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抗逆小童星
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
一 抗逆小童星项目社会背景:流动儿童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家庭迁移成为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大批儿童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本文的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年龄界定,18岁以下的人称为儿童。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0~14岁为儿童,18岁以下为未成年人。2012年中国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流动人口数量、方向、结构和权益要求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7岁城乡流动儿童为3581万人,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人。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岁)达到981万人,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39%,小学(6~11岁)和初中阶段(12~14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90%和13.21%,分别为999万人和473万人。此外,大龄流动儿童(15~17岁)占流动儿童的比例为31.50%,达1128万人。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
流动儿童的成长发展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分割,导致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因而他们在个性发展、学业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要落后于城市儿童。当他们面对诸如环境变化、疏于照顾、融入困难、交往障碍等问题时,若不对其加以帮助引导,他们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行为偏差等不良的社会行为方式。因此,以社会工作介入为路径探讨培养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方式,减少流动儿童成长中的风险因素,增加成长中的保护因素;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提升他们的乐观感、归属感和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促进他们在流入地社区里健康成长。
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问题。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研究。学者们除了翔实地描述了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困境外,还深入地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教育、住房、卫生健康、社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研究,主要是“问题取向”(deficit-orientation),即将流动儿童本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无论是研究者、实践者还是社会政策制定者大都将注意力放在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上。“问题取向”视角影响下的流动儿童研究大都聚焦于儿童及其家庭的劣势,与此相对应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焦点也在于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其需要满足不足的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社会服务、社会捐助或者政府帮扶),“问题取向”下的社会政策和行动实践的基本原则都是期望透过他者的救助和服务来实现流动儿童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流动儿童公平待遇、社会融合和个人发展。这种社会政策和行动干预一般是补缺型和补救型的,分散化和孤立化的,缺乏儿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帮助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仍然是社会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 抗逆小童星项目的理论支持与价值意义
(一)抗逆力理论与服务取向的概念操作化
抗逆力(Resilience)最开始作为一个物理学术语,其原意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之后发生变形,若外力消失,物体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西方学者将抗逆力这一术语从物理学中借鉴过来,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但主要还是运用于有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的身心恢复和自信心的增强。抗逆力是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理性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介入策略的能力。抗逆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特质和能力,能使人们在困境时做出正确决策;抗逆力又是一种适应能力,使人们即使面对不幸也能够克服困难并且成长。抗逆力理论后来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结合,成为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基本信念的重要部分,侧重对案主的内在保护因素的挖掘。采用抗逆力理论开展服务的基本理念是:通过社工介入,个人和家庭面临困难或意外风险时,能够或者很快地做出有效策略应对危机的建设性能力。
社会科学界对抗逆力的研究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奥赛(Anthony)、沃纳(Werner)、如特(Rutter)、帕特森(Patterson)等一批北美心理学家通过对一些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提出和拓展了抗逆力理论。该理论不像问题视角那样认为儿童成长问题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者精神问题,而认为儿童可以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对问题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除了儿童之外,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成人抵御逆境、缓解压力、应对问题的能力也被称为抗逆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积极心理学走进公众视野,学界开始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从矫正和治疗的实践取向转向对优势资源的关注。现在,社会工作开始从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层面来推进抗逆力服务。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者也从关注案主的问题转向挖掘案主的资源和生命潜能。
抗逆力是一种能力,是人们面对不幸,可以克服困难、做出有建设性的个人抉择的能力。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注意到自己的抗逆力,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些抗逆力特质,并且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抗逆力。抗逆力是每个儿童和青少年与生俱来的等待被激发的特质。抗逆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抗逆力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去挖掘和提高的能力。那么这种特质是如何通过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出抗逆力并作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呢?抗逆力模型认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为了继续维持原本的身心平衡,会调动保护因素来抗衡风险因素,但这种抗衡也可能失败,没有效果。个体可能贪图一时的心理安逸不做任何改变,也可能积极应对挫折,重新达到身心平衡或者提升到高水平的积极状态。因此,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是与抗逆力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抗逆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对抗逆力西方理论的研究和推介;②心理学对抗逆力理论本土化和实践的反思;③基于抗逆力理论的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彭华民、刘玉兰实地研究和服务农民工子弟学校儿童,她们将评估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低收入社区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及其家庭、社区、学校系统中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得出了低收入社区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要远低于其他儿童、影响其抗逆力水平的因素较多的结论。田国秀的研究对抗逆力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运作过程、目标模型等西方理论引入国内研究中。杜立婕的研究中对抗逆力的本土实践进行了思考,将抗逆力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分析框架建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讨研究中,彭华民、刘玉兰首先在中国内地将抗逆力理论本土化并通过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将其运用到对流动儿童的服务中。钟慧宇分析了抗逆力理论运用于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
根据文献回顾以及我们对HY社区流动儿童需要的评估,我们将抗逆力概念在本项目中操作化为可以实施服务的指标(见表1)。
表1 服务取向的抗逆力概念操作化
(二)生态系统与优势视角的整合型社会工作
自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得到应用。社会工作领域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全人或全方位理念。生态观点强调全方位(holistic)及人与环境之互动关系(transac-tional relation),透过人与环境间复杂的交流,考虑个人需要、能力、权利与人生目标的建立,与其所处之社会与物质环境系统兼容(fit),并经由此实现生命过程(life course)的正向改变。社会工作的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生态系统理论对个体和环境系统双重聚焦的整合视角,挑战了传统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体心理聚焦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强调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人和生态系统的互动发展有赖于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参与和分享。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共分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观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生态系统理论使得“人在环境中”的核心概念得以复苏和强化,为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中系统-环境/风险-保护因素两维四象限服务框架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整合型的、通用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领域中优势视角成为新的范式,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福利、家庭和老年人服务中。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资产(asset)或优势,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而不是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角色来主导干预活动,同时干预任务也转变为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增强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在逆境中成功地获得发展。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题。
