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退耕还林政策在特定时空中的实践现状、成效与问题的描述以及当前学术界有关退耕还林政策研究内容与不足的梳理,并且对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根源进行多维度理论视角的剖析发现,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基于特定时空背景下以微观视角分析公共政策实践过程与逻辑具有必要性。笔者认为,关注环境政策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在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依据。在理论基础方面,一是由于转型时期的复杂性,环境政策的执行面临阶段性与长期性、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博弈困境;二是中国环境治理面临“边治理、边污染”的失灵困境,由此引发对逐渐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导致环境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反思。在现实意义方面,一是从现有关于退耕还林政策的研究看,大多学者的讨论忽视了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背景,同时缺乏对政策过程性的动态分析;二是对以往生态建设项目失败教训的警示与反思,如在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援助下实施的“通过种植树木和牧草来防止侵蚀和促进发展”的2605粮援项目的失败教训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援助下,宁夏实施了“通过种植树木和牧草来防止侵蚀和促进发展”的2605粮援项目。项目在实施期内取得较大成功,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它的成果如昙花一现,项目中种树面积达到6万多公顷,到1991年仅剩3.2万公顷,林地毁损率为47%,项目种草51万公顷,到1991年不到1.3万公顷,其中80%的人工草地已经重新开垦,破坏严重,到20世纪末绝大部分遭到破坏。有学者分析,该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生态工程,由政府主导,广大农民被动接受任务而非主动参与工程建设,这导致林草在项目结束后迅速被破坏(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课题组,1993)。。由此可见,环境政策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政策实际效果的评估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当前中国政府虽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并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但仍面临环境治理失灵的困境。可待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以及项目失败的教训表明,关注环境政策执行过程对政策执行实际效果以及可持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周飞舟(2006)认为,省市两级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主要起上传下达的作用,与村民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在国家与村民的关系框架中不太重要,而县乡两级政府直接与村民发生各种关系,其中又以“乡镇政府”为中心,所以本研究基于社会转型背景,重点关注与村民有直接关系的基层政府(即乡镇政府,在本研究中主要是镇政府乡镇政府,包括乡政府与镇政府,从二者的行政建制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皆为县、自治县或者市辖区所辖的基层政府。而乡与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镇是人口相对较多且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二是镇的工商业相对于乡来说比较发达且商品贸易比较繁荣,而且镇一般设有固定的农副产品以及其他物资集散地,这些集散地的地理位置相对于乡来说都比较优越,经常设在中长途交通运输站的旁边或者是行人车辆必经之地;三是镇往往是由相邻的几个乡合并而成的,且镇的发展趋向就是转为县一级的行政单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镇都升级为县级行政单位(李海宝,2011)。本研究中的“镇政府”主要是在2005年撤乡并镇机制调整后由三个乡合并而成,该地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虽然从建制上称为“镇政府”,但其有很多条件不满足镇政府应具备的条件,如S镇至今没有农副产品及其他物资集散地,只有两条省道过境,全镇2.36万人,集镇面积0.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3200人,城镇化率仅14%。)以及乡镇正式权威在乡村中延伸的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与村民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实际影响。

由此,本研究所要研究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从微观视角揭示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村民参与政策实施的复杂过程与逻辑及其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实际影响,以增进对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全面了解,为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执行过程提供参考,为此,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研究问题展开分析。

(1)宏观数据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在生态、社会与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自下而上视角通过典型案例审视政策基层实践过程发现,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偏差,具体表现是什么?执行偏差如何产生?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2)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作为政策基层执行的行动者,他们如何解读政策?基于什么情境,依靠什么资源,采取哪些行动策略与规范性政策进行博弈?不同行动者政策执行的特点有哪些,影响行动的因素是什么?行动者的政策实践逻辑是什么?

(3)社会转型时期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的角色和作用如何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三者共同围绕退耕还林政策的复杂互动实践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4)从微观视角关注环境政策基层执行意义是什么?对环境政策执行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