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范畴界定和相关理论述评

1.1 范畴界定

1.1.1 新能源

新能源是以新能源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利用的新型能源。一般而言,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而言技术含量更高,更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能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有所不同。现阶段世界上新能源领域主要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中国目前新能源发展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涉及较少。

我们有必要再理清几个概念。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非常规能源是依据不同划分基础定义的能源形式,外延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循环再生而不会面临枯竭的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是排放低、污染小的能源利用形式,既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也可以包括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非常规能源是指由于开采技术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大规模生产和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还包括可燃冰等。

1.1.2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随着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起来的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其产业属性,横向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范畴;纵向上则是能源产业中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要部分,是具有前瞻性的新兴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和产业关联度大的特征。从其产业功能上看,一方面新能源利用是国家能源体系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新能源产业的成长将带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突破,将对国民经济供给层面产生革命性意义。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提出要“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产业”。本书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选取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研究对象,并以用能需求为基础,探讨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性和中国的区域选择,而非讨论新能源产业链低端加工制造的发展。

1.1.3 新能源产业的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是产业在一定地域上的空间分布和配置,是企业组织、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等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状态的呈现。审视经济地理空间的视角有密度、距离和分割。不同类型的产业,根据其产业属性客观上要求不同的空间条件和发展环境,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布局指向性,最终在一定地域上呈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和组织形式。

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新能源产业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新能源产业的空间布局符合一般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本书将不同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禀赋的依赖程度,对资金技术密集性的要求,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以及受区域现有经济、科技、人才发展基础和区际间的统筹协调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影响,提出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禀赋指向性、资金技术指向性、市场需求指向性、能源安全指向性以及区域发展基础指向性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受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布局指向性的权重不同,最终表现出来的空间结构也有所差异。