源流动方式展现于相应区位地图上,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金融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及其演化过程——可以观察到较长时间内金融资源集中和扩散趋势、区域金融活动格局变迁等。
实证方面,本书在应用产业传导异速理论对金融业不同部门与经济发展关系展开分析后,应用特征价格变量和潜变量结构方程构建区域(城市)金融活动效率评价模型;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活动效率地理意义上集中体现区域,即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圈层结构中结合产业传导关联理论进行空间金融活动质量的分析与探讨,从而相对完整地从理论逻辑推导和空间范围应用这两方面对金融活动效率进行微观和宏观双重评价:展示基于潜变量建模的金融活动效率改进途径和空间范围金融活动图景。
本书具有较显著的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在产业传导关联基础上研究金融效率合理评价方式,尝试解决如下问题:①从产业传导关联理论所引致的特征价格变量看金融发展状态、金融集聚下的区域金融集聚区应如何布局;②如何在已有金融效率模型基础上构建加入特征价格变量的结构方程;③尝试建立基于潜变量特征价格结构模型的金融业活动效率评价模型;④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介入形成金融社会网络结构图,在实证意义上揭示东部和中部主要区域的金融活动效率差异、来源及东部和中部区域金融集聚空间图景的时间序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