20世纪90年代,社会工作者将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整合在一起,使其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理论和实务模式,此时期兴起的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实务就是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的产物。这一时期的儿童抗逆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研究成果用于高危儿童或青少年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如抗逆力在学校教育和精神健康服务中的应用等。抗逆力研究是对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服务、以优势为本的社会工作的真正回馈,它给那些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工作者提供了以研究为本的支持:找出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的保护因素,即可以在儿童和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不利和创伤之时,提供给他们健康发展的发展性支持,提供给他们健康发展的更多机会。
受这一阶段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启发,本项目将流动儿童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予以审视,将流动儿童抗逆力视为特定环境中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见表2)。优势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生态系统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直接受到微观系统中家庭、学校和邻里的影响,宏观系统中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系统中社会服务组织、基层政府、社工高校也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另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还是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如系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系统内部的互动。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均包含影响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见图1)。
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包括两方面的整合:一是系统整合,充分考虑宏观系统、外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从而发现流动儿童及其环境系统的主体性;二是方法整合,从流动儿童及其系统的优势/劣势出发,综合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专注于外部干预,割裂三大社会工作方法。
表2 基于服务取向的提升抗逆力的环境系统影响因素操作化
(三)流动儿童风险-保护两维四象限分析框架
在抗逆力研究和干预过程中,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系统风险-保护因素的界定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项目将流动儿童宏观系统作为其成长和发展的背景,基于个体维度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抗逆力,系统维度的风险-保护因素两个维度,建立了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分析框架(见图1)评估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外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的优势和劣势。具体结论如下。
1.个体脆弱性-抗逆力方面
流动儿童在面对风险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是有54.3%的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的乐观感明显好于归属感和效能感,低水平乐观感的流动儿童占9.1%,而低水平归属感的流动儿童占26.8%,效能感为34.8%。这说明流动儿童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有积极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其对环境的归属感,而流动儿童对自我生活的管理能力是最差的。
2.系统风险-保护因素方面
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保护因素较少,风险因素较多。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无论是风险还是保护因素都主要集中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系统的作用不够明显,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连接也较少,这更恶化了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流动儿童的直接保护因素包括:连续的家庭照顾、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较好的亲子关系、较高的成长期待;直接的风险因素包括: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居住/环境条件、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较少鼓励子女能力发展、父母较少参与子女成长等;潜在的组织保护因素有:良好的同辈关系、良好的社区/邻里关系、积极参与学校/社区活动、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潜在的风险因素有:较低的学业成就、缺乏社会支持、缺乏学校/社区活动参与等(见图1)。
图1 抗逆力视角下流动儿童风险与保护因素两维四项限分析
三 项目前期:流动儿童需要前期评估和社区资源分析
(一)抗逆小童星项目进入HY社区
抗逆小童星是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开展的提升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对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社会工作项目的竞争性投标,我们获得了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民政局的支持下,我们进入多个社区开展前期走访,最后确定在HY社区外来工子弟小学开展第一期增强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为外来工子弟小学内的流动儿童,服务时间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此后于2012年、2013年分别得到江苏省妇联、南京市公益创投基金的支持,以YN社区内流动儿童和ZZL社区困境儿童为服务对象,开展了第二期和第三期服务活动。
项目主持人彭华民教授从事儿童抗逆力研究多年。她带领三个大学的社会工作教师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支持下,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开展“做出选择”(making choice)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多年(2006~2011年),积累了开展本项目所需要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经验。参加项目服务的工作员由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MSW同学组成,高年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同学参加了二期和三期的服务活动。通过多次培训以及督导,他们掌握了抗逆力小童星服务的技能。流动儿童学校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也参加了部分服务活动。本案例主要针对第一期服务活动进行分析。
(二)流动儿童需要和社区资源评估方法
需要(need)不仅是心理学的范畴,也是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概念。社会服务视角下的需要含义可以表述为:人类为了生存、福祉和自我实现的生理、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当个人、家庭或者群体因受到环境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在面对一些社会、经济或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未能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他们就会表现出某种需要。而社会工作的目标,正是要透过不同的服务及程序,发掘社区的资源,协助受助对象消除心理上或环境上的障碍,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
我们通过对流动儿童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通过对抗逆力理论、系统理论和相关理论的回顾,建立了服务取向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市建邺区多个社区的走访以及对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前期调研,将外来工子弟小学内五年级流动儿童作为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需要评估,全面了解其需要,从而为更好地设计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打下了基础。流动儿童需要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了解社区的资源分布情况;二是明确服务的目标对象的需要。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HY外来工子弟小学儿童的需要和社区资源,主要采取了社区观察、个案访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四种方式进行前期评估。
1.社区观察
社区观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所生活的环境和系统。社会工作在服务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人所生活的环境,认为要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就必须从改变其生活系统开始。同时,社区观察能够有效认识到服务对象所生活的系统有哪些优势资源,这有利于服务项目的开展。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在活动前期进行了五次社区观察,以此全面了解HY社区和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物理环境,以及流动儿童保护政策实施的情况。
2.个案访谈
