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动力自然爱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毁掉孩子的十种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很多家长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据了解,家长把在家中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孩子学习的占90%以上。对很多家长而言,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然而,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劲儿没少使,功夫没少下,可孩子的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为什么呢?

我想,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不太科学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现在有很多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不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方式,而是毁掉孩子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粗暴型

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方法简单粗暴,用棍棒来逼迫孩子学习。只要孩子不认真学习,他们举手就打、抬腿就踢,信奉的是“棒打出学子”“不打不成才”,最终不但孩子没成才,反而更加厌学。经常听一些孩子说,“我没上学时不挨打,一上学总挨打,学习真讨厌”,于是厌学、逃学、惧怕学习等心理渐渐产生。难怪有的孩子希望科学家发明“抗打针”。

案例点睛

天津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几个孩子的考试成绩没达到家长要求的指标,回家都得挨打,于是在一起商量对策,一个孩子说:“咱们到商店去买药吧!”另一个孩子问:“买什么药?”“买挨打不痛的药。”孩子们很天真,看到大人头痛时吃止痛片,心想着挨打前先去买止痛片,吃进去再挨打就不知道痛了。


说实话,多数孩子挨打后,首先想的并不是今后应该怎样努力学习,而是怎样逃避疼痛,于是考试作弊、偷改成绩册、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就出现了。

有的家长说:“打真能起作用,打一次就能好三天。”的确,对有的孩子来说,打能起点儿作用,但那只是暂时的。对多数孩子来说,打引起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仅仅依靠打就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那我们就不用研究教育方法了,老师也不用备课了,一人发一根棍子,挨个儿去打,全都考100分,全都成才了,那多省事!打孩子谁不会,真有打出来的人才吗?如果打就能成才,我想中国的人才一定遍地皆是。

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棍棒+皮带”就不正确了。体罚有可能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打一次,麻木一次;体罚还会加深两代人的隔阂,造成父子之间感情的淡漠,严重的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极端的想法。

案例点睛

一个孩子经常挨打,他在家里感觉不到温暖,于是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寻求温暖。临走时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再见了,我的家,我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因为这里仿佛监狱,没有快乐、没有自由,骂声早已灌满我的双耳,打耳光也是家常便饭。无可奈何,我只有出走……”


因为被家长打而走上歧途的孩子并不少见,据某工读学校统计,由于学习不好被打的占70%;据某少管所统计,因学习不好等原因,挨打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占43%~56%。由此可见,打骂不但不是教育的好办法,甚至会使孩子学坏,走上犯罪道路。

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打骂成才的,只有教育成才的。

我们要摒弃“粗暴型”教育,要采用民主型、科学型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学习急躁是不行的,“欲速则不达”,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2.精神虐待型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的时候怎么解气怎么说:“怎么考这么点儿分,死榆木疙瘩!”“你还有脸活着,扎茅坑死了算了!”这种用讽刺、挖苦、训斥、谩骂等方式来对待孩子的家长就是“精神虐待型”。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他们听到这些讽刺的话语,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并渐渐形成“抗药性”。

孩子如果对你的讽刺、挖苦提出抗议:“你说我笨,我怎么笨了,我不笨!”这还是好孩子,证明他们还有自尊心。如果你整天讽刺,孩子没反应了,那就坏了。孩子心想:“你说我是笨驴,我就是笨驴;你说我蠢猪,我就是蠢猪。”产生这种心理的孩子,就更难教育了。

如果家长讽刺、挖苦孩子的话语被孩子接受了,心想“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那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内伤更难医治。表面上看他们对讽刺、挖苦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们有苦往肚子里咽,心理负担很重,甚至会形成心理疾病。正如巴甫洛夫所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忧,则疾生”是中国的一条古训,“哀莫大于心死”“病莫大于心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要用讽刺、挖苦等语言,给孩子造成心病。

有些家长给孩子定的指标过高,并且总爱用威胁、恐吓的语气向孩子下达指标,“期末考不到95分,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再不及格,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如果考不了前三名,你等着瞧!”孩子听到威胁的话,就会长期处在一种高压中,总是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思想得不到解放,必然会影响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负担过重、心情过于紧张都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降低智商。美国乔治敦大学研究顾问布郎及精神病学教授罗斯巴姆的研究表明:“紧张指数从0增到15时,儿童智力等级就从105降到91。长期紧张会降低智商,如果让孩子消除紧张感,愉快地学习,儿童的智商可以提高5%~10%。”常识也告诉我们: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考试成绩会下降,本来会答的知识,一紧张就想不起来了。如平时问孩子问题,孩子本来可能会答,但家长一吓唬,反而忘了。这些都说明,民主空气本身是活跃思维的有利条件,反之,则会使孩子思维僵滞。假如威胁和恐吓过度,还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严重的会逼孩子走上绝路。

