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理论
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社会管理模式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索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涉及的独特内容和运行规律。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本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中国文化下个体单独受排斥时确实比与他人共同受排斥时感受更为强烈;青少年跨群体友谊数量与更为积极的外群体态度相关联,跨群体友谊通过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对群际态度产生影响。第二,抗逆力对个体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积极情绪和应对方式在抗逆力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第三,老年人社交网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社区应重视老年人渴望交流的精神需要,促进老年人和家人以外的社会伙伴沟通。第四,失智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早期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延缓或推迟失智的发生,并提高老年人生存的质量;社区建立预防老人失智工作服务点,积极开展各种干预服务,对于轻度认知功能受损的失智高危人群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五,晚期癌症病人需要适应疾病所造成的角色的转换,他们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走向死亡,要了解病人的这些精神需求,才能为完善临终关怀提供依据。第六,丧亲是人们一生中经常经历的应激事件,要了解丧亲社会支持对丧亲适应结果的影响机制,才能对丧亲适应结果产生更好的影响。第七,健康型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推进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政府支持,应该加强对于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理论、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关键词 社会排斥与融合 社区交往 失智老人 临终关怀 哀伤辅导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区是社会最基层的一个单位,也是最基层的一个社会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心理学的研究,能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证意义的理论资料和相关建议。基于此,本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的支持下,探索了上海市静安区健康型社区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涉及的独特内容和运行规律。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时勘教授领衔投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于2013年11月22日被立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关注,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也成为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作为首要任务,要求集中骨干力量,集聚优势资源,加强综合攻关,推出一批重大理论成果,为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应该是心理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学者进行跨学科合作探索的一个值得深化和拓展的“中国梦”专题研究。上海市静安区卫生计生党工委和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共同承担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社会管理模式研究”。2014年7月,双方在上海市静安区举行了国家级重大项目“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社会管理模式”子课题签约和挂牌仪式。2014年12月,经党工委会议研究,“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社会管理模式研究”作为静安区卫生计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7个子课题均纳入“十百千人才”培养序列,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健康型城区管理模式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一 健康型城区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我国社区建设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建设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泛,要探索其管理模式,需要做全面、扎实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主要探索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涉及的独特内容和运行规律,以便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2.研究内容
考虑到社区建设的要求,我们健康型城区建设初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城区民众的社会心理排斥与融合研究;(2)医护人员的抗逆力模型及其组织与员工促进模式研究;(3)老年人社交网络和健康的关系研究;(4)老龄化与认知功能衰退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研究;(5)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应对与临终精神性关怀研究;(6)丧亲人群的哀伤社会支持研究;(7)健康型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推进研究。
二 健康型城区的研究进展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健康型城区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果总结如下。
1.城区民众的社会心理排斥与融合研究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区居民间必不可少地进行人际交往,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社会心理排斥与融合研究、静安区居民社会心理融合与排斥研究、青少年友谊与外群体态度研究和社会心理融合与排斥的认知实验室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探究了静安区居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变迁心理,并从不同角度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了社区不同人群(职场、校园、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中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现象,为更全面地勾画出当代静安区民众的社会心态提供具有实证意义的理论依据。
(1)社会心理排斥的实验心理效果
社会排斥是指个体受到他人的忽视和排斥,是一种十分消极的人际体验(Williams, 2007)。本研究结果除了获得心理学实验的一般结论之外,还要形成跨文化心理数据库中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行为指标系统,以便在可视化系统中进行操作检验,为数据挖掘服务。第一,进行了单独受排斥与共同受排斥的差异研究。目前,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个体间多对一或一对一的排斥情境,但现实中除了这些排斥情境之外,人们也会因为个体的成员的身份,而选择排斥一类人或者一群人,也就是说,被排斥者并不是单独的而是和他人一起受排斥(李森,刘盼盼,张登浩,2016)。第二,进行了与熟人共同受排斥以及与陌生人共同受排斥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当个体感受到社会性联结遭受威胁时,与其具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他人的存在可以提供一种有力的庇护和保障,甚至仅仅想象一名支持自己的亲密他人,就可以减少陌生人排斥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三,进行了社会排斥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文化下个体单独受排斥时确实比与他人共同受排斥时感受更为强烈;而且采用真实相互认识范式进行的社会排斥操作,证明被试在四种基本需要(归属感、存在意义感、自尊、控制感)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开展的四种基本需要上的差异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理论研究成果。
