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在压力下会失手?
说到失手,多数人会联想到体育比赛,脑子里闪现出胜利即将来临的场景。身逢大赛,即使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一展身手之际,竟有时会输得一塌糊涂。这种现场也常见于教室或会议室,但都没有在体育比赛中来得生动。棒球手比尔·巴克纳(Bill Buckner)在1986年的关键比赛中漏接了一记寻常的地滚球;大白鲨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在1996年的高尔夫大师赛上以6杆领先进入最后一轮,最后竟反输了5杆。
心理学家有云:激励愈大,表现愈佳。不过这得有个度,超过了限度,即使刺激再大,表现也会滑坡。关于失手的原因,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一是专注下降,一是专注过度。当然还有第三说:心情太激动,弦儿绷得过紧,以至神经系统不堪重负。
我们以高尔夫推杆为例。无论是在高尔夫俱乐部,还是在迷你练习场,你可能经历过压力陡增的时刻,也许是有人来挑战,也许是赢后有奖。接下的一杆很简单,都练过无数遍了,你准备,你推杆——球却停在了离洞一米远的地方。怎么可能失手?太失常了,这球闭着眼都该进!
专注过度的假说有一点很有道理:不断的练习已使动作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如遇到意识干扰,反而妨碍了发挥。每临关键时刻,犹豫最不可取,你要是出杆前瞄准、瞄准、再瞄准,多半会瞄而不准。其实下意识的动作已经千锤百炼,臻于炉火纯青,过多关注反使原本流畅的下意识动作停下来了。有一现象颇具启发,球场老手往往时间越紧击球越准,而菜鸟倒是准备时间多多益善。其间的道理恐在于下意识的技术环节是否熟稔。
相对于专注过度,另一套理论则更强调注意力分散的影响。想象一下,重任当前,在你需要全力以赴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涌进了别的事情,你分了神,要同时处理两件事情,结果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种理论则认为,过度兴奋和过度刺激会使人们的表现打折扣,特别在极端情况下(比如争夺奥运奖牌)。该理论的解释是:过多的能量无处宣泄,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
芝加哥大学的沙恩·贝洛克(Sian Beilock)试图通过研究高尔夫球手的表现来弄清:球手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如果有意识干扰,他们是否更易发挥失常。贝洛克的试验没有涉及职业选手,而是使用了学生。为了让学生们有足够的专业性,研究者让他们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推杆练习。随后,学生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涉及钱的输赢,第二组旁边有语言干扰,第三组面前有摄像机拍摄。
相对于常态,“输赢组”与“干扰组”的每杆击球都表现得更差,而“摄像组”则表现自如,发挥没有受到影响。研究者解释说,学生们对被拍摄早已习以为常,不会为此分心而影响发挥;相反,另外两组则受到了压力影响,发挥失常。
在另一项研究中,贝洛克有了新的发现,专业球手可以记起一杆好球的所有重要细节,但对于刚完成的击球过程却印象有限,而一个新手却正好相反。心理学家称此现象为“专长致忘症”(expertise-induced amnesia)。作为专业选手,其技巧已是自发地、不假思索地全凭神经系统支配。这便有如学习开车,当你成为一个老手时,你开车就走,哪会细想一个个具体步骤。
另一项研究也同样发现,意识能引发表现失常。这项研究还给出了解决的良方:在你出手的同时(比如推杆),从100倒数以占住意识思维,由于大脑忙于数数而无暇他顾,你便能挺住压力获得成功。
也须承认,在任何运动项目上要成为高手,其过程很可能改变大脑。杂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抛接火棒或钢刀时,如果去想动作要领,那真有血光之灾了。通过训练,杂耍的动作已变成了下意识的反应,与此同时,大脑的运动控制系统产生了新的神经连接。停止训练后,大脑会逐渐恢复原状。不过,即使产生了新的神经连接,如果杂耍者承受了超常的压力,大脑的其他区域便会插手,带来不妙的后果。
多数有关失手的讨论都会对意识与潜意识进行区分。所有的信息通过五种感觉系统流入大脑,其中能被意识到的大约只有百万分之一,其余的都是潜意识。以开车为例,你不会去想开车的细节(如该看后视镜了,该观察前方了,该检查车速了,该加大油门了),你只是在开车而已,具体的操作全由潜意识打理。现在我们换个场景,你马上要去完成乾坤一击,观众山呼海啸,相机咔咔作响,10万美元在向你招手。你强迫自己不要多想,这最后一击,这梦想成真的一击,这一击一定要:专——注!!但,怎么感到,自己,卡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