个案访谈主要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以此进一步了解社区情况和服务对象的需要。抗逆小童星项目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学校工作人员、流动儿童、社区居民四类。抗逆小童星项目组工作员共访谈了4位社区工作人员、7位学校工作人员、8位流动儿童和4位社区居民。
3.座谈会
座谈会主要以半结构式小组访谈为主。通过访谈,工作员收集到了更全面和多样化的资料。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通过与建邺区民政局工作人员、HY社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子弟小学教师的座谈,较好地了解了社区、学校以及儿童的基本情况。项目组共举行了三场座谈会,分别是政府工作人员组,学校、社区工作人员组和流动儿童组。
4.问卷调查
项目组采用对HY外来工子弟小学学生全覆盖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是:男生占58.2%,女生占41.8%;有61.1%的学生来自安徽,有19.6%的学生来自江苏;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分别为16.0%、9.2%,父母文化水平较低;通过儿童对家庭经济条件的自评发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好的学生仅占15.5%。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通过前期评估,选取五年级同学中的100名流动儿童参加提升抗逆力活动。他们被分为十个小组,每组由2 ~3个工作员带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占64.0%,女生占36.0%;平均年龄为12岁;农业户口占84.2%,非农户口占15.8%;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在高中及以上的分别为19.1%和8.5%;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好的仅占16.1%;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等级相对较低,大多数都是非正式就业,职业类型主要是卖菜、清洁工、卸货工等。
(三)外来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多元需要
通过社区观察、个案访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发现,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儿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需要。
1.环境安全的需要
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对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行动规则,往往缺乏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和安全意识。调查发现,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儿童在上学和放学途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往往独自或者与小伙伴结伴而行,同时缺乏相应的通信工具和家人、老师保持联系,对可求助的公共资源也不清楚(如不知道110、120电话功能),家长对其何时回家也缺乏管理。基于此,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认为流动儿童有安全的需要。
2.目标建立的需要
由于流动儿童家庭往往对其未来缺乏规划,流动儿童对未来也缺少规划,对未来缺乏合适的期望,目标感较缺乏。在调查中很多流动儿童对自己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究竟在哪里读书、应该怎么努力,表示不清楚。
3.能力提升的需要
流动儿童的学习普遍依靠自己和学校的教育,由于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所以这进一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能力。在调查中,一些流动儿童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4.关系建立的需要
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工作比较繁忙,缺乏合适的亲子沟通技巧,所以亲子关系往往比较紧张,流动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得不是很好,特别是男生对于如何正确建立同辈关系面临一定的问题。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具有亲子关系和同辈关系建立的需要。
5.社区归属的需要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中获知,流动儿童的业余活动普遍比较少,很多儿童表示回家一般做作业,除此之外就是看电视(部分人上网玩游戏),他们没有任何属于青少年的活动或者社会参与的机会,对城市的了解也比较少,缺乏归属感。
6.情绪管理的需要
情绪管理主要包括情绪的认知和合适的自我表达。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在情绪的认知和表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表现在一些男生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对待其他同学,还有一些学生对父母的暴力行为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流动儿童集中居住的HY社区的资源分析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通过前期社区观察、座谈会、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HY社区和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情况。
抗逆小童星服务活动的实施地点 HY 社区,现有居民4015户,10562人,该社区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HY社区内有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我们称为HY外来工子弟小学),兴办于1999年,校舍在HY社区居委会楼上,共两层楼,整个学校没有操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只有一间活动室,供学生课间休息使用。该校共有学生600名,教师11人。由于南京市2005年逐步实施将流动儿童纳入公办教育学校的政策,该校规模不断缩小。对于在这一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面临的困境更突出,因此,我们选取该校作为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实施地。
HY社区的资源情况如下。
1.社区硬件资源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有可利用的活动场所。HY外来工子弟小学位于HY社区居委会的楼上,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室;另一方面,其本身有一个可以容纳100多人的活动室,而且教室也比较多。项目组有可利用的活动资源。HY社区新建了一个青少年图书室,里面藏书有400册左右,这对于缺少课外读物的流动儿童而言,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2.社区软件资源
项目组得到HY社区负责人的支持。HY社区每年的活动中,专门针对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儿童的活动比较少,所以,社区负责人认为能够有专门的活动来帮助这些儿童,对社区的管理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得到了HY外来工子弟小学负责人的支持。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校长对通过社会力量来协助流动儿童的服务很理解,也很支持,因为外来的服务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教学和管理资源的不足。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通过前期的基线调查,为社会工作介入的顺利展开建立了初步的基础,一方面,硬件设施为服务的展开提供了物质可能;另一方面,社区权威人物的认可,为项目服务的开展打下了关系基础。
四 项目中期:抗逆小童星项目的服务设计与介入行动
(一)服务策略:危险聚焦/资产聚焦/过程聚焦
父母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给儿童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和压力事件。如果儿童面临的风险较大,而保护因素又不能很好地消除风险因素的影响,则儿童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行为失范、反社会行为等问题;相反,如果儿童拥有的保护因素能够有效地消除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则儿童即使是在逆境下,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项目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加、增强儿童个体和系统的保护因素,提升儿童抗逆力;减少或消除儿童个体和系统的风险因素,减少儿童成长中的脆弱性。
抗逆力为本的儿童社会工作干预实践,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干预的替代性框架。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有三种:风险聚焦策略(risk-focused strategies)、资产聚焦策略(asset-focused strategies)、过程聚焦策略(process-focused strategies)。本项目综合应用了这三种策略来开展社会工作干预,聚焦到儿童生活系统中的风险和劣势,发现和聚焦到儿童的优势,聚焦到儿童风险和成长过程,通过提升儿童抗逆力,最大化儿童良性发展的可能性(见图2)。
图2 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1.风险聚焦策略
风险聚焦策略,聚焦到减少或预防风险及其影响,主要涉及微观系统的干预。这是指减少儿童暴露在风险中的经验,就流动儿童而言,主要是减少流动儿童家庭风险因素(亲子关系连接不够、父母投入子女成长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等)、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风险因素(较低的学业成就、单一的成就来源、社会支持缺乏等)。本项目采取的干预方法有:针对家庭风险因素,采取的方法有推动儿童亲密关系的建立、增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的机会,如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子女和父母共同完成;在项目开始和结束时举办庆典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子女的成长;针对学校和社区风险因素,采取的办法是增加儿童的学业成就,扩大其成就来源,如让儿童加入英语课外学习班、增加儿童上台表演的机会、扩大其资源网络。
2.资产聚焦策略
资产聚焦策略,是指增加儿童能力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权利,发挥其资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抗风险因素,主要涉及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系统互动的干预。首先,增加流动儿童资源的数量,如推动社区建立儿童图书馆、积极和其他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高校合作,增加儿童和其他社会资源链接的机会;其次,提高儿童现有资源的质量,如教授儿童关系建立技巧,提升同辈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亲密度等;最后,增大儿童资源使用权利,如增加参加社会服务组织服务的儿童的数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资源从而使其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过程。
3.过程聚焦策略
过程聚焦策略,是指动员流动儿童,发展他们的基本保护体系,如培养正面的依恋关系、激活儿童动力系统、提升自我管理技能等,干预对象是儿童本身。过程聚集策略包括提供儿童体验成功经验的机会,如编排剧目让儿童公开表演,使其体验成就感;提升儿童的自我管理技能,如传授儿童制定目标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情绪认知和管理能力,如协助儿童认识情绪,并习得合适的行为表达方式;提升识别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如协助儿童认识自身和环境的优势和资源,并习得利用的方式和情境等。