案例点睛

北京某学校的一个学生因始终处在父母的威胁中,心理压力过重而自杀。临死前,他用录音机录下了自己的遗言:“……我的死,已经筹划了多少年,……小学毕业考试前,我也想过死,可我没忍心。我想,我学了六年总该有个结果。我考了,果然没考上重点中学,你们态度很坏,我想你们对我好些,所以更加努力学习,向前赶。上了中学,我才晓得并不那么容易。你们对我的要求更严了。‘考试必须前十名,否则看我怎么治你。’这是爸爸说的。爸,这次谈话后我绝望了,又一次想到死。”


一个本应快乐生活的少年儿童,就在家长的威胁中死去了,多么可悲呀!

孩子没考好家长着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孩子上进,给以一定的压力也是可以的,但压力过度就会走向反面。我们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时,还是应该多做思想工作,多启发,多引导,更重要的是多关心,多给予具体帮助,而不是威胁、恐吓,进行“精神虐待”。

记住: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不要向人格开炮!

3.期末算总账型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到期末考试就会算总账。期末考试分数考低了又打又训:“说!开学时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考了这么点分!”啪,一个大耳刮子。

孩子写检查,把好话说尽。家长还逼着孩子制订下学期计划,那计划写得天花乱坠,可开学后家长又不管了,等到期末孩子的成绩又不及格了,于是又打又写检查,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的自制力弱,平时不管,到期末算总账,是不行的。家长不应该把工夫用在期末考试后,而应该用在平时。不能只关注最终的考试结果,而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平时努力了,自然能考出好成绩,即使偶尔没考好也没关系,一时疏忽不能证明孩子没有真才实学,也不能证明孩子平时没努力。

4.三分钟热度型

有些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是三分钟热度式的,一阵松一阵紧,想起来就抓抓,想不起来就拉倒。比如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把作业拿出来我看看!”一看作业写得乱,上去就是一个耳刮子,“怎么写这么乱!给我重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重抄一遍,写得已经很整齐了,可家长还在气头上,又把作业本撕了,“再重抄!”孩子一直抄到晚上10点多钟,果然写得不错。可过两天家长又不管了,孩子的作业质量一天天下降,一个月后家长又想起来了,对孩子说:“把作业拿来我检查检查。”一看作业又乱了,又打耳刮子,又撕作业本,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弱,要经常管,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就拿检查作业来说吧,家长10分钟就够了,但必须天天拿出10分钟。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家长对他的学习很重视,一天也不放松,天天认真写作业。如果是“三分钟热度型”的检查,孩子不但不会感到家长对自己学习的重视,还会形成投机的思想。他们摸准了家长的规律,忙就不检查了,所以写乱点没关系;一看家长有时间了,可能要检查了,就写好点,这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因此,家长抓孩子的学习,一定要经常抓、抓经常。

5.超负荷型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作业题做得越多就会分数越高,于是无限制地给孩子布置习题,加大作业量,超负荷运转。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接着做家长布置的,轮番轰炸,搞得孩子疲惫不堪,最终适得其反。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负担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大脑就会受到抑制,就会影响学习效果。中国有句古话“头悬梁,锥刺骨”,似乎刻苦就能成才,其实不然,成才需要刻苦,刻苦未必成才,刻苦的精神与科学用脑相结合才能成才。像古代那样把头发悬在房梁上,长时间学习,困了打盹,被揪醒,接着学,就能有好效果吗?我认为这样学习还不如先去睡觉,休息好,有了精神再学,这比迷迷糊糊地学习效果好多了。

超负荷运转往往会造成孩子厌学的情绪,孩子刚上学时积极性可高了,可越上越不爱上,其原因之一就是负担太重。有个小学生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我奶奶似的提前退休啊!”刚上二年级就想退休了。有个中学生说:“你们(指父母)小时候吃的是窝头,却很幸福;我们现在吃的是巧克力,却很苦恼。”问他苦恼的原因,说:“学习太苦了。”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是挺重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布置家庭作业,学校留得多,家长就不要留了,学校留得少,家长就可以适当再留一点;孩子精力有余,家长就给留一点,孩子精力不足,家长就不要再留了。

针对“超负荷型”教育,我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让孩子成为孩子!”

