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背景与格局
第一节 好莱坞概况
好莱坞,举世闻名。伫立在洛杉矶彼奇伍德小山包上的金字招牌“HOLLYWOOD”透过无数美国大片曾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何谓好莱坞呢?你真的了解这块充满魔法的神奇之地吗?
“你无法解释好莱坞,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瑞秋·菲尔德(Rachel Field)
欢迎你来到好莱坞,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来到这里。这里是好莱坞,梦想的家园。一些梦想成真,一些不能,但是继续你的梦吧!这里是好莱坞,永远的梦乡,那就继续你的梦吧。
《风月俏佳人》中的快乐人(1990)
通过这两段饱含煽情色彩的描述,我们不难知晓:好莱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实体,也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地方。
好莱坞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电影制作基地,它包含制片厂、实验室和其他类似建筑,也包含制片人、明星、导演、编剧和其他参与电影制作的人员,同时好莱坞也是一套统一连贯、观众乐于接受的美学、风格的规则。这些规则背后是一个用以维持和支撑它们的工业体系,其中包括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以及围绕这些制度的电影文化本身。
一 好莱坞的形成
在电影传入美国之初,纽约才是美国电影生产的中心。仅1910年,全美影院就达10000家的惊人规模,但当时的影院多为犹太移民开设的条件简陋、价格低廉的“镍币影院”,所谓镍币影院,是当时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对这类门票仅为五美分(一个镍币)影院的戏称。刺激、新奇的低门槛娱乐立刻吸引了大量城市底层移民,但围绕镍币影院产生的社会安全事件也不断增加。这一切引起了鼓吹社会进步论的精英知识分子和保守的清教徒们的敌视,他们对以爱迪生为首的商业文化集团分别从文化政策层面和商业层面联手予以剿杀。剿杀从1908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警察以电影内容伤风败俗为由频繁检查镍币影院,政府还吊销了600多家镍币影院的营业执照;1908年爱迪生联合九家最大的电影公司成立一家名为“电影专利公司”的企业,专门负责向放映商出租电影设备与技术的专利使用权,并收取高额费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批犹太电影人选择离开纽约,在太平洋沿岸的南加州另起炉灶,撤离从1910年开始到1923年完成,13年内,他们完成了美国东部资本与西部资源的结合,并将洛杉矶市郊的一片名为好莱坞的高地建成了全球最知名的电影工业基地,而美国文化的历史也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好莱坞选址于加利福尼亚州事出偶然,但也蕴含必然。据说最早由寻找外景的摄影师发现,于是这块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小山谷就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龙兴之地”。其实,选址好莱坞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其一,加州常年阳光明媚,对靠天吃饭的电影拍摄来说是最佳选择,良好的气候支撑常年开工;其二,西部与东部相比,经济落后,人工成本、地产成本都要低上一大截,在精明的犹太电影商眼中,它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其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加州与墨西哥毗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迁者能够更加灵活地逃避爱迪生电影专利公司的“追杀”。赶走犹太电影商人之后,为了阻止他们继续盗版其专利技术,电影专利公司经常雇佣黑社会、职业打手,不惜从美国东海岸追杀到西海岸。在这种情况下,落户加州有助于西迁电影公司随时撤退到邻国墨西哥避难。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电影就畅销全球银幕。到20年代,好莱坞成立之后,建立了完善的电影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电影产量直线上升,30年代的中后期达到黄金时代。巅峰时期的好莱坞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普遍具有吸引力的”影片,并把它们出口到那些缺乏对本土电影保护的国家,占领了这些国家80%的银幕。到二三十年代,美国海外电影收益就占总收益的35%,其中2/3来自欧洲市场。美国国内市场(习惯称之为北美票房,含美国与加拿大)在这一时期已经占据了世界市场的1/2。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好莱坞电影在国内放映时就能收回成本,同时毫无压力地将影片以极低的价格倾销到海外,特别是欧洲,最终结果是:好莱坞用价格优势打垮欧洲本土电影产业,然后将其最优秀的电影人才吸引到好莱坞发展,例如英国演员查理·卓别林、导演希区柯克、瑞典明星英格丽·褒曼等,在削弱了对手的同时,也强大了自己。廉价的好莱坞商业电影通过银幕还带去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世界美国化”的文化冲击波,彼时的欧洲文化精英不无忧虑地感慨“欧洲正在日趋美国化”。
二 好莱坞的规模与文化影响