(2)我国青少年的友谊与社会排斥研究
本研究从群际接触理论(Allport, 1954; Petti-Grew, 1998)的视角出发,考查了民办学校中常住与外来学生的友谊选择以及群际态度。研究结果表明,跨群体友谊普遍存在,但是本地与外地学生在朋友选择模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外地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符合相似性原则),也就是说,在控制班级中本地和外地人的比例后,外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是外地人的同学做朋友。这可能是由于外地学生共同面对在异乡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帮助。然而,在本地学生的朋友选择中,本研究没有发现本群体偏好。这可能是因为本地学生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安全感较强,因此,能够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态度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做朋友。在本研究中,本群体和跨群体友谊在共享时间和情感支持两个质量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无论是本群体还是外群体的朋友,在提供陪伴和情感支持方面的功能是相似的。本研究还发现,跨群体友谊数量与更为积极的外群体态度相关联。学生们将对其外群体朋友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迁移到了整个外群体。值得提到的是,在对本地和外地学生分别进行分析时,这种“友谊效应”只存在于外地学生当中。对这一发现的可能解释是:负面的刻板印象主要是针对少数群体的(外地人),人们对于主流群体(本地人)的态度普遍较为积极。受社会上流行观点的影响,外地学生与本地朋友良好的交往经历比较容易影响对所有本地人的态度。另外,处于高社会地位的群体(本研究中的本地学生)可能更容易刻板化地看待他人(Fiske, 1993),因此,对外群体的态度更难发生改变。显然,与外群体朋友反复的交流和接触有助于将对朋友的积极情感迁移到整个外群体,但是,需要外群体朋友更多的情感投入才能减少个体对外群体的认知偏见。正因为如此,本研究考查了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并发现跨群体友谊通过减少群际焦虑进而改善外群体态度。个体在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由于一些负性的期待(如被拒绝、被误解等)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然而,与朋友的交往通常是轻松愉快的。与外群体朋友成功的交往经验,使个体在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的焦虑感降低,进而对外群体的态度有所改善(陈晓晨,蒋薇,时勘,2016)。
2.医护人员的抗逆力模型及其组织与员工促进模式研究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革新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护人员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力源。公众和媒体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患者的健康权益,容易忽视医护人员的工作健康。本研究探索了医护人员的抗逆力结构,以及抗逆力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最终初步形成医护人员的抗逆力提升项目。
(1)研究的工作程序
本研究的工作程序是:第一阶段,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质性材料,主要了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事件有哪些,会通过哪些途径来缓解压力,以及需要哪些能力和特质来应对这些压力事件。访谈的目标是获取医护人员压力源、应对方式和抗逆力的相关质性材料,以此为后期定量调查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第二阶段,问卷编制。根据访谈情况与文献资料,编制医护人员压力源、应对方式、抗逆力问卷,了解医护人员的压力特征,应对这些压力的有效方式,以及医护人员的抗逆力结构。第三阶段,问卷施测。使用自编的医护人员压力源、应对方式、抗逆力问卷,以及心理健康量表、工作投入等量表,从性别、年龄、科室、职位等不同层面了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后期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四阶段,干预培训。根据问卷分析与前期访谈的结果,设计一套具有静安区特色的医疗卫生系统的、组织与员工促进计划,寻求一套促进社会融合的医疗卫生系统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培训结束后,参与了第三次调研并参加了干预培训的员工全部进入取样。
(2)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在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因变量数据,通过对382份有效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抗逆力对个体的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脱离在抗逆力与工作投入、抗逆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以往研究多从消极角度研究抗逆力对个人恢复、适应等行为的影响,或者关注于抗逆力对个体的离职倾向和工作倦怠等的影响。首先本研究从积极角度验证抗逆力能使个体在工作压力中感受到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并能提升个体的工作投入水平。其次,之前相关研究多以大学生等特殊群体为被试进行研究,发现抗逆力对个体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朱厚强,万金,时勘,李海军,2016)。本研究以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和药剂人员为研究对象,不仅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而且拓展了研究对象范围,具有更高的生态效度。最后,先前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应对方式在抗逆力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时勘,2017)。
(3)本研究对于社区建设的意义
本研究基于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发现,高抗逆力个体具有更高水平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带来个体注意范围的拓展和认知灵活性的提升,这有助于个体在工作结束后将注意力从工作中的负面事件转向其他事物。因此,抗逆力高的个体更善于将自己从负面的工作情境、工作压力中脱离出来。这种心理脱离能够帮助员工在经历应激情境后有效地补充心理资源,在压力情境中维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保持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对个体的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伴侣的幸福感和组织绩效等都具有显著影响。此外,社区组织应当通过心智培训等方式重点提升居民的抗逆力水平。从短期来说,为保证人们在压力情境中维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组织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心理脱离能力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应当减少业余时间的工作连通行为,在工作时间外尽可能不使员工卷入工作相关活动,以使其补充消耗的心理资源。后续研究应将团队与组织层面的一些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如团队积极情绪、组织支持和组织文化,进行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研究。
3.老年人社交网络和健康的关系研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龄化社会问题愈显突出,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实现老年人的“中国梦”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老年人绝大多数居住在家中,他们的活动场所主要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因此要以社区为依托,整合各种社区资源,建设健康型社区,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1)研究的基本思路