(二)服务实施:整合方法中的小组工作介入行动
抗逆小童星作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服务过程严格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进行,即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跟进。其中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占了重要地位。根据服务开展过程,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各个实施阶段都蕴含了发现问题、评估需要、目的和目标、服务方案、执行计划、活动评估这一逻辑思路。基于前面的需要评估,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工作员采取整合性的服务方式,即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来共同推动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提升。这些方式不是分割的,而是根据需要交叉开展的。
抗逆小童星项目服务实施中小组社会工作是主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小组活动及小组成员的互动,使得参与小组的成员获得行为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小组目标的社会工作方法。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根据流动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并实施了八次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见表3)。我们在抗逆力小童星服务中的经验是:八次小组活动都可以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一个单元的活动内容也可以进行调整,以适应流动儿童的需要。小组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多种方式,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主要采用的形式有:工作员讲授、小组组员发言分享、角色扮演、家庭作业、小组讨论、唱歌等,这些多样化的形式符合流动儿童的发展阶段,从而使得流动儿童对活动的投入积极性很高。项目后期评估结果显示,随着活动的逐步展开,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也得到逐步提升。
表3 抗逆小童星小组活动(实施时可根据具体对象需要进行微调)
注:每一次小组活动都有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活动计划以及分析(见附录1)。
(三)服务实施:整合方法中的社区与个案介入行动
抗逆小童星项目社区大型活动。社区活动也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通过动员社区资源,以促进服务对象与社区之间的整合,从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增强服务对象的个人权能。项目组认为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持续提升,需要流动儿童所处系统环境的改善和协助。基于此,项目组策划了两次大型的社区活动: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启动典礼和结束典礼。这两次活动邀请流动儿童家长和社区居民参加,以促进其对流动儿童的了解和对项目实务活动的支持,从而推动亲子关系、社区居民和儿童关系的建立。在两次大型社区活动中,为了增加流动儿童对活动参与的自主性,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编排了《小乌龟的一天》话剧,全部演员都是流动儿童,道具也由流动儿童负责;编排并集体演出了抗逆小童星主题歌“团结抗逆冲、冲、冲”;设计并发给每个参加活动的儿童印有抗逆小童星LOGO的T恤衫。这一方面可以提供机会让流动儿童展示自己,增强其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动儿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抗逆小童星项目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了解个人内在的心理特性和问题,以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对在前期评估、过程评估、小组活动和社区大型互动中表现出独特需要的流动儿童,特别是活动中的破坏者、垄断者和沉默者,在活动后专门采取个案辅导的方式跟进。我们在抗逆小童星项目的服务活动中,开展了个案服务,持续跟进有需要的个案,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
(四)服务实施:介入行动中的专业督导
对抗逆小童星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不仅使服务更加专业,也能使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得到及时回应和纠正,还能够使实务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工作者的专业伦理,圆满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间接服务方法的一种,主要有支持、管理和教育的功能,在抗逆小童星服务中占重要地位。项目组内由负责老师和有实务经验的博士生担任项目督导,项目组外由资助方——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安排社区工作者和其他大学老师担任项目组外督导,由有经验的督导者对一线工作员进行定期和持续的督导,传授专业的方法和技巧,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的督导方式有针对专业基础不扎实工作者的个别督导、定期持续的团体督导、每次活动之后的同事督导、老师—社工学生—非社工学生的服务学习督导等。近些年来兴起了一种新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服务学习——也用在了项目服务开展过程中。其基本理念是社工带动义工共同服务社会。服务学习的基本模式是课程教师(社工专业老师)+种子同学(社工专业高年级学生)+社会福利机构督导(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管理者)。这样的多级督导制度,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能够充分发挥工作员(社会工作学生)的潜能。
五 项目后期:抗逆小童星服务评估及效果
评估的作用在于确定活动是否达到目标,并找出日后改进的方面。评估工作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帮助很大。通过对参加者的分析、目标达成度评估和参加者满意度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了解到实务活动是否达到原定目标、参加者对活动的意见等。抗逆小童星项目采取过程评估和目标达成度评估两种形式,其中过程评估是指评估者着重搜集阶段性资料,对活动开展的每一步骤都进行评估,从而改善服务的提供。抗逆小童星项目制定了8套小组活动效果评估问卷,即对每一次小组活动的开展都实施评估,以了解儿童接受服务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服务方案改善提供资料;目标达成度评估主要是对活动目标是否达成做最终的评估,抗逆小童星项目设计了流动儿童抗逆力前测问卷和后测问卷,通过测量流动儿童在活动前后抗逆力的情况,来衡量实务活动在促进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抗逆小童星服务过程和目标的评估方法
过程评估方法即是每一次活动之后,评估参加者对安排的满意程度。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小组组员在活动中的投入度来了解活动的合适性;另一种是问卷调查法,根据每次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内容,编制相应的问卷,此次活动中共编制8份小组活动过程评估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你认为活动中采取的每一种形式(小组讨论、工作员讲授、课堂练习、角色扮演、家庭作业)对你的帮助有多大。②对工作员的评价包括:工作员是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工作员是否协助我做出改变、工作员是否协助我处理自己的问题、工作员是否让我有机会说出我的困难、工作员是否协助我学习有关的内容。③你对活动安排的意见:包括评估小组活动节数,每节活动时间、人数等。④你对活动的评价:包括活动满意度、哪些最有帮助、学习到的内容、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后期活动等。
目标达成度评估即是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了解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目标达成度的资料对反省活动设计有很大作用。活动设计者可以就那些没有达成的目标,反省活动设计,做出改进。抗逆小童星项目对于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提升了流动儿童抗逆力也做了目标达成度的评估,主要包括两部分:活动前的前测和活动结束后的后测。通过前测问卷和后测问卷来评估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程度。问卷编制的主要内容有:①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②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即乐观感、效能感、归属感;等等。
(二)抗逆小童星服务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从服务对象(流动儿童)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对社会工作者和活动的满意度、对活动形式的满意度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
1.服务对象(流动儿童)参与度
整个项目过程中,每次活动组员都是准时参加活动的,服务对象(流动儿童)参与度为100%。如果从投入度来看,仅有一个小组的四名组员在某些小组活动中的投入有些消极。服务对象整体投入度达到96%。
2.目标达成度
流动儿童认为活动使他们习得了增强抗逆力的技巧,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帮助。具体来看,每一目标中比较同意和十分同意的比例分别是:有76.0%的儿童认为其习得了相应的沟通技巧,有76.9%的儿童表示知道能够在哪里寻找资源,有79.6%的儿童对情绪的了解更加清楚,有78.9%的儿童知道了处理生气的方法,有66.3%的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有75.8%的儿童能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有79.4%的儿童能够澄清自己的梦想。
表4 抗逆小童星项目目标达成度评估(N=98)
3.对社会工作者和活动的满意度
服务对象(流动儿童)对活动的满意度高达81.0%,对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也达到78.4%。具体而言,有84.5%的儿童认为工作员给了他/她很大的鼓励,有77.3%的儿童认为工作员协助其做出改变,有81.3%的儿童认为工作员协助其处理自己的问题,有82.6%的儿童认为工作员让其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困难,有80.0%的儿童认为工作员对其帮助很大。
表5 抗逆小童星项目工作员满意度评估(N=98)
4.对活动形式的满意度
服务对象(流动儿童)对工作员讲授、个人发言分享、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家庭作业这五种小组活动中采用的形式都比较满意。具体而言,有82.6%的儿童认为工作员讲授对其帮助很大,有73.2%的儿童认为个人发言分享的形式对其帮助很大,有78.5%的儿童认为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其帮助很大,有77.5%的儿童认为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其帮助很大,有72.5%的儿童认为家庭作业这种形式对其帮助很大。