这句话似乎是废话。其实,不少家长都没把孩子当孩子看,而是让孩子成为“小大人”“小木头人”“小机器人”。他们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学习,却很少想到孩子需要玩耍,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孩子感到生活单调,甚至觉得“活着没劲”,对家长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就是活泼好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哪天孩子不玩了,就说明他有病了,身体有病或心理有病。玩,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孩子成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实践证明,那些爱玩的孩子接触面广,知识丰富,脑子灵活;而那些整天被关在屋子里的孩子,尽管多背了一些公式、古诗,但他们没有玩的机会,接触面窄,老实得像木头人,反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

当然,让孩子玩,不等于让他疯玩,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学得专心、玩得痛快”,引导他们把玩与学习结合起来。关键是指导,而不是简单地限制。

6.保姆型

有些家长怕孩子作业分数低,怕作业写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于是就亲自出马,帮孩子抄字头、默写、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做作业。最终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的坏习惯。家长总是充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比如,一个孩子写作文,对妈妈说:“这作文真难,您替我写吧!”妈妈说:“不行,作文得自己写。”孩子说:“那您说着我写。”妈妈最后妥协了,她说一句,孩子写一句。这样写作文,有什么用?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学校老师让我们负责监督孩子的默写。”有些学校给家长布置任务,让家长负责监督孩子的默写、检查作业等,这种做法的用心是好的,但效果并不好。但是即使是学校要求,家长也可以不当保姆。其实,您不妨让孩子把要默写的词用录音设备录下来,一个词,念五遍,然后听着自己的声音默写。

孩子听着自己的录音进行默写,效果比家长负责默写还要好。一般来说家长都比较急躁,默写前先把孩子训一通:“这些字我让你练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啪”一个耳刮子,“听着!我给你念!”孩子看着家长的脸色,担心家长又来一个耳刮子,本来会写的词也被吓忘了。但是孩子听自己的录音进行默写就没那么紧张,想不起来这个词,先默写别的,等会儿把录音带倒回来再默写,心情不紧张,更利于记忆。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家长不要总当孩子的保姆,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他独立完成,不要越俎代庖。

7.干扰型

有些家长有意无意地会对孩子起到干扰作用。孩子学习时家长看电视,孩子被电视吸引了也去看,家长说:“去!学习去,学习时不准看电视!”孩子虽然回去学习了,可心思却被电视吸走了。有些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打牌、打麻将、聊天、吵架……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孩子的学习。

案例点睛

下面是两个不及格孩子的家庭环境:

“我们家火药味很浓,不知什么时候战争就爆发了。有时我爸爸拽着我妈扇耳光子,有时我妈抓着我爸揪头发,开始我还劝,后来也习惯了,倒觉得好玩,就在旁边拍手喊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我爸妈每天都招来一帮人在家打麻将,吵吵闹闹的不说,看看他们那德行,真叫人恶心,一个个敞胸露怀,捶桌子跺脚,一双双血红的眼睛紧盯着对方手里的‘大团结’。”


为了孩子,家长应该善于节制自己,做出点牺牲,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时不看电视、不听歌。孩子学习时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与客人谈天说地、打扑克、打麻将等。如果有条件,最好让孩子在单独的屋子里学习。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放心,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看着,或一会儿去看看,一会儿去问问,实际上这也是对孩子学习的干扰。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总爱在旁边唠叨,一会儿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一会儿问这问那,这都容易使孩子心烦意乱。

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应该在学习开始时和学习结束时,学习中间家长一般不要多过问,否则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干扰。无论有意或无意的干扰,对孩子的学习都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专心学习,假如孩子在家学习时同在图书馆一样,那他就不容易分心了。

案例点睛

有个孩子高考得了“状元”,大家都来向孩子的家长讨教经验,家长说:“我没什么经验,没给孩子请过家庭教师,没上过辅导班,我们自己也辅导不了。如果说经验的话,就是从孩子上学后我们就给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只要孩子在学习,我们就不看电视,陪着孩子学习到很晚。孩子看到妈妈每天都埋头读书学习,非常专心,不好意思打扰妈妈的学习,自己也埋头读书。”孩子说:“家里充满了读书的气氛,就像图书馆一样,这种气氛对我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净化,它使我养成了专心学习的好习惯,渐渐地我的学习动机越来越端正,最终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可见,指导孩子学习,家庭中的学习气氛非常重要。

8.金钱刺激型

“你要是考100分,我就奖励你一张‘大团结’”,为了刺激孩子学习,用金钱诱惑,这种做法一次、两次可能见效,但次数多了就不管用了。一个孩子考试后向爸爸要钱,爸爸刚要给10块,孩子说:“给我5块吧!”爸爸说:“怎么只要5块?”孩子说:“因为我只考了50分。”多么可笑啊!