笔者回顾以往有关老年人社会网络的文献,梳理老年人社会网络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旨在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型社区,早日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问卷调查,探索中国大陆老年人社交网络的构成、心理健康水平和生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老年人社交网络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内在机制,展示老年人友好的社区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数据收集,2015年下半年进行数据分析,2016年上半年完成结果分析和理论总结,2017年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写作工作。
(2)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我们以中国大陆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和追踪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老年人社会网络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目前已经完成以下三项子研究的探索工作。
研究一:社会网络数量和质量与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考察社会网络的数量和质量是否会对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以345名居住在北京的老年人为样本,发现社会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结果表明:(1)外围伙伴的数量与心理健康正相关;(2)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的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强;(3)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的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的数量,对于拥有更多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的老年人来说,其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的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强。本研究复制了以往研究的假设,并验证了社会网络的结构/数量和质量对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二: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社会网络因素。
本研究采用了社交网络问卷(social convoy questionnaire)(Fung, Yeung, Li, & Lang, 2009)中文版,李鲁等(2002)汉化版的身体状况量表(Medical Outcome Studie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和一般社会人口信息的综合性社会网络调查问卷,对105位居住在上海市内的九个区(杨浦、普陀、黄浦、浦东新区、长宁、宝山、虹口、徐汇和静安区)的老年人展开调查,删除5份无效的问卷后,最终的有效问卷共100份。分析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老年人外围的社会伙伴数量与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数量显著地正相关,并且外围的社会伙伴数量明显多于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数量;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和孩子数量对老年人社交构成不同社交伙伴数量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婚姻状况和孩子数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数量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部分指标,包括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心理健康,以及总的躯体健康和总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围的社会伙伴数量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年龄、情感亲密的社会伙伴数量能够显著预测健康状况。
研究三:老年人社交网络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追踪研究。
研究一和研究二揭示了老年人的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心理、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两种可能性均不能排除。一方面,有可能是老年人社交网络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导致了老年人健康水平上的差异,即拥有更多社交伙伴和更高质量的社交网络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老年人在健康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了其社交网络的变化,即健康状况的下降导致老年人的社交伙伴减少,社交网络的质量下降(邢采等,2017)。研究一和研究二所采用的研究均为相关研究,因此无法辨别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上海静安区老年医院和上海市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项追踪研究(研究三),其中包括来自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被试30人和来自老年医院的被试60人,两次收集数据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通过追踪研究的方法,判断老年人社交网络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本研究的研究展望
在我国人口高度老龄化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并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本研究证实了老年人社会网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此外,以建设健康型社区为主题,从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建设并完善老年人社会网络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子女应当关爱父母,弘扬孝道。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孝道的传统,老年人既需要物质上的支持,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持,所以作为子女除了需要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使老年人生活上舒服外,还需要向养育自己的父母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多探望父母,多与父母交流,关注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其次,改善社区支持系统。老年人退休之后,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社会网络规模缩小,社会机构的支持地位就凸显出来。社区应重视老年人渴望交流的精神需要,开办老年大学和文化活动室,加强对老年保健的宣传与教育,多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促进老年人和家人以外的社会伙伴沟通,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最后,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政府是有力的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一方面,完善养老保险,对老年人进行经济支持;另一方面,改善医疗保险体系,对老年人进行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和照顾,诸如家庭病床、日间照顾、临终关怀等,真正做到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另外,政府有必要对老年人的社会网络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扩展,从而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助力!