表6 抗逆小童星项目活动形式满意度评估(N=98)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通过为期一年多的持续服务,共设计项目方案1份,具体活动方案14份,共开展了四种类型的前期调查评估,10个小组共8×10=80次小组活动,2次大型活动,适时的个案服务,4次大型宣传活动以及后期持续的回访跟进服务,服务前后的2×14=28次小组督导以及多次现场督导,小组督导记录28份,回收小组过程评估问卷8×98=784份,回收前后整体评估问卷568+98=666份。从评估结果分析来看,项目预期目标得到实现。①有效地协助HY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儿童认识自我和社区资源,提升了其安全意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身边的资源去应对各种困难,提升问题解决技能。②有效地协助流动儿童提升社交技巧,能与家长、同辈、教师建立正面的社交关系,懂得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技巧。③有效地协助流动儿童认识自我的情绪,懂得合适的情绪表达,能有效地控制不恰当的情绪表达,习得相应的情绪表达技巧。④有效地协助流动儿童认识目标制定的相应规则,从而提升其目标感,进一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六 项目反思:服务可持续性和社会工作重构
(一)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可持续性
抗逆小童星项目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这主要与项目服务意义、活动形式、社会工作者、活动模式等因素有关。
项目服务的意义在于,我们协助流动儿童提升了抗逆力,建立了流动儿童抗逆力持续提升的环境系统。本项目立足于流动儿童所生活的环境系统和资源优势,为流动儿童构建一个良好的可以提升其抗逆力的环境,这包括四个方面:提升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抗逆文化;加强社区管理,促进流动儿童和城市社区的融合;推动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文化;强调从流动儿童和社区的优势出发,有效提升流动儿童的抗逆力。这种“学校-社区-家庭”加上“儿童优势资源”的服务模式,可以保证在社会工作者结束活动之后,仍然有利于儿童能力的提升,这是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
项目活动形式具有合适性,可以有效地使流动儿童内化活动的理念和内容。本项目采用符合儿童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多种活动形式,如工作员讲授、个人发言分享、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家庭作业等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儿童对活动的投入度,这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是比较有利的。同时,合适的活动形式可以保证活动结束之后,流动儿童仍然能够清楚记得相关的知识要点,以保证在现实生活中推广应用。
项目工作员具有专业性,能最大化地提升活动的服务质量,保证服务效果,这对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项目所有的工作人员均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使得项目中小组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相结合的整合型的服务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同时能够保证项目结束后的服务跟进,从而提升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保证服务的可持续性。督导团队的专业性。本项目由高校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作为督导,可以给予工作员专业的服务技巧、服务理念和情绪支持,从而有效保证服务质量。
本项目建立了多方合作模式。本项目是建邺区民政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教育中心、HY外来工子弟小学、HY社区共同合作的实务项目,这种高校和政府合作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无论哪一方由于某种原因撤离项目,其他服务主体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对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关注和介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二)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局限性与调整建议
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活动对象的局限性。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活动周期和经费的限制,仅向HY社区中在HY外来工子弟小学学习的流动儿童提供了抗逆力提升服务,对HY社区中的困境儿童特别是138户低保家庭的贫困儿童,并没有做服务的跟进。②活动整合的局限性。由于项目是在流动儿童学校开展的,为了不破坏学校原有的课堂秩序,不推迟学生回家的时间,只能利用学生副课的时间开展活动,这限制了活动开展的时间以及服务跟踪的时间。如何将抗逆力项目和现有学校课程整合,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服务提供机制,应该是未来流动儿童提升抗逆力服务发展的方向。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提高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的介入效果,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整。
1.实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针对流动儿童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除了是活动领导者之外,还应该承担起政策倡导者的角色。中国流动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儿童的成长。基于上面两个原因,社会工作者应该从推动政府的政策完善入手,极力推动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尽力消除一切对他们不公平的对待或者经济上的歧视。
2.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多元整合
目前中国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发展出适合服务对象需要,学校、社区、政府需要的多元整合实务模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从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应该建立政府、高校社会工作、学校、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多元整合的服务模式,只有此方法才能够保证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单纯依靠某一方均不能达到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目的。
七 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本案例教学使用说明是以将此案例应用于 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中的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实务干预部分的教学为基础撰写的,如将本案例应用于其他课程,教学安排需要做相应调整,本案例使用说明可做参考。
1.适用的课程
本案例适用于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也可以将本案例作为学校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课程的辅助案例。
2.适用的对象
本案例适用对象包括高年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社会工作硕士(MSW)生。
3.本案例教学目标规划
(1)覆盖知识点
本案例在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应用主要覆盖的知识点有:儿童和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及分析方法;儿童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生态系统和优势视角;抗逆力理论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中的逆境、需要和成长;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计划和推行;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反思与服务中的文化议题。
(2)能力训练点
本案例在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规划的能力训练点有:学会分析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困境儿童的独特需要;学会从生态系统和优势视角分析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识别出环境系统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建立基于抗逆力理论和实务双重视角的分析框架;基于案例中流动儿童服务困境的例子,培养同学设计通用社会工作方案并实施;如何在儿童和青少年服务中提升工作者的能力;如何结合本土经验开展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3)观念改变点
本案例在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规划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有:儿童的需要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开展的基础要素;抗逆力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价值和支持理论之一;从儿童所处的生态系统出发,整合性的社会工作干预是儿童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的反思能力,才能有效地回应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文化问题;本土化项目计划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功推行的关键。
(二)启发思考题
本案例的启发思考题主要对应的是案例教学目标,启发思考题与案例同时布置,另外,要让学生尽量在课前阅读并熟悉相关知识点。因此,在案例讨论前需要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中项目前期、中期、后期、总结和反思四个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对象需要评估和社区资源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和策略、服务效果评估、服务可持续性和局限性、服务的困境和重构等内容。
(1)你认为抗逆小童星项目的服务是为了满足流动儿童哪些方面的需要。
(2)儿童抗逆力包含哪些要素。
(3)如何通过社会工作方案设计和社会工作介入行动提升儿童抗逆力。
(4)抗逆小童星项目坚持整合型的社会工作干预方法,其中“整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抗逆小童星项目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困境。
(6)根据抗逆小童星项目的相关内容,请举例说明社会工作者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7)抗逆小童星可复制、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三)分析思路
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将案例相关情景材料通过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提问逻辑引导和控制案例讨论过程。因此本案例分析设计的本质是提问逻辑的设计,案例的社会工作项目实施过程是案例分析的关键路线,社会工作介入背后隐藏的需要评估、服务介入、服务困境、服务反思也是教学目标。
本案例的社会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主要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计划和实施的主要理念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包含哪些实施步骤;服务理念、服务策略、服务方法、服务评估等内容对于项目成功实施的作用是什么。