用金钱刺激孩子,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观念:学习就是为了钱,掌握知识不为别的,只为追逐金钱,获得个人利益。这种观念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案例点睛

请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爸爸说考好了就给钱,分数对我来说就是上帝,比上帝还上帝,有了高分,我可以向爸爸要钱,要很多很多的钱。没有高分别说钱,就是吃到嘴里的巧克力也会被抠出来,接着是扫帚和皮带。我怎样才能捞到分呢?捞到分就是捞到钱……”在钱的诱惑下,这个孩子开始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涂改分数。这不等于把孩子引上邪路吗?


单纯用金钱作诱饵可以调动孩子一时的积极性,但更多是副作用,学习成绩的提高只靠诱饵是不行的。当然,孩子学习进步了,家长给孩子发点奖品、奖金不是绝对不行,但奖品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当作法宝。

教育孩子,应该多做思想工作,而不是单纯地采取经济手段。

9.放任型

有些家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您了,您就是他的父母,愿打愿骂随您的便。”从此以后,家长对孩子不要求、不教育,以为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家长的这种态度必然导致孩子不重视学习。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特别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放任。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对老师说:“我们这孩子将来也不会有多大出息,您给看着别惹事就行,考多少分就不用管他了。”其实越是这么放任孩子,孩子越惹事,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能量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得到释放,所以学习上降低标准,必然造成孩子在其他方面惹是生非。

10.分数第一型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其实分数何止是老师的法宝,它也是家长的法宝。不少家长只抓孩子的学习分数,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打骂,好像分数真能代表孩子的一切。

分数确实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一个标准,但它并不能代替一切。它也并不是绝对的公正,有时甚至是偏心眼的。你看,有的孩子复习得很卖力,可考试时偏偏没考复习的题目,没复习到的,却偏偏考了;有的孩子并未认真复习,可考试时正巧考了看过的题目。你说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他们公平吗?何况现在的考试题并不是十分科学,分数高的未必智力高,分数低的也未必智力低,不少有创造力的人在上学时分数平平。所以我说家长应该把分数看透,不能轻视,也不能看得过重,更不要仅仅以分数来评判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不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衡量孩子的学习,只盯着分数,就会逼得孩子弄虚作假,甚至偷改成绩,这对孩子的学习及品德都是不利的。

同样的分数并不代表同样的智力与能力,只看最后的分数,不注重做题的过程是不行的。都是100分,有的人是迅速求出结果,有的人却是费了半天工夫勉强答对;有的人用简便算法,有的人用笨法子。这些从分数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它们却能反映出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因此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重视分数,还应重视学习的过程。

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智力;最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未来社会必然从“学历社会”转为“能力社会”,现在的考试改革也开始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文凭越来越不值钱,而能力越来越值钱。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未来的社会考100分的孩子并不是最受欢迎的孩子,“合格+特长”的孩子才是最受欢迎的。当大家都有文凭时,文凭就不太值钱了,真正有价值的是人的智力、能力与素质。

以上是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上的十大误区,希望家长能从误区中走出来、减少家教中的“无效劳动”“低效劳动”和“负效劳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孩子早日成才。

我们要向农民学习,农民站在田头,看到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埋怨庄稼,都是从自身找原因。我们的孩子学习不好,我们既要看到孩子的问题,也要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做起。

亲子趣味智力题

☆ 放大镜什么都能放大,可有一样东西怎么也放不大,这东西是什么?

答案:角度。

☆ 有4堆桃,把第1堆平均分给7个人,还余6个;把第2堆平均分给7个人,还余5个;把第3堆平均分给7个人,还余2个;把第4堆平均分给7个人,还余1个。如果把这4堆桃放在一起,平均分给7个人,能不能正好分完?为什么?

答案:能。因为(6+5+2+1)÷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