4.老龄化与认知功能衰退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研究
失智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逐渐增加,当前对失智无特效治疗方法,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不过,研究证实早期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延缓或推迟失智的发生。静安区是我国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的行政区域,老年人口及高龄老年人口均位居上海市首位。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模式,推迟或延缓老年人失智的发生,并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减轻政府及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建立社区预防老人失智工作服务点,积极开展各种干预服务,将轻度认知功能受损和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失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关注人群。
(1)理论探索
第一阶段的理论探究是,老龄化与认知控制功能衰退的神经机制研究,探索了老年人大脑功能网络交互机制的变异与老年人认知功能行为衰退的关系。第二阶段为应用验证。认知功能衰退的认知干预方式探索以前一阶段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神经机制为科学依据,根据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的脑功能衰退与症状表现的理论模型研究处置和干预的策略。目前,2014年12月-2015年5月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包括完成实验设计、神经影像数据、脑电信号数据的采集。而2015年5月-2015年12月为研究分析阶段,完成各类数据信号的预处理及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完成认知预防及干预体系构建,建立认知预防及干预控制培训体系。目前,已发表相关成果两篇(基于问卷调查)、MCI被试已选定,等待进一步实验计划,基于ERP技术的实验计划正在进行中,需进一步落实实验计划、施测场地和条件等问题。
(2)实施方案
举办了多次专家论证会,确定实施方案,组织发动老年人群参与培训活动,为江宁路街道7700位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的筛查和评估,全面开展宣传及筛查工作。建立了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三级服务网络,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开展服务工作。比如开展了认知功能训练、有氧训练、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健康讲座等主题活动。通过自愿报名、社区动员的参与方式,42名老年人分别参加认知训练班、有氧训练班和情绪管理班;每班确立组长,老年人自我管理;项目的课程设置以老年人自身需求为导向,每个训练班为期3个月,每周2次。比如,通过认知训练班的益智健脑训练帮助老年人提高认知功能,如通过聚精会神,锻炼脑功能;通过有氧训练班以有氧运动促进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改善认知功能;通过情绪管理班,主要运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提升老年人的心理能力,达到调整呼吸、体会放松和管理情绪的目的;此外,还开展了主题活动多次,共有数百人次参加了活动。活动开展之后,每期课程结束后均要进行效果评估工作。评估指标包括:服务满意度、认知功能状况改善程度、对失智的改善程度、改变信念持有率和行为改变率。一般在项目开展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工作,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截至2017年9月,认知功能训练课、有氧训练课和情绪管理课分别开展了多次,累计参与781人次。老年人已形成了正确的课程认识,认真对待每次课程,积极配合完成相应训练。同时,社区其他老年人也纷纷来驿站咨询和预约,随着预约人数的增加,相关课程训练班将陆续开班。
(3)初步成效
初步成效表明:给老年人提供了系统规范的心理行为干预服务;为老年人搭建了人际交往平台;帮助老年人构筑社会支持网,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了良好的身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促进老年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加深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关注和理解,在老龄化趋势下探寻有效实用的干预服务措施。
5.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应对与临终精神性关怀研究
国外调查显示,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死亡质量”最高,而中国则居于倒数第几位。国内有学者对京津沪三地社区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只有34.1%的老年人了解临终关怀知识。临终关怀运动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但对于临终关怀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是70年代才逐渐展开的。中国关于临终关怀的学术研究直到21世纪才逐渐增多。在梳理已有的中文文章的基础上,提出临终关怀中精神关怀和心理关怀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操作中满足临终之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因为临终关怀是一个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综合领域,所以需要有不同训练背景的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本研究关注的焦点人群是晚期癌症病人及其照顾者。晚期癌症病人除了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需要适应疾病所造成的角色的转换。作为病人,他们的社会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也发生了改变。而且,晚期的癌症病人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走向死亡。本研究想看的是在生命倒计时的过程中人们的经历,人们是如何看待和接受死亡的。讨论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应对可以更好地在临终关怀项目中进行设计以满足病人的需求。现在的很多项目关注的往往是如何提供舒适的物质条件减轻病人疼痛,较少涉及精神层面的需求。
