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道统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论 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及思路之展开

2001年夏季,为撰写提交“海峡两岸明清学术思想与人文研讨会”论文,我选择了清代河北籍的理学名臣魏裔介作为挖掘对象。在围绕《圣学知统录》和《圣学知统翼录》查找资料时,我意外地发现关于“圣学”“正学”“道统”的著述在明清时期竟有如此之多,我意识到道统问题是明清时期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文化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我的导师李宗桂教授的指导下,我遍查《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搜集了关于道统的著述近40部,掌握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材料。因考虑到博士论文的写作时间有限,遂把题目由“明清时期道统观研究”改为“清初道统观研究”,集中探讨清初学人的道统观。

本书中“清初”的时间段界定为顺治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即1644~1722年,共78年。在对清初思想家的遴选上,凡是主要学术活动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一时间段内,则被认作“清初学者”,不以严格的生卒年为标准。“道统观”即对“道统”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正统之学与异端之学的区分、“道”之内涵的界定及道统谱系之构建等。

明末清初是个社会大变动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台湾有的学者主张把1550~1730年这180年当作一个单独历史阶段来进行研究。大陆及港台关于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大体说来,大陆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启蒙思潮”持此观点的代表著作有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萧箑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和“实学”持此观点的代表著作有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两方面,而港台则比较热衷于探讨这一时期的“儒学转型”问题。持此观点的代表著作有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台湾学生书局,1990;郑宗义:《明清儒学转型探析——从刘蕺山到戴东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总之,大都没有注意到“道统”这条学术主线在当时学人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从明末清初的整个学术状况看,“实学”揭示的是以“经世致用”为价值取向的普遍的社会氛围,它是一种社会思潮;“启蒙思潮”针对的是政治思想上的反封建、反蒙昧,它是一种政治思潮;“儒学转型”则是把明末清初学人的思想贡献放在儒学发展史上做了分析和评价,凸显了他们在思想超越上的努力。“道统观研究”则是从道统这一个确定的比较小的角度来具体研究“儒学转型”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透视明末清初学人试图发展儒学的致思路径,可以更清晰和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维脉搏。当然,正如明末清初的学术无处不印有“经世”和“启蒙”的时代烙印一样,学人的“道统观”也是在这些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潮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本书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道统”这一全新视角对清初学人的思想倾向进行细致的研究,以期把握他们的思想主线,从而更清楚地呈现和更准确地把握他们思想的整体特征。

(2)清初学人在“朱陆之辨”争论中挟裹了儒佛道的思想比较,从而创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思想体系,这对我们当代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探寻中国哲学新的生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

(3)清初学者在“卫道”的时代主题下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使命”:理学名臣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构建;心学派努力使心学意识形态化;超越派学者则以“新道统”的建构为“批判的武器”,挑战清朝程朱意识形态。这些学者的政治态度启迪我们思考“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期界定我们自己所应承担的“文化使命”。

本书把所选取的15位清初学人按其思想倾向划分为三种类型。

(1)程朱学派的道统观。魏裔介和张伯行以编撰道统谱系的方法从形式上卫道,陆陇其以辩论的方法辟邪卫道,熊赐履则兼采此二法,他一方面编纂《学统》从形式上卫道,另一方面撰写《闲道录》,在辨析中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吕留良在撰写程墨中维护朱子正统。

(2)陆王学派的道统观。孙奇逢、黄宗羲、陈确、李颙、屈大均这五大家的学术主旨都表现为以陆王心学为宗。在对待程朱理学的态度上,虽然他们都不可能否认这一官学的学术合理性,但他们的宽容度却极为不同:黄宗羲、陈确固守心学立场最为坚定,孙奇逢从承认不同学派的学术价值出发,学术态度甚为宽容,而李颙、屈大均的学术态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3)超越程朱和陆王两派的道统观。王船山奉张载“气学”为正学,提出了“气学”道统观;颜元以“三事”“三物”为道之内涵,注重躬行实践,提出了“习行”道统观;顾炎武以“经典考据”为治学之方法,以“经世致用”为治学之目的,提出了通经致用的经学道统观;费密以“中实”为道之内涵,描绘出“道”沿着两条途径进行传承:在帝王之间传承不息的称为“道统”,在圣门师儒之间传授不断的称为“道脉”,建构了较为系统的“道统道脉”说;方以智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学派中对“道”的解读,提出了“道”即“自然变易的中道”,并认为这一“道”由“三教”及百家诸派以不同的学术方式来诠释着,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复合式道统谱系。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共包括三编六章及引论和结论。

上编总论:道统与清初道统观产生之历史文化背景。本编包括两章:第一章先从基本概念入手,对“道”“道统”“学统”和“正统”等范畴作一学术界定,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然后对从先秦至清代的道统观思想(主要是直接体现在道统著述中的思想)作一简略梳理。第二章揭示了清初道统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大、小两个背景:大背景是明末清初的儒、释、道、天主教并存的多元文化形态,小背景(也就是影响清初学人道统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明清时期的朱陆之争。

中编分论:清初各派道统观。中编包括三章:第三章“程朱学派的道统观”一章中选择了在著述上卫道意图明显的魏裔介、张伯行、陆陇其、熊赐履四位理学大臣,以及吕留良这一位民间卫道学者。第四章“陆王学派的道统观”一章中选取了黄宗羲、孙奇逢、陈确、李颙、屈大均等五位学者。第五章“超越程朱和陆王两派的道统观”一章中选取了王船山、颜元、顾炎武、费密、方以智等五位学者。

下编析论:道统之分析。此编只有一章,即第六章。本章从道统的文化论证功能和政治论证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论证儒学或儒学中某支派学说的合理性,这是“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二是当这种学术谱系的论证功能被王权所利用时,“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就转变为王权合法性的政治论证功能,此时,“道统”所体现的儒学就被尊为“官学”或正统文化,被赋予了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于其他学说派别的至尊地位。

明末清初政权的更替给信仰“华夷之辨”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造成了“裂变”,这种“裂变”赋予了他们打破“述而不作”古训的勇气,他们针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纷纷提出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道统观。程朱理学派的理学大臣们致力于“程朱理学意识形态”的构建与维护;陆王心学派以“文化妥协”的“柔软身段”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为一体,以期寻求心学传衍的社会空间;超越程朱、陆王两派的学者在抗清斗争失败后,放弃了“武器的批判”而改用“批判的武器”——从文化上批判清廷的程朱意识形态,企图构建新道统对抗清朝的程朱理学道统观。由此可以看出,清初学人的思想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关系何等密切,他们的“卫道”立场与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何等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