在好莱坞极盛时期,仅1946年一年的产量就达到惊人的450部,全美90%的电影来自好莱坞,占世界荧幕的比重达到60%。但盛极必衰,好莱坞烈火烹油的繁华背后却是八大电影公司的绝对垄断和独立电影公司生存空间的日趋狭小。于是在1948年,独立电影公司将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告上法庭,状告其垄断经营。经过激烈的法庭辩论,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八大电影公司既拥有制片、发行能力,同时又拥有首轮影院,属于非法垄断,责令其对旗下的放映环节进行分割。这就是美国电影史上著名的“派拉蒙法案”。该判决对好莱坞影响巨大,原来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同时拥有制片、发行、播映的权力,可以实施所谓的“垂直控制”,无论其制作的电影质量如何,都不用担心电影的出路。但在被强制放弃影院之后,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数量开始下降,1959年,好莱坞年产不到200部,而1948年前,年产量最少也有350部。电影公司更加倾向于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于是生产大制作、高成本电影开始成为好莱坞的趋势,派拉蒙判决从短期来看,对好莱坞电影造成了沉重打击:电影产量剧降,再加上五六十年代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导致了好莱坞20多年的萧条,直到1975年斯皮尔伯格《大白鲨》的上映,才标志着新好莱坞的重新崛起;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派拉蒙判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迫使好莱坞结束垄断,重新洗牌,并在资源重组后,提升了电影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美国电影产业产生又一轮全球化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年产量较从前已经大为下降,2013年的年产量已经降至130余部,但单部电影的票房却明显提高。根据权威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报告,2007年全球电影产量的产值是839亿美元,包括票房、电视转播权、DVD销售和出租等所有由电影直接产生的收入,其中美国好莱坞的产值为355亿美元;2008年全球的电影票房是281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5.2%,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的份额占35%。
2013年好莱坞影片在全球的票房高达359亿美元,比2012年上升了4%,同时也创造了电影票房新纪录。据悉,在全球票房总量中,250亿美元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占票房总额的70%左右,而在2009年时,这个比例还是64%。截至2014年3月28日(新华网)好莱坞影片最大的海外市场就是中国,36亿美元的票房比2013年增加了25%,接下来就是日本的24亿美元,英国的17亿美元,法国的16亿美元以及印度的15亿美元。
上述数据表明,美国好莱坞依旧是世界电影业的龙头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好莱坞电影已经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动画一样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象征符号。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传播,美国梦和价值观也被传播到了好莱坞电影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性商品,它还具有文化属性,观众在消费电影的同时,还会受到其文化属性的影响。例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会向观众传递“什么是幸福”的观念:拥有宽敞的住宅、豪华的汽车、舒适的办公条件、惬意的休闲等。久而久之,本土文化就会受到外来文化的挤压而日趋边缘化,这种趋势在人类的互联网时代显得更为突出。好莱坞电影如此具有传播穿透力,究其本质在于其超强的大众文化属性和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大众文化是在短时间内被人为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为了克服文化折扣,文化工业尽可能地使它在内容上追求简单、在形式上追求感官刺激,以满足商品最大限度地克服地域差异赢利的目的。较之欧洲电影,好莱坞电影也许缺乏艺术性,但却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和普世性。对美国人而言,电影是艺术,但更是一门生意,聪明务实的美国电影人一直小心翼翼地把控着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好莱坞电影的艺术从不颠覆和触碰人类的道德底线,它只在尽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人诉求的基础上演绎人生的美妙。在这一点上,好莱坞电影和麦当劳快餐一样,它也许不能让你时刻惊喜,却也不至于让你大失所望。
坐落在洛杉矶的这片生产梦幻的工厂,显得如此传奇。它生产娱乐,出售娱乐,以艺术的名号追逐着金钱与利润。因此,象牙塔里的学者、纯艺术精英们鞭笞它的“铜臭味”与贪婪;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