(1)实施计划
2015年3月-7月开始展开定量研究,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访谈和数据分析,属于定性研究,到了2016年上半年第二次访谈和数据分析,2017年初撰写研究报告。第一阶段为定量研究,样本量为50名患者,50名家属;研究内容是,通过死亡态度量表了解病人与相关人员的死亡态度,研究方法为施测中文修订版的《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唐鲁等,2014),对象是希望参与研究的病人、医务人员、家属。采用的研究技术为量表法。第二阶段为定性研究,本研究关注的是癌症晚期病人和他们的看护者对死亡的理解和在死亡临近的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了解病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精神世界的情况以及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精神性需求,研究技术采用的是半结构化访谈。
(2)研究结果和建议
精神性或者灵性(spirituality)是与宗教信仰不同的一个概念。宗教信仰主要是践行特定的传统教派的信仰、仪式和活动。精神性比宗教信仰更为基础,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有精神性的经验。精神性相当于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人们从自己的核心信仰、价值和知觉到的终极意义出发来理解和经历自己的生命的主观经验(Edwards, Pang, Shiu, &Chan,2010)。而有研究指出(李永娜等,2017),濒临死亡的人的精神需求也会变得比较强烈。我们的研究可以探讨这些人的精神需求都涉及哪些方面,以及病人希望他们的需求怎样被满足,从而为完善临终关怀项目提供了依据。
6.丧亲人群的哀伤社会支持研究
丧亲是人们一生中经常经历的应激事件,与亲密对象的分离往往给个体带来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多个层面的广泛影响,使个体经历着情绪健康和生活恢复双方面的挑战。社会支持对个体在应激情境下的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性,但其在丧亲领域究竟为个体的哀伤适应能否带来积极影响,影响机制如何,仍是已有研究未能回答的问题(李梅等,2016)。文献回顾发现,丧亲社会支持的内涵与本质尚不清晰,缺乏良好的测量工具,以及对影响机制研究的纵向设计。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丧亲社会支持的内涵是什么?②丧亲社会支持对丧亲适应结果有否影响?③丧亲社会支持对丧亲适应结果产生影响的机制如何?
(1)研究设计
研究一:丧亲者社会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丧亲者的真实社会支持经历与体验,探索丧亲社会支持的内容与结构,并以此作为开发丧亲社会支持量表和进行相关定量研究的基础。
研究二:丧亲社会支持量表开发与验证。发展丧亲社会支持量表,并验证该量表的信效度。开发本量表的目的一是为丧亲社会支持研究提供新的工具,二是有利于本研究后期的横向、纵向及建立模型的定量研究。
研究三:丧亲社会支持对适应结果的影响。通过横向与纵向追踪设计,分别在两类数据中探索丧亲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对适应结果(复杂哀伤、抑郁、孤独感以及创伤后成长)的直接影响。
研究四:丧亲社会支持对适应结果的影响机制:纵向中介作用。探索社会支持影响丧亲适应结果(复杂哀伤、抑郁、孤独感以及创伤后成长)的纵向中介作用,考察感知社会支持与意义整合变量的纵向中介效应。
研究五:丧亲社会支持对适应结果的影响机制:依恋风格的调节作用。探索在社会支持影响丧亲适应结果的简单模型与中介模型中,依恋风格变量的调节作用。
(2)研究实施
第一阶段为定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质性材料,主要了解丧亲人群在丧亲后的经历中曾经得到的社会支持,他们感受到有帮助的社会支持包括哪些种类,以此为后期定量调查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访谈采用焦点小组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技术为文献阅读法、主题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第二阶段为定量研究,在质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出丧亲人群社会支持测量的量表,并进行验证和修订。采用的研究技术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本次定性研究于2014年9月-12月进行,完成了访谈研究。定量研究于2015年上半年开始,第一次问卷调查实施,2015年下半年开展第二次问卷调查,2016年上半年进行了第三次问卷调查,由于条件限制,取消了生理指标的采集工作。
(3)研究结论
第一,丧亲社会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后事处理、情感支持、生活恢复帮助、经济与物资支持。主要来源除家人和朋友之外,还包括同事、共同经历者,以及一些机构等。社会支持通过调节情绪、改变认知等方式促进个体对丧亲的适应。
第二,基于质性研究的结果,研究二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丧亲社会支持内容发展成量表,并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检验,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工具。量表含有四个因子,分别是“生活照顾”、“经济支持”、“哀伤加工”与“情绪恢复”。
