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2003年9月,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到法国里昂第三大学(Université Jean Moulin Lyon 3)攻读学位。到达里昂当天,在从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不但第一次见到了法国式的田园风光,也看到了历史悠久的城市街区,新鲜感让我颇感兴奋。让我感到最为新奇的,则是一路上到处张贴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即将在当地上映的海报。那一年秋天,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创举,“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各地开启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示中国文化的活动。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的里昂,自古就在中法人文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然也就成为“中国文化年”活动的重镇。《英雄》这部电影也成为在里昂举办的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法国观众喜爱。
在里昂安顿好、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开始接触里昂当地的社会与文化,从而也更多地了解到当地长期存在的中国文化氛围。里昂悠久的丝绸文化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渊源,20世纪初落户里昂的中法大学,以及日益壮大的华人社区,均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当地社会的积淀。对于今日里昂人而言,遍布城内及周边地区的中国餐馆、超市、商店等,早已成为一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在非专门售卖中国商品的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也无时无刻不向人们呈现着中国及其文化的在场。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因旅游、学习、工作等原因,有机会跟中国有更深入的接触,也带给当地社会更多有关中国的表述与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当地还活跃着众多以中国文化为纽带而成立的社团组织,聚集了一大批喜爱中国文化的人,他们与中国文化的各种亲密接触成为文化中国在当地形象建构的重要凭借。
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与背景下,到里昂后不久,我就开始斟酌是否可以把“法国社会如何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作为博士学习阶段的研究选题。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在里昂社会的在场,表现得既很平常却又颇具异国情调,相较于本土的法国社会与文化而言,是一个十足的“他者”。而作为这一“他者”中的一员,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当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带有某些历史积淀的“刻板印象”与基于法国式认知的想象。而作为一名人类学者,法国社会及其文化则是我眼中的“他者”。能不能以法国社会文化之“他者”的身份,来研究我眼中的“他者”(法国社会)对我所归属的“他者”(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呢?换句话说,相对于法国社会,这是一项来自“他者”的研究,而基于中国与法国两个民族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是“他者”对“他者”的研究。当然,在我看来,这也是我基于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来理解法国社会与文化的一种介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