围绕社会工作介入,相关的内容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需要评估和资源分析的方法有哪些;社会工作服务中如何增强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社会工作者如何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具体的服务过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可持续性的基础是什么。
因此,案例分析的基本逻辑如下。
首先,对比分析抗逆小童星项目原来的服务模式与重构后的服务模式的区别,如抗逆小童星项目带来了哪些思考,挖掘项目最初理念设计的背景,流动儿童的需要评估和困境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为了满足案主的需要,抗逆小童星项目社会工作实务组选择了生态系统和优势视角相结合的整合型服务理念,以抗逆力为核心,建立了多维度分析和实务框架。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有些影响了服务的效果。但项目组深入地分析了现存的困境,完善了项目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案。
其次,分析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如何使服务理念与服务策略匹配。梳理抗逆小童星三次项目实施推进的主要内容,抓住服务理念、服务策略、服务方法、服务主体等问题;分析伴随着服务的反思,服务项目在这些方面的不同表现;探讨如何通过对项目的反思,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调整与完善规划社会服务项目的相关内容。还通过开放式的讨论,提出如果将抗逆力的服务推广到其他的困境儿童如贫困儿童、边缘青少年等,则应该在服务理念和服务策略匹配方面做如何调整。
最后,引导思考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与项目的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从抗逆小童星项目的实施和反思中总结出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可以重点从项目的可持续性方面做相关思考。另外,启发社会工作者思考如何提升自我的反思能力。
(四)理论依据与分析
1.儿童抗逆力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
抗逆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弹性、复原力、心理韧性)研究的兴起与学者对风险(risk)的关注有关。20世纪80年代,儿童抗逆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研究成果用于推动高危儿童或青少年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如抗逆力在学校教育和精神健康服务传递中的应用等。有学者就提出抗逆力研究是对教育、青少年服务和以优势为本的社会工作的真正回馈,它给那些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工作者提供了以研究为本的答案,即找出能够促使青少年形成保护的因素,这些保护因素是可以促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不利和创伤之时健康和成功发展的发展性支持和机会。
在儿童的抗逆力提升服务项目中,强调对儿童自身能力、资产的关注,直接回应了儿童时期的发展性任务,这同减少儿童暴露在逆境中的风险一样,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发展中的挑战。同时,这一类型的服务成功实践的关键因素是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实践地点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整合传递系统方案。
综上所述,儿童或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实践,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案主及其环境系统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评估内容,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本案例中,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通过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和社区资源分析,了解了流动儿童在情绪处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然后基于生态系统和优势视角(抗逆力)的理论基础,设计并实施了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方案,基于抗逆力提升策略,最终达至儿童抗逆力的提升。本案例完整地展示了一个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过程。
2.社会工作中的文化问题与实践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化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议题。一般而言,文化是指个体所归属的群体、种族、阶层、社区或国家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组成了个体对其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一直有服务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主的传统,但是在主流的儿童照顾和儿童保护领域,学者对文化问题并没有足够重视。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其特别强调所有群体应该共存,维持其文化传统,鼓励发展并推崇多元文化主义模式,普及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经历和理解。这一思想引起了社会实践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其要求研究多元文化,保持案主(client)文化的多样性。
社会工作对文化问题的关注与批判理论或社会建构论范式引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有关,在“意识醒觉”“能力取向”“增权”等概念在社会工作领域内被人重视的时候,“文化”因素才为人所重视起来,从而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转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也越来越重视对案主所处文化环境的认知。社会工作对文化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探讨如何服务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如何在服务中避免社会工作者对案主文化的侵入。社会工作者被要求应具备文化识能,而后需要培养文化敏感度,最近则发展成需要达成文化能力,具备文化能力者不仅具有文化敏感度,而且能在不同文化情境中有效地以该文化的方式来进行工作,也就是以该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干预。
社会工作中的文化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异文化中,在同种文化群体中同样存在文化敏感性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增强自我的反思能力,关注服务中的文化议题。在服务进行过程中,在遇到服务困境时,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不断地反思,从文化的角度,重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完整地展示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的反思过程。
3.社会工作项目的计划和实施
社会工作是一个协助服务对象满足需要、解决问题的专业。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要有效地协助服务对象,达至服务对象增权,社会工作者均需要按步骤有系统地计划、介入和评估。服务项目的计划和实施程序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工作方法的干预,工作者都需要设计和执行程序,以达到介入的目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程序计划模式一般分为社会问题取向模式和个人需求取向模式两类。无论采取何种程序设计模式,一般都需要考虑机构的宗旨、服务对象的需要、资源情况、参加者的能力与兴趣、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服务对象的参与等原则。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程序计划的基本步骤包括:评估需要,制定目的和目标、方案、时间规划,预算财政,评估方法等七个步骤,接着则是执行计划和进行活动评估。
本案例包含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最初是通过社区观察、个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的方式,识别出流动儿童当前的需要和社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项目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服务策略,项目进行中则采用过程评估和目标达成度评估方法,对项目服务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做了总结和反思。
(五)方法分析
抗逆小童星采取整合性的服务方式,即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来共同推动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提升。以往的流动儿童保护实践往往将流动儿童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考虑,所以在服务方法上就仅仅从方法本身出发,割裂地考虑哪些适合个案工作,哪些适合小组工作,哪些适合社区工作。本项目认为应该采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一方面,强调从流动儿童及其系统的优势/劣势出发,综合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专注于外部干预;另一方面,让流动儿童家庭、亲属、社区能参与社会服务的决策过程,从家庭/支持系统整体出发,系统解决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抗逆小童星项目主要综合了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几种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社会工作:项目组根据流动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了8次专业的小组活动,如我是小童星、情绪连连看等。随着活动的逐步展开,流动儿童的抗逆力得到逐步提升。
社区社会工作:项目组策划了两次大型的社区活动——抗逆小童星实务项目启动典礼和结束典礼,并邀请流动儿童家长和社区居民参加,以促进其对流动儿童的了解和对项目实务活动的支持。
个案社会工作:抗逆小童星项目对在小组活动和社区大型活动中表现出独特需要的流动儿童,特别是活动中的破坏者、垄断者和沉默者,在活动后专门采取个案辅导的方式跟进。在为期一年的服务周期中,持续跟进多个个案。
(六)关键要点
本案例分析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过程,厘清抗逆小童星项目推进背后所实施的步骤:需要和资源评估、社会工作介入、效果评估、反思和重构,以及每一个步骤后面涉及的方法等重要构成内容。
教学中的关键要点包括:寻找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理论和理念支持;建立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效整合框架;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整合框架下发展服务方案和步骤;链接开展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建立关系,进入服务区域;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需要和资源评估方法;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要素;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评估方法和内容;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文化议题;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七)建议的课堂计划