第三,丧亲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复杂哀伤症状与创伤后成长,负向影响抑郁与孤独感。考察四个因子的影响发现,经济支持正向预测复杂哀伤,生活照顾、哀伤加工与情绪恢复负向预测抑郁,哀伤加工与情绪恢复负向预测孤独感,四个因子均不同程度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
第四,以丧亲社会支持为自变量,感知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的纵向中介效应显著。对于首次调查时丧亲7-12个月的样本,以意义整合为中介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的纵向中介效应显著。
第五,丧亲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间接影响,依恋风格的调节作用均显著。依恋风格较为安全的个体在发生实际支持性人际互动之后,通过促进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与期待等认知改变而达成内心的成长。高依恋回避的个体往往通过对实际社会支持的直接利用促进成长,而很难通过改变认知层面对于潜在支持可得性的期待而达到成长。而高依恋焦虑的个体,既难以直接利用社会支持,也无法通过间接改变社会支持感知而促进哀伤适应(李梅,2016)。
7.健康型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推进研究
(1)总体目标
本研究主要从整体角度推进各子课题组研究内容的实践应用,并将总课题组其他地区研究成果叠加至上海组,以便发布更具备国际水平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成果;最后,完成课题组有关上海国际会议的总体展示设计和协同工作。本子课题得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是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我国城区实现中国梦,展示群众路线教育的一个示范性研究。因此,总结出示范型模式及其推广经验有很大的意义。其次,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期间,本研究在静安区有一天的健康社区展示活动,体现静安区特色的我国城区社会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将有助于使静安区示范模式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2)注意要点
在总结健康型城区的建设中,我们认为:第一,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更为重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研究内容一定要与我们党委、政府的目标导向相结合,要突出7个子课题中的关键内容。第二,要让市民、群众受益,增强获得感;本研究一定要配合的是,改革如何打破医院管理的瓶颈,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开展的抗逆力研究要为医护人员传递温暖,改善医护人员的社会环境,重点探索如何为卫生系统医护人员营造普遍受尊重的社会环境,要做好调研,提供对策建议。第三,静安区的研究结果与实践经验力争做到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社区。
三 结束语
三年多来,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健康型城区建设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开展了社会心理排斥与融合研究、医务人员的抗逆力模型及其组织与员工促进模式研究、老年人社交网络和健康的关系研究、老龄化与认知功能衰退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研究、丧亲人群的哀伤社会支持研究、死亡应对与临终关怀研究等六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健康型城区建设模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1)研究结论
第一,居民社会心理排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他人共同受排斥能缓解对受排斥者基本需要的损害,与熟人一起受排斥所起到的缓解作用更明显。跨群体友谊数量与更为积极的外群体态度相关联,与外群体朋友成功的交往经验,使个体在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的焦虑感降低,进而对外群体的态度有所改善。
第二,医务人员的抗逆力模型及其组织与员工促进模式研究从积极角度验证抗逆力能使个体在工作压力中感受到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并能提升个体的工作投入水平。抗逆力对个体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积极情绪和应对方式在抗逆力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
第三,老年人社交网络和健康的关系研究证实了老年人社会网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
第四,失智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早期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延缓或推迟失智的发生,并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减轻政府及家庭医疗支出负担。
第五,关于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应对与临终精神性关怀研究表明,晚期癌症病人除了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需要适应疾病所造成的角色的转换。晚期的癌症病人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走向死亡,要了解病人的这些精神需求,才能为完善临终关怀提供依据。
第六,丧亲是人们一生中经常经历的应激事件。要了解丧亲社会支持的内涵,丧亲社会支持对丧亲适应结果的影响因素,才能使丧亲社会支持对丧亲适应结果产生更好的影响。
