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即为快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王序

学会放下心中“贪念”,就能知足常乐;

学会放下心中“傲慢”,就能虚心学习;

学会放下心中“执着”,就能通权达变;

学会放下心中“忌妒”,就能欣赏别人;

学会放下心中“憎恨”,就能宽恕别人;

学会放下心中“烦恼”,就能一切自在。

——佚名

继《超脑管理智慧》及《乐在推销》2009年5月出版后,关伯伦先生又有新作《放下即为快乐》面世。

顾名思义,《放下即为快乐》谈的是佛学。作者开宗明义,第一章第一节的小标题便是“正确理解佛学”,并且严正指出:佛教不是迷信的;佛教也不是追求个人利益的;佛教更不是消极的、悲观的、避世的,甚至弃世的。因为“佛学的精髓在于以合理的身心,完善个人的人格和引导他人的人格。佛教主张谁能完成这个目标,便成佛,因为佛不是神,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言之,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迷失了自性的人就是凡夫,觉悟了的人就成为佛。”

一如其他的佛学著作,关伯伦先生也在其书中论述:“四圣谛”。我总觉得,关先生比其他佛学学者、佛教研究者更加能够要言不烦,很能收到言简意赅的宏效。试看他以下的论述:

四圣谛是佛教教义的精华,它具备了解佛法与开悟所需的一切,实在是一个理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合乎科学性。四圣谛中第一圣谛是苦,就是承认和正视苦的存在,问题的存在。当我们这样做,就能够了解集(苦的形成、问题的形成),进而离灭(苦的结束、问题的解决)不远了。第二圣谛是集,即是苦的根源、起因。第三圣谛是灭,意思是离苦,也就是得乐;透过智慧,证得涅槃(正觉与解脱的境界)。最后的圣谛是道,即是通晓致苦之止息的种种途径法门,实行灭苦的修行方法。当我们明白到痛苦的本质与脱离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开心快乐。

正因“放下是因,快乐是果”,所以关先生以《放下即为快乐》作为书名,并通过生活实例、佛陀故事来阐释只有放下,才得解脱,才可快乐,才能自在。

《放下即为快乐》全书共有八章,每章的最后一页,都是空白的,因为作者提醒读者,要在这页记下“本章中我想牢记的重点”。在“结语”之后,则更有“全书读后感”一栏,让读者抒发感受,很有现代教育“互动”的含义──这是长期教学、长于教学的人才能做到的。

总之,关先生用心循循善诱,说话娓娓动听,诵读其书,如见其人,得益甚大,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乐意为他的大作推介。

王锡尧先生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