本案例课堂计划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尤其是其对案例的阅读和课前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制订。本课程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按照2学时进行设计。
A计划。适用于两种情况:学生事先预习到位,但是实务经验不够丰富;学生课前预习不一定完成得很好,或者学生之间实务经验的差异较大。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案例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的内容相对多一些,应将重点放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行程序和步骤部分。
B计划。学生有相对比较丰富的实务经验,教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置于课堂讨论之中进行,将重点放在社会工作者的反思部分。
两种课堂教学详细安排计划如表7所示。
表7 课堂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讨论本案例前,应该要求学生至少读一遍案例全文,对案例启发思考进行回答。具备条件的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所给的案例启示题目进行讨论。
本案例的教学课堂讨论提问逻辑如下。
(1)为了调动大家的思考,可以在讨论前先调查一下学生的实务经验主要涉及哪些领域。将曾经从事过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同学分为一组,从事过其他服务的同学分为一组。
(2)抗逆小童星项目的推行步骤有哪些;和以往同学参加的服务有哪些异同。
(3)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中的服务理念与服务策略、服务方法等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
(4)针对抗逆小童星和其他流动儿童服务项目中出现的困境,同学认为出现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在以往的服务中是否遇到类似的问题。
(5)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在哪里;结合案例,你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在介入过程中进行反思,如何才能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反思能力。
附录1 “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记录及评估报告
1.“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背景资料
(1)活动名称:情绪的秘籍。
(2)活动时间:2013年7月16日。15: 00—17: 00。
(3)活动次数:小组活动第三次。
(4)活动对象:HY外来工子弟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的9名流动儿童同学。
(5)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6)活动性质:小组活动,辅以个案跟进。
(7)工作人员:MSW研究生,社会工作本科高年级同学;督导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有抗逆小童星实务经验的博士生担任。
(8)出席“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组员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情绪的秘籍”小组组员情况
2.活动目的
(1)让组员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
(2)使组员建立对自我情绪类型、正面和负面情绪的认知。
(3)协助组员学习疏导负面情绪、平伏心情的方法。
3.预备工作
(1)7月12日下午,召开了关于上次小组活动的反思会,同时对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进行了讨论,分配了工作任务,以及下次小组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次活动的后续讨论要在所建的QQ群进行。
(2)7月15日晚上,小组负责同学在QQ群里列出了“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注意事项,同学们分别认领任务,小组长发了信息进行工作任务的确认:W同学带上次新进组同学的活动笔记本,Z同学带好新进组同学的活动T恤衫,并负责上次小组活动的新闻稿的提交,每次的活动记录和活动评估等记录的提交。
(3)7月16日中午1: 30出发到社区,对“情绪的秘籍”中的活动进行预演,并对突发状况做好充足准备。
4.活动前的观察
(1)工作员于2: 40到达社区,发现L同学、Z1同学、Z2同学已经在活动室等候,见到工作人员,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并告知工作员他们两点钟就来到社区等候,在夸奖三人活动积极性高之后,告知三人以后在两点半到两点四十之间来就行了,否则社区可能不开门。这三位组员每次都表现出对活动的极大兴趣,积极踊跃,聪明机敏。他们提前来到活动室之后,都在写作业,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种种现象都说明了小组成员的成长和小组凝聚力的初步形成。
(2)三点钟活动开始前,小组成员都按时到达,穿了抗逆小童星T恤衫,小组长进行了点名签到,小组能够按照一定规则契约有效运行。
5.“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过程
续表
续表
6.“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评估
(1)“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目的达成情况
(2)“情绪的秘籍”小组活动内容及形式适合性
(3)“情绪的秘籍”小组组员参与程度、角色及与上次小组活动的区别
L同学:活泼的孩子。领悟能力强,能够很快地完成工作员布置的任务,但是喜欢打闹,不太遵守纪律,有时会影响其他同学。
Z3同学:五年级学生。配合度不高,不能很快融入群体,不怎么说话,有种疏离感。
X1同学:三年级的乖女孩。很安静、做事很认真。
Z1同学:性格偏内向,和Z2、L同学是好朋友,是他俩眼中的乖孩子。
Z2同学:调皮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思维很活跃,做事积极主动。本次活动略显消极。
H同学:年龄稍大,思想比其他同学成熟很多,以前活动不怎么融入,喜欢嘲笑年纪小的同学,这次活动开始融入,对其他同学团结友爱。
(4)“情绪的秘籍”小组动力
A.沟通及互动模式:在这次小组活动中,组员都比较积极,所以在这次活动中,很多时候是多对多的沟通模式,主要让小组成员讨论,工作员民主汇总小组意见。
B.小组氛围: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组员之间不时地打闹,使得小组氛围一直很活泼,组员之间虽然偶尔发生点小摩擦,但是他们自己相视一笑就过去了,总体感觉很融洽。
C.小组规范:小组规范得以建立,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地遵守,只有极个别同学发言不举手,不注意纪律,小组规则意识得以形成,但是组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D.凝聚力:小组凝聚力逐渐增强,归属感和小组意识逐渐形成,上次存在的几个小团体,工作员也通过调换座位得以打破。
E.领导模式:一直贯彻民主的领导模式。但是在小组出现一些难以统一意见的情况下,工作员会考虑大家的意见,作为最终的裁决者。
F.问题及解决办法:组员在写小组契约时,Y同学没有带笔,Z1同学表示不愿意借给他,会弄脏,而H同学则表示我们的小组契约中写道应该团结友爱,自己的笔可以给他用,工作员带领大家表扬了H同学互帮互助的行为,并给予“爱的鼓励”。Z1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稍后的活动中,组内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热潮。Z同学、L同学、Z1同学、Z2同学在工作员的再三警告下仍然交头接耳,不遵守纪律,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最后运用小组契约进行惩罚。
(5)“情绪的秘籍”小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小组的发展初期阶段。组员之间有了信任,小组凝聚力和归属感逐步形成。小组中除了工作员自己还出现了其他的领袖,因此小组能够脱离工作员完成一些简单事情。组员的意见也能够通过民主方式自由表达。
7.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1)场地和活动的强度都受到限制,因此既要调动气氛又要保持秩序很是困难。以后的话可以选择一种与小组成员更为亲和的交流方式,学习借用小组潜在领袖的力量。
(2)时间紧张,活动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以后做活动前充分考虑所需时间,合理安排活动数目,并且最好能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来更深入地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活动才能有效果。
(3)组员会因为小组比赛而产生消极情绪。以后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比赛可能给组员情绪带来的影响,鼓励重视过程,尽量避免重视结果,让组员享受比赛的过程。
(4)部分组员因为年龄小分享不够。以后每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该由工作员及时引导,组员对活动进行反思,组员做出不同分享,从而避免仅仅为了玩耍而做活动,应该寓教于乐。
附录2 抗逆小童星基本情况调查表
问卷编号______
调查员______
各位小朋友:
你们好!
抗逆小童星项目是我们开展的一项帮助儿童提高自己抗逆力的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你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使你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此份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你和你的家庭的基本情况及你的看法。所有的调查资料我们仅作为内部资料保存和使用。我们将严格按照保密原则执行。请放心填写,谢谢你的配合。
抗逆小童星服务小组
填写注意事项:
1.填写要求:请在相应的横线上根据你具体的情况,填写相应的信息。
2.答案并没有对错之分,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填写。
A 基本情况
A1.你的性别是:______
1.男 2.女
A2.年龄:______岁
A3.你在哪个社区居住______
A4.你在哪个学校上学______你上几年级______
A5.家庭人口:______人,成员:______
A6.你是独生子女吗?______
1.是 2.不是
A7.你知道爸爸在做什么工作吗?
1.知道______
2.不知道
A8.你知道妈妈在做什么工作吗?
1.知道______
2.不知道
A9.你爸爸和妈妈的文化程度分别是:
父亲的文化程度:______
母亲的文化程度:______
1.小学及以下
2.初中
3.高中(含中专、职业学校等)
4.大专及以上
5.不知道
A10.你觉得你家的经济条件是:______
1.很不好
2.比较不好
3.一般
4.比较好
5.很好
B日常生活及感受
B11.你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评价是:______
1.很健康
2.比较健康
3.一般
4.比较不健康
5.很不健康
B12.你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感受是:______
1.很快乐
2.比较快乐
3.一般
4.比较不快乐
5.很不快乐
B13.请在下面符合你情况的部分画“√”。
B14.你平时在家空余时间(除了学习),主要还做什么呢?(请按照你做的次数的多少选择两项)第一 ______;第二______ ;
1.帮爸妈干活
2.看电视
3.看报纸或课外书
4.自己玩玩具
5.跟朋友玩
6.玩电子游戏
7.上网
8.不干什么
9.其他______
B15.你是否参加过或正在参加某种课外辅导班、活动?______
1.是 2.否(请跳答第23题)
B16.请问你参加的活动是______
B17.你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是:
1.很少
2.比较少
3.一般
4.比较多
5.很多
B18.你是怎样上学和回家的呢?(选经常用的方式)
1.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或地铁
2.自己一个人走路或骑自行车
3.亲人送
4.和同学一起坐公交车(或地铁)、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5.其他______
C居住和学校情况
C19.你目前居住在什么地方:______
1.爸妈购买的房子
2.出租屋(楼房)
3.出租屋(平房)
4.爸妈的工作场所
5.借住亲友家
6.其他(请注明)______
C20.你目前所居住的地方的面积大约是______平方米。(和活动室比有多大?)