(2)对策建议
第一,我国城区建设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城区建设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泛,要探索其管理模式,需要做全面、扎实的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健康型城区的理论、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第二,城区应通过多种模式不断加强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减少和预防社会排斥现象的发生。
第三,城区可以通过心智培训等方式重点提升居民的抗逆力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第四,子女应当关爱父母,弘扬孝道。城区应重视老年人渴望交流的精神需要,促进老年人和家人以外的社会伙伴沟通,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政府是有力的社会支持的提供者。
第五,城区应建立预防老人失智工作服务点,积极开展各种干预服务,对于有轻度认知功能受损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失智高危人群,这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六,城区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临终关怀队伍,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临终关怀的理论知识。同时,社会支持对个体在应激情境下的身心健康具有增益性,社区组织应重视对丧亲人群提供社会支持。
致谢:上海市静安区参加的人员有:谢咏、丁晓沧、姚嬿、周艳、何永频、李天雅、曹建敏、骆敏华、王晓栋、施毅颋、陈俊峰、丁训镭、曹文群、曾晓颖、曹燕、钟岭、林红、王彩琴、闫立新、郑文韬、徐慧明、史夏放、朱国钧、陈玉明、赖绍融、刘梅、袁旻健、王健豪等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参加的人员有:胡平、时勘、韦庆旺、张登浩、陈晓晨、万金、邢采、温晓通、买晓琴、张清芳、李永娜、李欢欢、李洁、李梅、杨俊、崔有波、蒋薇、陈晨、杜嫱、邝贝贝、潘雪、王诗如、李森、李想、邓茜、朱厚强、肖薇、刘聪慧、葛怡、郭鹏举、刘成桦、向茜、周海明、孔演花、李雪飞、陈晨、刘子旻等同志。正是由于双方的精诚合作,才使得本研究前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致谢忱!
参考文献
陈晓晨,蒋薇,时勘.(2016).青少年跨群体友谊与群际态度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2(3),285-293.
李梅,李洁,时勘,曾晓颖,曹燕,钟岭等.(2016).丧亲人群哀伤辅导的研究构思.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4-46.
李梅.(2016).社会支持助人从哀伤中恢复.中国社会科学报,9-19, 6.
时勘.(2017).社区心理学组织行为研究的探索历程.社区心理学研究,3, 47-66.
李森,刘盼盼,张登浩.(2016).单独受排斥与共同受排斥对个体基本需要的损害.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980-984.
邢采,杜晨朵,张昕,张源,施毅颋,刘梅等.(2017).老年人社交网络对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健康型社区建设的探索.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1),50-60.
李永娜,范惠,李欢欢,陈俊峰,曹文群,时勘.(2017).临终关怀的整合模型: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关怀.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1),61-73.
朱厚强,万金,时勘,李海军.(2016).医护人员抗逆力结构研究与测评量表编制.统计与信息论坛,31(2),107-112.
李鲁,王红妹,沈毅.(2002). 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6(2),109-113.
唐鲁,张玲,李玉香,周玲君,崔静,孟宪丽等.(2014).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用于护士群体的信效度分析.护理学杂志,29(14),64-66.
Allport, G.(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Garden City, N. Y. : Doubleday Anchor.
Edwards, A. , Pang, N. , Shiu, V. , & Chan, C.(2010). The understanding of spirituality and the potential role of spiritual care in end-of-life and palliative care: a meta-stud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alliative Medicine,24(8),753-70.
Fiske, S. T.(1993). Controlling other people: The impact of power on stereoty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621-628.
Fung, H. H. , Yeung, D. Y. , Li, K. K. , &Lang, F. R.(2009). Benefits of negative social exchanges for emotional closenes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64(5),612-621.
Pettigrew, T. F.(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 65-85.
Williams, KD.(2007). Ostracism.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8(1):42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