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为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谣总集,编者为郭茂倩。
郭茂倩,南宋初期人(一说为北宋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其他的资料已经难以考证。《乐府诗集》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十二部分。具体来说,郊庙歌辞为祭祀天地祖宗的宗教乐歌;燕射歌辞为宴会宾射(古射礼之一)典礼上用的乐歌;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伴奏的军乐;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相和歌辞是用丝竹伴奏的乐歌;清商曲辞是源于江南的乐歌;舞曲歌辞是郊庙、宴会、朝飨所用舞蹈的乐歌;琴曲歌辞是用琴伴奏的乐歌;杂曲歌辞是难以归类的乐歌;近代曲辞为隋唐五代新兴的歌曲;杂歌谣辞为历代的歌谣;新乐府辞为唐五代诗人自拟新题创作的不入乐的篇章。十二大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相和歌辞又分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及大曲等;清商曲辞又分吴声歌与西曲歌等。在这些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是为统治者制作的乐章,思想及艺术价值相对不高。其他,如鼓吹曲辞、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平常。但无论怎样,它所收录的诗歌,多数为优秀的民歌和文人以乐府旧题为题所作的诗歌,对我们今天的研究者了解乐府歌诗源流有着重大意义,以相和歌辞的《薤露》和《蒿里》二曲为例,在《宋书·乐志》中,仅记载了曹操的拟作,而《乐府诗集》中却收有汉代的古辞。曹操的拟作的价值虽高于“古辞”,然而要说明其曲调的来源及本意,就远不如古辞来得实惠。又如《陌上桑》曲调,在《宋书·乐志》中只录了曹操、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自屈原《九歌·山鬼》的诗;关于《陌上桑》的古辞则列入“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首先收录古辞,让观者了解曹操、曹丕等的拟作不过是依古调而作的新辞。《乐府》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文后,如《罗敷行》、《采桑》、《艳歌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由于《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性质及演绎时所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因此它在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