C21.现在居住的地方有______间房;卧室有______间。(没有就填写“0”)
C22.你自己有独立的房间吗?______
1.是 2.不是(请注明)____________
C23.你觉得现在居住的地方怎么样?
1.很舒适
2.比较舒适
3.一般
4.比较糟糕
5.很糟糕
C24.你觉得你居住的地方周围的卫生状况怎么样?______
1.很干净
2.比较干净
3.一般
4.比较脏
5.很脏
C25.你为什么要上学:______
1.爸妈要求的
2.大家都上,所以我也上
3.上大学
4.赚钱
5.不知道
6.其他______
C26.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____________
1.优秀
2.良好
3.一般
4.比较差
C27.和你最要好的同学,他的学习成绩怎么样?____________
1.优秀
2.良好
3.一般
4.比较差
C28.你爸妈对你学习的期望是:____________
1.读得越高越好,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
2.能读到什么时候就读到什么时候
3.早点工作
4.没期望
5.无所谓
6.不知道
7.其他____________
C29.你对上学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1.很喜欢
2.比较喜欢
3.一般
4.比较不喜欢
5.很不喜欢
C30.你对学校的环境(如教室、操场等)满意吗?____________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5.很不满意
C31.你对学校的老师满意吗?____________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5.很不满意
C32.你是否担任过班级或者学校的学生干部?____________
1.是;担任学生干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个学期 2.否
C33.平时除了老师,谁辅导你功课?____________
1.爸爸
2.妈妈
3.兄弟姐妹
4.其他人
5.没有
C34.你家人每个星期花几个小时辅导你做作业?____________小时(没有的填“0”)
C35.你长大后最希望从事的职业:____________
C36.你期望在哪个方面家人需要进一步改善,更加关注你____________
1.物质生活
2.学习帮助
3.情感关怀
4.社会交往
5.没有
D关系情况
D37.你有没有无话不说的朋友?____________
1.有
2.没有
D38.可以和你无话不说的人是你的:____________
1.同学
2.父亲
3.母亲
4.兄弟姐妹
5.其他亲人
6.一起长大的伙伴
7.其他
D39.你有没有年龄相近的好朋友?____________
1.有 2.没有(请跳答下一题)
D40.这些朋友中,有多少是男孩?多少是女孩?男____________ ;女____________
D41.当你遇到烦恼时,一般向谁诉说?(按照选择的顺序填写)
第一是__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
1.从不向他人诉说
2.父亲
3.母亲
4.兄弟姐妹
5.家里其他人
6.老师
7.同学
8.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9.网友
10.心理辅导人员
11.在日记里倾诉
12.其他____________
D42.你知道《儿童权利公约》吗?____________
1.知道
2.不知道
D43.爸妈对你的教育方式是:____________
1.很粗暴
2.比较粗暴
3.一般
4.比较好
5.很好
D44.爸妈批评乃至动手打你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1.学习方面
2.家务劳动方面
3.自己做了错事
4.爸妈工作不顺利导致
5.爸妈之间吵架
6.其他
D45.爸妈最近一个月动手打你的次数是____________次(如没有,请填“0”)。
D46.被爸妈批评后感觉____________
1.很委屈
2.比较委屈
3.一般
4.不太委屈
5.一点儿也不委屈
D47.被老师和爸妈批评之后,你一般怎么办呢?____________
1.离家出走
2.不讲话
3.和他们争吵
4.其他____________
D48.和你沟通的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1.爸爸
2.妈妈
D49.爸爸和你聊天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1.每天都会
2.有时会、有时不会
3.很少
4.说不清
D50.妈妈和你聊天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1.每天都会
2.有时会、有时不会
3.很少
4.说不清
D51.昨天你和爸妈谈话的内容是什么?(请按照主要程度排序)
第一是__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
1.学习
2.学校的事情
3.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
4.吃、穿等事情
5.讨论新闻
6.家里的事
7.我的零花钱
8.身体健康
9.电视节目
10.其他____________
D52.下面是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请在符合你的情况的空格里画“√”。
E自我评价与未来期望
E53.下面有一些对人们精神状态的描述,请根据你最近一个月内的情况填写,请在符合你的情况的空格里画“√”。
E54.人们在生活中会追求不同的目标。对于下述每一目标,请告诉我们你的看法,请在符合你的情况的空格里画“√”。
附录3 评估表
(一)“情绪连连看”活动过程评估表
(二)“情绪的秘籍”活动过程评估表
(三)“小乌龟的一天”活动过程评估表
(四)“目标进行时”活动过程评估表
(五)“沟通大作战”活动过程评估表
续表
(六)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总评估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参考文献
杜立婕,2007,《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3期。
葛忠明,2006,《经验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为例》,《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国家统计局,201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韩晓燕、朱晨海,2009,《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联合国,1989,《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刘玉兰,2011,《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马尔科姆·派恩(Malcolm Payne), 2008,《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彭华民,2010,《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彭华民,201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华民、刘玉兰,2012,《抗逆力:一项低收入社区流动儿童的实证研究》,《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第10期。
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妇联新闻,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6月10日。
Saleebey. D, 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沈之菲,2006,《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思想理论教育》第1期。
田国秀,2007,《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中国教育学刊》第1期。
王思斌、熊跃根等,2004,《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增强,2003,《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钟宇慧,2009,《香港抗逆力辅导工作及其启示——以“成长的天空”计划为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8期。
Ann S. Masten. 2000.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 to Succeed in Life”, http://moodwatch-ers.com/wp/wp-content/uploads/2012/07/Children-Who-Overcome-Adversity-to-Succeed-in-Life.pdf.
Anthony E. J. , Cohler B. J. 1987. The Invulnerable Child.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Germain C. B. &Gitterman A. 1987.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n A. Minahan Ed. ,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Silver Spring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Goldstein H. Joe King. 1990. “A Study of Strengths and Morality, ”Families in Society, 4:347-353.
Kieran O'Hagan. 1999.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in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4: 269-281.
Macarov D. 1995. “Social Welfar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M. U. Tsui.2008. “The Nature of Practice Wisdom in Social Work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1: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